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柬埔寨吴哥王宫遗址的发现与研究

2020-06-08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中国文化遗产 2020年1期
关键词:吴哥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摘要:吴哥王宫遗址是柬埔寨最重要的文物古迹之一。元代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记载了十三世纪末王宫建筑“屋头壮观,修廊复道,参差突兀,稍有规模”的景致。随着吴哥王朝的衰落,被废弃的王宫逐渐湮没于原始森林里。1860年代,王宫遗址被重新发现。王宫遗址是吴哥古迹群的核心遗址,是古代柬埔寨吴哥都城王宫的所在地,也是解读古代商棉历史乃至东南亚文化的核心。大批国际学者已对王宫遗址开展了百余午的调查与研究,多从碑铭学、建筑学、考古学和艺术史等方向入手,但受人力和物力所限,始终未开展综合全面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中国援柬吴哥古迹王宫遗址修复项目改变原有的单一保护模式,将建筑保护、考古发掘、实验室建设、柬方人才能力培养、生物病害治理和价值展示与阐释等综合起来,形成一个“保护+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关键词:吴哥;王宫遗址;考古研究;保护修复

一、王宫遗址的重新发现

1858年,法国博物学家亨利·穆奥(HenriMouhot)在森林中发现吴哥古迹,引起了全世界对吴哥的瞩目。。随着法国在中南半岛地区殖民体系的建立与扩张,西方社会对吴哥古迹的关注度逐渐提高。一批旅行者和探险家纷纷造访吴哥,掀起了吴哥探险的热潮,并留下了吴哥王官遗址调查和发现的早期记录,这些记录成为向世界展示王官遗址的宝贵资料。

1880年,德拉波特(L Delaporte)简要描述了空中宫殿的建筑形制,推测空中宫殿是古代高棉王官的中心,在初步测绘的基础上绘制了空中宫殿的复原想象图。1883年,莫拉(J,Moura)在实测的基础上完成了标示出水池、围墙、石结构平台等建筑遗迹位置的王官遗址平面图,描绘了王官不同的院落组成。1885年,弗朗西斯·加尼耶(Francis Garnier)推断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提及的“金塔”就是王官内的空中宫殿,他把书中记载的国王获得超自然神力的空中宫殿与这座建筑联系起来。1896年,蒂桑迪耶(Tissandier)繪制了空中宫殿的平面图和剖面图,从建筑学角度记录空中宫殿的形制、走廊的长度、宽度和高度,通过把空中宫殿各层踏道与欧洲踏道的对比,得出高棉建筑的设计并非出于实用目的而是出于宗教目的结论。艾莫尼耶(E,Aymonier)完成了王官遗址更精细的平面图(图1),在他的记录中描述了王官遗址的围墙、庭院空间、私人空间、庭院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以及空中宫殿的建筑形制。他首次对空中宫殿顶端侧柱以及东塔门上的铭文展开初步分析。

二、法国远东学院对王宫遗址的考古发掘与研究

在吴哥王官被重新发现后,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考察与探索,西方世界对于吴哥王宫遗址的关注和态度逐渐由探险游览趋向严谨务实的学术研究。20世纪初成立的法国远东学院(Ecole Fran~aise dExtreme-Orient)在吴哥古迹研究与保护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开启了吴哥王官遗址的科学研究与保护时代。这一时期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延续前期的工作方法,建筑学者关注于建筑和城市的研究,同时开始对遗址边清理边进行保护和研究,在清理工作中初步揭示王官遗址的面貌;后一阶段随着世界考古学理论方法的发展,通过地层学建构年代序列的系统性发掘方法被主要应用在王官遗址考古工作中,这场在考古学和人类学领域的探索,带来了吴哥研究历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

