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蛮荒之地到梦里水乡

2020-06-08郑世琳

青年文学家 2020年14期
关键词:南渡水乡江南

郑世琳

摘  要:诗歌中的江南意象似乎一直都是文雅安宁的梦里水乡。其实不然,江南意象并非从来如此,而是从蛮荒之地的负面形象,历经时光流转,在历朝历代的风雨沧桑中逐渐演变而成的。但在学术研究领域,关于江南意象演变的研究一直相对较少,人们似乎惯性思维地认为江南意象从来如此,而不去追溯它的演变历程。经细致分析江南意象的形成过程,笔者发现,两晋时代是江南意象形成的关键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江南意象是在两晋时代真正开始落地生根的。西晋时期,江南从偏远落后的蛮荒形象开始转变为有奇珍异草的神秘异域,江南士人入北为仕后,江南才被赋予了乡愁的气息。永嘉之乱后,衣冠南渡,诗歌中江南意象多寄托了亡国之思,黍离之悲,以及恢复中原的志向。东晋中后期,移民后代安居乐业之后,诗歌中的江南意象开始转变为温静从容,岁月安好的富贵温柔乡,江南意象传统由此奠定。

关键词:江南;意象;两晋;南渡;水乡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14-0-04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1],“梦入江南烟水路”[2],“多少楼台烟雨中”[3],“江南三月听莺天”[4],“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5],“白头想见江南”[6],“杏花春雨江南”[7],“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8]……诗歌中的江南意象似乎一直都是安宁美好的梦里水乡。其实不然,江南意象并非从来如此,而是从蛮荒之地的负面形象,历经时光流转,在历朝历代的风雨沧桑中逐渐演变而成的,正如“‘江南认同的产生,不是一下子出现的,而是经历了北方中原认同在其中纠缠挣扎,死而后生,是北方渐渐化入南方的过程。”[9]其中两晋时代是江南意象形成的关键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江南意象是在两晋时代真正开始落地生根的。但在学术研究领域,关于江南意象演变的研究一直相对较少,人们似乎惯性思维地认为江南意象从来如此,而不去追溯它的演变历程,而两晋诗歌中江南意象的流变分析更是稀少,更别提系统、细致、深入的学术研究了。本文主要研究两晋诗歌中江南意象的流变,将以两晋诗歌的细节、整体为具体文本,之外的其它历史、文学、艺术作品作为广阔坐标系,以及创作者的历史背景作为深入途径,力图真正洞察两晋诗歌中江南意象的衍变历程,以及诗歌创作者的微妙心理,希冀着能对未来诗歌研究中江南意象探析的进一步深化有所裨益。

一、西晋时期:奇珍异草,偏远异域

西晋之前,江南一直被视作南蛮之地,环境恶劣,文化冷清,经济落后。如《史记.货殖列传》所述,“江南卑湿,丈夫早夭”[10]。秦汉时期,卑湿的江南还常被作为中原罪犯的流放地。西晋前期的诗歌也延续了这种对江南负面的,了无文化的印象。

西晋前期的诗歌也如前面历朝历代一般甚少写到江南。毕竟当时的诗人普遍都有中原中心意识,他们打心眼里瞧不起地处边缘的江南,自然会在创作中有意无意忽略江南。这种中原中心意识自西周起即有,认为中原才是华夏正统,中原之外皆是未开化的野蛮人。正如《说文解字》里所写,夏,“中国之人也。”[11]段注:“以别于北方狄、东北貉、南方蛮闽、西方羌、西南焦侥、东方夷也。”[12]文化上也是以中原文化为正统,比如诗经里只有雅音才是华夏之正声,而江南文化在中原诗人眼里始终是不值一提的蛮族文化。

