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唐铸晋浑厚奇宕
2020-06-08王震
王震
昆明兄于书法中最擅长大草,他的作品一方面承晋唐草书之遗法,浑厚古澹;又能迎时代之浪潮,气势磅礴。他用一幅大草作品成功入选第十二届国展,诚乃实至名归。草书之道,兴盛于魏晋,后来继者,代不乏人。东晋王大令首创“一笔书”,开大草之先河,为百代之楷式;颠素、鲁直之辈,乘小王之余绪,驰骋于唐宋,将大草推向新的高度;至于明季,大尺幅作品成为创作的主流,王觉斯等輩融晋唐之气韵,又顺应潮流,将大尺幅大草创作推向巅峰。可以说,自从王献之开创“一笔书”后,大草成为情绪宣泄和表现才情的最佳媒介。当代展览中,大草书因符合现代艺术的气质,它也成了时代的宠儿。
我与昆明兄相知于四年前,初见时,他便透露出一股北方人特有的豪迈之气,平时与人坦诚相待,散发着艺术家的气质。而昆明兄又供职于沧州师范文学院,于书家言,执书法之教席,实乃艺道并进之一大际遇也。《老子》云:“慎终如始。”是乃告诫吾人,行事须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昆明兄无甚他好,唯有对书法“痴心”不改、孜孜以求。正是因为这颗“痴心”,他对书法的要求比常人更高一层。在准备第十二届国展中他往往能枯站一整天,点画姿态、墨色浓淡、整体效果都是他力臻完美的着眼之处。
昆明兄楷、行、隶、篆、草诸体皆佳,在草书上对怀素、黄庭坚和王铎下的功夫最多,能深得晋唐草书自然超逸之神韵。当年他在准备书法高考时,幸遇河南大学一明师,这位老师带着他把《草书大字典》临习了数遍。他借此勤学苦练,胎息于古人的书法精华,打下了深厚的书法基础。在大学和读研期间他又集中攻临王铎、怀素、张旭、黄庭坚等人的草书,不断加深了对古人的理解,使他在草书的世界里游刃有余,进退裕如。正是因为这种常人难下的苦功,昆明兄对古今草法、草书字形特征熟稔于胸。在进行书法创作时,他也能随手化用,依势布字,既脱胎于法度之中,往往又能超越于法度之上。故他的草书作品线条浑厚有力,结体能纵能敛,奇宕有致,行势参差错落又能和谐统一。
昆明兄多年于书道一路,始之如一,终之如一,有不为外物所惑,只为书法而喜、而忧、而乐的精神。己亥初秋,正值昆明兄草书作品入选第十二届国展。在这里,我既为他的书艺进步聊表祝贺,也祝他能守“道”如一,不断攀登书法的高峰,再创佳绩。
己亥秋于首都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