(一)早期清理与保护工作

1911年,吕内·德拉容基耶(Lunet de Laionquiere)在对吴哥进行的大规模古迹及文物普查活动中把王官遗址正式收录在内,绘制了吴哥城内王宫遗址与周边古迹分布的平面图,把空中宫殿编号为476号,王宫遗址编号为480号。1908年,让·科马耶(Jean Commaille)开始将王官从杂草灌木中清理出来,他认为空中宫殿是一座宗教寺庙,并不是国王的住所。他通过清理、发掘平台和水池,首次获得了大砂岩水池深度的资料,发现了水池的填埋引发于一场有意进行的人为行动。他还在水池中清理出了大量的瓦片、陶片、糟朽的木柱和木质窗框。之后,建筑学家亨利·马沙尔(Henri Marchal)于1916-1953年间对王宫遗址进行了清理、发掘、测绘和临时性保护。他围绕空中宫殿清理了其各层台基、回廊、顶部和底部墙基,进一步揭露了水池和其他建筑遗址,还发现了王官西侧的石板道路、围墙基址、蓄水池,出土了两块重要的碑铭。基于清理和发掘结果,他绘制了王官的平面图和局部剖面图。为防止院落产生积水,他还在空中宫殿周边安置了排水管道,并对空中宫殿、塔门等存在严重险情的建筑进行了临时性加固(图2)。

1941年开始,考古学家莫里斯·格莱兹(MauriceGlaize)对空中宫殿东侧区域进行清理发掘,他发现了一系列可追溯至阁耶跋摩七世(JayavaramanVII)时期的建筑遗址及疑似为长廊或大厅的基址,其上可能曾有木建筑。出土的遗物包括金属碎片、青铜餐具架、青铜酒杯、青铜雕像残件等。他还对两个砂岩水池进行了连续清理和发掘,发现了不同时期废弃的遗物(图3)。此后,让·布瓦瑟利耶(JeanBoisselier)和洛尔(J,P,Lau r)对小砂岩水池进行了进一步清理。

除了上述考古清理外,在这一时期,菲利普·斯特恩(Philippe Stern)和科拉尔·雷慕莎(Coral Remusat)运用艺术史的方法对王宫的时代风格开展研究,乔治·赛代斯(Georges Coedes)翻译了王官发现的编号K484、K485、K291、K292的碑铭,它们记载了王官建筑的历史、功能和命名等重要的内容。

(二)两次大规模考古发掘

1950年代,随着世界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格罗利耶(B,P,Groslier)首次应用了考古地层学的方法对王宫进行发掘。他的两次考古发掘工作获得了重要的发现。他首先于19521953年对王官遗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约240平方米,主要分布在三个区域:1号发掘区位于空中宫殿西部及大水池西南侧,2号发掘区位于小水池内,3号发掘区位于大水池西侧。1958年,他又组织了第二次考古发掘,这次的发掘面积约400平方米,仍分布在3个区域:4号发掘区位于1号区以东延伸的区域,5号发掘区在王官东南侧的十字形平台附近,6号发掘区在大象平台附近,后两个发掘区是新增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王宫附属建筑建造的相对年代(图4、6)。

基于发掘结果,四个不同时期的地层得以辨认(图5)。考古发掘结果展现出王官经历了摧毁、废弃和重新使用的复杂过程。格罗利耶认为第4层是最早的地层,该层与空中宫殿可能位于同一地层,地层中残存着经过了火烧的建筑和走廊遗迹。第3层建立在一片填土之上,属于阇耶跋摩七世统治时期留下的遗迹。这一层有一些新的建筑,但后来被一场火灾毁灭,出土了大量从中国进口来的陶瓷,还发现了大量的青铜佛像。在之上的第2层,发现了更加密集的平行走廊遗迹,出土了大量本地陶器和中国的青花瓷。这一层也被火灾摧毁了。此时的王官不再被大规模使用。第1层是最上的一层,这层的建筑是在之前使用过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残存较为简单的走廊和石板路,也有被大火焚烧的痕迹。这里发掘了很多二次使用的遺物,还有大量从中国或暹罗进口来的陶瓷制品,质量比较低劣。格罗利耶用考古地层学方法,基于对大量建筑材料、陶瓷的分析,编写了一份王官的编年表。他认为,第2-4层对应着吴哥王宫频繁使用的时期,其中第4层的时代在11世纪初11世纪中叶之间,第3层是11世纪中叶-12世纪初,第2层是12世纪初14世纪中叶,第1层的时代在14世纪中叶15世纪上半叶。

除了两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外,法国远东学院在1960年代对吴哥地形和建筑开展了一次较为系统的测绘,形成了当时较为完备的一套吴哥古迹测绘资料,囊括了王宫的平面图和空中宫殿的平面图、立面图。1970年代,法国远东学院对吴哥古迹的研究与保护工作暂停。