江南在詩歌中的负面形象是从江南风物传入中原才开始逐渐转变的。西晋时,越来越多江南独有的奇花异草、奇珍异宝通过进贡、通商的方式传入中原,倍感新奇的诗人们开始将这些江南风物写入诗歌中,比如傅玄曾作《歌》:“渡江南。采莲花。芙蓉增敷。晔若星罗。绿叶映长波。回风容与动纤柯。”[13]张载《诗》里则重点列举了江南丰富的物产:“江南都蔗。张掖丰柿。三巴黄甘。瓜州素柰。凡此数品。殊美绝快。渴者所思。铭之裳带。”[14]西晋宗室司马彪在《诗》中写道:“玉出阆风侧,珠生南海滨。奕奕不同阪,苏桂扬其芬。”[15]还有孙楚的《出歌》:“茱萸出芳树颠,鲤鱼出洛水泉。白盐出河东,美豉出鲁渊。姜桂茶荈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蓼苏出沟渠,精稗出中田。”[16]江南风物采莲、茂林、修竹、花草、江淮、橘柚等成为诗歌中描绘江南的常见物象,在诗人对江南风物的由衷赞美中,诗歌中的江南意象开始由不宜居住的蛮荒之地逐渐转变为充满奇珍异宝的独特异域。

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诗歌中写尽江南奇珍异卉,但背后的看向江南的目光仍然是俯视的,甚至是猎奇的,这也使诗歌中的江南依旧被突显着文化、政治上的落后、附属形象。最典型的是荀勖所作的《食举乐东西厢歌》,诗中写道:“往我祖宣,威静殊邻。首定荆楚,遂平燕秦。亹亹文皇,迈德流仁……西旅献獒,扶南效珍。蛮裔重译,玄齿文身……”[17]呈现了江南向中原进贡的方物,也刻意描绘了江南玄齿文身的落后文化。更极端的,是中原诗人将江南民歌《白鸠》成了《拂舞歌诗五篇 白鸠篇》,诗中,中原诗人用江南人的口吻表达了江南人希望被西晋占领,教化的愿望,“翩翩白鸠,再飞再鸣。怀我君德。来集君庭。”[18]显示出了中原人对江南的傲慢姿态,他们认为江南这种落后地方自然是仰慕北方的,希望学习北方文化的。

如果说通过江南风物书写江南意象的诗歌更多是对江南意象的想象,毕竟诗人还未至江南,那平吴战争期间,因行军进入江南的诗人在书写江南时就是实实在在的切身体会了。西晋时期,江南还未被充分开发,丰富宜居的资源依然被掩于荒凉山水间。因此行至江南,疲于伐吴的诗人无不将江南视作凄凉悲切的象征。比如棘据在《杂诗》中写道:“吴寇未殄灭。乱象侵边疆……怨彼南路长。千里既悠邈。路次限关梁。仆夫罢远涉。车马困山冈。深谷下无底。高严暨穹苍。丰草停滋润。雾露沾衣裳。玄林结阴气。不风自寒凉。顾瞻情感切。”[19]夏侯湛也作《江上泛歌》:“临长江兮讨不庭。江水兮浩浩。长流兮万里。洪浪兮云转。阳侯兮奔起。惊翼兮垂天。鲸鱼兮岳跱。縻芜纷兮被皋陆。修竹郁兮翳崖趾。望江之南兮遨目桂林。桂林蓊郁兮鹍鸡扬音。凌波兮愿济。舟楫不具兮江水深。沈嗟回盻于北夏。何归轸之难寻。”[20]江南在棘据和夏侯湛的诗歌中都弥漫凄楚,愁云惨淡,他们都期盼着尽快回故乡北方,并不愿久待江南。

公元280年,西晋灭吴,统一江南后,中原士人眼中的江南仍是位在低位的他者,诗中每提江南,便充满了传承正统中原文化,位处政治中心的优越感。潘岳的《为贾谧作赠陆机诗》、石崇的《大雅吟》等皆是如此。

