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听、可珍藏的新型书式台历探索
——评《2020·可以听的音乐日历》

2020-06-09王安潮

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台历音乐家音乐

文/王安潮

日历、台历出版是人们生活中的经常面对的出版物,它是实用性、装饰性及文化艺术价值最为集中的室内物件之一。常规表现形态的日历、台历在近年来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的视觉艺术美感的基础上,也在全媒体语境下予以扩展,较之于以前音乐表演艺术家的图片为法的形式,音乐艺术听觉范畴的扩展成为台历出版的新视角。在当今多元媒体的时代,纸质书籍也在转换观念,不仅在变得越来越好看,还在力求能越来越好听,借助潜在的、可延伸的网络资源,音乐台历变成图书的出版选题之一,它所做的纵深发展,是很多图书出奇制胜的突破点。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一本《2020·可以听的音乐日历》就以丰富的学术信息,集合文字、图片、音响及其精美的造型设计而极大地吸引了大众阅读者的兴趣,不仅会成为专业音乐工作者的案头工具书,还会为大众乐迷带来阅读的纵深资源。说其设计独特、构思精巧,一点不为过。我在阅读之后有以下感觉,值得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设计精美 以貌悦读

这本台历首先给人的冲击力是其外观,形式上打破了台历的限制,更多吸取了书的艺术形式,有封面、内容、版权页、侧缝,甚至还有腰封,它们均以音乐的音符幻化而成的图案为其装帧的基础构件,所以,整体上给人以音乐气息浓郁的外观艺术形象,让读者远观即可知道其主题指向性。唯一与书不同的是,它没有目录的部分,每日一位音乐家及其代表作为其编写的内容,其内容搜罗的丰富性堪称令人惊艳,可以看出选题策划周颂、王凌的设想独特,构思丰富,它将橄榄古典音乐中的丰富资源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助力编写者创造了一个新的音乐艺术新品。同时,该书是西安音乐学院毕业的高材生王斌为责编的成果,展现出一个专业音乐人在出版上的智慧之举。听王斌的介绍,总能感到他在其中所做的大量创意及其对该台历无法言表的喜爱。

设计是以实用性与学术紧密结合而展开的理念,其实用性展现了它作为台历本体的用途,每日翻开一页,都会给人新的感觉,因为每一页的设计都是不同的,消除同质化页面带给人的审美疲劳。这就使设计上首先给人以外形精美之感,除了彩印的每一部分内容外,还在书的外封、内饰上下功夫,翻看每一个部分,总能感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书的腰封是由繁多的小造型构建的白底、彩饰,简洁大方而又不失各种音乐的主题性指引,将音乐的色彩斑斓进行先期呈现。书的两侧也有细致的“音乐日历”的标识。每一月都有特定的主体造型图案,如1 月是教堂的图片,紧接其后的是海顿《创世纪》的音乐。2 月是斑驳的琴键图案,首先展示的是2 月1 日出生的郭文景及其《天地的回声》的音乐知识。尤为值得点赞的是,书的每一部分的设计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就使读者随处可以见到惊喜,每一天的页面都会使其面貌一新。可以看出设计者、编撰者的智慧。即使2020 年过去了,我想这本台历都会成为收藏的珍品!最起码,我是不准备把它在2021 年丢弃。

