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型县(市)建设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践与思考——以桐城市为例

2020-06-09彭志云王成成

安徽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桐城市科技建设

文/彭志云 王成成 张 敏, 罗 曼

(1.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 2.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3.安徽科技杂志社)

近年来,桐城市坚持科技支撑,全力推进创新型县(市)建设,科技创新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推动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2019 年,桐城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0.9 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人均GDP 达5.07 万元;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达6.9%,每万人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为75 人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27.2%;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比例达81.4%,单位GDP能耗降至0.2165 吨标准煤/万元,较好实现了创新型县(市)建设阶段性目标任务。

一、桐城市创建创新型县(市)工作推进情况及成效

桐城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突出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创新体制机制”的原则,重点推进产业创新发展、创新要素集聚、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政策完善4个方面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1.支撑产业创新发展

一是加快发展工业经济。以智能制造、节能环保首位产业为主导,围绕汽车部件、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科技创新。安徽金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发生产的新材料填补国内空白并替代进口,为国内多家发动机厂配套产品。中建材太阳能硅基新材料、中车金控与顺驰电缆合作项目顺利推进,金亿新材料与中国航天科技达成合作,中核稳定同位素药物产业基地开工建设,祥跃通用航空产业项目正式落地。成功举办深圳、杭州首位产业投资环境说明会,集中签约项目23个、投资总额58.2 亿元。金涛产业园、赛贝尔智能装备、正日电器等项目如期开工,金田BOPA、信邦二期、杭科半导体、汉旺塑业等项目顺利建成,华威家居、永生机械、润藤电缆等项目投产达效。加快智能化、信息化改造升级步伐,加速推进“两化”融合,发展数字经济,2019 年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150 个,建成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3 个。实现智能制造规上企业产值144.2 亿元、增长13.5%,节能环保规上企业产值107.2 亿元、增长18.9%。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3.3%,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增长29.8%。大力发展包装印刷、家纺服装、机械电子、医药食品等优势产业,支持一批细分行业“单项冠军”“行业小巨人”做大做强。引导优势产业培育品牌,鸿润、霞珍入选中国纺织服装重点培育品牌企业,顺彤包装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入列国家长三角一体化重大项目库3 个、国家专项债项目6 个,医用检查检验仪器及服务项目进入省重大新兴产业专项,节能环保产业集群成功入选省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积极推进生命健康制造业基地、节能环保产业基地、新型包装产业基地、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建设。

二是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发展。成立了安徽省首个县级创新研究院——桐城市创新研究院,作为高端智库助推桐城首位产业技术进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电商创业园获批安徽青年创业园,在合肥成功设立全省首个县级跨境电商产业园。新渡镇、双港镇获评中国淘宝镇,范岗镇、蟠龙村、台庄村、长岭村被评为省级农村电商巩固提升示范镇、村。培育服务业新兴业态,可米克动漫获国家动漫企业认定,蓝海科技取得网约车经营许可。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编制物流产业发展规划,规范物流市场管理,推进中储智运物流等项目建设,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促进外经外贸转型升级,支持跨境电商发展,扩大大宗商品进口,争创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开展“税融通”“政银担”等业务,持续推进企业挂牌上市,完成股改2 家、新三板挂牌1家。全域旅游、乡村旅游大力推进,孔城老街成功创建4A 景区,嬉子湖镇获评省级旅游小镇。2019 年桐城市服务业增速达10%以上,服务业占GDP 比重提高3 个百分点以上。

2.推动创新要素集聚

一是培育创新主体,夯实发展基础。围绕智能制造和节能环保两大首位产业,立足新材料、汽车部件等优势产业,推进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储备和认定。2019 年全市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22 家,桐城经开区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 家,总数达20 家。推动建立以新材料、先进智造与自动化、生物医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积极引进和培育金田高新材料等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创新型企业。中建材新能源、琦家科技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一智能高速自动包装线入选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6 家,新增7 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48 家,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21.4%,增速位居安庆市第4 位。稳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019 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总数达81家,其中新材料产业28 家,高端装备制造产业16 家,节能环保产业9家。

二是引育创新人才,强化技术支撑。鼓励高层次人才来桐创业。深入实施“文都英才”五大行动计划,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健全柔性引进人才的途径。目前全市重点建设院士工作站3 家、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2 家、博士后工作站4 家,引荐各类专家(团队)40余人次。注重本土专技人才培育。大力推进技工强市行动,创新技能人才培训体系,为企业培养、输送一批服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专业技术人才。通过组织企业集中培训和委托培训等方式,为本地企业培训录用员工2025 人,技能提升培训1767 人,其中培养高级工590 人。桐城市海峡高级技工学校顺利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完成中级工鉴定523 人,高级工培训389 人,开展“新兴学徒制”和企业冠名班359 人。海峡技校学生获全省技工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团体竞赛二等奖,孙开运技能大师工作室先后被授予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安庆市劳模创新工作室称号。

