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孝为根?文化为引

2020-06-09霍建香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孝文化融合小学语文

霍建香

摘 要: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建立的关键时期,可塑性非常强,这一时期的教育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小学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的教授,同时还要加强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为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孝文化的融入,以便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种下孝的美德。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传统孝文化与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融合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孝文化 小学语文 融合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过,当前很多孩子不知道怎样去孝敬父母。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渗透孝文化,能让学生从小养成孝心,懂得体谅父母和孝敬父母,而不是一味地索要与依赖。并且,在孝文化的影响下,学生和父母之间的亲情也能更加深厚。不过,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对于孝文化的融入意识比较淡薄。在这种背景下,加强传统孝文化与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机融合显得意义重大。

一、孝文化的内涵

1.道德本源

道德源于孝,是在人的感情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是教人怎样做人的根本。就远古人类而言,其情感并没有现代人这么复杂,不过最原始的情感就是对父母抚育之恩的感激。随着人类情感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产生了感恩回报、尊老爱幼等最原始的道德。因为生育繁衍后代的主要职责在母亲身上,所以古人不论尊卑长幼,对于母亲都会给予充分的尊重,而这便是人类最初始的孝的行为。

2.维系和敬爱具有血缘关系的宗亲

在文字还未出现前,孝观念还只是一种情感。发展至夏商周时期,随着宗族与阶级的出现,孝道便成为人们必须遵循的一种制度。孔子曾经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出,孔子论孝其实就是针对有着血缘关系的宗亲。而且,中国传统道德将一个人对国家、社会的职责,都建立在其对父母孝顺的基础上。所以,可以说,孝不只是维系宗亲间血缘关系的纽带,还有对国家、社会的责任。

3.知识修养在德行上的重要体现

作为一种重要的德行修养,孝是一个人赢得社会认可的重要前提,而且对于个人事业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自古以来,选拔人才的首要标准便是这个人的德行与孝行。孔子曾经说过:“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主要就是指有孝心的人,很少会出现冒犯上级和长辈的情况。从古至今,一些有作为、获得良好发展的人,无一不将孝当作是立身之道,从而为自己树立良好的形象。

二、孝文化与小学语文课堂的融合措施

1.在写字教学中的融入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每一个汉字都具备一定的文化内涵,其中便包含了孝文化。

就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注重对汉字中孝文化的挖掘,并采用合理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使得学生在汉字学习中,不仅能理解字义,还能掌握其中蕴含的孝文化。

例如,在“孝”字的学习中,教师便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下这个字的由来,然后提出问题:“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字,找出它和哪个汉字比较像呢?”问题一提出,学生紛纷陷入思考,然后提出和“老”“子”两字比较像。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孝”就是由“老”与“子”这两个字发展演化而来,孩子背着老人,便形成了“孝”字。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清楚记住汉字的来源,对这个字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进而感受到中华孝文化的源远流长,课堂教学效果明显。

2.在写作教学中的融入

就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而言,通常都是教师给学生一个主题,学生围绕这个主题展开想象和写作。当写关于父母的文章时,学生总是不知从何下手,即便下手,写出的文字也是十分枯涩,没有丝毫的情感。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学生写作之前,可以进行合理的引导,让学生讨论自己的父母为自己做过什么,自己又为父母做过什么。针对问题,学生积极踊跃地发言,课堂氛围逐渐被调动起来。等学生讨论后,教师便可以引入写作教学,让学生将自己所说、所想的内容加以整理,写成一篇小作文。这样,学生的写作将更加的顺利,情感也能更为丰富,作文质量自然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而且,通过这种习作活动,还能让学生回忆父母对自己的爱,促使孝的教育更好地渗透其中。学生会清楚认识到,在面对父母的爱时,自己也应该采取措施积极回应,把自己的爱给予

父母。

3.在文本解读中的融入

就小学语文教材而言,其中存在很多有关于亲情的课文。小学语文教师便可以从文本着手,在文本解读中合理融入孝文化,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知到亲情的伟大,领悟其中的真谛。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教材作用,还能产生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的效果。

例如,在《妈妈睡了》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文章主要讲述了孩子在午睡时发生的事情,体现了母子之间的亲情。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阅读其中的关键语句,然后为学生细致解读,引导学生探寻其中的母子情深。如“好像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会儿讲给我听”,这句话不仅描述了作者当时的想法,同时还体现了平时妈妈都会讲故事哄作者入睡。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知文章中的母子亲情,了解母爱的伟大,从而在内心深处种下“孝”的种子。

4.在课外活动中的融入

课外活动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活动中合理融入孝文化,更能推动活动发挥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孝敬、感恩的意识,有效增强孝文化的教育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让学生在周末进行“小鬼当家”这一活动,既让学生在家里当一天主人,负责家中的各种事情。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不容易和辛苦,了解父母每天不仅需要工作,而且还得做很多家务,进而愈发体谅父母,并在今后主动帮助父母做事,而不是回家就看电视、玩游戏。同时,在这种教育活动下,学生也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最终达成理想的孝文化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开展孝文化教育的目的不只是为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同时还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孝亲意识,使学生形成孝敬父母的品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孝文化在教学中各个方面的渗透,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推动其与教学更好地融合,充分发挥孝文化的育人作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朝明《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孝”文化的探索》,《情感读本》2016年第29期。

[2] 谢丽《浅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孝道教育》,《中华少年》2016年第27期。

猜你喜欢

孝文化融合小学语文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近30年来宋代“孝文化”研究综述
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与开发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