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通融”的人撑起了世界
2020-06-08张勇
张勇
春秋时期,一天半夜,卫灵公跟南子坐在一块闲谈,听见王宫外面一辆马车由远及近快速驶来,马车很快驶到王宫门外停下了,车上的人下了车,牵着马车很快走过王宫大门以后,那人又回到了车上,疾驶而去。
卫灵公对南子说,车上坐的人一定是蘧伯玉。第二天找人一问,果然不错。南子问卫灵公怎么知道的,卫灵公说,依照规定,坐车的人经过王宫门外时要下车步行。当时深更半夜,路上连一个行人也没有,除了蘧伯玉这样的君子,谁还肯遵守这个规定?
《后汉书》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巴祗为扬州刺史,与客暗饮,不燃官烛。”与此相类,宋人周紫芝《竹坡诗话》中记载:有位李姓京兆尹,为官清廉,纤尘不染。一日灯下批阅文书,仆人送来家书。他即吹灭公用蜡烛,点燃自己的蜡烛。待读完家信,才又点燃公家蜡烛,继续办公。一般人看来,在公家的烛光下读封家信,实在无伤廉洁,更算不得损公肥私,可这位京官,硬是不肯稍稍“通融”一下,因为他懂得遵守规矩。
《三国志》记载:时苗一生清白,临财不苟,疾恶如仇。东汉末年,他到寿春任县令。为官赴任时,乘坐自家黄牛拉的牛车而来。等卸任返乡时,拉车的母牛生了一头小牛犊,临行前,他把小牛犊拴在县衙门前,群吏说:“六畜不识父,自当随母。”劝他把小牛犊带走,时苗执意不肯,把小牛犊交给了当地百姓,说:“来时,只有一头母牛,没有小牛,这头小牛是吃寿春的草,喝寿春的水长大的,它应该属于你们,让它给老百姓出点力,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胡适去英国时,正逢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纪念日。纪念方式是撞钟,听到钟声的人要停下手头工作,静默一分钟。胡适看到一个漆匠提着油漆登梯子上墙,这时钟声响起,漆匠一手扶梯,一手提着漆桶,停在梯子中间,低头默祷。过了一分钟,他才提着油漆,继续工作。这种不欺暗室的自觉,的确让胡适先生震惊。
在那些圆滑世故之人眼中,这些遵守者都是不懂变通的傻子。然而,不肯变通,不媚时宜,才保证了制度的可靠,保證了公平公正,保证了公信力的权威。无论做人还是做官,总还应该有一点坚守不变的东西。以史鉴今,正是那些遵守者,立德立功立言,用他们的不变通,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摘自《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