三、近年来王宫遗址的研究与保护

1992年,吴哥古迹以濒危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一协调下,吴哥古迹保护工作开启了国际多边合作的新纪元。来自二十多个国家的工作队和学术机构,共同拉开了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国际行动的序幕。由于王宫遗址是吴哥最为重要的古迹之一,在吴哥古迹国际保护的平台下,它更加成为研究与保护的重点,例如法国远东学院、法国南特大学(Universite de Nantes)、印度尼西亚吴哥古迹保护工作队(Indonesian Technical Assistant forSafeguarding Angkor)等均对王宫遗址进行了研究与保护。这些不同的国家和学术机构运用多元化的保护与研究方式,展现出丰富多样的保护与研究成果。

(一)王宫遗址地形测绘与激光雷达图像

法国和日本考古学家分别于1993年和1998年完成了对整个吴哥古迹的地形测绘工作,形成了包括王官遗址在内的地形测绘成果,通过测量的高程点绘制出等高线,并对地面上的建筑和现存遗迹进行详细标注,其中,日本测绘图纸比例尺为1:5000.等高线间距为5米,法国测绘图纸精度更高,比例尺达1:500。近年来,柬埔寨、法国等国的考古学家突破性的在吴哥古迹引入激光雷达计划(Cambodian ArchaeoloRical Lidar Initiative,CALl),基于对王官遗址进行激光雷达扫描,首次揭示了被热带雨林覆盖下的王宫遗址平面,展现出空中宫殿、水池、环壕、围墙、建筑遗迹的分布情况,高低起伏的地形也在雷达影像上通过不同颜色被更加直观和清晰的呈现出来(图7)。

(二)雅克·戈谢教授大吴哥城研究及王宫考古发掘

法国远东学院的雅克·戈谢(Jacques Gaucher)长期致力于大吴哥城的研究。他通过城市考古的方法,系统研究大吴哥城的城市空间组织和兴废的历史进程。他设立“大吴哥城法国考古项目”(MAFA),并于1994-1998年和2000-2004年对大吴哥城及王官遗址开展了两次考古勘探和发掘,制作了考古遗存清单和建筑遗迹分布图。基于这些重要的新发现,他进一步分析吴哥城的发展演变历史,为深入了解古代城市的规划布局以及城市规划的思想提供了重要信息。

王官的考古学研究是解读大吴哥城重要的切入点,因此雅克·戈谢始终把对王官的研究作为重点。2009年,他又组织了一次空中宫殿南部小面积区域的考古发掘。这次,他发现了8个不同时期的地层。根据考古结果推测,空中宫殿、围墙、水池等可能建造于10世纪下半叶,而10-16世纪曾有多位国王先后居住在这里。在空中宫殿地层下方还叠压着时代更早的木建筑构件,时代不晚于9世纪。2018年,雅克·戈谢提出“吴哥王城构成解释性模型项目”(ModAThom),计划对吴哥城和王宫遗址开展多学科研究,增强对遗址的全方位展示,提升对王官遗址的价值认知。。目前,他正在开展王官遗址的考古工作。

(三)法国南特大学对王宫水池雕刻及空中宫殿调查与研究

1997年,法国南特大学的瓦妮莎·马辛(VanessaMassin)绘制了王宫大砂岩水池西壁、南壁雕刻的线描图。2008年,另外一位学者纳塔莉·奥班(NathalieAubin)用建筑学的理论和方法全面分析了空中宫殿主体建筑,包括空中宫殿的底座、长廊、院落、地面及中央圣殿,空中宫殿的整体布局、建筑组成、建筑尺度、建筑技术、装饰艺术、材料使用等,解读建筑的营造逻辑、建筑的风格特点。她提出空中宫殿的过梁和柱子形制与众不同,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又在台基和台阶上发现了圆形孔洞,并推测它们可能是早期木质长廊柱础留下的痕迹,她进一步根据现存遗迹,对消失的木构建筑展开复原研究(图8)。通过对空中宫殿建筑不同细节深入浅出的分析,她结合王官的历史背景,试图梳理空中宫殿作为吴哥王室宗教建筑所经历的重建、改建、破坏等复杂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她的论文是目前从建筑考古角度研究空中宫殿最为深入的成果。

