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壶“春暖花开”的造型艺术和人文内涵
2020-06-09王桂芬
王桂芬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叶的国家,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人对于茶叶的开发和利用由来已久,江南宜兴也是古代著名的茶叶产地之一,在唐朝的时候就以“紫笋”贡茶闻名于世,唐代诗人、文学家卢仝曾经用著名的诗句“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来描绘当时的盛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茶叶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对于茶具的选择也就越来越讲究。有好茶的地方,必然有着与之相匹配的佳器为伴,宜兴紫砂就是上天赐予这方土地最好的泡茶利器。现在,宜兴紫砂的名号已经远远大于宜兴茶叶,紫砂壶以其独特的材质、丰富的造型、良好的功能、深刻的内涵受到了广大的茶友和爱壶之人的欢迎和青睐,已经逐渐地在全国普及开来,甚至走出国门,和世界陶艺共襄盛举,赢得了世人瞩目。
在紫砂艺术之中,给人第一印象的就是紫砂的造型。紫砂壶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的陶瓷艺术,就是得益于紫砂巨匠时大彬首创了用全手工拍打泥片成型的工艺,摆脱了手工拉坯、模具成型等工艺的束缚,极大地发挥了紫砂艺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加凸显了创作者的主体地位,所以在一代又一代紫砂艺人的努力之下,紫砂造型发展越来越丰富,体系越来越完善,让人观之不禁赞叹。尤其是充满了自然野趣和勃勃生机的紫砂花器,在充分地利用了紫砂良好的可塑性和五色土色泽的同时,把自然形态的惟妙惟肖和细致入微的个人观察,都凭借着紫砂艺人巧夺天工的双手捏塑出来,可谓是精彩绝伦、叹为观止。除了造型艺术的魅力之外,紫砂花器之中蕴含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也是创作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真实情感流露,在赋予紫砂器生命和活力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深情厚意。
紫砂作品“春暖花开壶”(见图1)采用了紫砂泥绘工艺和绞泥工艺,以花饰壶,色彩鲜明,宛如展开的一幅春天的蓬勃向上、活力满满的景致画卷。此壶壶身采用了传统的紫砂器型设计,浑圆饱满,大大的腹部泡茶更加的实用,底部微微收紧,显得更加端庄稳重。壶嘴、壶把、壶钮均是采用了绞泥的手法来塑造成枝干形态,纹理清晰、树瘿点点,充满了岁月的沧桑之感和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勃勃生机。壶嘴直流向上,短小精致,出水流畅;壶把圈卷自然,端握特别舒适,和壶嘴一张一弛、前后呼应;壶钮也是自然扭曲的一截树干造型,上面的树疤明显,细节到位,显示了卓越不凡的技艺功力;圆圆的壶盖与壶口轻轻压合,严丝合缝、通转流畅,和整器特别的相得益彰。此壶的匠心独运之处就在于花卉的设计和塑造,从壶把顶端和壶身的连接之处,衍生出来一枝树枝缠绕壶身,上面的花卉采用了黄色的花瓣描绘,呈现出金黄色的光泽,纹理边缘特别的柔和,花苞大小不一、随意分布、伸展自然,格外动人,仿佛在迎着春天的朝阳翩翩起舞。壶钮处的枝桠旁边也长出了细细的枝桠,点缀着两三朵小花,随风摇曳,娇小可人,和壶身的花卉一起灿烂夺目。整件紫砂作品“春暖花开壶”通过壶身紫泥的本来面貌和壶嘴、壶把、壶钮的绞泥工艺,再加上花卉的彩绘装饰,恰如其名字一般,让人观之如沐春风,沉浸春暖花开的美好氛围之中。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一句诗歌,也常常被引用或者描绘自己的心情。歌后那英也曾经在歌曲《春暖花开》中表达出对于“爱、奉献、给予”的人性之美的赞叹,在自然亲切之中让人听着感触颇深。春暖花开,既是一种自然的发展规律,也是我们内心的生动感悟,充满了对于未来美好的期盼之情和昂扬向上的姿态,同时也蕴含着另一种平静如水的淡定、从容姿态。这把“春暖花开”紫砂壶,就是用和煦温暖的春日阳光和美丽的鲜花怒放,来营造出特别符合我们大众的审美情趣,力求把自己多年的紫砂艺术理念和技艺和盘托出,用自己至诚、至真的情感和力求精到的手法,把紫砂的造型艺术之美和其中无穷无尽的人文内涵呈现给大家。
在紫砂艺术几百年的历史进程之中,除了技艺的一脉相承和不断创新之外,其中蕴含的紫砂理念和文化思想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了有效地传递和弘扬。宜兴紫砂艺人在长期充裕的物质基础条件之下,形成了丰富的紫砂精神世界,悲天悯人、包容大气是其一贯的使命和价值观,于是,我们在精彩绝伦的紫砂造型之外,感受到的却是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正是这样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脉络,推动着紫砂艺术不断前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灿烂辉煌。
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