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中等长度导管维护同质化中的护理应用
2020-06-10杨利娟
杨利娟
(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北京 100050)
中等长度导管可以为预期治疗时间4周内的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静脉通路,可以减少因反复穿刺为患者带来的痛苦。导管的尖端位于腋静脉远端胸段接受生理pH、无刺激性的等渗溶液或药物的治疗,近年来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所以因此对于中等长度导管的维护就显得至关重要。PDCA循环法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四个部分,通过4个阶段的质量管理,对于中等长度导管来说会有很好的护理作用[1]。本文主要研究PDCA循环在中等长度导管维护中的护理应用,研究选取使用型号相同的中等长度导管50根例患者进行对照实验,具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的50例患者均使用型号相同的中等长度导管,利用随机平均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的维护方法,观察组使用PDCA循环法进行维护,每一组中等长度导管各为25根例,两组导管使用的次数几乎相近,没有出现任何破损,而且在近一个月内都会被使用,两组中等长度导管在一般资料上没有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临床纳入与排除标准
(1)导管的型号必须相同;(2)导管质量不存在问题;(3)导管无破损;(4)研究符合伦理规范标准,获取伦理委员会许可。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所有导管都采用正常的维护方法,从患者置管至拔除导管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导管维护。
1.3.2 观察组
观察组所有的导管都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维护,除从患者置管至拔除导管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导管维护外,通过质控检查,查找维护不同质原因,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及考核,同时制定统一导管维护的标准。
1.4 观察指标
(1)导管维护达标率;(2)并发症发生率;(3)患者使用之后的依从性。
1.5 疗效评价
(1)导管维护达标率:护理人员进行导管维护时导管固定的方法、冲封管手法、贴膜无张力贴敷、穿刺点及贴膜下皮肤消毒等环节是导致导管无法正常使用的关键节点(2)并发症发生率:中等长度导管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化学性静脉炎、血栓性堵管或药物性堵管或皮肤过敏等,出现并发症极易导致导管无法正常使用,治疗中断直至拔除导管等情况。(3)患者使用之后的依从性:患者使用中等长度导管之后,有没有出现排异现象对于导管的依从性,分为三个标准:良好、不排斥、排斥。
1.6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获取中等长度导管的资料采用SPSS20.0系统软件进行分析;导管维护达标率、患者使用之后的依从性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用t检验;中等长度导管出现并发症的机率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导管维护达标率
使用观察组的中等长度导管,导管维护达标率要高于使用对照组中等长度导管,具体见下表1:
2.2 出现并发症的机率
观察组的中等长度导管出现并发症的机率比对照组要小很多,具体数据见下表2:
表2 中等长度导管出现并发症的机率
2.3 患者的依从性
患者使用观察组的中等长度导管很少出现不耐受,依从性更高,具体数据见下表3:
表3 患者的依从性
3 讨 论
PDCA循环管理法是美国戴明博士提出和发明的一种比较新型、科学的管理方法,管理的范围十分宽广,不止是针对器材,对于任何一个行业都可以进行管理,目前在医学上的应用是很多的,运用在器械管理、医护管理等方面[2]。PDCA循环管理法主要是通过需按照原因,然后根据出现的问题,制定计划,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落实,而且整个过程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出现问题就及时解决。
使用PDCA循环法进行管理之后,对于中等长度导管的维护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导管维护的合格率大大提高,降低了并发症导管使用时间延长。同时,静疗专科小组成员在同质化护理过程中,通过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在质控过程中不断修订、统一标准,激发了护理人员参与的积极性,促进了中等长度导管维护的同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