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实施“中心城市引擎战略”的策略研究
2020-06-08单如杨
单如杨
摘 要:对于某一地区来讲,要实现发展就必须跳出惯性思维,摈弃传统的发展模式,立足自身实际情况来创新发展模式。自贸港的建设为推动地区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海南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积极发挥地区优势,在重塑海南经济形态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本文主要对海南自贸岛实施“中心城市引擎战略”取得先期突破的经验进行总结,为地区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心城市 自贸港 城市发展
海南要总结历史,跳出习惯思维,摒弃传统的发展模式,创立新模式、新思路,重塑海南经济形态任重而道远。先期取得战略性突破将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实施“中心城市引擎战略”应为最佳的战略突破口。
1 中心城市是带动海南自贸岛发展取得战略性突破的核心引擎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中心城市是引领区域经济重点突破的引擎。但目前海南将相关产业同时在海口、三亚、博鳌、琼海、洋浦、文昌等多个城市布局和推广,城市资源过于分散,未能形成中心城市的核心作用,不利于集中资源重点突破。国际上自贸港如中国香港、新加坡、迪拜等都是一个中心一个品牌一种形象。因此海南自贸岛应选择一个最适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最具比较优势的中心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并予以优先建设是取得先期战略性突破的关键(海南自贸区陆地面积3.5万平方公里已经不是港或城市的概念,称之为海南自贸岛似更为恰当)。
实施“中心城市引擎战略”符合经济规律。一是符合非均衡性发展规律。由于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的经济变量元素,导致不同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状态和格局,优劣不一,只能优先选择最适合生产力发展并具有带动作用的城市;二是符合优选法规律。投资者一定会优先选择投资效益最大的中心城市;三是符合溢出效应和梯度渐进式发展规律。任何事物发展都要有个过程,经济单极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了溢出效应,才能梯度式推进并带动走向多极化。一开始就向多极化发展是不现实的,也是违背经济规律的。深圳特区的先期发展而后带动了东莞、惠州等周边城市,才实现了特区带动非特区的“多极”发展。
2 实施“中心城市引擎战略”就是抓住了海南自贸岛发展的主要矛盾
成功始于方法。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找到海南经济发展规律并指导实践活动,是推动海南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方法。即从实际出发,认清事物的本质,掌握方法、找准路径,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要抓住海南经济发展重点,发挥中心城市作用,科学合理布局生产力,以点带面取得突破。实施“中心城市引擎战略”就是抓住了海南自贸岛发展的主要矛盾。这是海南经济高效发展取得战略性突破的出发点。
3 实施“中心城市引擎战略”应选择优势资源最为集中的城市作为中心城市
中心城市是海南现代产业的主要载体,市场化的中心平台和国际化的重要舞台。中心城市应具有最丰富的城市资源,包括气候、环境、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宜居性、发展潜力、国际化水平、人气人流、营商环境、城市配套、科技化水平等。多年来海南拘泥于传统的“利益分割式”的发展方式,生产力布局过度分散。因此海南应集中优势资源,选择条件最好的中心城市作为突破口,实施“中心城市引擎战略”,集中布局和发展三大支柱产业,以求先期取得重点突破获取信心。
4 中心城市是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取得先期突破的载体和依托
现代服务业是海南自贸岛和“中心城市引擎战略”支持先期发展的最重要产业。现代服务业的主要载体是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依托于中心城市集聚的人才和科技要素。
“中心城市引擎战略”是推进加快服务贸易进程的重要推动力。服务贸易在“先引进来再走出去”的产业孕育过程中以中心城市为依托集中发展取得先期突破是极为重要的战略步骤。
5 中心城市应具有最适宜于人类发展的资源优势和广泛的国际影响力等自贸港必备的两大特征
中国香港、迪拜、新加坡等自贸港所具有的适宜于人类发展优势和国际影响力的特征十分突出。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三大支柱产业均属重人力资源型产业。其产业要素主要涉及人口、人力和人才。人是实现海南繁荣与稳定的基本保障;人力资本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发展三大支柱产业客观要求以人为本。从人性出发就是“天择”。海南凭借中心城市拥有的最适宜于人类发展的资源优势取得先期突破便是顺应了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自由贸易岛是世界经济的据点和国际贸易自由流动的节点。其国际化的根本属性客观要求自由贸易岛应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其中心城市应具有国际城市的特质。
