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性传播机制下意识形态认同提升的维度考察

2020-06-08张莎莎

今传媒 2020年5期
关键词:价值认同意识形态

张莎莎

摘 要:主流意识形态能否赢得最广大人民的认同,是检验意识形态建设成效的重要尺度。意识形态传播的有效性极大关系到意识形态认同度的提升。在当今感性传播机制下,意识形态信息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面临新的挑战,必然要充分利用感性传播的优势,从意识形态的本体维度、价值维度、实践维度的展开方面探寻新的传播方法和传播策略。

关键词:感性传播;意识形态;理论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5-0008-0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检验意识形态工作做得好坏,不是看口号喊得响不响,关键要看效果好不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社会成员对意识形态的认同,夯实广大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自觉认同、接受和遵从,而不是教条化的虚假认同[1],让人们心悦诚服地接受执政党及其所领导的国家的政治纲领、思想理论、行动指南、价值取向、社会理想以及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我们要看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是针对整个社会的,是全方位、全覆盖的,不仅包括现实社会,还包括网络空间。随着互联网、手机等信息媒体技术的发展,信息的可视化、数字化、图像化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也成为人们日常感知权力与国家意志等统治关系的新兴社会发展背景。过往的意识形态传播更依赖于理性传播,严谨的理论化报纸期刊、有声广播等模式随着社会的变迁,暴露出时效性弱的问题,对大众尤其是年轻群体发挥的影响逐渐弱化。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感性传播在当下呈现出极为强劲的发展势头。以图像和符号象征方式表达为特征、以日常生活和世俗化的方式进行渗透,这种温和浸润式的传播相比以往传统传播方式更加高效。在新兴的感性传播机制下,如何有效提升主体对意识形态的认同,本文将从意识形态的本体维度、价值维度和实践维度三个方面进行考量。

一、 在创新理论内容与感性表达形式中深化理论认同

在意识形态的传播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对广大社会成员行为选择产生影响的意识形态并不一定是完整体系和相对抽象的价值体系或道德理论,而是通过文化传承、心理积淀和风俗习惯的继承等“原生态”的感性方式形成的生活信念和价值规范[2]。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长久以来的主流意识形态,有其理论内容的严谨性和表达形式的规范性,充分利用感性传播的优势在意识形态的本体维度进行适度的革新,并且不被外在的形式反利用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1.在意识形态内容体系上推陈出新,不可固步自封

时代在发展,意识形态作为经济基础和社会发展状况的反映,应及时作出反馈和指导。滞后于经济基础和社会发展,则会造成合法性缺陷。在知识体系的更新上,要勇于走在时代的潮头,增添新的时代发展内容,指引社会发展方向,密切联系群众生活,给予民眾生活以普遍性的方法论指导。让民众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先进性,指导民众学习马克思主义,认同马克思主义。同时要注意在琐碎的意识形态信息洪流中保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本体的严谨性和完整性。不可舍本逐末,盲目追求感性传播的高效而丧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主旨和核心理论力量。

2.在表现形式上要有效选择民众喜闻乐见的感性形式

马克思指出,意识形态包括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多种形式,即包括理论形态的思想体系,还包括情感、幻想、思想形式、人生观等感性表现形式。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中都不同程度的包含着意识形态成分。感性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是意识形态本身的结构组成,也是当今传播的模式之一,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因此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通过视频、音频、漫画等形式传递意识形态,调动受众的感性思维。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提到: “电影和广播不再需要作为艺术……连它有意制造出来的废品,甚至也被认为是意识形态”。这种可见、可感知的表达不再只是单薄的表现形式,它承载着意识形态的培育和传播功能,由于更贴近大众生活,表达更易于理解,尤其是新媒体主张平民主义立场的小叙事,能够给予个体视觉化的冲击和直接性心理体验的满足。新的时代条件下,主体也正在被意识形态重新塑造。意识形态内容会融入主体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行为选择,意识形态表现形式的丰富也在无形中提升了主体认同的门槛。可直接感知的对象,世俗而琐碎的话题争论,夹杂着大量忧虑、偏见、希望等复杂情绪。这些与主流意识形态的传统宏观叙事风格恰好相反,大众的注意力越来越容易被局部的、突发的、感性的事件吸引,理论化、结构化、系统化方式表述的主流意识形态很容易被这种感性、娱乐、庸俗的流行观念肢解、消融[3]。因此,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也要注意把握好度,不可过分流于表面,形式大过内容,而失去了核心要义。