台历的学术性首先给人的印象是它充分利用了台历作为平面介质的优势,以精美的、精心挑选的图片为每一天的带来艺术享受。如1 月7 日作为“中国近代音乐教育之父”萧友梅的生日而成为台历的主题,展开这一页,会见到一张非常帅气的萧友梅留德时的艺术照,而这张照片是包括我这样的研究者都没有见过的图片,它自然有着极为珍贵的学术价值,在照片下方有简短的萧先生介绍,突出了他作为教育家创办中国第一所专业音乐学院的开创之功,同时还有《五四纪念爱国歌》《问》的代表作,扫码进去,中央音乐学院著名歌唱家张立萍教授演唱的艺术歌曲《问》的歌声优雅而出,立刻会让人穿越而回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那段文雅的上海校园中,而这一日的留白之处,正好可以写下你赏心悦目地欣赏这一日美妙音乐的感想。当然,这个地方也可用作你的日记或记事之用。1 月8 日,台历的主人公是上海音乐学院青年小提琴演奏家黄蒙拉,这位第49 届帕格尼尼小提琴国际比赛金奖得主,在音乐界和大众中都有着极高的影响力,可以看出台历的遴选是不拘一格,扫码进去,听到的是帕格尼尼为展现小提琴音色而创作的炫技性作品《钟》,黄蒙拉的清亮、干净音色及娴熟的技艺自然会给读者带来愉悦的心情。在照片的底纹中,还有精美的中国书法写就的音乐家的名字,也展现了设计中细节处理,将中国文化符号铺垫其中。主题的选择并非仅有古典明星,它还有重金属摇滚音乐人范·海伦乐队(1月9日)、“日本新音乐教父”坂本龙一(1 月17 日)、美国老鹰乐队的吉他手格伦·弗雷(1月18日)、格莱美“最佳新世纪音乐奖”获得者喜多郎(2 月4 日)等流行音乐领域的明星,作曲家、演奏家、歌唱家、指挥家等各色人物,都可见台历面对不同读者的丰富学术视角,这样的编选无疑使台历会获得广泛的人脉,我们当然要为其宽广的学术情怀而点赞。

台历以高雅的品相设计和广泛的大众需求,从而以外在形象上满足了不同人的需要,这是其以貌悦人的设计精美之品质。

二、资源丰富 涵容广博

台历以其每日一星的广阔空间,从而可以将大量的音乐家收入其中,展现其涵容广博的特点。它又抓住了灵活自由的表现形式的特点,也就是摆脱了书籍主题集中的编撰要求的束缚,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家、不同风格和类型的音乐聚拢在一起,而适时地加入中国音乐家及音乐作品,甚至像音乐单位等,也使其挖掘并展现资源的广阔视野得以体现。

总体上,它以十二个半音为每月的名号,C 即1 月、#C 即2 月、D 即3 月……每日都有大量的音乐家,选择其中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者,是台历发挥资源优势的观念之一。如:2 月1 日是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郭文景及其作品《天地的回声》,2 日是被誉为“小提琴之神”的立陶宛演奏家雅沙·海菲茨及其演奏的《d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3 日是16世纪罗马的“复音音乐教主”乔瓦尼·帕莱斯特里那及其代表作《马塞勒斯教皇弥撒》,4 日是喜多郎,5 日是法国新古典主义作曲大师雅克·伊贝尔 及其代表作《Deux Moverments》,6 日是“20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炫技大师”克劳迪奥·阿劳及其演奏的李斯特《b小调钢琴奏鸣曲》,7 日是中国广播民族乐团音乐家彭修文及其改编、指挥演奏的《春江花月夜》,8 日是美国电影音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及其代表作电影《星球大战》中的配乐《帝国进行曲》,9 日是美国20 世纪下半叶最为成功的唱作女歌手卡罗尔·金及其代表作《壁毯》,10 日是中国著名钢琴家王羽佳及其演奏的拉赫玛尼诺夫改编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之一……

