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剧合鸣奏唱时代号角 以声传情刻画时代精神

2020-06-09李姝

中国广播 2020年12期
关键词:广播剧

李姝

【摘要】2020年恰逢中国人民广播事业诞生80周年。作为广播系统中独具魅力的“声剧”形式,中国广播剧自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以声传情”的文化传播使命,并且拥有“想象的艺术”之美誉。本文写在人民广播事业80周年纪念之际,旨在回顾广播剧发展的光辉历程,同时唤起更多人对“声剧”魅力的认识。希望新时代“声剧合鸣”的网络广播剧继续奏唱时代的号角,以声传情,刻画时代精神。

【关键词】人民广播  广播剧  想象的艺术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这是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内容。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希望大家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习近平总书记的两次重要讲话为新时期广大文艺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汹涌来袭的时刻,我们看到了广播人的时代自觉以及文艺工作者身上所具备的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使命与担当。《金银潭24小时》《一路逆行》《情系武汉》《口罩风波》《你好,我的城》《婚礼》《春天见》《母子兵》《团圆饭》《暖心菜》《不听话的妈妈》《爱的力量》《“疫”路同行》等上百部抗疫广播剧(微剧),在疫情暴发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透过声音传送,覆盖祖国大江南北,直击人心,讴歌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书写医患间的生死情谊和伟大人性。2020年12月,距离1940年延安窑洞里传出的嘹亮声音,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已走过光辉的80年历程。这80年的栉风沐雨、筚路蓝缕,从抗战新闻宣传到民生故事播报,从礼赞民族英雄到书写人民心声,我国广播剧的发展经历了生“声”不息、与时“剧”进、转型升级几大阶段。广播剧人始终用声音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声剧合鸣奏唱时代号角,以声传情刻画时代精神,以声音描绘诗的民族与国度。本文回望艰难困苦又光辉灿烂的旅程,希望广播剧艺术薪火相传,在新时代继续开拓创新、勇挑重担。

一、“声”生不息

(一)历史脉络

1924年1月,伦敦广播电台播出了理查德·休斯的广播剧《煤矿之中》,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专为广播电台撰写的广播剧。“《煤矿之中》所用的摹拟的媒介——广播中的语言、音乐、音响,是艺术史上前所未有的。它的摹拟方式虽为戏剧的台词表演手法却又有所不同”。《煤矿之中》这部剧的出现,意味着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从此诞生。广播剧随即在世界范围传播开来。据资料记载,1933年7月上海广播电台播出的《恐怖的回忆》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广播剧。全剧约半个多小时,通过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一家人的遭遇,控訴当时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随着广播剧的诞生,这种不受舞台剧空间限制、依靠声音塑造想象时空、利用音乐音响营造跌宕起伏剧情的新鲜艺术形式很快便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新中国成立之后,1950年,为纪念“二七”铁路大罢工而作的《一万块夹板》、为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而作的《潘秀芝》(播出时改名《妇女自由歌》)等,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上世纪30年代至今,纵观80多年的广播剧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初创直播阶段(1933 ~1952年)

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广播电台播出的广播剧是人民广播剧播出的起点。这个阶段以脱离舞台剧形态的程度又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小阶段。前一个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如《吾儿流浪记》《一去不复还》等,后一个阶段是40年代至1952年,比如1947年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播出的《红军回来了》等,前期对舞台戏剧形态依赖较多,后期广播的特征逐渐凸显,从形式探索到结构突破都展现出了越来越蓬勃的生命力。

2.发展成熟阶段(1952~1966年)

1952年从国外引进了磁带录音技术,解决了广播剧初期直播阶段蜡片录制成本高、使用期短的问题,极大地改善了广播剧创作生产的方式。从蜡片录制直播到磁带录制合成技术的改革与创新,是人民广播剧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新的录制合成技术为广播剧成为一种以声传情、直击听众内心、具有无限想象力的独特艺术形式奠定了基础。20世纪50年代,广播剧事业乘着中央及各大省市广播剧团相继成立的东风,发展势如破竹。进入20世纪60年代,广播剧的实践创作与理论研究相辅相成,广播剧发展逐渐呈现出独立而成熟的姿态。1966年,由于“文革”,广播剧创作陷入停滞,仅有少量作品出现。

