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刻骨铭心的时光与艺术印痕

2020-06-08

上海采风月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印痕战地摄影记者

对于一个文艺家而言,身临自己所处的时代,如何以自己的方式为这个时代作贡献,这始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面对时代现实,无论是如实白描还是艺术虚构,无论是纵情歌颂还是无情批判,都会留下文艺家独特的印痕。而这些印痕,不但对文艺家本人是有意义的,对这个时代也是有意义的。

就眼下而言,新冠疫情这个人类历史上从未遇见过的严酷现实,不可能让这个时代的文艺家无动于衷。从严峻局势下的共克时艰,到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2020年的春天,人们一起经历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时光。这样的时光还会不会再来?我们现在不知道。但至少,这样的时光不能白白度过,文艺家要为它留下同样是刻骨铭心的印痕。

上海的文艺家不负所望,他们用各种方式回应了时代。本刊在上一期的“热点”栏目里,对各个艺术门类的积极回应做了一次巡览。而本期的“热点”,则锁定视觉艺术的范畴,走近艺术家个体,看看他们是如何做好“时代召唤与心灵召唤”这篇大文章的。大文章的“主菜”是“召唤——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美术、摄影主题展”,而“召唤”主题展的主题作品也叫《召唤》,这是一幅宽18米、高2.2米的巨幅画作,让每个步入中华艺术宫展厅的人都深感震撼,它多角度、全景式地再现了自疫情爆发以来许许多多的感人画面,引发了观展热潮。

这样的鸿篇巨制,不可能一个人完成,必然是集中了一批画家的智慧与才华。确实如此——20位老中青画家在两周时间内夜以继日,几乎以燃烧般的激情,合作完成了这幅目前为止国内最大的以抗疫为主题的巨幅综合材料绘画作品。本期刊载了这些画家的绘画心得,你会发现,这样的“合作作品”与“单人作品”相比,其难度不可同日而语。无论是谋篇布局还是协调风格,抑或是时间进度与质量保证,都是在克服困难中掘进的。有的画家还不得不战胜“从未用过某种颜料”的瓶颈,用极短的适应时间成就了自己的艺术新境界。这些经历,对于参与者而言,都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珍藏。

在“召唤”主题展上,两位“战地摄影记者”的纪实照片,令人怦然心动。上海派驻武汉的两位“战地”摄影记者赖鑫琳和董天晔,他们直接赶赴疫区“逆行”近两个月,他们发回了各类新闻报道数十篇、拍摄数万张珍贵照片,真实展示了上海援助武汉的医务工作者在一线救助病患最珍贵、最感人的瞬间。我们今天在新闻上看到很多争相传阅的“最佳图片”,很多就是来自他们的镜头。

赖鑫琳自述的一个镜头让读者生动而深切地了解了“上榜佳作”是如何诞生的。那是武昌方舱医院休舱前的最后一夜,已前后五次进入过方舱医院病房采访的赖鑫琳,第一次看到从未有过的萧条冷清。当晚,湖北省人民医院的江文洋医生最后一次在方舱医院值夜班,他看着空荡荡的床位,心里落寞又欣慰,担子终于卸下,他躺倒在空病床上休息了片刻。那个画面简直太魔幻了,穿着防护服的他像极了一个宇航员,在太空中執行了漫长又艰难的任务之后,终于回归地球上的感觉。于是,快门摁响了,佳作诞生了。第二天,江文洋医生“躺在空空病床上如释重负”的照片火了,多个关键词上了热搜,在微博、朋友圈之间传播甚广,也引来了像央视和《人民日报》这类主流媒体的转载,各个平台的阅读量累计超过了3亿。赖鑫琳说:“同学朋友陆续截图问我,这是你拍的吗?为什么危险的采访都有你?我没有很认真地给出过答案,危险的地方总会有逆行者,记者也是其中之一,把正在发生的事实报道出来,是我们的天职。”

说得多好,是“天职”。那些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摄影作品,几乎无一不是在各种“战地”拍摄的。此时此刻,来自上海的摄影记者穿着防护服奋战在疫区,又何尝不是深入“战地”?今天的佳作,会不会变成明天的“不朽之作”?一时难说,但这样的作品,无疑是具备潜质。谁勇敢地选择了逆行,谁才有可能获得创作不朽作品的可能。

“时代召唤”与“心灵召唤”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一个文艺家只是被动地响应“时代召唤”,而缺乏发自灵魂深处的主动的“心灵召唤”,那么他所创作的作品往往缺乏真正打动人心的力量。而一旦激起了无可遏制的“心灵召唤”,那么,那些刻骨铭心的历史时光,也将化为刻骨铭心的艺术印痕,成为文艺家本人以及时代的纪念碑。

本刊编辑部

猜你喜欢

印痕战地摄影记者
刻舟求剑的人
与人为善的喜鹊
野菊
T台救美
眼神
蜗牛的印痕
相隔40年的中国:变与不变
战地黄花
对峙
战地训练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