6 关于将三亚建设为海南自贸岛中心城市并实施“中心城市引擎战略”设想
海南应将三亚作为中心城市予以优先发展。三亚是海南优势资源最集中、人类发展机会最多的城市。优势资源赋能三亚。三亚应以三大支柱产业为引擎,驱动经济增长,打造出三亚的专业特長和竞争实力。
三亚自古以来就是海上国际航运的中转站,是中国与欧亚各国远洋贸易即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停靠站之一。现居住在三亚回辉村和回新村的“丝路民族”就是延着“海上丝绸之路”而来的,当时的国际交往相当频繁。新时代三亚应发挥和再现历史以来的独特优势。
三亚拥有最优质的人类和经济发展指标是发展三大支柱产业和中心城市的保障。
6.1 人类发展指标
三亚拥有人类最重要的健康资源。三亚位于北纬18度,最适宜人类居住。三亚拥有海南最宜人的气候、最清新的空气、最湛蓝的海水、最柔软的沙滩。当海口阴雨连绵时,三亚沐浴着阳光;当海口人天冷穿棉衣时,三亚人畅游着大海。这些都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三亚先后被评为“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人居环境最佳城市”“中国最长寿地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
6.2 旅游业指标
三亞旅游资源独特稀缺。三亚旅游业态丰富,市场美誉度高;三亚是海南旅游资源最优质、最密集的区域,是全国唯一的热带滨海国际旅游城市。三亚以国际一流水准的亚龙湾旅游度假区、世界最大的国际邮轮母港和全国首屈一指的豪华度假胜地凤凰岛为代表的多系列丰富的高端旅游资源,涵盖了滨海旅游、度假、会议、康养、文化娱乐等内容;三亚拥有海南最多的酒店客房占全省总量的48%;三亚融汇最美丽的海岛风情于精彩纷呈的游乐项目更具体验感,让游客流连忘返。与海口相比,国内外游客更钟情三亚纯粹、旖旎、独特的热带海滨风光,三亚成为人们向往的生活。在追求“最佳”的驱使下,海口往往是人们行程中的过站。
三亚先后获得“中国首选旅游度假目的地城市”“中国旅游影响力城市TOP10”“中国旅游影响力度假区TOP10”“中国旅游影响力主题公园TOP10”等多项荣誉。
6.3 国际影响力指标
三亚最具有自贸岛中心城市应有的国际影响力特质。海口经济与三亚的区别是,海口经济偏内向型,三亚则属内外向兼具型。三亚闻名于世,知名度高,与夏威夷、巴厘岛等世界著名旅游岛齐名,是世界著名、亚洲一流热带滨海度假休闲目的地,三亚有望成为世界城市;三亚居于东南亚的中心位置,与东南亚和港澳台有着极为便利的联系;三亚举办的世界小姐选美比赛、世界模特精英大赛以及2020年将举办亚洲沙滩运动会等都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的国际美誉度。三亚获得了“世界特色魅力城市”“国际最佳养生城市”等荣誉。
一个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城市,就具有国际城市品牌价值。其市场力大、影响力大,就能够吸引全球投资者。一个城市在世界上默默无闻,国际知名度低,要想成为世界城市是不现实的。国际城市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其国际影响力的竞争。影响力就是生产力。伦敦是全世界第一大金融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因其在国际上极高的知名度成为全球城市,具有极高的国际城市品牌价值,吸引了全世界大量的顶级投资者。
6.4 开发潜力指标
三亚开发潜力巨大,受到了全国房地产投资市场的追捧。三亚房地产市场销售额和销售单价始终是海南最高。这是作为中心城市应具备的主要特征之一。三亚90%以上的商品房被外地和外籍人士购买,如同迪拜80%人口是外籍人士。最重要的原因是购房者看中了三亚独一无二的自然条件和最具潜力的发展前景,充分体现了三亚经济外向型潜质。同时也为大规模地吸引人才营造了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
6.5 经济发展指标
三亚经济结构优于海口。一是农业、旅游业和房地产是海南目前最重要的三大产业,也是今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目前三亚的三大产业规模位于全省第一,已经超过了海口。根据海口市和三亚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海口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4.5亿元;旅游业增加值298.11亿元;商品房销售额520.49亿元。三亚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5.72亿元;旅游业增加值514.73亿元;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统计公告未公布三亚商品房销售额)商品房销售额601.37亿元。海口三大产业合计总额923.1亿元 ;三亚合计总额1221.82亿元。三亚明显超过了海口。