三是搭建服务平台,集聚创新资源。强化研发平台建设。鼓励引导企业建设科技研发平台,组织创建国家级研发平台5 家、院士工作站3家、省级创新平台35 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 家、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2 家、省级质检中心1 家。强化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围绕“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要求,倾力打造桐城市创新研究院、国家高分子质检中心、经开区“双创园”科技孵化器、“青桐”众创空间等科技服务平台,探索“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器—规上企业”的发展模式,累计建成并投入运行科技型孵化器3 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 家。“农夫商城—现代农业星创天地”“枯牛背—农村创业服务中心”通过国家“星创天地”备案,鸿润、中科电气、微威、新瑞、攀登、丹凤6 家企业通过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评估验收。

3.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拓展开放合作,凝聚创新力量。坚持以智能制造、节能环保首位产业为主导,围绕汽车部件、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与成果需求深耕细作。2019 年全市广泛开展院(校)企行、合作洽谈会等各类政产学研活动60 余次,协调推进产学研合作项目27 项,其中重点合作项目16 项;科技成果登记62 项,其中重点科技成果19 项;吸纳技术合同交易额2.07 亿元;引导院(校)企就行业关键技术与先进成果进行合作研发,全市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产品103 项。合作方式涵盖共建技术研发中心、合伙研发项目、组建产学研基地、提供技术服务等多种形式。其中,安徽亿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发生产发动机气门座圈温度场材料和国六排放大功率发动机气门座圈的高性能材料。成功举办两场科技成果推介会,推动新能源、新材料、机器人和AI 产业应用研究。安徽中一公司与安徽大学达成科技成果转化协议,桐城市经开区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建桐城创新中心。围绕塑料包装印刷产业,成功组建“双港镇—江南大学软包装产学研基地”“双新开发区、新渡—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包装技术创新基地”。累计与中科院、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等省内外50 余家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通过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探索产学研合作发展新模式,着力打造“研发、转化、产业化”一体的创新链条。

二是聚焦知识产权,拓宽融资渠道。发挥政策资金作用,激发企业主体创造活力。围绕智能制造和节能环保两大首位产业,立足新材料、汽车部件等优势产业,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投入,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企业知识产权运用和管理水平。2019 年,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424 件,发明专利授权量33 件;有效发明专利306件,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4.47 件;商标申请注册2617 件,商标注册成功2253 件,有效注册量8625件。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关奖补政策,积极推动专利权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开展,鼓励企业以许可、转让、质押方式实现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助推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2019 年全市专利质押融资贷款14 件,贷款额1.15 亿元;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登记3 件,被担保债权额10.15亿元,位居全省首位。

4.完善创新政策环境

一是完善落实创新政策。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1+3+8”产业政策体系。出台《桐城市自主创新若干政策》《桐城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桐城市专利资助办法》《桐城市文都英才计划》等政策,从多方面优化全市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围绕发展首位产业,制定首位产业三年发展计划,设立10 亿元首位产业发展基金,强化专题调度,推动资源要素向首位产业集聚、政策措施向首位产业倾斜,推进首位产业产值实现高速增长。推动科技与金融融合,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科技融资担保业务提供服务,鼓励成长性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科技攻关。2019 年全市累计争取省科技自主创新政策支持393 万元,安庆市和桐城市两级财政支持2300 万元。

二是改革优化政府服务。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和“四督四保”工作。组建16个“暖企行动”常态化工作组,深度对接企业需求。“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扎实推进,“互联网+ 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专网实现市、镇、村三级全覆盖。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不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持续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完善考核激励和项目推进机制,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坚持每季度举行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积极开展市直机关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活动,扎实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加速成长行动,推进高校院所与企业的产学研活动交流合作,为企业科技创新做好服务。设立安庆市首家县级报关窗口,创新G206 绿色长廊建设模式,32 公里道路绿色风景带基本建成。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圆满完成,科协改革试点工作顺利通过国家中期评估。园区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市直部门下放开发区权限28项,顺利完成机构改革任务。

二、桐城市开展创新型县(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之处

桐城市建设创新型县(市)以来,围绕“科技支撑产业发展”建设主题,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在创新型县(市)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创新投入体系有待完善

