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留置导管个体化封管液的应用及护理效果分析
2020-06-10苏冬娟
苏冬娟
(钦州市中医医院,广西 钦州 535000)
血液透析作为肾衰竭的常见疗法,虽然很大程度上可以代替肾脏发挥它的生理作用,但是并不能彻底纠正机体内的代谢紊乱,血液透析常见血管通路即为留置导管,由于留置导管时间较长,导致患者留管时间出现高凝反应,造成患者免疫力下降,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1]。因此为了避免这一现状,临床常采用封管液改善留置导管质量,本文主要以血液透析留置导管个体化封管液的应用及护理效果作为研究目标,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自2018年02月-2018年11月接收的68例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本次纳入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9:15,年龄22~83岁,平均(52.05±3.07)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0:14,年龄25~84岁,平均(54.05±3.09)岁。本次研究排除排除肝素过敏及凝血功能异常患者。对比一般资料,P>0.05,可比。
1.2 方法
对68例患者均建立相应档案,档案记载包括:凝血功能、抗凝药物具体使用情况,上机前回抽导管内肝素盐水是否通畅,有无血块及血块大小,同时完善患者上机后的静脉压及血流量。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封管液,取2ml生理盐水混合2ml肝素钠封管。
观察组患者采用个体化封管液,具体包括:(1)对于出血无肝素及抗凝患者,封管时采用浓钠进行封管;(2)对于可能有血栓患者,采用2.5ml生理盐水混合1ml肝素钠及10万单位尿激酶封管;(3)对于感染患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抗生素,并遵医嘱调配成抗生素溶液,随后取2ml生理盐水混合2ml肝素钠封管[2]。(4)对于普通患者,采用2ml生理盐水混合2ml肝素钠封管。封管方式采用脉冲式封管,进行封管操作时,护理人员需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并要求患者头偏向对策,取下导管辅料,铺巾并放置导管,对皮肤采取消毒措施,并彻底清除局部分泌物,盖无菌辅料,固定措施。操作时,取下肝素帽消毒接头螺纹处,并对导管接管处及导管架进行消毒,抽出导管内肝素封管液,仔细检查是否有血块现象存在。透析结束后,需对关口进行消毒,并冲净管内血液,并根据导管标识置入适合封管液,最后采用无菌纱布进行包扎并推山固定。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患者的凝血指标水平,利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bg)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凝血指标水平越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包括:感染、恶心呕吐、发热,分值越低,说明不良反应越少。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凝血指标
观察组凝血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 凝血指标()
表1 凝血指标()
组别 例数 Fbg(g/L) PT(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4 4.3±2.1 2.2±1.8 10.4±0.6 13.3±0.3对照组 34 4.4±1.6 3.5±1.7 10.3±0.8 11.7±0.4 t -- 0.22 3.06 0.58 18.65 P -- 0.82 0.00 0.56 0.00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 论
血液透析作为一种替代疗法,可以帮助患者延长生命,对肾功能衰竭患者具有重要意义。临床相关研究表明,为了确保血液透析治疗的顺利进展,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治疗成功的首要因素,中心静脉留置导管作为主要的血管通路,不但耐用持久,而且穿刺方便,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福音。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对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采用个体化封管液,观察组凝血指标(2.2±1.8)(13.3±0.3)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26.47%,P<0.05,由此可见,个体化封管液对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作用。进行封管操作时,对于封管液的选择至关重要,封管液若选择低浓度的肝素时,可能造成患者形成血栓风险,若选择纯浓度的肝素时,会加大患者出血几率,因此,合理选择封管液,既可以减少封管过程中的不良情况,又能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同时,为了确保封管的顺利进展,护理人员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并对导管及周围皮肤及时采取消毒措施,避免出现感染[3]。除此之外,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意识。
综上所述,对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采用个体化封管液,既可降提高患者凝血指标,又可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