(四)王宫出土青铜器整理及铸铜工坊发掘

布里塞·樊尚(Brice Vincent)的博士论文关注柬埔寨吴哥时期的青铜冶炼,他对王官遗址出土的文物作了全面梳理,完成了一份重要的档案资料。他对照法国远东学院馆藏历史照片、图书馆早期文献,识别整理20世纪王官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350余件青铜器。这些青铜器大部分收藏于柬埔寨国家博物馆,包含了祭祀的造像、车辆装饰及连接件、室内奢华的装饰品等。他还对每件青铜器进行单独描述,并列明出土时间、发掘人、发掘地点、对应照片、存放地点、保存现状等信息。随后,他与马丁·波尔金霍恩(Martin Polkinghorne)在王宫遗址东北侧围墙外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发掘,确认了一处占地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的吴哥时期王室御用铸铜工坊,这是迄今为止在东南亚首次发现的一处御用铸铜工坊。

(五)关于王宫相关雕刻图像和王宫比较研究

最近,埃里克·布尔多诺(Eric Bou rdonneau)、奥利维耶·屈南(Olivier Cunin)博士等在乔治·格罗利耶(George Groslier)研究的基础上,对巴戎寺(Bayon Tem ple)和班迭奇马寺(BanteayChhmar)回廊中的吴哥图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通过图像识别和对比分析可知,巴戎寺和班迭奇马寺的人物图像生动的描绘了国王、侍者形象,居住的画面也展现了王宫的建筑形制的外观和布局,它们是王宫生活场景的真实艺术写照。汤姆·钱德勒(TomChandler)系统整理了柬埔寨吴哥王官复原想象的图片、文字和视频资料,并结合早期文献关于王官的描述和壁画上关于王官的描绘,使用三维建模技术复原木构建筑外观及结构,并用三维虚拟重建了吴哥时代的生活环境。雅克·迪马赛(Jacques Dumarcay)以丰富的研究经验和独特的建筑学视角,对东南亚王宫展开综合性比较研究,说明了外来文化对东南亚王宫的建筑和仪式产生了影响,特别是印度教信仰和文化对东南亚王宫格局和王室政治思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同时本地文化与外来文化也经历了相互融合的过程,研究对象包括了柬埔寨吴哥时期的王官遗址以及吴哥后期的乌东王官(oudong)和金边王官。

(六)印度尼西亚吴哥古迹保护工作队的修复工作

自1994年开始,印度尼西亚成立印度尼西亚吴哥古迹保护工作队开展吴哥王官三座塔门的修复工作。项目自1994年开始至2000年结束,共持续六年(图9)。在保护修复前期,印度尼西亚队开展了一系列的前期研究工作,具体包括对地形、地貌和地质的调查,对东南塔门、东北塔门和东塔门的测绘,对建筑结构的残损病害调查和研究,对现存建筑和地面散落构件的建筑考古分析,围绕塔门周边展开考古工作,探明建筑基础情况和建造技术,并对病害影响进行诊断分析。修复完成了东南塔门、东北塔门和东塔门三座建筑,对散落的石构件实施了编号、解体、修复、加固、归安等,彻底消除了文物建筑的险情。在修复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帮助柬埔寨考古人员和修复技术人员提高了古迹保护修复的专业技能,成功培养柬埔寨考古、文物保护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文物保护修复的技术工人。

(七)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与发展管理局的保护工作

2012-2014年,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与发展管理局(简称“APSARA局”)风险地图评估小组(RiskMap)在对空中宫殿进行安全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上,实施了局部紧急的预防性保护加固措施(图10)。他们首先记录并分析早期措施的现状,同时评估了空中宫殿各平台角部承重部位的歪闪和开裂情况。随后,通过现场调查、现状测绘和建筑结构分析,提出临时支护和排险的建议方案。2014年,该小组对空中宫殿东南角和西南角及回廊出现严重险情的部位进行有效的加固,暂时排除了建筑本体的险情。

四、思考与展望

2019年11月,中国援柬吴哥王宫遗址修复项目开工,这是中国在吴哥古迹开展的继周萨神庙、茶胶寺之后的第三个保护修复项目。中国文物保护工作者对王宫遗址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一方面自1996年开展周萨神庙保护时就对王宫遗址进行调查和资料收集,对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进行研究和解读;另一方面,近年来在开展茶胶寺保护项目期间,开展了援柬三期吴哥王官遗址修复项目的前期工作,对吴哥都城进行了多次现场调查,收集并整理了大量资料。

