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

2020-06-08张华

数学大世界·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生本课堂小学数学策略

张华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生本理念,要指向生活,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要重视学生的思维开发、情感体验,让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本文主要从树立生本理念、有效设计内容、强化媒体融合等角度阐述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策略

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获得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进入熟知的生活视野,将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形象、直观,让学生获得感悟,促进自己的深入理解。部分教师过于关注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注,教师要由关注知识转化为关注生活,还数学教学之本真,重构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数学目标要指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体验,从而理解数学的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

一、树立生本理念,促进意义建构

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领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思考、交流、操作,促进知识的习得、技能的提升。数学教学要回归生活,教师要让知识与生活情境相连,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去同化新知,或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重组,在顺应中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如在苏教版六下《圆柱的体积》一课的教学中,教者出示有一半水的容器,再拿出一个圆柱形的物体准备投入水中,并让学生说说:会发生什么现象?由这个现象会想到什么?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是圆柱体的体积?教者由生活问题引出圆柱体体积的概念。

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合作学习,彼此分享信息、共拥智慧,能共同完成有意义的建构,实现学习效能的最大化。如在苏教版六下《反比例的意义》一课的教学中,教者提出问题:某旅游公司导游带领60名师生去滨海公园旅游,准备分组活动,提出分组建议如下:每组3人,分为20组;每组5人,分为12组;每组6人;分为10组;每组10人,分为( )组;每组( )人,分为4组。让学生说说如何计算每组人数与组数,从中发现了怎样的规律。学生通过讨论,第一组发现:总人数60人没有变化,每组人数在变大时,组数会缩小。第二组发现:每组人数与组数存在关联,一个量的变化会引起另一个量的变化。组分得越多,组内的人数就越少;组分得越少,每组人数就会越多。第三组发现:分的组与组内人数的变化方向正好相反。第四组学生发现:这两种量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是一定的。

二、有效设计内容,促进学生发展

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主动发展的过程。教师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结论,而应引领学生主动探索、实践体验,从而丰富自己的认知,促进知识的内化。在“做中学”中,学生依赖于“做”获得生命的体验,促进自身的发展。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采用多种有意义的学习,促进学生体验。如在苏教版五下《圆的周长》一課的教学中,教者呈现自行车比赛的场景,让学生认识三种不同规格的自行车,同时说一说:三辆自行车的车轮各转动一周,哪辆自行车的路程会跑得比较远?为什么?当学生说出1号自行车跑得比较远时,并用手比划一下周长。教者呈现一个圆形的橡皮筋,并将之剪断,让学生说说它现在变成了什么。教者让学生拿出带来的圆形,并摸一摸,说一说它的周长。教者让学生观察三个车轮各转动一周,要知道滚得远一些,你能知道什么?你能用直尺测量一下它们的周长吗?容易测量吗?同桌交流一下你所采用的方法。经过大家的讨论、操作,共有三种方法,有绳测法、滚动法和软皮尺测量法。学生在观察、讨论、测量中提高了“做中学”数学的兴趣,也能感受“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对话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实现知识的分享、精神的相遇、智慧的碰撞。课堂不是权威讲解与被动接受的过程,不是教师发号施令的操纵,也不是独霸课堂的灌输,而是相互尊重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是心灵之间的交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情感因素,要在认知中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他们的“情”“知”得到和谐发展。如在苏教版五下《质数和合数》一课的教学中,教者向大家介绍了哥德巴赫猜想:“任何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质数的和”,并介绍了陈景润以超人的勤奋和顽强的毅力致力于数学研究,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最终在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上做出的重大贡献,他的拼搏精神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楷模。教者以陈景润探究知识的故事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三、强化媒体融合,促进知识内化

纵观当前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我们不难看到诸多问题:部分教师穿着“信息技术”的新鞋依然走着老路,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只是以多媒体替代教师的板书;部分教师片面追求快节奏、大容量,教师只须摁摁翻页笔,传统的“人灌”被“机灌”所替代;部分教师追求愉悦身心的视听效果,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呈现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画面、音乐,无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无益于学生的思维发展;部分教师以动画替代实验,影响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不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教师要加强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将信息技术巧妙地融入数学教学中,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学习潜能,提高教学效率。如在苏教版四下《轴对称图形》一课的教学中,教者创设小蝴蝶与小蜻蜓在花丛中争美的动画,一朵小花出了个主意,将它们一人一半的图形组合起来,那样图形会变得最美。可很多同学却不认同,左右两边图形大小不一,并没有那么美。学生结合自己的预习,感受到轴对称图形之美,从而对轴对称图形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将抽象的问题变得明确具体,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自信。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生本理念,构建平等的交际环境,促进学生的表达交流,要有效设计内容,促进学生的情知共融,要合理运用多媒体,变抽象为具体,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2]许飞鹏.呼唤“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教学[J].宁夏教育,2003(4).

猜你喜欢

生本课堂小学数学策略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及反思
构建生本课堂为主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