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越千里牵手院士科技造就“最强”柞水木耳

2020-06-08

科学大观园 2020年10期
关键词:李玉科技部菌种

被网友誉为“史上最强带货”的幸运儿——柞水木耳,火了。

“小木耳,大产业”。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时的点赞,让柞水木耳声名鹊起。

曾几何时,这个位于秦岭腹地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木耳种植条件得天独厚,产业发展却一直呈“肌无力”态,难以解决长久稳定脱贫难题。与科技部结对帮扶8年间,柞水县委、县政府调整思路,将木耳确定为脱贫攻坚主导产业,并建起集中连片产业带。

向科技要发展,柞水人正阔步走出一条产业脱贫之路。“总书记考察陕西首站就到柞水来,我由衷地自豪、感动。特别是听到他说‘柞水木耳很有名,是一个很好的脱贫产业时,我特别激动!”4月23日,柞水县委书记陈璇如是说。

那一天,习总书记沿着陡峭的山路,乘车来到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考察脱贫攻坚情况。

他步行察看村容村貌,并走进村培训中心、智能联栋木耳大棚,了解木耳品种和种植流程,询问木耳价格、销路和村民收入等,夸奖他们把小木耳办成了大产业。金米村位于秦岭深处,曾经是极度贫困村,而柞水全县像它一样有脱贫任务的村达79个,2014年初贫困发生率高达44.04%。

作为一个被形容为“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县,柞水如何摆脱困局,蹚出一条脱贫致富路?历届领导班子苦心为之求解。

巨变来自哪里?

用陈璇的话说,柞水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得益于科技部8年来的鼎力相助。

2012年,柞水县调整到由科技部定点帮扶。

科技部先后派出4名骨干到柞水掛职统筹协调,形成了“四级联动”“三点一线”“三联三帮三带”等成熟做法和成功经验,在项目、资金和人才方面大力支持。

李玉院士工作站、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分中心、木耳技术研发中心、菌种繁育及深加工产品研发示范基地、木耳大数据中心……一批柞水人未敢奢望的科技创新平台陆续引进和建成。

味鲜、个大、肉厚,眼下,李玉团队选育的黑木耳、玉木耳在柞水喜获丰收,在当地百姓脱贫致富中发挥了硬核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是世界上第一个为黏菌新种定名的中国人,是我国食药用菌研究领域唯一的院士。

长春和柞水远隔2102公里,李玉团队的木耳为何能在柞水喜获丰收?

当地干部开展木耳废旧菌包清运和土地平整工作。图|柞水县人民政府

这背后有一个科技扶贫的动人故事。

“柞水木耳的口感软糯,能吃到儿时的味道。”提起木耳,柞水人总会热情地推介。

2017年,柞水县委、县政府决定把木耳产业作为脱贫攻坚主导产业,非常希望能引入李玉院士团队。

2017年12月7日,在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徐南平的见证下,柞水县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扶贫项目签约仪式。会上,吉林农业大学与柞水县人民政府签署了合作意向书。

合作事宜,迅速提上了日程。

“食用菌产业具有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支撑国家食物安全‘三个特征和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争资源‘五不争的特点,我们一定要鼎力支持,用科技支撑柞水木耳产业的发展。”李玉说。

筛选菌种、制定规程、研发新品……科技为柞水木耳插上了“翅膀”。什么时候该浇水、该通风?现代化菌包生产对农户、基层干部来说,颇为陌生。院士团队制定了木耳的生产标准和规程,并进行了培训。

食用木耳,毕竟产值有限。如何增加木耳的附加值?院士团队开始了深加工产品的研发。

2018年,科技部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下设立了定向课题——“秦巴山木耳种质资源繁育与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通过课题把以上事宜做实、做细。

该课题主持人、李玉院士团队成员、吉林农业大学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授王琦介绍,课题设立一年多的时间,院士团队30余人多次深入柞水,筛选优良宜栽菌种,制定生产技术规程,完善木耳产业发展规划,培训农户和技术人员,木耳冰淇淋、木耳超微粉、木耳脆片、木耳菌草茶、木耳益生菌等新产品相继被研发出来。

现代化的菌包棒,有的直接放在薄膜上,有的如糖葫芦插在钢筋棒上,有的则吊起来如连起来的小沙袋,待木耳长大盛开,个个便花团锦簇、精神抖擞、整装待发。

“我终于还清了债,脱了贫。”柞水县下梁镇金盆村57岁的陶伦红高兴地说,他于2019年4月到柞水木耳菌种繁育及产品研发示范基地务工,学到了技术,赚到了工资。

“为了让院士团队筛选的菌种和研发的品种加快在柞水生根发芽,在陕西省科技厅的支持下,科技部扶贫团在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中设立了‘柞水木耳菌种繁育研究及深加工产品研发项目,建成了柞水木耳菌种繁育及产品研发示范基地。”科技部第30届科技扶贫团柞水县执行团团长,科技部挂职柞水县委常委、副县长利斌说。

在科技的加持下,柞水县的木耳产业已初步形成原种研发、大田栽培、技术管理、分拣包装、仓储物流、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

菌包生产从无到有,目前已建成2000万袋的菌包生产线5条;基地建设不断壮大,全县建成大棚基地16个,发展木耳专业村42个;营销网络逐步健全,首批100吨成功出口哈萨克斯坦;品牌效应持续扩大,去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每一个柞水人都能细数出木耳产业发展的一二三来。而最让他们自豪的,还是它显著的增收效果。

柞水县积极探索利益联结机制。目前,5个木耳菌包厂带动贫困户用工1300余人;22个村集体经济共带动贫困户5933户,参与贫困户户均收入增加2000元以上。

下一步,柞水县将牢记总书记嘱托,依托科技系统帮扶资源,依靠科技创新引领,做好木耳产业原种选育、产品研发和精深加工,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丰富产品类别。

陈璇说,柞水人期待“小木耳”借助科技力量,迅速成长为更具特色、更有效益、更广影响的“大产业”。

猜你喜欢

李玉科技部菌种
虚构的野心:“私生饭”追星自陷迷奸危局
12岁孩子命殁亲爸之手, 放养的孩子怎能撑起你失败的人生
食用菌菌种退化的原因与相应对策
袋料栽培香菇改用胶囊菌种效果好
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
科技部去年"三公"支出1962万元 较预算数减少近半
情与法的较量:分手时赠房能否撤销?
客观了解和评价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
选择优质食用菌菌种的五项原则
公安部A级通缉犯马汉庆亡命途中的“痴心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