纵观吴哥王官遗址发现与研究的历程,大致划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王官的重新发现时期、法国远东学院的保护与研究时期,以及近年来各国开展研究保护时期。从早期探险家们造访王官遗址留下吴哥重新发现后的早期记录,到法国远东学院对吴哥古迹进行科学保护与考古伊始,再到近年来王宫遗址在冶金考古、遥感考古和预防性保护等领域取得的新进展,这些成果和举措不仅提升了对王官遗址的认识,而且在改善建筑本体的安全方面做出了贡献。梳理既往研究方法和技术措施,重点关注研究创新点,主动发挥学术史作为后续研究基础的重要作用,有利于为后续保护与研究提供技术参考和借鉴,为建立全面、综合的研究和保护体系做准备。

当我们重新置身于王官遗址的现场时,既往研究成果已能反映出王宫的些微盛景。然而,与王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相比,我们对它的了解和研究仍有很大局限,还有大量的工作可做。在考古研究方面,王官遗址的整体布局尚未全面揭示,王官围墙、王官后院等情况未探明。而且,虽然前期已开展一些考古工作,但因缺乏科学系统的记录,大量珍贵的考古资料和信息缺失。鉴于此,考古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在既往工作的基础上,通过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揭示王官遗址的整体平面格局,对王宫内礼制建筑、生活居址、防御建筑等不同功能分区进行解剖,对地下堆积和埋藏情况进行发掘,对20世纪中叶和近年来两次考古的成果进行检验,结合碑铭所载的历史信息,揭示王官遗址的历史发展过程。此外,还应综合使用都城考古、宗教考古、美术考古、陶瓷考古、冶金考古等方法,结合文森特发现王官北部的御用铸铜工坊,埃里克·布尔多诺以寺庙壁画图像作为研究王官的新材料,以及布里塞·樊尚整理的宫廷宗教和生活文物,拓展对王官的“皇城”和吴哥城的调查研究,加深古代中國与柬埔寨的文化交流认识,延伸王官的研究向各领域纵深发展。

在文物保护和遗址展示方面,以建筑研究和科学实验检测为依托,充分分析早期法国文物工作者安置的临时保护措施和近年来柬方文物工作者实施的抢救性加固手段对于文物真实性、完整性的影响,借鉴印尼队修复的王官东门、东北门和东南门三座塔门的保护修复案例,对目前存在缺失、变形、开裂和移位的空中宫殿、塔门、围墙等文物建筑提出中国的保护修复方案。同时,通过建筑考古方法对不同时期的建筑遗迹进行记录,与地下的考古发掘成果相互结合,综合分析并复原王宫的历史面貌和兴衰演变。大砂岩水池台阶式驳岸的墙壁上镌刻着精美的雕刻图案,但由于驳岸坍塌,石块大量缺失,石刻表面也出现了多种劣化病害,有必要对这些石刻展开深入的测绘记录、分析研究并实施保护和修复。王宫遗址经过了后期文化层叠加和自然堆积,已经大面积荒废,它的格局、功能以及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不为人知,应在考古发掘和研究的基础上,全面展示和阐释王官遗址的遗产构成、结构布局和文化面貌,让更多人了解王宫遗址的核心价值与意义。

王宫遗址是吴哥古迹群的核心遗址,是古代柬埔寨吴哥都城王官的所在地,也是解读古代高棉历史乃至东南亚文化的核心。国际学者从碑铭学、建筑学、考古学和艺术史研究方向人手,已对王宫遗址开展了百余年的调查与研究,但是由于每个阶段的研究受到人力和物力所限,仅从单方面开展工作,尚未实施综合全面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在充分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希望有所突破和创新。中国援柬吴哥古迹王官遗址修复项目将改变单一的保护模式,将建筑保护、考古发掘、实验室建设、柬方人才能力培养、生物病害治理和价值展示与阐释综合起来,形成一个“保护+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从吴哥王宫出发,探索吴哥城,乃至整个东南亚文明的历史发展和演变,将有利于推动王官的保护与研究迈向新的台阶!

(执笔:黄雯兰、刘志娟)

猜你喜欢

吴哥
扶贫工作中的一段“插曲”
方向作品
张辉版画作品
炫彩印刷:80后“吴哥”打破传统营造炫彩生态圈
探秘吴哥古迹
东方四大奇迹之一:柬埔寨吴哥
珍贵的历史遗迹 吴哥
踏进柬埔寨
吴哥,一个神圣而神秘的名字
在天堂与地狱间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