近年来,虽然桐城市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增加,但由于市财政压力较大,对企业科技创新奖补资金投入力度有限,不能更好地激发企业投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除高新技术企业的R&D 投入强度高于3%外,其他企业普遍存在研发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全社会R&D 投入强度为1.07%,仍然偏低,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能力不足。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融资体系尚未形成,科技与金融结合不够紧密,缺乏金融、投资机构、社会资金、资本市场共同参与和支持科技创新的机制。

2.创新人才不足短板仍然突出

桐城市积极通过产学研合作、招商引智等方式引进高端人才,但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仍然缺乏。桐城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已增长至1.4 万人,但非公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仅有4347 人,占31%。企业普遍反映人才缺乏,特别是高端人才难引进、留不住,造成企业科技研发人员不足。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竞争激烈,“抢人”现象突出,存在人才流失现象。

3.企业创新意识和能力有待增强

桐城市科技型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研发能力和研发投入有待提高;产业结构中,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不高。同时,科技服务业发展不足,具有专业服务能力的科技中介企业缺乏。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提升科技创新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强化。

三、桐城加快推进创新型县(市)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对照创新型县(市)建设目标,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桐城市将继续加快推进创新型县(市)建设,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1.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培育创新驱动新动能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实现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争取新建省级以上研发机构3 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1%以上。深化产学研合作,依托桐城市创新研究院、院士工作站、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完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5 个、科技成果转化20 项以上。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建设,力争实现企业专利产出水平和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较快增长。

2.推动主导产业集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提升智能制造和节能环保两大首位产业,围绕全市重点任务,发挥行业协会、专家团队作用,重点发展新材料、汽车部件等优势产业,完善节能环保、智能制造产业规划,明晰高质量产业发展方向;坚持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促进大数据、5G、区块链、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动企业创新,提升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升级传统产业。出台塑料包装等产业扶持政策,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发展;坚持分类施策、错位发展,大力推进七大产业集群镇建设,擦亮包装印刷产业基地、输送机名城、羽绒家纺名城等国字号品牌。强化龙头引领。集聚要素资源,培强育优行业龙头,积极打造全国单项冠军企业、“小巨人”企业、全省制造业百强企业。在现代农业领域,重点打造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特色农产品示范区;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壮大产业经营主体,吸引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业来桐城投资,重点推进新希望、中核、中化农业项目落地开工;对接沪苏浙,围绕粮油、畜禽、茶叶等优势产业,努力将桐城打造成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3.加强企业主体培育,增添高新产业发展动力

建立多部门联合参与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培育库,筛选成长性好、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作为培育对象,按照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建立培育梯队;注重本土企业培育,利用高端装备制造带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合肥都市圈融入步伐,积极承担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领域的产业转移项目,外引内培,逐步增加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占规上企业比重,扩大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产值比重,实现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注重发挥现有各类科技平台作用,持续加强桐城市创新研究院、国家高分子质检中心等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创新提供优质服务。

4.打造产业经济引擎,完善创新型园区建设

持续推进智能包装、智能光电、节能环保、汽车零部件、硅基新材料、稳定同位素药物等产业基地(产业园)建设,打造“一区多园”新兴产业集群;深化绿色园区建设,提升“安全管家”“环保管家”服务水平,实施循环化改造;启动10 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增强园区承载力。做精双新产业园。统筹南部新城产业发展,建设轨道交通配件、塑料机械设备等工业园,推进熟料包装等主导产业集聚发展。探索“政府推动、企业运营、市场运作、多元投入”开发模式,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开发建设。

5.加强创新氛围营造,激发科技创新主体活力

利用好桐城悠久的历史人文资源,通过教育培训、典型带动等方式,重新焕发桐城企业家敢闯、敢拼的精神,破除“小富即安”的思想桎梏,拓宽企业家发展视野,提升企业家创新意识。通过加快桐城院士墙、院士文化园建设,每年举办1 次院士家乡行活动等形式,在全社会树立起尊重知识、崇尚科学的意识,营造鼓励科技创新的环境氛围。建立健全符合自身实际的扶持政策,探索发行科技创新券,在给予企业真金白银支持的同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自主开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科技与金融结合步伐,启动专利质押融资试点,设立创业风投基金,拓宽投融资渠道,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

6.加强人才引进培育,提升科创平台智力支撑

围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机制,重视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积极做好高层次人才和技术创新团队的引进工作,成功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团队可折算为招商任务数纳入招商考评;依托桐城技工学校、电子商务园着力培育一批与本市产业需求对接紧密,服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立人才数据库,对不同领域人才现状和产业发展急需人才状况等实行动态管理。

猜你喜欢

桐城市科技建设
农业现代化让农民挑起了“金扁担”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科技助我来看云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新农村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科技在线
桐城市发展优质米品牌现状及对策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