二、 在多元价值取向信息的感性冲击中坚守价值认同

每个国家都有其信奉并宣扬的价值导向,每个个体也有自己信仰的价值理念。价值理念是多样化的,国家弘扬的价值导向却是唯一的,因此,克服感性传播的碎片化弊端,把握好价值导向,整合并引领多样的价值观念是意识形态在价值层面获取认同的关键所在。

1.克服感性传播的碎片化和商业性,明确价值认同目标

意识形态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性,在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层面被赋予了明确的任务。然而在感性传播体制下,意识形态信息的传播通常不是系统化的,而是以只言片语、可感化的图像形式呈现,偏向于“散漫的阐释”。“在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的庞大堆积。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都转化为一个表象”[4]。如今意识形态生产、传播的形式都更加多样,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发展得如火如荼,给受众提供了即时、在现场的心理感受,大众化和零门槛的感性表现形式正在成为趋势。受众在由少数人控制的感性传播形式构成的庞大景观中,建构自己对世界和社会的认知图像,但是必须承认其存在两点问题,一方面,在庞大的信息流中,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碎片化易出现表达模糊的局面,民众的理解易出现偏差,对产生认同造成了阻碍;另一方面,现代信息传播充斥着大量商业合作,娱乐文化是商业资本实现增殖的有效载体,商业资本对利益的追逐是天性、是终极目标。因此,在主导性与多元性、伦理性与收视率、社会责任与过度娱乐之间想要维持平衡,保持合理适度的感性化传播是一个考验。官方媒体在进行符合社会正能量的短视频制作时要注重核心价值观的传达,把抽象的理论化内容转化为大众便于理解和吸收的可视化图像,如“两学一做”的动漫视频、党的“十九大”知识普及的漫画视频、中国共产党反腐动漫短片,都以生动形象的展示、轻松幽默的语调对严肃的政治领域动态做了生活化的细致解读,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此外,要善于在网络舆论场中明辨是非,占据话语主导权。针对网络上迅速发酵扩散的新闻事件及多种不实解读和揣测,主流媒体要及时澄清,引导个体审慎理性思考,纠偏不良舆论导向,同时在铺天盖地的言论中捕捉贴近民众利益和情感需求的信息,找出改进的目标和方向,以凝聚思想共识。

2.整合多元价值取向,引导认同一元价值导向

价值导向是理性认识,是党和国家经过深思熟虑、权衡考量过的认识,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目标和归宿。价值取向包含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带有强烈主观性,这种认识建立在个体差异化的生活基础之上,具有强烈的“主体性”,经济基础决定的差异化家庭背景、地域、階层、文化背景下的群体一般持有不同的价值判断、价值取向。此外,社会历史的发展也决定了价值取向具有历史阶段性,在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价值观念上有着不同的体现。因此,价值取向多元化是价值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价值多元化的本真体现[5]。从实践来看,由于现今受到大数据分析和海量信息的影响,大众的日常信息接收手段和内容是有限且具有特定性的,各类软件会迎合用户喜好进行推荐,大众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虽然是相互交换思想观念的过程,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强化、固化已有认知,这对国家价值导向的认同会造成影响。因此,必须要搞清楚一元价值导向和多元价值取向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个体价值取向多元化是客观存在的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可激发个体思维活力,有利于个体主体性的培养,还可为价值导向的时代性发展所借鉴吸收;另一方面,坚持价值导向一元化是不可动摇的。我国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必须长期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根据,引导主体认识到价值导向一元化的合理性与重要性,避免因传播载体的更新、舆论多样化带来的导向分散化局面。

三、 在主体自主参与感性传播的过程中加深情感认同

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不仅需要在理论和表达方式层面保持先进性,实现对社会大众价值观念的引导,还要能够对主体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列宁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简单明了”“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6]。因此,要鼓励意识形态传播由政治领域拓展到日常生活领域,密切联系群众生活,增强情感联系,充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利用感官文化,大力发展文化消费。

