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性的方法

2020-06-08柳晨晖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

柳晨晖

摘 要:在高考作文中,议论文一直是非常重要的文体,而要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议论文,则需要学生有优秀的思辨能力,因此在议论文作文教学中我们要特别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本篇文章我们将从思辨的角度出发,分析学生思辨能力缺失的原因,探究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方法,以提高学生议论文写作的水平。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 思辨性阅读 思维方法

议论文是高考作文的重要主体,但是写一篇优秀的议论文却不容易。在议论文写作中,学生常常有针对观点无法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地去剖析问题,议论流于表面,使得文章变成了素材的简单堆砌,内容十分空泛。究其原因,大部分都源于思辨能力的缺失。作为高中生,抽象思维能力已经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在作文的教学中,特别是议论文的教学中,我们应当特别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特别是思辨能力的提升。

一、学生思辨能力缺失的原因

1.知识水平、认知能力不足

俗话说万丈高楼起于垒土,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认知能力不足,思辨能力的提升就会变成空中楼阁,无法实现。学生在进行审题时,无法深入地对作文材料进行思考,更不要说去准确界定核心词汇了。以下是一道考场作文题:

张择端借一张画卷留下了自己的生命印迹,你会留下怎样的“生命印迹”?请合理思考,写一篇议论文表达自己的观点。

作文题目要求很清晰,就是对“生命印迹”进行思考,问题也随之而来,知识储备认知能力不同的学生将会对“生命印迹”有不同的解读。一位学生这样写:“直至今日,我们正处于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在青春期中,我们经历的点点滴滴便是属于我们的生命印迹。”这位同学对于生命印迹的解读仍然停留在我们经历的事情这样浅层次的解读中。另外一位同学则这样写:“雁过留声,人过留痕,生命印迹是一个人留在世上的痕迹,是一个人的生命价值所在。”这位同学对生命印迹的解读并没有局限在所经历的事情这样浅层次的含义中,而是向更深处挖掘,将其定位到某种价值上,这样这篇文章便可由浅入深,逐层展开,议论也将落到实处。

2.理性思维方法缺失

思辨能力的提升除却提高认知能力之外,拥有理性的思维方法也是不可或缺的。很多学生写的议论文暴露出其思维混乱、缺乏逻辑关系的问题,这都与学生缺乏基本思维方法有关。只有拥有了基本的思维方法,学生才能用联系的、发展的、辩证的眼光去分析问题,一篇文章的整体结构才能有章法可循。如果有力地论证文章观点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地,那么理性的思维方法便是我们的地图,指引着我们的方向。

二、如何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1.泛读精读相结合,培养阅读习惯

就写作而言,阅读是一切的基础,阅读能力的提升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解读议论文材料的中心思想,对材料的核心词语做出准确的概念界定,从而有利于整篇议论文的展开。

加大阅读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的阅读,一种为大体量阅读,广泛阅读各类文学作品。大量的阅读可以增强个人的知识储备,开阔人的眼界。当学生的知识增加了,眼界扩大了,才能更全面地去思考问题,不落入片面的牢笼,才能够更深入地去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顾颉刚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民俗学家,他在北京任教时,谭其骧曾作为旁听生来听过他的课,在看了顾颉刚的讲义之后,年轻气盛的他指出讲义中的错误:十三部不是西汉的制度,并向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查阅了《汉书》《后汉书》等书籍之后,将自己的理由洋洋洒洒地列了出来,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有这样独立的思考力和判断力,对于大师之作也能提出质疑,这与大量的阅读是分不开的。独特的见解是一种非常灵性的心理体验,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天生具备的一种能力,但是它可以靠后天培养出来。议论文写作特别需要的就是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的洞见。独特的见解,正是学生思辨能力的体现,而它离不开知识的大量吸收,只有我们涉猎的范围足够广,才能在知识的交汇地带发现新的

可能。

另一种为针对性阅读,针对作品中的议论性语段去读,针对优秀的论述类文本去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停地问自己三个问题: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观点?他是怎么去论证的?我们针对性阅读时不仅要去理解文章的内容,更要去读文章的逻辑结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有针对的阅读,不在于量的多少,而在于精读。精读时我们也无需舍近求远,我们的语文课本,就是最直接的阅读资源,而文言文中的议论性散文便是极佳的阅读材料。议论性的文言文,篇幅短小,言语精炼,语言典雅,论证结构严谨。以韩愈的《原毁》为例,这篇文章先从责己、待人两个角度去谈古之君子的态度,再谈论今之君子的责己、待人,两者截然不同,古今对比,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怠与忌之谓也。再以“某良士”“某非良士”的一反一正的“试语”相对比,揭露的作用更鲜明尖锐,揭示出寒门士子身处其中的艰难处境。最后再用三句话,交代了文章写作目的,呼吁当权者纠正这股毁谤歪风,起到针砭时弊的重要作用。《原毁》这篇文章的宗旨在于探究毁谤的根源,从古今君子之对比入手,先古后今,由正到反,最后揭示根源,间架细密,环环相扣,足见作者结构布局之匠心。精读这些文章,可以改善学生思维逻辑紊乱的问题,在写作之前就能够有梳理逻辑结构的意识,在精读中,其思辨能力便能得到

提升。

2.学习思维方法,加强思辨意识,在实践中提升思辨能力

在泛读和精读中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主要是从学生学的角度去谈,那么从教师角度来说,在学生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指导是必需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就应当教授学生基本的思维方法:联系的思维方法、辩证的思维方法、发散逆向多角度的思维方法;学习基本的逻辑知识:归纳推理、因果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增强思辨意识:质疑的意识、追问的意识。

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还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维能力训练。班级中可以定期举办辩论赛,以时事焦点为辩题,正反方分别从己方立场出发阐述自己的觀点,整个辩论的过程便是一场活化的写作,辩论的过程就是论文写作中设置分论点、选择论据的过程,而且辩论更能强化学生一个观点贯穿始终,不偏离主要观点的意识。辩论赛的形式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表达欲,提高学生议论文写作的兴趣,不再见写作如“蛇蝎”。当然辩论赛不能代替写作,只有在实战中,我们才能真正地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及时地纠正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写作与精读一样,不在于写多少篇,而应该就一篇反复修改,反复打磨,同一个观点可以以不同的思维逻辑结构、更丰富的论据阐述

出来。

综上所述,学生应当泛读、精读相结合,培养出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提升思辨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应当从理论的高度对学生进行指导,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丰富且务实的活动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学生写出优秀的议论文助力,让议论文闪现思辨意识的理性光辉。

猜你喜欢

思辨性阅读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
浅析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
以思辨性阅读彰显语文课堂思维品质
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策略探讨
突出“重围”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运用类比教学法
试论数学教学的思维方法与策略
论标志设计创意的思维方法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利用实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第二语言议论文写作综述
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