APP下载

手术安全核查表在手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020-06-10刘小平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清点核查手术室

刘小平

在手术治疗场所中,手术室占有重要地位,手术室的安全管理对手术的顺利进行有直接的影响,也直接影响医疗服务质量。在手术室,手术错误是最大的风险。本院手术室自2017 年7 月依据我院实际情况自行制定《手术安全核查表》并应用于手术安全管理中,现将应用效果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依据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 000 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 年8 月至2018 年8 月1 000例为执行组,2016 年8 月至2017 年7 月1 000例为未执行组。执行组患者中男593 例,女407 例,年龄23~69(39.0±6.1)岁;293 例骨科手术,162 例眼科手术,139 例耳鼻喉科手术,138 例颈部手术,102 例乳腺手术,62 例胸部手术,39 例颅脑手术,65例其他手术。未执行组患者中男590 例,女410 例,年龄24~69(39.6±6.4)岁;291 例骨科手术,164 例眼科手术,138 例耳鼻喉科手术,137 例颈部手术,103 例乳腺手术,63 例胸部手术,38 例颅脑手术,66例其他手术。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组病例均具有完整的病例资料,均知情同意,并能够有效配合研究。

1.2 手术安全核查方法

未执行组依据手术安全管理常规对患者进行各项处理;执行组执行手术安全核查表,具体操作如下:

1.2.1 手术安全核查表内容 ①麻醉实施前:确认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手术方式、麻醉知情同意、麻醉方式,保证患者手术知情同意,准确标识患者手术部位,安全检查麻醉设备,准确进行术前皮肤准备,畅通患者静脉通道,对患者资料进行询问并检查,对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情况进行了解,常规备血等;②开始手术前:确认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预警手术、麻醉风险,确定需要的相关影像资料等;③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术中输血、用药、手术方式进行再次确认,清点手术用物,核查手术标本,缝合并包扎切口,检查各种管路等;④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签名。

1.2.2 手术安全核查表使用方法 实施麻醉前、开始手术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3 h 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巡回护士逐一询问、核查、记录患者的手术安全核查表项目;核查手术患者的身份、麻醉准备与实施、仪器准备、输血、用药、手术方式、手术部位、手术物品、手术标本、术后去向、各种管路等项目,然后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中对项目进行核对,在栏内是、否选项打钩后签名,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共同确认项目也一并签名。完成手术后在患者病历中存入手术安全核查表。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准确识别身份、准确执行医嘱、准确清点物品、手术部位正确、手术清点正确、安全用药与输血、安全保管并送检手术标本等相关指标情况进行观察。同时,了解手术室护士对安全核查表的认可情况,包括不必依据院里规定、重复浪费时间、非常重要不能忽视。此外,统计两组的护理差错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例(率)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情况比较

执行组患者的准确识别身份、准确执行医嘱、准确清点物品、手术部位正确、手术清点正确、安全用药与输血、安全保管并送检手术标本的比例均高于未执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手术室护士对安全核查表的认可情况比较

执行组护士认为执行安全核查表不必依据院里规定的比例低于未执行组(33.0% vs.60.0%)(P<0.05);认为非常重要不能忽视的比例高于未执行组(59.0% vs.32.0%)(P<0.05);但认为执行安全核查表重复浪费时间的比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手术护理差错发生情况比较

执行组的护理差错(如:错抄、漏抄医嘱,错服、多服、漏服药,漏做药物过敏试验或做过敏试验后未及时观察结果又重做,误发或漏发各种治疗饮食对病情有一定影响,损坏血液、脑脊液、胸水、腹水等重要标本或未按要求留取并及时送验而影响检查结果等)发生率0.4%(4/1 000)显著低于未执行组的2.6%(26/1 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4,P=0.041)。

表1 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情况比较[例(%)]

表2 两组手术室护士对安全核查表的认可情况比较[n(%)]

3 讨论

手术室安全管理情况一方面对医疗质量造成了直接影响,另一方面也对患者的生命安危及康复造成了直接影响。要想使临床护理人员对各项操作规程及规章制度进行严格遵循,并对其安全护理意识进行强化,使其自觉用法律对自己进行约束,促进其护理质量的不断提升,将差错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限度,就必须将一套合理、系统的安全护理管理措施制定出来[1]。基于此,手术室护理工作管理的目标就是提升围手术期护理效率。手术室护士应该对自身的工作使命感、责任感进行强化,在各项护理工作中对差错进行防范,促进差错的减少,对防护围手术期手术患者安全的力度进行强化,杜绝医疗事故发生,使患者手术安全得到切实有效的保证[2]。以往临床护理人员在手术室的安全核查工作中对自身的主观判断过分相信,没有全面、准确、客观地确认患者资料,如果医生、护士、患者之间的交流缺乏,那么手术错误就极易发生[3]。同时,没有明确要求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参与核查,因此通常情况下会出现医生具有较低的核查患者、手术方式、手术部位等依从性的现象[4]。

应用手术安全核查表,在实施麻醉前、开始手术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分别对手术患者进行核查,巡回护士负责协调安全核对表中项目的工作,和手术医师、麻醉医师一起逐一询问、核查、记录手术安全核查表中的项目,具有详实、全面的核查内容,同时将手术医师、麻醉医师的查对责任明确了下来,和三步核查法有机结合,环环相扣,从而使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用药、输血、手术标本留置的准确性得到了切实有效的保证,减少了手术错误风险发生,同时有了能够参考的记录文书,能够促进手术安全核查准确性的加强,使手术患者的安全得到切实有效的保证[5-7]。本研究结果表明,执行组患者的准确识别身份、准确执行医嘱、准确清点物品、手术部位正确、手术清点正确、安全用药与输血、安全保管并送检手术标本比例均显著高于未执行组(P<0.05);执行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0.4%)也显著低于未执行组(2.6%)(P<0.05),充分证实了手术安全核查表的优越性。

总之,手术安全核查表在手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清点核查手术室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眼力大搜索
关于设计保证系统适航独立核查的思考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营造林核查应用研究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自动化事实核查的前景及局限性
互联网对商业银行零币清点工作的实证分析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逾六千家政府网站关停整改核查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