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学生主动性,提高生物化学实验课效果

2020-06-08张红芦晓晶李妍罗军吕士杰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主动性教学改革

张红 芦晓晶 李妍 罗军 吕士杰

【摘要】从当前生物化学实验课出发,探讨生物化学实验课中如何发挥学生主动性问题。生物化学实验课对于培训学生的实验能力,加深学生对理论课上的抽象概念的理解,训练学生对于整体实验的思考及动手能力,以及为学生以后的实验工作奠定基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由于实验课设置及重视度等问题,使得生物化学实验课上学生主动性发挥不足,实验课效果较差。从提高重视程度,教师角色变换,教学模式及方式等方面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提升学生在实验课中的主体地位,最终达到提高实验课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课 教学改革 主动性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中最重要的一门学科,它的理论和技术已渗入所有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成为共同语言。但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生物化学理论较为抽象,理解和记忆的难度较大,从而产生畏难情绪。而实验教学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手段。实验教学作为生物化学教学体系的重要部分,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加深学生对理论课上的抽象概念的理解,训练学生对于整体实验的思考及动手能力,同时为学生以后的实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生物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实验获得结论的学科。但现阶段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开设的实验课程较为陈旧,学生学习的技术大多已落后;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综合能力培养不足,等等,以上问题都是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认知缺乏造成的。

如何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重要的是学生对于实用性的理解是否充足,学校对于生物化学实验课的重视是否充足。生物化学作为现代迅速发展的一门学科,学生继续深造及进修大多离不开生物化学,但学生往往由于生物化学的抽象性和难度而忽视生物化学的重要性。生物化学实验课大多以验证实验为主,多是为了验证理论课上的内容,对于生化实验课,学生既没有完整地把握也没有较好的理解,并且安排的实验课多与以后的实验与工作相脱节,实用性不强,生物化学实验课上学习的技术与知识应用较少,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生物化学实验课的目的不止是为了让学生理解理论课上的内容,一个重要方面是为了提高动手能力,让学生形成提出课题同时验证课题的能力。生物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方法大多与理论课相似,多以教师讲授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学生重复教师讲述的实验过程,最后完成实验报告为主。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参与较少,虽有动手过程,但整堂实验课只是对书本实验的重复过程,对于实验的理解、实验的应用、整体实验过程的思考均不能得到体现。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性也无法得以实现。针对以上学生主动性发挥不足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变。

一、提高实验教学的重视度,增强学生参与度

生物化学实验不应只是作为理论课的验证辅助部分,从课程设置到教学目的,实验课应有自己的完整系统。生物化学实验课可以用来对课上的理论加以验证,使之形象化,具体化,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实验课时应该能主动地参与其中。这种重视度体现在课时的分配上,作为动手能力强、应用性高的学科应增加相对的实验课时,在基础实验上,可以加入更多的综合性、研究性实验。基础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术,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而综合性、研究性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运用过程,同时可以让学生自己主动去解决问题,在理解实验方法的基础上懂得如何去运用。

二、教师注意自身角色转换,作为实验课的辅助作用

教师在生物化学实验中应处于引导和辅助的地位,而不应将实验知识和内容倾倒式传输给学生,对于学生的整个实验过程了解不足,对于整节实验课的总结只体现在实验报告上。学生在学习掌握了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实验课上老师给学生布置题目,不再提供实验步骤,教师在整个过程可以提供提示和帮助。变“老师主导”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全程参与实验项目中,对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全局意识及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教学方法需要教师注重提高自身素质,对于专业素质、实验能力和知识结构都有较高的要求,尤其青年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应该努力学习,同时通过交流等方法来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以学生的角度审视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学生交流沟通,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不仅应掌握书本上的内容,对于先进的技术和新的实验方法都能够理解和运用,如此才能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三、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系统思维能力

学生对于生物化学实验课的主动性不高,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学生对于生物化学实验课,仅仅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对于实验思考较少,参与度不强。其实,实验课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实验方法,更应该传授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目前大部分院校实验课开设有基因组提取,PCR,蛋白纯化等。但学生没有把这几种实验串联起来,而是把这几种实验分开看,当作单一实验来对待。其实实验过程可以完全当作一个小课题来对待。比如,要如何获得一种蛋白,它有对应的基因,存在于哪一种细胞中,可以将其基因组从细胞中提取出来,运用什么方法将这段基因扩增,扩增之后可以连接到载体,将其表达之后,相应的蛋白纯化。学生参与的可能是其中一部分或者几部分实验,但对于整个流程有相应的系统思考能力。学生根据现学的知识和实验技术对整个过程进行设计和规划,更好地参与其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整体规划能力以及创造性。

四、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兴趣

互联网+时代,信息大量扩充,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和途径更加多元化。生物化学实验室抓住互联网+时代机遇,选择学生更易接受的方式,改变生物化学难理解、枯燥的现状。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法,让学生对于实验室原理、实验过程有更直接的理解。注重引入电影情节,引发学生思考。比如,在PCR实验时,从侏罗纪公园内容引入,是否可以从封闭在琥珀中的一滴恐龙血中实现恐龙的“复活”,引发学生思考,从假设出发,研究实验过程,理解实验意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主动实验的兴趣。教师可以采取微信、QQ、微博等学生常用的软件,将实验内容、实验扩展知识、前沿研究成果等上传,供学生学习。实验课结束后,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社交软件对实验结果及实验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以便更好地理解实验课内容。

综上所示,生物化学实验课作为生物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掌握基本实验技术,理解掌握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有利于日后科研和实际工作的开展。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给学生提供更充分更广阔的舞台。

参考文献:

[1]吴永革,马俊峰,于湘晖.课堂教学与大学生科研兴趣培养相结合的实践探索——以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课程为例[J].生命的化学,2018,(5):754.

[2]门戈阳,钟瑞敏.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食品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方式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9.

[3]梁姗,尚淑梅,郑俏然.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生物化学实验改革与探索[J].读与写杂志,2018,(11):44.

[4]王珺,镇卫国,唐微.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山東化工,2018,(9):128+131

[5]赵业,唐永政,冯俊荣.基于能力培养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4):118-119+128.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GH180507,吉林医药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jy2017xy16。

猜你喜欢

主动性教学改革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解析高中语文试卷讲评改革的必要性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预学的实效性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