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病护理应用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的效果观察

2020-06-10梁平欣林秀菊黄秋婵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6期
关键词:攻击行为精神病用药

梁平欣,林秀菊,黄秋婵

(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 江门 529600)

为了分析精神病护理应用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的效果,探究有效的护理方法,本研究抽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精神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下为研究内容: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在本院接受诊断治疗的精神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原则,分为观察、对照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精神科科室的治疗;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知情且同意本研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精神分裂症22例、情感障碍18例、偏执类精神病40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4~57岁,平均年龄为(38.18±5.03)岁;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22~59岁,平均年龄为(38.30±6.11)岁。以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如病史、年龄、身体健康情况进行分析对比,数据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护理模式应用传统的方式,如健康饮食指导、运动锻炼指导、用药指导、睡眠干预护理等等[1],观察组加强心理干预和语言沟通,具体如下:(1)强化心理干预护理:对精神病患者需采取耐心、关爱的态度进行交谈,设身处地走进患者的心理世界,理解患者内心的想法,并作耐心地倾听、疏导,对其不良情绪进行安抚,改善其情绪状态[2-3]。在心理干预护理的过程中可常举办相关文娱活动,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并使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得以提高[4]。(2)心理护理咨询:家属的反馈对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有极大的推动效果,家属能在护理期间及时告知护理人员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行为举止情况等等,护理人员能根据所得的信息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并及时调整护理干预计划,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3)语言沟通护理:护理人员需时常与精神病患者进行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需注意沟通的方式和时机,并提前了解患者的个性、爱好习惯、文化背景、语言背景等等,以便于进行有效的沟通。沟通时还需保障患者的隐私不被泄露,提高沟通的效果[6]。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用药依从性、攻击行为评分。

攻击行为评分采用MOAS量表进行评估,将患者的暴力行为的危险程度根据分数进行分级,级别为低、中、高,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暴力倾向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7.0,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2 结 果

2.1 两组的护理干预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干预满意度为94.29%(33/35),对照组的护理干预满意度为65.71%(23/3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2.2 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率对比

如表2。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率为91.43%(32/3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68.57%(24/35),差异存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

表2 两组用药依从程度评分对比

2.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

如表3。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较高,差异存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2.4 两组患者的攻击行为评分对比

如表4。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MOAS评分为(5.32±1.05)分,观察组为(2.01±0.23),两者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值小于0.05。

表4 两组患者的攻击行为评分对比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精神病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精神病患者是一类特殊群体,需要给予较多的关怀,才能帮助精神病患者走出心理阴霾。精神病患者的主要症状一般为精神症状、情感障碍、思维障碍等,现阶段的常规治疗是药物干预治疗。由于精神病患者是一类特殊的病患者群体,普通的药物干预治疗无法促进患者康复,因此,在普通的药物治疗干预的同时需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许多研究表明,对患者给予有效的沟通交流和心理辅导,能显著改善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状态,舒缓其心理压力,促进其康复。

根据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29%(33/3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65.71%(23/3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经心理干预后其攻击行为得到有效的降低,显示心理护理能改善精神病患者的行为,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在精神病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用药的依从性也得到一定的提升,其次精神病患者的攻击行为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攻击行为精神病用药
癫痫伴发精神障碍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状况及高危因素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孤独症儿童攻击行为与病情严重程度、语言能力及智力水平的关系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完形填空专练(五)
精神病
都有精神病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