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装置DCS控制系统运行管理
2020-06-08王庆超
王庆超
摘要:目前大部分石油化工生产装置采用DCS系统控制,提高DCS系统无故障运行周期是提高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安稳运行的前提。文章从管理、技术、维护保养与DCS系统发展等几个方面对DCS系统长周期运行提出了对策,通过实施,在本单位生产中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关键词:DCS系统;长周期运行;管理;技术;维护保养
目前绝大部分石油化工装置的控制系统均为DCS,提高控制系统的运行周期是保证生产装置安稳运行的前提。根据DCS系统的特点,结合全员设备管理理论,对DCS系统实行全员设备管理。全员设备管理是指以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为目标,建立以设备一生为对象的生产维修系统,由设备的规划研究、使用、维修等各部门以及从企业领导人到一线工人都参加的,强调生产维修、保养的班组自主管理的设备管理方法。全员设备管理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全员参加,即企业内部所有与设备有关的人员都来参与设备管理。
1健全设备综合管理保证体系
建立健全一套有力的保证体系是开展全员设备管理的关键和组织保证,这不仅依靠专业部门的保证,更要依靠网络化的体系保证。
1.1建立从上到下的网络化管理体系
根据公司设备界面的划分,DCS系统的运行主要由仪表专业负责的原则。仪表作业部成立了应对DCS系统突发事件的应急小组,同时应急小组也是DCS系统的管理小组。应急小组由作业部主任担任组长,技术、设备和生产副主任担任副组长,作业部技术组成员和维护班组的班长、技术员担任小组成员。其目的在于对DCS系统的管理形成网络化的管理体系,并同时担负快速处理DCS等装置紧急事件的任务。主要由班组技术员负责DCS系统日常管理和维护,班组其他职工负责对DCS系统的日常巡检和对巡检情况进行记录。通过这种形式,形成了一套从作业部主任到班组职工人人参与的DCS管理网络。
1.2建立从下到上的汇报机制
班组职工在巡检过程中如发现DCS系统出现故障会在第一时间通报给班长或技术员,班组能够及时处理的由班组组织力量来解决问题,并将问题和处理方法以及处理结果通报给作业部技术组。遇到班组不能处理或出现威胁到装置安稳运行的DCS系统故障时,由班长或技术员联系作业部技术组,技术组会立即向作业部领导汇报。作业部会及时组织技术力量到现场协助班组解决问题,直到联系厂家工程师到现场做技术支持。通过建立网络化管理体系和汇报机制,形成了一套有力的DCS系统管理网络。可以保障DCS系统运行的平稳性、安全性好可靠性高并能够及时、有效的解决DCS系统出现的各类故障。
2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健全的规章制度是企业设备综合管理的保证因素。根据公司设备管理制度制定的各项关于DCS及相关设备管理制度的要求,仪表作业部通过对各项规章制度的分解和细化,对形成了一套适合作业部特点的DCS管理制度及办法。作业部通过对公司设备管理制度的分解、细化先后制定了《机柜间管理办法》《DCS管理制度》和《五定期维护保养制度》等与DCS系统管理相关的管理规定。作业部还明确要求进入DCS机柜间必须关闭手机,并按照《机柜间管理办法》中的规定,建立了《机房盘后出入登记表》,要求除班组外的其他人员进入DCS机柜间必须登记并出示有效证件。班组建立了《DCS台帐》,台帐中包含DCS系统的基本资料、厂家型号、控制站参数表和操作站参数表等信息。还建立了《DCS故障处理及组态变更台帐》,台帐中包括了DCS系统中的所有组态更改信息。对于DCS系统的所有维修记录在该台帐中也进行了详细的记录。通过该台帐,可以清楚的了解班组对DCS系统进行了哪些维修和组态变更,能够及时掌握DCS系统故障的类型和故障点存在的部位,为DCS主动维修和备件储备以及系统的技术改造提供了依据。
3强化DCS设备维护维修管理
班组对DCS系统采取系统化的维修方法和措施。在使用过程中,实行以日常检查、定期维护保养和计划维修为基本内容的预防维修;发生故障时,针对故障发生的原因采取“改善维修”,以防止同类故障再次发生。
3.1严格巡回检查制度,发现DCS系统故障及时处理
班组严格按巡回检查制度对DCS系统例行每天3次巡检,时间分别为8:00、14:00和20:00。巡检内容包括机柜间的温度、湿度是否符合要求;DCS操作站、控制站机柜的各个散热风扇工作是否正常;DCS控制器及I/O卡件、电源模块和通信网络等设备的状态是否良好;同时检查与DCS系统相关机柜的工作情况。每次巡检后,都将检查结果记录在相关的记录本中。通过落实巡检制度,能够及时发现DCS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如对于控制器或冗余I/O卡件发生故障后,操作人员从操作画面中不能发现,必须通过对卡件的检查才能发现问题。班组职工在巡检过程中已经发现过此类故障,并及时、稳妥的排除了故障。
3.2坚持DCS系统的日常保养和维护
班组在日常工作中,深入贯彻执行《五定期维护保养制度》,在每年的年初制定“五定期”计划,按月实施。班组职工每月对DCS的机柜和操作站机柜的过滤网进行清洗、更换,对DCS系统的整体运行情况进行一次系统检查。并将维护、检查结果在“五定期”记录本上进行记录。通过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维护,保证了DCS系统处于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中,减少系统发生故障几率。作业部管理人员会不定期对“五定期”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纳入作业部的一体化考核中进行奖惩。
3.3利用生产装置大检修机会对DCS系统全面点检和系统维修
装置大检修期间,作业部与班组一同对DCS系统的所有I/O卡件做全面检查,对每块卡件的每个通道逐一加标准信号进行校验,对校验出有问题的卡件进行更换。对DCS的控制器、I/O卡件、电源模块和操作站进行清扫和除尘处理。对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进行检测,发现有输出电压不符合要求的模块就进行维修、调压或者更换。
3.4實行DCS设备的故障修理和改善修理
依据巡检和工艺人员反映的情况实行故障处理,哪个部位有问题就及时处理,不断的改善处理方法,并通过各种手段、措施避免故障重复出现。通过对DCS系统的研究,解决系统固有的缺陷,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长周期运行的稳定性。
4加快DCS系统技术改造和升级
通过对日常巡检发现的问题和《班DCS故障处理及组态变更台帐》记录的汇总,以及将在正常生产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全部集中在一起,全面掌握DCS系统在当前的运行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利用检修机会进行彻底解决或进行系统技术改造。由于DCS系统及计算机技术不断升级,操作站面临着操作系统落后,新机型不支持老的操作系统的问题,定期对DCS系统升级是必要的。通过升级,能够解决原系统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解决操作站老化、无备件,系统运行不稳定,历史记录不完整等问题;排除了困扰DCS系统长周期运行的技术难题;优化操作画面,解决了操作站有故障不能在新计算机上安装软件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结束语
通过对DCS系统实施全员设备管理,强化DCS系统的综合管理,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及各项组织机构,开展了各项基础管理工作,使DCS系统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了DCS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加强技术培训,造就了一支有力的DCS系统维护、维修力量。从而有力的保证DCS系统的长周期运行。该方法实施以来,DCS系统运行状态良好,从未发生一起因DCS故障影响工艺正常生产事件,为装置的长周期运转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石化仪表与控制系统[M].2009.
[2]孔凡才.自动控制系统[M].2011.[3]CENTUM-CS3000用户手册[Z].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