二是三亚人均GDP高于海口。根据海口市和三亚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海口GDP1510.51亿元,常驻人口230万人,人均GDP6.6万元,合0.92万美元;三亚GDP595.51亿元,常驻人口61万人,人均GDP9.8万元,合1.37万美元。中国2018年人均GDP0.98万美元。三亚经济发展质量更优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水平。
三是在海南省4个地级市中属海口GDP规模最大。但其中有些是利用省会城市的优势而带来的增值。2018年海南经济规模前100名企业的中央企业,由于以省为单位合并报表制度,将并未完全在海口实际发生的数据也进行了合并,涉及营收900多亿元,其净营收应进入GDP。假如省会城市搬迁至三亚,这些央企在海南的总部和结算中心也会搬迁至新的省会城市,也会增加三亚GDP。应该还不止这些,因为省属国有企业和部分民营企业也会搬迁,统计数据也应该包括进来。
四是海口以传统产业为主难于满足现代产业的发展要求。三亚和海口的现代产业(如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百业待兴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但三亚传统产业的负担小比起海口更便于现代产业的布局和发展。海口传统产业门类单一、科技含量不高,与海南其他市县未构成互补性和带动性;海口传统产业升级压力大并缺少发展和带动三大支柱产业的优势。最近海口科技企业反映在海口招聘不到区块链等方面的科技人才。因此海口要承担带动海南自贸岛经济发展的重任困难重重。
6.6 城市指标
海口作为省会城市坐拥全省最好的资源和政策理应发展得更好。但海口在农业、旅游和房地产等海南三大重要产业落后于三亚;海口作为全国最大经济特区省会城市在全国省会城市GDP排名倒数;海口几次未能带动全省抓住机遇发展经济,似应重新考虑海口是否为海南最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中心城市。海南的多点布局也被视为对海口未能起到中心城市带动作用所采取的弥补措施。
时代变迁因省会城市获得的优势也是可变的。海口作为省会城市是历史的产物,形成于靠近大陆和当时落后的交通运输条件。海口作为海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生活、医疗、教育发达,再加上当地人的习惯,条件便利是不言而喻的。但假如省会城市搬迁至更具后发优势的三亚也将会具备这些优势,甚至会超过海口。人口总是往经济活跃的地方流动。三亚成为中心城市,人口也会同步往三亚积聚。深圳经济特区初期常住人口只有31.41万人,广州人口已达493万。但经过40年发展,深圳已达到1252.83万人接近了广州人口,GDP已超过了广州。
三亚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以更高层面、更宽领域的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现代产业布局合理聚集效应凸显,形成了强大的比较优势,引领全省经济将成为可能。
6.7 可行性指标
三亚市作为中心城市其现有条件完全具备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三亚陆地面积1919平方公里,建成区也只有67平方公里,空间很大足够发展。即便是将来三亚发展饱和了,也可以就近扩大到陵水、乐东、保亭等周边市县。大三亚土地面积总和达到6967平方公里,超过了拥有2400万人口的上海。
新加坡、中国香港、深圳特区等占地面积都远远小于三亚,且都拥有大量的制造业,土地需求量巨大。而海南三大支柱产业并无过大的土地需求。
6.8 人才和事业指标
用事业感召人,用前景留住人。目前三亚拥有的适合于人类发展的优势已经吸引了众多创新创业人才、科技和管理人才以及29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入住;三亚总部经济和中央商务区建设已经启动;已经有45家大型企业有意在三亚设立企业总部或区域总部,17家已经落户;11所名校看好三亚,6所已经落地。这些项目可以让创业者和投资者先期得到实惠看到希望,从而引来更多的人流,带动物流、资金流、创业创新流。一流带动四流将汇聚成巨大的发展动力。
6.9 科技发展指标
谁拥有高新技术产业最多,谁的产业结构中创新最多,谁就最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人才,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而三亚具备吸引人才的独特优势,发展潜力不可低估。
三亚具备成为海南自由贸易岛的主体功能区和创新型中心城市的发展条件。三亚的发展指标构成了三亚比较优势:自贸港政策+人才科技创新优势+环境区位优势。新加坡比较优势主要是靠后天人的努力获得的。新加坡学者曾说“新加坡前瞻性的做好长远发展规划,系统和持续性地确定国家关键性战略规划之间的相互联系,是新加坡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值得借鉴。
根据三亚比较优势,三亚应充分利用人类资源优势,以科技创新为重点,赋能现代服务业,先期取得海南自贸岛的战略性突破。
第一,三亚应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三亚应抓住知识经济和人才带来的机遇,转变成创新型的“资本人力型”发展模式。人力资本可以弥补其他资源的缺失。资本、产业、技术等要素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只要三亚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就可以“无中生有、以小见大”。新加坡没有石油,却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第三大石油貿易中心以及亚洲石油产品的定价中心,即是“无中生有、以小见大”的典范。