1.鼓励社会大众积极参与意识形态的自主生活化传播

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单向的,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要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个体在参与社会交往中,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这是追求个人自我实现的必然需要。言论观点的表达即是展现自我的一种方式。这种民众自发传播的言语通常不是系统的、理论性的,而是具有个人的文化传承、生活经验、心理积淀和地方风俗习惯的。日常生活是人类生活领域的基础性层次,使意识形态生活化,让个体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浸染、自主传播符合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方式,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与分析方法,对提升意识形态的认同来说是重要的支撑和归宿。个体在传播意识形态信息时并非完整照搬由外界获得的信息,而是会不断加入自身的评价和理解,这是强化认同的过程。这种偏向于日常认知的解释,具有强烈的情感倾向性。在个体交往的过程中,具有相同主张或者诉求思维的个体易形成共识圈,以传播者为中心,扩散具有导向性的信息,使周边人群产生情感认同。因此,要尤其重视对各种群众性组织及自发组织领导者的培养,注重他们的人格养成、价值信念和理想塑造,充分发挥他们在群体中的号召力,从对号召者的认同深化到对其宣扬的思想观点的认同。用生活化的语言影响他人,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染他人,以点带面带动更多的群体增进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强化对党和国家的信任。

2.积极推动主流意识形态在消费文化中的转化与实践。仅仅是通过视觉、听觉等感性手段传播意识形态,建构起对意识形态的认同还只是停留于认知层面的。把感官文化转化为消费品是另一个向实践进阶的渠道,如广告通过图像、声音、符号、语言等多种元素构成,便可以把商品的符号价值与大众在其日常生活中的细微感受搭建起情感的桥梁通道,将想要传达的符号意义传递给大众。这种方式在资本主义社会长期被资产阶级利用,即使在经济萧条时期,也能制造出虚假繁荣、和谐的幻象。在社会主义社会,市场和政府调节并存,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满足个人生活需要的行为,同样可以与文化结合,合理化利用转化为意识形态传播新载体。当今文化已成为商品,人们的消费已不再仅仅是购买刚需实体商品,充满文化符号的消费成为人们新的消费选择,消费转型的背后是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是对隐藏在文化商品背后意识形态的认同并付诸实践。因此,要积极推动主流意识形态向消费文化领域进军,主动建构并着力打造中国特色的视觉、听觉消费文化,适应市场机制的运作规律,在文化商品的制作中融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对我国国情与发展现状的思考,融入对百姓生活的关怀。通过优秀文化商品的打造,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正面形象,实现其在文化领域对纷繁复杂大众文化的引领。同时也要警惕“过度市场化”和“泛娱乐化”的倾向。文化市场不同于一般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兼具教育引导和娱乐消费的双重功能,这决定了文化产品和服务也就具有意识形态和产品的双重属性。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坚持正确导向,保证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防止盲目以高流量和热度为追求,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丧失道德和政治底线,产生诸如严肃的政治问题被扭曲、社会议题被消费、红色历史被娱乐等问题。

四、结 语

感性传播是当今传播不可阻挡的趋势之一,想要提升大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需要在新时代科学把握舆论传播规律,正确认识并挖掘利用感性传播的优势,拓宽意识形态表现方式,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深化主流意识形态在大众日常生活中的渗透度,把理论层面的先进性转化为对大众行为模式和价值选择的生活化指导,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让感性传播在引领大众思想和凝聚情感共识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同心共筑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史献芝.转译界面:夯实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恰切进路[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

[2] 宋辰婷.网络时代的感性意识形态传播和社会认同建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3] 赵颂平.意识形态的网络传播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8.

[4] (法)居伊·德波著.王昭凤译.景观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3.

[5] 侯立信.中国价值导向一元化与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辩证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6.

[6] 列宁.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467-468.

[责任编辑:杨楚珺]

猜你喜欢

价值认同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合理性解析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班主任管理艺术探析
价值认同视阈下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认同研究
人民群众广场舞发展的策略探讨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价值认同的辩驳与实践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