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

2020-06-08李振鲍苏云

中国学校体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设计教学学生

李振鲍 苏云

一、在“实”上下功夫

在“实”上下功夫,就是在课堂教学设计时,首先要以现代教育理论和现行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根据教材内容实际要求和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在分析掌握学情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安排教学内容。其次要结合本校实际条件,统筹安排场地器材。最后要把握单元教学内容的整体要求,从全局视角,依据课时教学之间联系的实际需要,设计每节课的内容,使其相互衔接,成为有机统一体,然后联系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制订清晰的单元目标。如构建水平三蹲踞式跳远大单元教学:起跳、腾空与落地→助跑与起跳→改进起跳与腾空步→助跑、起跳、腾空与落地→丈量步点、蹲踞式跳远完整技术→进一步提高丈量步点和蹲踞式跳远完整技术→巩固蹲踞式跳远完整技术→考评等,每次课按照单元教学的整体要求安排内容,有序递进,再结合学校沙坑少和班级学生人数多的实情,合理规划和利用场地器材,布置体操垫当沙坑辅助教学,根据学情,合理分组轮换,确保练习有密度、有强度、有实效,做到每次课的教学与单元教学有机统一。

二、在“全”上严要求

“全”,一方面要面向全体学生设计整体教学目标,还要尊重个体差异,分层次制订个体教学目标,严格要求每个学生首先完成各自的目标,再完成整体目标,为他们创造均等的参与机会;另一方面教法、学法、教材重难点要求既要面向全体又要照顾个体,更要全面考虑课内外因素可能对教学的干扰。如,跳箱分腿腾越教学设计,要求全体学生完成分腿腾越总体目标的分层次教学,根据个体差异分组,要求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完成一定高度和距离的分腿腾越;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降低要求,根据个体需求,可通过降低跳箱高度、缩短起跳距离或保护与帮助完成;对仍不能完成的学生,通过帮扶完成跳背游戏。使其逐一掌握越过障碍等重点和消除恐惧心理等难点,再过渡到完成跳箱分腿腾越,严格要求全体学生完成总体目标。每次练习前认真检查场地器材是否安全,严禁因学生不经允许移动器材等因素干扰教学,要确保安全。

三、在“情”上动心思

教学设计虽是文本,但它面对生动活泼的学生时不能只是冰冷的文字,要有热度,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用“情”于其中,设计里要充满爱。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教师的爱,使其“亲其师,信其道”。在“情”上动心思,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通过生生互动,互助互爱,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七年级引体向上教学设计,要顾及有部分学生一个都做不了,为完成目标要求,教师就必须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理解这部分学生的难处,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设计辅助性练习:师生一起比练俯卧撑,一起游戏“看谁小车推得远”,一起探究发展力量的方法。通过师生互动和情感交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赢得学生信任,让其明白,要成功仅靠课堂练习远远不够,必须加强课外练习。或把学生分成实力相当的几个小组,通过组内相互帮扶,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挖掘学生潜能,增强学习过程体验,促其共同发展。这种生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使其在合作中建立深情厚谊。设计若不尊重学生情感,一味练习,就会使学生体验不到成功的乐趣,不仅对其情感是一种伤害,也会使其失去信心。

四、在“动”上求实效

体育教学是以学生身体活动为主,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都应设法让学生动起来,只有学生“动”,才能取得教学实效。设计练习次数、时间、密度、强度等需适合学生身心特点和要求,否则会使学生消极被动。只有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才能提高有效性。因此要为学生“动”搭建平台,并评价监督。如,耐力跑教学设计,耐力跑主要是为了提高耐力素质,单一跑较枯燥乏味,很少有学生喜欢,会使其失去主动性。围绕“动”搭台,准备部分设计趣味游戏“贴烧饼”等让学生嬉笑追逐;基本部分设计追逐跑、推铁环跑等趣味性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动的方式;结束部分设计舞蹈等,让学生在“动”中放松,控制适宜的运动量,使之适合学生的特点和要求,并对其学习态度和跑的速度、距离、时间适时评价,恰当表扬与批评,以起到鼓励和监督作用,增强实效。

五、在“活”上做文章

“活”是指教学设计里体现教法、学法和评价的灵活,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和其他情况在设计里有预判,若突发事件发生能及时、灵活处理。设计里还要体现随着课的深入、学生的变化,教学策略的灵活调整。如,九年级跳绳教学设计,学生面临中考,跳绳是选考项目,大多数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运动技能,动作也较熟练,若只是让学生练习跳,追求数量,就会让学生觉得仅是为了应付考试,不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因此,采用逐渐增加高度和不断降低身体重心,以此加大难度跳;变化花样、变换节奏跳、鼓励創新跳等,以体现教法、学法的灵活,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舞台和新鲜感。根据学生进步的快慢,灵活运用评价方式,为进步快者喝彩,为进步慢者加油,这样课堂就活起来了。若遇中途失误和相互干扰等意外,指导学生深呼吸,快速调整好心态,保持安全距离,重新跳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

总之,教师要不断探究优化体育教学设计的策略,紧密结合现代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使之适应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李振(安徽省淮南第二十七中学,236221);鲍苏云(安徽省淮南市教体局教研室,232001)整理

猜你喜欢

设计教学学生
BUBA台灯设计
赶不走的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有种设计叫而专
学生写话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