3.繁荣兴旺阶段(1976~1996年)

1976年“文革”结束,广播文艺迎来发展又一春。广播剧发展从创作实践到理论研究都走向了繁荣兴旺。从“文革”前年产不到50部到进入这一新时期剧目数量成倍增长至年产数百部,直至20世纪80年代广播剧的黄金时期,虽然另一种大众媒介——电视剧的出现开始抢夺受众的注意力,但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人民文艺才更凸显出广播剧的生命力。广播剧创作在这一时期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提升。1995年末,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媒介市场,广播剧脱颖而出,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成为众多广播文艺节目中唯一被列入国家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的评奖项目,和电视剧(片)作品、电影作品、图书、理论文章四种文艺形式一道迎来世纪之交改革发展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4.迭代转型阶段(1996年至今)

1996年至今,在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的激励鼓舞之下,广播剧人才队伍在新世纪媒体融合的态势中逐渐探索改革与转型之路。重振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创作扶持资金,深入拓展理论研究,丰富广播剧艺术形态。从“文革”前的《广播周报》到1980年成立的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以及《中国广播剧》《北京广播学院学报》《中国广播》等期刊,广播剧的创作观念、表现手法、艺术形式与融合创新得到了理论批评界的空前热议。广播剧的理论研究反哺艺术创作,为广电+互联网融合下的新时期广播剧迭代升级与改革创新奠定了基础。

2010年之后,网络广播剧的出现吸引了大量专业配音演员重回声音的舞台。《杀破狼》等付费网络广播剧,在“喜马拉雅FM”“猫耳FM”“蜻蜓FM”“企鹅FM”等网络音频媒体上流行,有声书、戏剧影视节目的广播剧版使得越来越多的民间剧社应运而生。诞生于“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广播剧,让新一代年轻受众依然感受到广播剧这种将近百年历史的声音艺术的独特魅力。21世纪以来,网络视听媒介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播剧的受众关注度,但广播剧特殊的艺术魅力及其长久以来赢得的社会美誉度与用户黏性,依然让人对广播剧的新生充满希望。

(二)类型划分

广播剧是听觉的艺术、想象的艺术,无数优秀的广播剧作品抒写了时代的风貌,滋养了几代人的心田。从建国初期的49家电台到1980年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之初的80家广播剧成员单位,再到今天无数民间网络剧社和音频自媒体的发展,广播剧从广播走向了“互联网+广播”。虽然经历了网络视听和流媒体的剧烈冲击,但广播剧却以它独有的“声+剧”魅力,弥合了受众的代际需求差异,开拓了媒介蓝海。

从题材上划分,广播剧从最早的抗战宣传《红军回来了》、歌颂革命英雄人物《红岩》《彭元帅故乡行》《永久的青年——瞿秋白》,到表现普通人现实生活的《检验工叶英》《女兵连来了男家属》《母亲碑》;从探索艺术形式融合的诗剧《广寒宫》到戏曲广播剧《南宫玲霞》《窦娥冤》《桃花扇》、舞台广播剧《三昧》;从针对特殊受众的儿童剧《卓娅》《画童与神马》《山娃看戏》《渔夫和金鱼》,到讲述各行各业杰出人物故事的《孔繁森》《屠呦呦》《共和国赤子》《大国工匠》;从展现大历史背景下个体劳动者的《警察和孩子》《“事儿妈”今年二十三》,到抒写重大历史时期的抗疫群像《一路逆行》等,广播剧创作始终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以独特的声音蒙太奇描绘人的内心世界。从时长和形式划分,广播剧有单本剧、系列剧、连续剧以及网络视听媒介环境下诞生的微广播剧。近年来,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络流媒体客户端的兴起让音频节目的魅力重放光芒。

(三)艺术特征

美国理论家R.M.小巴斯费尔德对广播剧的艺术特质进行过明确的阐释:“出现了广播这一媒介,从而出现了想象中的戏剧。20世纪的集体观众终于分解成了单个的观众,他们的头脑变成了剧作家的舞台;而音乐、语言、音响变成了剧作家刺激物。剧作家发明了新的技巧,来把剧作中的行动和人物输送给人们的听觉。”广播剧借由声音(人声、音乐、音响)语言的复线变化,使受众在天马行空的联想时空中参与情感互动,进而完成戏剧的审美体验。

