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的学科性质与功能
2020-06-09高洁
摘要:大学语文在当下受到的重视不足,发展缓慢,没有发挥出培养学生语文高层次能力、提升人文素质的作用,主要原因在于许多教师对大学语文本身认识不清。本文试通过梳理大学语文的发展脉络及“语文”二字的内涵,找寻大学语文的学科性质与功能特性。
关键词:大学语文 性质 功能
自大学语文开设距今已有百年历史,但发展缓慢,重视不足。尤其在通识教育的理念下,高校涌现出繁多的人文社科类课程,使大学语文受到冲击。一些大学语文教师按照自身的研究方向讲授大学语文,使大學语文内容的丰富性大打折扣,语文课上成电影赏析、应用文写作课的屡见不鲜,这种教法解构了语文的性质与功能。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近年来关于大学语文教育的研究多为教法或结合新生文化现象、新生技术等来关照大学语文,而对其本体研究不足。因此,本文将对大学语文追根溯源,寻找大学语文的性质与功能坐标。
一、大学语文的发展概况
大学语文自1904年开设以来,经历了发展、繁荣、取消(在大陆)到恢复的过程。1904年葵卯学制规定了国文课为预科的必修课,是大学堂的必修课;1913年民国教育部颁布《大学规程》,规定国文为预科必修课,其后大学国文逐渐演变成“大一国文”,当时唐文治、刘半农、吕思勉、郭绍虞等不少学者对大学语文发文阐述,可见大学语文在当时备受关注。1952年,全国高校大整合,文理分设,大陆取消大学语文(台湾未取消,称“大学国文”)。1978年恢复高考后,由于国内重理轻文的现象严重,学生人文素养普遍较低。当时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徐中玉联合发出倡议要求恢复大学语文。教育部经过批准,同意恢复大学语文,主要目的是为理工类大学的学生补习“语文”。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内高校响应号召,开设大学语文,吸引了徐中玉、钱理群等一大批名师研究大学语文。1980年,“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成立,是新时期大学语文建设的里程碑,为大学语文教师搭建了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不难发现的是,即使近百年历史的语文,对大学语文性质、功能等也未详细说明。师生按规定上课,对于如何教,教什么,学什么很少去思考。因此,应从其本源处着手,寻找大学语文存在的真正价值。
二、大学语文的性质
谈大学语文的性质,绕不开“语文”一词的产生与发展。许多人认为“语文”是叶圣陶先生创造的。其实早在洋务运动时期,就有语言文字的说法,1866年左宗棠在《详议创设船政章程折》中也提出“开设学堂,延致熟习中外语言文字洋师,教习英法两国语言文字”。后来为了方便,“语言文字”缩为“语文”。但是“语文”二字最早用于教育文件中是在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学务纲要》,“译学馆,意在通晓各国语文,俾能自读外国之书,一以储交涉之才,一以备各学校教习各国语文之选”。此时的“语文”是单纯作为与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字不同的民族特色而使用。1912年民国政府依据《壬子癸丑学制》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正式宣布了各类学校的“中国文字”“中国文学”课程更名为“国文”。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令小学“国文”改为“国语”,全部采用白话文教学。到了新中国成立前期,由于国民党政府实行“党化教育”的方针,引起教育界的不满,因而去“国”化受到积极响应。再加上当时世界拉丁化文字的潮流,许多国家进行了世界语言“大同”的改革,因此,当时教育界认为既然我们也要走拉丁化文字道路,“国”字等带有国别标识的文字就不用出现,“语文”受到叶圣陶、夏丏尊等学者的广泛认同,至此,“语文”一词便沿用下来。但是“语文”的内涵到底指什么,依旧未界定。是“语言”和“文字”“文学”“文化”还是“文章”,不同的内涵会体现不同的语文价值取向。如1941年曹伯韩对语文内涵作了界定,“语文是语言文字的合称,分开来说,平常所谓语言是口头的语言,而文字是书面的语言,后者以前者为基础,而实质是同一的。”他还明确指出了“语文工具说”,认为语文是学习知识的工具,学习语文要讲求实用性。又如暨南大学曾经设立“中国语文系”,这里的“语文”应该是指“语言”和“文学”,体现出了人文性。课程名称作为课程性质的直接揭示,应在谈语文性质前,先对“语文”的内涵做个清晰的说明。
近年来,学术界讨论的似乎多是中学阶段的“语文”,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是否可以认为,语文是指“语言”与“文字”呢?大学语文作为与中小学语文一脉相承的更高层次的语文课程,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但是,这两者如何和谐地渗透在语文教育中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工具性作为第一性,只有满足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实现提升学生人文性的功能。学生只有会读写,在语言文字使用过程中才能批文入境、入境染情、审美体味、自我涵泳,从而达到学生人格升华。大学语文应在坚持语文“工具性”的前提下,进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与水平,发挥大学语文的审美功能,让大学语文真正成为一门“人”的学科。
三、大学语文的功能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阶段普遍重视语文,学生的语文素养相较于上世纪70年代已得到大幅度提升,“听说读写”已不作为大学课堂讲授的重点内容,而培养学生文学审美能力、提升人文精神尤为重要。
部分主张将大学语文上成应用文教授的教师认为,虽然当今大学生语文素养得到了提升,但在实际应用时却不知如何下笔。然而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时代,许多应用文格式网上便有。还有许多工具书,内容详细而又标准,学生照模板写作即可,大可不必将枯燥的应用文写作课上一学期。因平时用不到,许多学生上完一学期脑袋也是空空如也。还有的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应该承担思想政治以及文化传承等任务。在通识教育以及学科分化的背景下,许多学科越来越细化、专业化,许多院校开设了各种各样的人文社科课程,大学语文不是古代的“大语文”,文史哲都涉及,而要突出其特性来。
既是大学语文,就要凸显其“大学”的特征,否则就是“高四语文”。大学语文的独特之处在于,学生摆脱了高考应试教育的束缚,学生自主性大大加强,有更多时间选择感兴趣的书,用喜欢的方式阅读。因此,大学語文应加强学生兴趣的引导,推荐书目、训练阅读方式及提升审美能力。例如利用中西方文学作品教给学生比较阅读法,比较同一题材下不同民族的表现方式等。另外,大学语文教师有更高的知识水平与认知结构,相比中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大学语文教师在人文精神的熏陶与审美角度上更加多元化。因此,大学语文课堂应该更具有自主性以及开放性,在学生关于“人”的培养上更具有优势与特色。
大学语文性质与功能该如何定位,需要从大学语文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中剥茧抽丝。大学语文虽是在一种“工具”之需的思维背景下产生且逐渐发展,而工具性的确是语文的第一性。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学科的完善,应更加凸显大学语文的人文性,突出对“人”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左宗棠.左宗棠全集(奏稿第3册)[M].长沙:岳麓书社,2009:337.
[2]奏定学堂章程[EB/OL].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 com/item/%E5%A5%8F%E5%AE%9A%E5%AD%A6% E5%A0%82%E7%AB%A0%E7%A8%8B/3438571?fr=al addin.
[3]曹伯韩.语言学习的几点认识[J].青年知识周刊,1941(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
[5]王万森,吴义勤,房福贤.中国当代文学50 年[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6]王万森,吴义勤,房福贤.中国当代文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7]韩建立.《国标》视域下的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定位[J].武陵学刊,2018(06).
[8]张福贵.大学语文教育的学科定位与功能特性[J].中国大学教学,2014(01).
[9]张毅.六十年“语文”史论(1887—1950)[J].教育学报,2013(06).
(作者简介:高洁,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吉林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责任编辑 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