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上”或成为新的商业形态

2020-06-09葛菁

旅游会展 2020年5期
关键词:线上主办方线下

葛菁

疫情下催生的“线上会议”

据万涛介绍,从2月中旬开始,31会议收到的线上会议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从3月开始,政府各种利好消息及相关补贴政策的出台,使得各方线上化需求增多。其中,政府、协会社团、大型企业对寻找线上会议技术方式和数字化能力、开拓新的线上数字会议业务模式有强烈的需求和意愿。

特殊时期,政府需要通过线上会议平台,积极推动信息交流和外贸合作。社团协会需要通过线上会议,与会员单位保持紧密的连接、互通有无。因为疫情的全球蔓延,国际会议及国际学术会议可以借助线上平台有序开展。另外对中大型企业而言,线下营销渠道被阻隔,线上会议是连接客户、进行品牌宣传的有效渠道。

在线化能力是未来必备

万涛告诉记者, 疫情发生后,公司第一时间启动了面向会议主办方的专题调研,并针对会议主办方的核心需求,借助31会议数字会展中台优势,快速推出了线上展会、在线会议、在线直播活动等抗疫解决方案,实现会议主办方从会前活动邀约、注册报名、会议微站设计、现场直播间管理、直播互动、到会后数据分析等闭环数字化管理,会议筹备在线协同解决方案,为跨地区跨部门的工作协同、云上工作和进展管理提供系统支撑。

从目前来看,正如31会议预测的2020年Event行业八大趋势一样,疫情加速了企业的线上化转型,在线化能力是企业未来必备的能力,相信经过这次疫情的冲击,各行业对线上营销尤其是线上会议的预算会增加。

线上会议更经济灵活

据了解,疫情期间,31会议出台了新的技术来助力线上会议。在线上会议解决方案中,接入了在线直播、虚拟演播室、国际连线、多嘉宾沟通、AR直播、VR直播、同传翻译、实时字幕等相关技术,尽可能丰富会议的呈现方式,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语言的嘉宾参会需求以及各种类型会议的线上互动需求。万涛认为,与传统的线下会议相比,线上会议降低了会议组织的复杂度和参与的门槛,线上会议几乎不受时间空间制约、筹备周期短、成本低、易传播分享、易获取观众行为数据、能更好的发挥会议marketing职能,是一种更经济灵活的选择。

据万涛介绍,组织一场大规模的线下国际会议、学术会议、用户大会可能至少要提前6个月到1年筹备,而线上会议筹备期可以大大缩短,也无需考虑场地、餐饮、嘉宾差旅、交通、接待等问题,线上会议邀请国际嘉宾参会更容易,整体的项目筹备费用更低。疫情冲击下,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好这些优势,布局线上,借此加深与用户的连接、提升企业的数字化能力,就有可能由“危”转“机”。

线上会议的挑战在于如何吸引观众

从线下到线上,会议的组织方式、参与方式、参与者、互动方式、参会体验都发生了变化。对主办方来说比较大的一个挑战是:需要具备互联网运营思维。

在线上场景中,观众更加不容易聚焦、注意力持续时间有限、参会中途退出成本更低,怎样持续的吸引观众注意力是一个新的挑战。

根据31会议对线上直播会议的数据分析,观众注意力能够有效维持的时间大概在20分钟,时间更短就意味着对呈现的内容和嘉宾演讲质量的要求更高。不仅如此,线上会议和线下会议在运营模式上也不尽相同,会议如何定价?赞助商的权益如何呈现?是否要开发成系列培训课程?这些需要会议组织者在不断探索中完善。还有,对于线上会议,如何调动现场气氛?如何营造仪式感、归属感和参与性?也是主办方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四个关键点成就一场成功的会议

线上会议是通过软件、技术工具搭建的虚拟场景,在流量吸引、观众交流互动方式等方面与线下会议有很大差异,万涛认为,策划一场成功的线上会议要注意四点核心内容:首先,需要有强有力的技术服务保障,包括直播软件选型测试、直播间搭建、演讲嘉宾软件操作培训、同传字幕使用等,以确保会议安全、顺畅的进行。

其次,流量吸引,通过组织者历史数据激活、外部流量导入、邀请自带流量的“垂直网红”等多种方式,为会议带来更多流量,扩大会议影响力。再有,高质量内容输出+多样化互动,抓取观众注意力,降低跳出率。最后,会后数据分析,会后对参与人数、在线时长、地域、参会人分析、会员情况、渠道对比、PU/PV、回看人数、时长等数据加以分析,形成观众参会行为数据报告,为后续的会议策划、宣传、二次营销提供精准的指导。

“线上”能为“线下”提供数据支撑

万涛说,技术和创新能力是线上會议独具的优势,企业可以更高频率、更低成本地触达用户,与之建立连接。线上会议在数据营销方面的价值也会对线下会议形成有力补充。线下会议观众的参会行为、兴趣偏好等数据很难获取,而在线上观众的行为数据从最初触达、参与、互动、到会后反馈,能够被完整记录并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形成精准的用户画像,主办方能更准确的了解观众偏好,并以此作为后期精准营销的依据,形成完整的营销闭环。

在过往的一些大型学术会议、企业活动中,线上技术的应用相对广泛,而在其他类型的会议中应用相对少一些,所以对大部分主办方来说,纯线上会议相当于是新生事物。目前的会议科技产品也普遍都还很“新”、发展势头高涨。技术的不断成熟,产品的稳定和易用,以及规模化后的价格降低,会吸引更多的企业选择线上会议的方式。

通过“线上”重塑会议场景

谈及线上会议的市场和发展趋势,万涛认为线上会议技术和产品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在场景丰富性、参会体验、社交互动性等方面。目前的线上会议更多的是自上而下的单向化信息传递,缺少参会者之间水平和双向学习;在社交方面缺乏会议的温度、点对点交谈以及商务会谈,这些也依赖于技术的成熟和发展。

采访最后,万涛说:“疫情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和行为习惯,2020年前后的时代已经大不相同。我认为,线上会议不只是特殊时期‘迫不得已‘的选择,更有可能演变为一种新的商业形态,通过线上的方式重塑会议场景。目前国内五大互联网巨头都已布局视频会议,这个行业越来越热。而另一方面,线下的会议活动也不会消失,会议活动的参与感、仪式感和信任感更多地是通过面对面连接而产生和传递的。所以,未来的趋势更多是线上和线下紧密融合,惠及更多的受众、赞助商,提升主办方的办会效率、节约办会成本。”

编后语

疫情期间“云会议”不仅成为我国十几亿人日常办公、生活的重要桥梁,更是很好地替代了线下会议,成为各个企业转危为机的利器。疫情加速了MICE业的转型,也加快了会议数字化进程的发展,“云会议”也迎来了空前大规模的发展。未来,是否会有超大型的大会搬到线上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快速、高效、便捷是每个企业的基本诉求,而云会议正是迎合这一需求顺势而生。,由此可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云会议”服务应运而生……

猜你喜欢

线上主办方线下
重回线下
线上与线下混合模式下的教学改革探讨
UFI:对接会在展会中越来越重要
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构建
浅谈O2O对传统零售业的影响
基于SPOC的混合式英语教学模式建构
维权赢回征文奖
非法集资已进入“线上”时代
ONE⁃MAN UNIVERSITY
线下的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