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设计巧妙课堂实施有效

2020-06-08王敏

中国学校体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垫球彩带学练

一、准确定位目标,引领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目标是通过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提高学生体质,增进身心健康。目标犹如一根“指挥棒”,引领课堂教学的实施,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教学设计中,目标的准确定位应突出学科特点,符合学生年龄段、学生学习能力的特点,并凸显课程价值。对目标定位要准确、具体,符合学生实际,易操作、易检测,还应突出解决为什么学和练好了怎么用。

如,水平三的排球垫球第二次课练习,其中的一个教学目标为“初步掌握双手自垫球技术并能够自垫3次以上”,自垫3次以上是可通过观察得到的技能目标。所谓具体、可观察就是让人一目了然,能让教师从学生具体的活动中对照目标中的要求,找到对应点。而其中的“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及团结合作的精神”这一目标也是体育学科的一个特点,不仅仅是育体,更是育人。“了解排球垫球技术及运用”这一目标,恰恰使学生们知道为什么学习垫球技术,垫球技术在排球比赛中怎么用,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教学情境设计,渗透动作体系。学生学练动作的过程本身是一个建构动作的过程,无论是对动作的理解,还是对动作的运用,都离不开练习项目产生的环境和适用的范围。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技术与动作的学练,会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设计中加入创设情境,根据小学生低、中、高三个学段的年龄特点、认知及智力水平,对教学内容分别进行故事情境、游戏情境、问题情境的包装。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将学生带入所设计的情境,引导学生一步步实现目标,突破重点,攻破难点。

如,水平一立定跳远的教学设计中,加入《小蝌蚪找妈妈》的情境,将立定跳远的动作教学运用此故事来连接,从小蝌蚪的双脚跳练习,到用力蹬伸练习长出两条后腿,再到手臂上举摆动长出两条“前腿”,从一只小蝌蚪长成一只小青蛙的过程,就是学练立定跳远动作的过程。水平二投掷沙包的教学设计中,运用“攻打堡垒”的游戏,在游戏中练习投掷沙包的技术动作。水平三的篮球变向运球的教学设计中,在学习技术前可以抛出“在运球过程中,前方有人防守,我们该怎么办”的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进行探究学习。

2.创新器材设计,提高教学质量。场地、器材作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础,也是进行教学实践的重要资源。场地合理划分、器材的有效运用及合理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助力。

如,水平二投掷轻物的教学设计,可以使用纸团,用彩带将其裹好,自制成彩带球。热身环节中,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彩带球热身舞,并在热身舞中加入投掷中的鞭打动作,为解决重难点做铺垫。然后进行投掷的主教材練习,利用彩带球上的彩带观察球的出手高度及飞行路线;双人配合,一人双手手持彩带举过头顶,一人练习出手高度。练习出手方向及出手速度,双人配合,一人拉住彩带尾部,一人手持球练习出手动作。在学练过程中,一个彩带球贯穿始终,让学生观察到投掷的路线,感受到出手速度要快,出手高度要有目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重难点,提高目标达成度。

3.教学手段丰富,辅助高效教学。教学手段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在体育学练过程中,为学生呈现出视频、图片等资源,会让学生产生亲切感。对在练习中产生的错误动作进行纠正,会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学生直观、清晰地观看,认真、积极地模仿,课堂效果就能得到保障。

如,水平三的肩肘倒立的教学设计,课前将标准的肩肘倒立动作录制视频,可运用慢动作等技术进行制作,并在视频中提示技术要领等文字信息。课堂上播放教学视频,学生能够仔细观察动作,有助于技术定型。还可以通过录像设备录制学生的动作进行回放,让学生观察,以自评、互评的方式,来提高动作质量。

三、严密教学组织,提高负荷密度

练习密度是衡量一节课是否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目的的依据之一。为提高练习密度,需要提前预设各项练习时间、合理调动队伍、规范语言等。如,以掌握动作要领和技术为主的新授课,不要以讲解、示范及指导为主,致使学生练习次数减少,降低练习密度。在投掷课中,捡球过程可以采用脚夹球的双脚跳方式进行,提高练习密度。

——王敏(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秦馀小学校,215000)整理

猜你喜欢

垫球彩带学练
眼花缭乱彩带舞
初中体育教学中增强学生排球垫球熟练度的方法
“学练标准”:课堂学与练更有效
网络纲环境下作文纲目评价的使用效应
排球正面双手自垫球教案
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高校快乐体育教学探析
耀眼的圣诞节
挂在天上的彩带
垫球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