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室空间复合性拓展及延伸

2020-06-09李昱锋李笑冰

建材与装饰 2020年16期
关键词:走廊形式教室

李昱锋 李笑冰 刘 浩 谢 薇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河北张家口 075000)

0 引言

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对小学教育模式和教学形式不断改革深化。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学生行为活动的改变,与传统的教学空间组合形式不相匹配。现代小学教学空间已经不仅仅是学习的场所,更承载着学生多样化行为活动的共享中心。

1 教学方式的改变趋势

1.1 从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传统教学模式是基于应试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地位,通过单向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新的素质教育体制与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有了不同的变化,这个变化就体现在对“教”与“学”的认知发生了改变,不再是以教师单向的“教”为主,而是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教学方式的主动发起者,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探索性。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的培养复合型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结果和目的。

1.2 从单向授课式向合作讨论式转变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组织结构的分布上有了明显的不同,传统课堂组织结构中,教师讲授时间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所占的时间比例是巨大的,而在新的教学课堂结构中,教师的作用已经变成知识的引导者,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讨论的形式成为知识传授的主要方式,通过教师对于问题的设问以及引导,学生相互之间合作探究,对知识进行系统的认知学习,这样的方式既提高了课堂效率,也对知识有了更深的学习。

1.3 班级规模从大班向小班授课转变

班级规模就是指一定空间内所能容纳的学生数量,这个数量值可以体现班级规模的大小。小班教学的方式使得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性会增强,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互动性的增强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合作讨论展示自己,增加了交流发言的机会,对学生学习的效率有很大提高,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积极性和创造力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2 教室空间的复合性拓展及延伸

2.1 教室空间向内拓展——多目的交往空间融合

教室空间使用中,集体授课空间在使用频率上要大大高于其他空间的使用。在适应国情的基本前提下,完全摒弃集体授课形式是不科学的,在设计过程中应当对该教学组织形式及空间予以保留。提出将集体授课空间与多功能、多目的的空间进行融合,见图1,保证集体授课使用功能的同时,增加空间的复合性。为学生提供更多可交往空间。

图1 多目的空间-教室空间的向内拓展

在多目的空间的营造中,根据使用情况对多目的空间的布局进行自由搭配,见图1(a),多目的性空间中的功能,就像可移动的模块一般,根据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形成不同的空间组合特性。共同形成可以进行合作讨论的空间形态,降低因为需要进行桌椅的重新布置而产生的安全隐患,能够方便师生进行教学功能的转换。

在集体授课空间的两侧进行空间拓展,主要设置辅助功能空间,达到对主要授课空间辅助作用,这部分空间所在位置一是与走廊空间临界的位置上,见图1(b),二是与走廊临界位置相对的位置。在于走廊空间临界的位置上的空间在功能上不仅可以服务内部集体授课空间,也可以和走廊空间进行必要的结合。

2.2 教室空间的延伸——走廊空间的学习延伸

走廊空间主要功能作用在于对人流的组织和分流,也就是满足学生在学校的通行功能,在空间延伸的过程中,功能上是对学生自主探究行为的需求补充,见图2,赋予走廊空间更多的功能。走廊空间本身的空间流动性,可以更好的对学生自主探究型行为进行空间营造,将更多自主学习空间融入学生日常走廊空间活动中,能够增强自主探究活动的发生。

图2 走廊-教室空间的向外延伸

为了能够使得走廊空间在教学空间的组合中淡化交通功能的作用,也使得教学空间的功能以及空间更加具有复合性。在组合方式上,采用主要授课空间与附属功能空间的融合进行组合。在这一组合模式中,走廊的作用除了能够进行人流引导外,还作为与附属功能空间的过渡空间的作用。在附属空间与过渡空间的结合中提供了学生更为需要的生活性服务,能够延伸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促进积极的自主学习活动产生。

3 结语

传统的教室空间的功能结构单一,只能适应集体授课方式的教学组织模式。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落实的过程中,教学组织形式不断改进,引导学生的行为方式向更加多样复合的方向发展。对教室空间进行复合性扩展和延伸设计,能够提高教室空间的功能复合性,为学生提供能够适应多样教学组织形式的空间组合模式。

猜你喜欢

走廊形式教室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神奇的走廊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走廊上的时光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小议过去进行时
走廊上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