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2020-06-08梁欣乐
梁欣乐
常言道“习惯决定性格,细节决定成败”,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一生至关重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开展好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小学生“态度”、“习惯”的培养。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差、自我能动性不强等心理特点,很多孩子做作业养成习一些不良习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浮躁。孩子做作业时注意力特别不集中,左顾右盼,特别是旁边一有动静就赶紧关注。二是三心二意。主要是做作业不抓紧时间,一会儿削铅笔,一会儿找橡皮,边写边玩,还有的学生写字姿势不好,写的字马虎、潦草、抄错,在家做作业时,有的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作业,有的一会儿做作业,一会儿吃零食,一会儿玩玩具,做做、吃吃、玩玩,半小时的作业量,磨磨蹭蹭拖半天还没完成,效率极低,而且草率马虎、不求质量。三是依赖心理。一部分孩子必须由家长或老师陪做,否则就不能完成;还有一部分孩子是作业过程中一遇到问题就申请帮助或辅导,或者用手机、电脑上网查找,不肯独立思考,作业完成了多半是家长或老师帮助检查。这些现象在学困生身上尤为突出,成为当前课改中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转化学困生的一个难题,学生发生这些错误主要是没有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作业习惯,可见要提高作业的正确率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和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这一学年我把“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作为我的研究专题,收获颇多。
一、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正确看待学生,了解作业的作用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时代在发展,教师的观念不能循规蹈矩,古板守旧,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措施。
首先,作为教师应该特别讲究所布置作业的质量,坚决不让学生反复做一些机械性、重复性作业,要体现知识的巩固性、系统性,使学生经过积极的思考能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能使学生认为作业是一种负担,敷衍了事。
其次,作业的形式应该多样化,就语文作业而言,要有书面作业、阅读作业、口头作业、实践作业等。可以说,作业是一种与学习有关的思维活动,学生只有通过完成作业,才能内化自己的能力,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最后,教师还要注意因材施教,对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布置难度不同的作业。人的能力有高低之分,学生的学习水平也一样,有高也有低。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重视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确定相应的发展目标,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这样,教师布置的作业才会收到如期的效果。
二、深入了解学生,合理制订措施
学生不良作业习惯的背后一定有其深层次的原因,这需要我们教师能认真对待,不能草率处置。要纠正学生的学习习惯,我们应采用人性化的模式,制定的措施不仅要循序渐进,而且要因人而异。有果必有因,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科学的分析导致学生产生不良作业习惯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掌握分寸,锤炼学生的意志
对学生而言,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化过程,而在这个转化过程中,严格要求是必要的,作业中不规范的错误一定要订正;书写不工整一定要及时指出,并在作业本上写上:“字写端正,争取优秀。”“相信你一定能把字写工整。”等简短评语。对普遍出现的错误在课堂上详细讲评,对重复出现错误的学生“开小灶”,对规范执行情况让学生进行自查、互查。
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学生的作业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但不能只讲要求,而应结合教学实际,精心备课,细心指导,反复训练、认真检查,严格督促,使良好习惯的养成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同时在反复实践和强化训练中要注意到学生个体的差异,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也就是不用同一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要把握分寸,做到“严之有度”。
四、手段灵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它是学习的营养剂和催化剂。而兴趣培养的重要途径就是“激励”。只有让学生觉得有兴趣,那么学习的全过程才会是一个主动的、轻松的过程。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作业我给予不同的激励机制。对平时作业就很好的孩子,对正确、规范,书写工整的作业,我会画一颗星,或一个笑脸,或给他一个“优”,对平时不爱交作业的学生,只要按时交了,我也给他“优”,并鼓励他以后也这样做。有的学生作业明显进步就写上“你进步了,希继续努力。”“字越来越端正、美观了。”“真棒!”等激励的评语,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劲头。当然,孩子们也会有反复的时候,我就表示理解他们,并想方设法鼓励他,用心,用爱,用情,激发每个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学生们的作业书写、作业质量越来越好。
五、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强化习惯养成。
一个良好习惯的形成是不容易的,良好的作业习惯的形成也是如此。它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一两天、一两个月、一两年的事,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反复训练,逐步发展是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的最基本的方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能力增长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要求,如在小学低年级,要让学生養成在校时间按时完成作业,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水平的提高,知识的不断更新,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完成在校时间的作业,还要及时完成家庭作业,并且作业量也要逐渐、适度增加。特别是学生处于低年级的时候,要坚持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才能取得预想的结果,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学得轻松、愉快!
总之,“习惯决定性格,细节决定成败”,好的习惯受益终生,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一生至关重要,做为一名教师,就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