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分层,贵在有效

2020-06-09顾国芳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分层基础作业

顾国芳

作业是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有效补充。科学有效地设计作业,既能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传统的作业设计存在的弊端

传统的作业设计有很多优点,比如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训练。但结合新课程改革理念进行反思可以发现,传统的作业布置,往往喜欢搞“题海战术”“一刀切”,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存在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个体差异性,加剧了学生的两极分化

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忽略了学生原有学习基础的差异,不管学生能否够完成,采用统一要求。尤其是理科作业,难度和要求整体偏高,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的不良现象,对后进生的打击非常大。作业完成度差,会给学生非常消极的心理暗示,学生因为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而导致学习热情的下降。

(二)缺乏形式多样性,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教师在作业设计时没有考虑到作业内容的丰富性,比如语文、外语作业,让学生花大量的时间机械地抄写生字词、单词;数学作业。大量重复的计算题训练,没有含金量,缺少挑战性。这种作业束缚了学生思维与创造力的发挥,也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

(三)缺乏評价有效性,消磨了学生的兴趣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文化基础不一,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也存在差异。把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有失公允,也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些情况的造成,主要是因为教师还没有转变观念,狭隘地认为布置作业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殊不知,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简单粗暴地将个人意志强加于千差万别、个性鲜明的学生身上,最终只会与目标背道而驰。

所谓“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这就要求我们在作业设计上要注意个性化、差异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了,教师对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有了较多的思考和认识。我校立足校情、学情,开展了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着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二、分层作业设计的具体措施

“作业分层设计”即要求教师设计出适应每个学生个体的作业,旨在将学生从繁重、枯燥的作业中解脱出来,真正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升他们学习的信心,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获得轻松、满足的心理体验,真正做到“让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一)研究生情,学生分层

因材施教是从了解学生开始,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差别化布置作业。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层,最简单直接的就是根据学生进班时各科的考试情况,把学生分为基础层(A类)、提高层(B类)、发展层(C类),分层的目的就是让优生“吃得好”,让中等生“吃得饱”,让后进生“吃得了”,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当然,还有很多有经验的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分层。比如有的学生是听觉性学习者,在布置记忆性作业时,就不一定要求他们一遍遍抄写,可以鼓励他们录下他们读背的内容,然后反复听,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有的学生是触觉性学习者,在学习物理电路等知识时,就不要逼着他们去反复做题,可以让他们自己动手连接电路,达到理解这一章节知识点的效果。

(二)研读大纲,作业目标分层

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发展包括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利用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

学习目标是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为此,各学科教师要反复研读教学大纲,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知识结构,制定与各层次学生“最近发展区”相近的作业分层目标,使每一层次的学生在完成练习之前就有标可依。比如,九年级语文议论文单元的作业目标就可以这样设定:

低层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区分好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中层目标:在低层目标的基础上,理清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学会使用真实准确、经得起推敲的材料来论证论点。

两个层次的目标虽然有差异,但这种差异是同一教学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差异,两个目标间具有梯度性,有利于低层次的学生向高一层次的目标迈进。

(三)科学命题,作业难度分层

我们学校自从开展分层作业设计以来,各学科力求作业校本化,将每一份作业,对应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层,科学地把作业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巩固题、能力训练题、拓展提高题,真正做到让后进生、中等生、优等生皆能有收获,个个有进步。

基础巩固题是必做题,所有学生都必须做,作业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点、书后练习,作业难度低,大部分作业可以从教材和课堂笔记里找到答案。我们要求基础层同学做作业之前先复习半个小时知识点,这样他们做起来会有成就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通过不断夯实基础,为他们向更高一层次迈进做准备。能力训练题,提高层学生和发展层学生必做,基础层学生选做,作业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能力训练和变式训练,旨在通过这类题目的训练,强化基础,总结方法。拓展提高题是提高层学生必做,发展层学生选做,作业内容多是一些综合性训练,比如数学最后一道填空题、最后两题的最后一小问。我们鼓励发展层学生挑战,规定提高层学生必须做,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优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激发兴趣,作业形式多样化

“授业无趣,必不乐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有显著的学习效果。初中学生至少有三门功课的作业,到了初三,有七门功课的作业,学生每晚都是在作业堆中度过的,如果教师一味布置笔头作业,意志不强的学生就会敷衍了事,应付完成。所以教师要勤动脑筋,使作业形式灵活多样、生动有趣,让学生有新鲜感。

比如语文课,在教授《范进中举》时,可以设计一项这样的作业:以小组为单位,把原文改编成剧本,自编自导自演,以舞台剧的形式呈现。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老师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和点评,这样学生既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培养了合作、创新能力,又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和学习的快乐。再如上化学课,与其让学生死记硬背化学现象,不如给足学生时间,让他们做实验,学生有了更直观的体验,理解起来就容易很多。总之,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既要兼顾基础性训练,又要注意形式的多样性,让学生“相看两不厌”,带着愉悦的体验完成作业。

(五)精评作业,评价机制多元化

进行分层设计后,老师还要在作业评价上进行科学的分层。

1.赏识教育,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对学生作业的精准评价与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以分数来评价学生,不仅会增加学生的压力,也会不断消磨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在作业上适当地进行一些语言文字评价,找出学生的优点,比如“最近字迹很工整,学习态度改变很大,老师为你感到高兴”“这道题目你很有想法,你是一个用心思考的学生”等。此类激励性的语言,能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2.注重过程,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此外,老师还应该注重过程性评价。我校每年都会开展读书节活动,倡导师生读经典书,做儒雅人。很多老师用“代币制”的形式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每读完一本书可以领取一个星星,到学期结束,进行星级评比:五个星星可以跟老师换取两个特权,四个星星可以换取一个特权,三颗星、两颗星、一颗星都有对应的实物奖励。

3.考后满分,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错题是学生提升成绩最好的资源。我校要求每个学生、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错题本,要求学生对错题进行整理归类,重新理清思路,写下自己的做题感受、注意事项,自己总结出答题规律。同时,学校利用课后延时服务的时间,每周进行错题验收,基础题型、易错题型要反复考,直到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达到满分。通过此种方法,可以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面对错题,在不断纠错中完善自己的学习。

總之,教者精心,学者得益,在作业设计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巧妙地利用作业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实践,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有成长、有收获。分层作业的设计贵在突出有效,让学习基础和能力上层次不一的学生皆有收获、都有提升,这才是教育的初心—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学习成功的幸福。

猜你喜欢

分层基础作业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作业
“五抓五促”夯基础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