广播剧所保留的戏剧性特征体现在对人物内心情感的描摹,时而抒情奋进高亢嘹亮、时而婉转忧伤细密低沉。人的情感世界是丰富而多元的,文学名著、新闻史实、戏曲都是戏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广播剧通过声音直击心灵,用语言(对白、旁白、独白)唤起人们的自由联想,从而减少了戏剧舞台空间的制约,成为独具魅力的“想象的艺术”。广播剧不是简单的广播+戏剧,而是将戏剧性透过流动的语言和立体的声音触发人的思考,鸣响时代之声,引领审美风尚。

二、与时“剧”进:媒体融合下的广播剧转型

“媒体融合”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朔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互联网技术使得社会交流和信息传播的成本大大降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创始人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Nicholas Negroponte)以及同校的教授伊契尔·德·索勒·普尔(Ithiel de Sola Pool)先后提出从计算机通信到报刊印刷,从广播电视到互联网移动终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不同的媒介已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从媒介形态到媒介功能,从传播技术到用户思维,媒体融合不是简单的多元信息渠道叠加,而是将不同信息平台和传输介质的内容深度交互、资源共享、集中处理、协同作业。媒体融合意味着信息生产通道与内容架构的整合,将原本单一或割裂的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媒介传播手段汇聚融合,实现优势互补,避免受众的过度分化。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广播剧受到电视的冲击变得日趋小众,无线电广播接收机躲进人们家中的角落,取而代之的是客厅里占据醒目位置的电视荧屏。 “广播剧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被人们称为‘广播文艺中一道精美的主菜,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萌芽到七八十年代发展到顶峰,可以说给几代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新媒体的兴起给广播剧带来了相当大的打击,甚至有人预测这种艺术形式会随着广播的消失而消失,可是到了21世纪初,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加上汽车时代的到来,广播和广播剧又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传统的广播剧和网络结合后诞生了网络广播剧这种新的广播剧形式。”近十年来,网络广播剧的发展以及微广播剧的出现让新一代受众看到了时代巨变与媒介融合下广播剧的转型升级与崭新姿态。

三、创新之路:回归声音本位的微广播剧

2012年,由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发起的中国首届微广播剧大赛在浙江宁波举办,大批年轻受众通过互联网社交平台参与互动。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政策为广电主流媒体明确了改革方向,由此开启了融媒体元年。2015年,浙江余姚建立了全国首个微广播剧研发基地。2016年海峡两岸微广播剧大赛在福建漳州成功举办。不难看出,网络微广播剧已经率先让地级市、县级融媒体的改革实现发展突围。广播剧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成为党和政府、媒体与民间社团汇聚人心、合力讲述中国故事、鸣响时代之声的重要文艺形式。广播剧虽然不如新闻的时效性强,但对时代精神风貌的刻写以及带给人心灵的激荡是深远而立体的。

时代巨变,从最早的播音剧到现今的网络微剧,广播剧在变革的时代始终散发出不變的“声+剧”魅力,不断涌现的微剧创作热潮和网络IP,使广播剧焕发了新生,日益成为媒介融合蓝海中的一只旗舰。

广播剧以人为本、以声传情、以剧写人的本质不会变。

注释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全文)》,新华网,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4/1015/c22219-25842812.html.

《习近平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求是网,http://www.qstheory.cn/yaowen/2019-03/04/c_1124192119.htm.

王雪梅:《中国广播文艺广播剧研究》下卷,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81页。

〔美〕R.M.小巴斯费尔德:《剧作家的四种媒介》(世界艺术与美学)第七辑,田园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版,第439页。

(作者系成都大学传媒研究院研究员)

(本文编辑:李静)

猜你喜欢

广播剧
基于融媒体时代的广播剧传播新业态分析
广播剧的沉浸式传播分析
论融媒体时代广播剧的可持续发展性
广播剧还有前途吗?
耳朵里的声音大戏:新中国广播剧风雨历程
浅析微广播剧有效传播的三大特质
2018中国广播剧年会在辽宁丹东召开
中国现代网络配音研究
——网络广播剧创作
网络广播剧的商业化转型
——以“猫耳FM”为例
用屠呦呦精神创作屠呦呦广播剧——一次科研般严谨的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