经济增长决定因素是资本、劳动力、技术和地理位置,但关键还是人。比尔盖茨曾说“美国唯一优势是吸引了全球的优秀人才转化为创新的优势”。 新加坡发展经验是港口环境好,服务业发达,有利于引进科技人才和项目,发展知识经济; 新加坡经济战略的愿景和目标,就是打造成以高技能人才为基础的创新型经济体,成为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最适合成长和宜居的、独特的环球都市。可见都是围绕着“人才”作的“大文章”。
第二,三亚应集群集约营造最佳的生活满意度和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是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内容。三亚自然环境优美,又集聚了科研、教育、生产、贸易、文化娱乐、医疗、康养、金融、保险等优质的发展条件,以及多元业态之间的相互融合、协同发展就能够满足投资者和人才对高品质公共服务的需求。
第三,三亚应加快产业的集聚和融合是三大支柱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是以三大支柱产业布局和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重点,加快构建科技创新、金融创新和人力资源、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以最优惠的人力资源政策和最适合科技研发的自然环境气候为条件,通过吸引人才重点发展互联网、海洋科技、航天科技、无人机、遥感、机器人、 尖端医疗等产业,推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构建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二是金融是三亚经济发展的命脉。三亚应形成一个科技助力金融,产业依托金融,三者之间互为驱动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第四,海南应以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赋能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海南最重要的产业。发展高质量高水平的现代服务业以及加快服务贸易进程都取决于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海南应集中优势资源,发挥三亚集聚人才和科技创新的主渠道作用,先期取得加快海南自贸岛进程的战略性突破。
第五,“中心城市引擎战略”承担着海南自贸岛取得先期战略性突破的使命,是海南自贸岛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南应先期集中规划重点突破,为将三亚打造成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发展的中心城市创造条件,为海南腾飞插上翅膀。
“中心城市引擎战略”要求三亚应成为承载海南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三亚的优势资源应获得强大的战略加持;三亚在世界上影响力之大能够获得强大的虹吸效应。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三亚凭借自身最强的专业特长和有力的人才保障以及资源的稀缺性、不可替代、不可复制性,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合作优势,在国内外分工体系中扮演新的角色,在差异化竞争中引领海南先期取得战略性突破。
“中心城市引擎战略”将三大支柱产业集中在同一中心城市发展大大增强了产业的集聚效应。三亚将快速形成产业链规模效应,行业配套融合效应,产业集群洼地效应,以及舒适生活、康养环境的“筑巢引凤”效应,其前景将是无法估量的。
“两优择其甚,两劣权其轻”。这些都给三亚作为中心城市,甚至作为新的省会城市提供了可能和依据。三亚可谓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
参考文献
马雪净.基于自贸区建设的税收政策研究——以海南为例[J].特区经济,2019(12).
魏婷.海南自贸区金融创新的现状和建设路径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4).
林昆勇,张海龄.海南自贸区(港)建设背景下的广西创新发展——以推进北部湾城市群协同发展为导向[J].城市,2019(02).
王海平,常战军,李燕山.国家中心城市: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J].公关世界,2019(03).
刘家诚,徐慧,林涛.基于空间联系与地缘关系匹配的海南城市发展策略[J].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18,25(05).
汪艳.做强空港经济大平台 打造中心城市新引擎——徐州空港经济开发区调研报告[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