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关怀视角下的现代小学教育管理探析

2020-06-08王必演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人文关怀小学教育管理制度

王必演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推进与发展,小学教育的管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制度的管理,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文关怀,使得学生和教师受到充分的重视与尊重,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实现他们的价值追求,从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人文关怀的含义,管理制度与人文关怀的关系进行阐述,指出人文关怀的具体措施,对现代小学教育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文关怀 小学教育 管理制度

当下,在我国小学教育的管理中,普遍采取的是制度管理,这种管理方式的确能够提高管理的效率,有利于教学顺利开展。但是,一定程度上,这种制度式的管理方式缺乏活力,也即是把管理当作了一项活动,而忽略了“人”的属性,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差距很大。所以,要想管理好小学教育,一方面要遵循传统的制度化方式,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也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开拓出能够弥补制度化教育管理的不利之处,那就是在当下小学教学的制度化教育的方式下,把人文关怀作为教学的原则。

一、人文关怀在小学教育管理中的具体含义

小学作为学生启蒙阶段的教育,在学生学习生涯乃至整个人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教育体系而言,小学教育也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如何管理好小学教育关系到学生发展与教育体系的完善。在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中,普遍采用的是制度管理,而制度管理的方式能够使得教育管理效率高,但同时程序式的管理方式也存在一些弊端,忽略了人的属性,作为自然人,有自身的属性。“人文关怀”的理念就是从人的属性出发,关注人的属性,注重人的内心感受,从人的内心需求出发,激发人的内在动力,使得人们自觉去完成一件事情,或者遵守某项规则,强调从“人”的本性出发。在小学的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体现在:(1)尊重教师的地位,在此基础上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与个性化发展,使得他们在尊重师长的前提下,能够追求自身的个性化发展。(2)平衡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去追求个体的生命体验与自我成长价值。(3)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素质,对他们将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人文关怀与制度管理在小学教育管理中的作用与关系

1.含义不同。制度管理是通过一定的制度、行为规范、准则等来控制人的行为,使得教学能够顺利开展。人文关怀是关注“人”的属性,肯定人的主体位置和价值,从人的情感需求出发,激发人的内在动力而又尊重“人”的个体差异,通过差异性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使得人们能够自觉遵守某项规则或者自觉去完成某件事情。

2.辩证统一的关系。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并非对立关系,两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缺一不可。在小学教育管理中,首先应当制定相应的校规、班规等,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当教学形式稳定后,再引入“人文关怀”的价值追求,关心学生的内在情感需求与个体化差异,尊重与关心他们,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去自觉完成对制度的遵守以及自身的发展。

因此,在小学教育管理中,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两者具有差异性,同时又互相促进。制度管理是人文关怀的前提,人文关怀是制度管理的补充。学校应当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决定什么阶段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方式。当然,人文关怀与制度管理的协同统一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经过不断地调整与适应,才能将两者的关系协调起来,共同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从管理的发展过程来看,教育管理首先是制度管理,保障教学能够顺利而有序地开展,在此基础上,根据管理的情况再采取人文关怀的方式,以价值为管理的最终目标,优化小学教育的管理。

比如,学校如果刚开始办学或者办学不久,那么,首先應该建立制度化的教学方式,确立合理的办学理念和相关的制度,保证教育教学顺利地开展,当学校的教学理念和规章制度体系成熟后,再过渡到人文关怀的管理方式,从精神或价值层面来完善小学的教育管理方式,可以从精神、情感、不同的性格差异等方面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关怀、激励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促进教师和学生对自我的管理,使得他们自动地遵循教育的管理制度,并且去实现自我的价值追求。

三、人文关怀在小学教育管理中的实施措施

1.人文关怀与制度管理协同发展

小学教育的制度管理强调规则、制度,而人文关怀注重人的内心感受与情感需求,尊重人的个性化发展,两者看似矛盾,实则是教育管理中缺一不可的统一整体。第一,学校是一个组织,组织就有相应的规则与制度,因此,小学教育的管理制度是教育发展的基础。第二,学生作为这个组织中的主体之一,有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是人,人有相应的属性,有内心需求,有个性。

因此,要想使这个组织发展得更好,就需要在制度的基础上尊重人的属性,进行人文关怀管理,把握人的内心需求,激发人的内在动力,使得学生自觉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所以,学校首先应当建立一套体系化的教育管理制度,符合国家的教育政策与相关的条例规定,保证基本的教学管理制度。然后,在制度之上,从人的属性出发,尊重学生和教师的内心情感需求、个性化差异以及不同的思想,通过满足其内心情感需求,根据其个性化差异采取合理的激励方式,使得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得到提升,从价值层面去自我追求。

2.重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人们对当下的教育注意力过度地集中到学生身上,而忽略了教育的施教者—教师。小学教师作为学生的启蒙老师,在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要重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一方面要尊重教师的内心感受与需求;另一方面要为教师提供公平发展的平台,使得教师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实现人生价值,同时也能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或方式回馈于学校,促进学校的教育发展。这时候,就需要学校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量,因为从目前来看,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既要备课讲课、修改作业,又要时常关注学生的心理,采取合理方式进行鼓励,而这些就已经占据教师大量的时间,教师要想自我成长与提升,显然在精力与时间上有不足。因此,校方应当合理化教师的教学任务。

3.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学生作为教育管理的主体之一,也是教育管理的实施对象。小学生的年龄在6至12岁,有一定的判断与识别能力,对人、事、物有自己的内心感受与一定的看法,因此,要尊重学生的内心感受与需求。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与各项考核来实施奖励与鼓励措施,对学生表现好的方面进行嘉奖,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使他们在该方面发展得更好;对于学生表现得不好的方面,在不打击其信心的前提下加以指出与改正;对于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根据其个性进行人文鼓励;对于他自信心不足的表现方面多加肯定等等,通过这些方式让小学生在教师的人文关怀下,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4.建设学校的人文文化氛围

学校是教育的环境,只有学校具有人文文化的氛围,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发展。因此,要建设具有人文文化的校园环境,分别从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这三大主体进行人文建设。学校的管理者作为管理人员,自身要树立起人文关怀的理念,然后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尊重教師的内心情感需求与个性化的差异,为教师创建一个自由表达的环境,施展自身的才能,鼓励他们在专业上不断发展,去探索与创造新的技能,新的内容,新的思维模式等,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中。此外,人文关怀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运用的过程中必然要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充分将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结合起来,意识到其辩证统一的关系,不断地通过磨合与适宜的方式有效地实现小学教育管理。

总之,学校教育离不开制度管理,在相关的制度下,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但是,制度管理存在一定的弊端,因为人作为教育的主体,具有自身属性,人有各自的个性,每个人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对于学校教育仅局限于制度管理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提出人文关怀的管理理念,在传统教育制度的基础上,对学生、教师进行人文关怀,注重他们的内心需求与情感需要,激发人他们的内在动力,使学生得到更好地发展,使教师实现个人价值,从而全面推动学校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东东《“工匠精神”视角下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思考》,《教书育人》2017年第22期。

[2] 陈静《小学教育的现代化管理如何融入人文关怀》,《长江丛刊》2018年第35期。

[3] 徐明霞《人文关怀下的中职校园文化建设探析》,《现代职业教育》2018年第18期。

[4] 曾桂华《人文关怀理念在中小学班级管理的运用》,《新课程(中学)》2017年第6期。

猜你喜欢

人文关怀小学教育管理制度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浅析突发事件网络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与重构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