由上可见,这本台历以更宽广的艺术视野而搜罗全世界音乐家的风采于其中,其视角特色之一是选取那些最具影响力的中外音乐史中的音乐家及其代表作,贝多芬、莫扎特、海顿、舒伯特、肖邦、德彪西等,特色之二是选取了那些不被注意但却在音乐史中留下重要影响的音乐家,如前述所说的伊贝尔、帕莱斯特里那等,这为吸引大众对这部分音乐家的关注或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展现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教育、引导作用;特色之三是多风格音乐的收纳,即便是流行音乐大师,也会有其一席之地;特色之四是对中国音乐家及音乐事业的侧重,上述10 日内就有3 位音乐家入选,可以看出台历编撰的民族情怀。除了音乐家环节的侧重外,在最后的音乐节推荐部分,台历还列出了从1959 年开始举办的“上海国际音乐节”、1998 年开始举办的“北京国际音乐节”,将其与1876 年开始举办的德国“拜罗伊特音乐节”、1895 年开始举办的英国“逍遥音乐节”、1921 年开始举办的奥地利“萨尔茨堡音乐节”等世界著名音乐节相提并论,意在展现这两个中国音乐节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此外,还在11 月27 日中加入1927 年成立的上海国立音乐院的信息,5 月25 日中的中国爱乐乐团。而对中国音乐家的垂青,是台历最为特色之处,除了前述已列的萧友梅等,还有李叔同、赵元任、黄自、聂耳、冼星海、贺绿汀、陈田鹤、黎锦晖、黄贻钧、马思聪、李德伦、朱践耳、吴祖强、刘诗昆、傅聪、马友友、高为杰、谭盾、陈其纲、余隆、王健、陈飒、郎朗、李云迪、杨雪霏、陆逸轩(美籍华裔)等,都在他(她)生日的那一天会与你相遇。不仅如此,对东亚的音乐家亦有眷顾之情,除了前面已列的坂本龙一、喜多郎等,还有小泽征尔、久石让、内田光子、郑明勋、赵成珍等。音乐家的类别不同,作曲家、演奏家、歌唱家、音乐理论家,他们在大众中的影响或受众面亦不同,但他们都在台历中留下了最为光彩的一面,在世界音乐史中显露其最具音乐才华的亮点。从这一点上说,台历的资源丰富,涵容广博,还在于它更好地引领社会文化。

三、构思精细 内外兼顾

台历以其每日一星的广阔空间,从而可以将大量的音乐家收入其中,展现其涵容广博的特点。它又抓住了灵活自由的表现形式的特点,也就是摆脱了书籍主题集中的编撰要求的束缚,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家、不同风格和类型的音乐聚拢在一起,而适时地加入中国音乐家及音乐作品,甚至像音乐单位等,也使其挖掘并展现资源的广阔视野得以体现。

总体上,它以十二个半音为每月的名号,C 即1 月、#C 即2 月、D 即3 月……每日都有大量的音乐家,选择其中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者,是台历发挥资源优势的观念之一。如:2 月1 日是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郭文景及其作品《天地的回声》,2 日是被誉为“小提琴之神”的立陶宛演奏家雅沙·海菲茨及其演奏的《d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3 日是16 世纪罗马的“复音音乐教主”乔瓦尼·帕莱斯特里那及其代表作《马塞勒斯教皇弥撒》,4 日是喜多郎,5 日是法国新古典主义作曲大师雅克·伊贝尔 及其代表作《Deux Moverments》,6 日是“20 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炫技大师”克劳迪奥·阿劳及其演奏的李斯特《b小调钢琴奏鸣曲》,7 日是中国广播民族乐团音乐家彭修文及其改编、指挥演奏的《春江花月夜》,8 日是美国电影音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及其代表作电影《星球大战》中的配乐《帝国进行曲》,9 日是美国20 世纪下半叶最为成功的唱作女歌手卡罗尔·金及其代表作《壁毯》,10 日是中国著名钢琴家王羽佳及其演奏的拉赫玛尼诺夫改编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之一……

《2020·可以听的音乐日历》打破了人们对于既往台历的认识,它利用当下的全媒体资源,既挖掘了纸质平面的画面之美,一步一个脚印地展现了每日一星的音乐家魅力,以世界性宽广视域而展现音乐史中的既往成就。在外在美感的表达基础上,还注重内在蕴涵的构建,以精致的实用、简约的美观而展现了每一天的美好。

其内容构思的精细一是表现为多元文化的兼顾,使各类型的读者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喜好之处,并以台历提供的最具代表性的视觉图片和听觉资源,便捷地满足读者对心仪音乐家及其作品的欣赏。尤其满足了年青人的喜好,毕竟他们对台历很少地关注。以此构思出发,流行音乐大师和年青励志型的音乐家在台历中亮出其倩影。如所展现的青年吉他演奏家杨雪霏,出生于3 月15 日的她被古典音乐电台誉为“我们时代最杰出的100 位古典音乐家之一”,她在国际舞台非常活跃,台历中列出了她演奏的《阿兰胡艾斯协奏曲》,这部吉他音乐史中最具影响力的协奏曲,在学术界与大众中都具有很强的关注度,它探索的吉他与乐队的美好音响至今没有超越之作。杨雪霏以其细腻和灵动,充分发挥了吉他在与乐队协奏上的特色,而音响中不断显现的音乐活力也生深深地感染了听者。这些年青音乐家的还有像美籍华人陆逸轩,他在第19 届利兹国际钢琴比赛中,精湛的演奏技巧和沉稳的现场表现以而获得金奖,而他在17 岁就在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第四名,台历中链接的是他现场演奏的肖邦《f 小调第四叙事曲》(OP.52)的录音,他的演奏超乎其年龄的稳重,也让人们对这位正在国际音乐界冉冉升起的新星充满了期待,这样的钢琴新星对于中国琴童来说无疑是极为好奇的对象。

构思精细的表现之二是以最为简洁的内容直接指向音乐家最为亮彩的人生之处,这样的表现方式正是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所必须面对的。如对于12 月28 日出生的大提琴家王健,台历说其是第一个与DG 签约的华人大提琴家,16 岁赴美留学,但他身上没有洋派作风而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沉稳、内敛一直是他演奏的风格特性,为王健选的演奏曲目是《西西里舞曲》(Sicilienne, for cello & piano, op. 78),舒缓的速度、抒情的曲调、田园的氛围、沉思的情绪,这首作品与其艺术介绍相对应,可见编选者的构思精细。而中国作曲家中的高为杰,可能是大众所相对陌生者,但他作为中国学院派作曲家中的代表,5 月29 日出生的他,在创作、理论研究、教育领域综合的成就,尤其是教育中培养的何训田、瞿小松、贾达群等,甚至包括其子高平,都在国内外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对这类音乐家的凸显,是当下中国文化界理应重视的视角。台历中选了他以平静优雅的神态,手捧鲜花并挥手致意的照片,可见他旷达的艺术状态。链接所选的作品是“民族音乐元素提炼与发展”的双胡与乐队的《白马印象》,这部作品也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国当代作曲家曲库”入选作品之一。由上可见,台历从照片到文字,再到音响的遴选,都是精细制作的表现。

内外兼顾的精细制作出了表现在装帧设计上,还表现在音乐家的遴选中,台历选取的主要国外音乐家中既有大众耳熟能详之人,也有不少音乐史产生重要影响但却为大众所不知晓的人,如:匈牙利当代作曲家中创作了《中国歌剧》的彼得·艾特沃什、法国当代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作曲家皮埃尔·布列兹、英国19 世纪下半叶“最优秀的风景画作曲家”之一的弗雷德里克·戴留斯、20 世纪法国“六人团”之一的弗朗西斯·普朗克、意大利17 世纪下半叶“小提琴技巧创建者”阿尔坎格罗·科莱里等,这些大量非明星西方音乐家的入选,依托台历这一大众平台,从而让更多的中国爱乐者走进更为丰富的中外音乐家的精品力作里,是多么让人期待的高雅音乐普及之法啊!我想,这其中的学术构思精细是带有温暖的人文情怀,观赏图文,聆听音乐,无限空间衍展的音乐世界给人深远的美感享受。

当然,这本精心构思的台历,在给人以听的想象空间之时,也有一些小小的不足。一是翻阅不太方便,如能在侧面装订上再有利于书展开的处理,将使翻阅变得更为顺手;二是遴选的音乐家略微有些缺失,尤其是中国的杨立青、何训田、赵季平、叶小纲、周小燕、和慧等世界上有影响力的音乐家,还是让读者微感遗憾的。不过,位置有限,以后再补。我想,这样的台历还可以继续发挥其传播优秀音乐文化的平台之利,让高雅音乐文化成为大众身边触手可及的藏品。

猜你喜欢

台历音乐家音乐
从默默无闻到遐迩闻名的音乐家
姚铜(音乐家)
新年台历我来做
音乐
黄道吉日也山寨
缝时光
音乐
秋夜的音乐
焦头烂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