江南本身文化荒芜,诗人甚少,更少有作品传世,直到西晋灭吴,江南士人入北为仕之后,才开始大量出现江南诗人自己的作品。江南诗人多入北方为官,他们笔下的江南则是不断遥想,追忆,怀念着的故乡。最有名的是典故“莼菜鲈鱼”。江南诗人张翰在中原任职,在洛阳秋风起的时分,他格外想念江南,念起家乡美味的菰菜、莼羹和鲈鱼脍,由是作诗《思吴江歌》,“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鱼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21]于是决然放弃官位,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江南。陆云在诗歌中也倾诉了思乡情切,“修路无穷迹。井邑自相循。百城各异俗。千室非良邻。欢旧难假合,风土岂虚亲。感念桑梓域。仿佛眼中人。”[22]还常在诗歌中自赏江南才士,赞美江南风物,如《答兄平原诗》“晞光怀宝,焕若南金。披华玩藻,晔若翰林。”[23]陆云之兄陆机的诗亦然,“愿假归鸿翼。翻飞浙江汜”[24]等诗中将江南作为了思念的意象,《吴趋行》“蔼蔼庆云被。泠泠祥风过。山泽多藏育。土风清且嘉。泰伯导仁风。仲雍扬其波。穆穆延陵子。灼灼光诸华。王迹颓阳九。帝功兴四遐。大皇自富春。矫手顿世罗。邦彦应运兴。粲若春林葩。属城咸有士。吴邑最为多。八族未足侈。四姓实名家。文德熙淳懿。武功侔山河。礼让何济济。流化自滂沱。淑美难穷纪。商榷为此歌”[25]等诗中则是自豪地赞美江南,尽数列举江南地杰人灵之美,也是在陆机的诗歌里,第一次出现将江南写作“水乡”这一后世经典意象,即《答张士然诗》中:“余固水乡士。摠辔临清渊。”[26]江南士人笔下的江南意象除了寄托思乡之情,还有在北方备受猜忌排挤,不受重用,怀才不遇的苦闷。晋武帝灭吴后,认为孙吴人顽固,遂不重用江南人。直至晋惠帝时期,江南仕宦仍然稀少,陆机在为贺循写荐书时就颇有怨意,“至于荆、扬二州,户各数十万,今扬州无郎,而荆州江南乃无一人为京城职者。”[27]细品江南诗人的江南诗,虽在意上已有深度,但意与象毕竟不够浑融,还未有将江南意象充分化的成熟作品。

二、南渡时期:黍离之悲,亡国之思

永嘉之乱,衣冠南渡,中原汉族大举南迁江南。陈正祥在《中国文化地理》中指出,自永嘉之乱起,中国文化中心开始大规模南移,最终使江南获得文化中心地位。晋室南渡的确成为了江南意象衍变的重要转折点。

在此时期的诗作多是记叙由北入南避乱中颠沛流离之苦。此时的江南意象多寄托着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痛苦。诗歌中的江南意象除了内含黍离之悲,亡国之思,还激荡着恢复中原的志向,由此江南意象中极其重要的“新亭”诗语产生。“新亭”最早出自《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28]“新亭对泣”由此成为诗歌典故,被后世不断引用。如后世陆游《夜汩水村》:“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29]辛弃疾《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30]东晋初期的士人们之所以都以克复神州为志,很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的正统观念是“认庙不认神”[31],东汉、魏、西晋皆以洛阳为都城,汉人们认庙不认神,认为谁能定鼎洛阳,得到中原,谁就是正统。

三、东晋时期:温静从容,岁月安好

东晋中后期逐渐在江南安定下来,这时期的詩人多是北方士族移民的后裔。相比于东晋前期沉浸于亡国之悲,无暇江南山水的先辈们,这些生来安居乐业的移民后代们开始真正关注和凝视江南,诗歌中的江南意象从此开始质变。

而江南自身也从南迁而来的中原先进生产技术得到开发,加上本就温暖温润,适宜种植的自然条件,江南从未开发的山泽荒野、卑湿低地转变为了富庶宜居的鱼米之乡,再加上江南水光明媚,山色空蒙的景致,一切都为江南意象的形成做好了物质铺垫和环境渲染。

移民后代的诗人们在温静从容,岁月安好里不断地诗化江南。其中最普遍书写的是江南山水之乐,比如谢万的《兰亭诗二首》:“肆眺崇阿。寓目高林。青萝翳岫。修竹冠岑。谷流清响。条鼓鸣音。”[32]此时的闲适山水诗与西晋伐吴先辈们的凄凉山水诗已是截然不同。江南的众多地名也不仅仅是单调扁平的名字了,在诗歌中丰富为了一个立体多姿的存在,如建康、会稽、京口、五湖、吴江等。山清水秀、诗情画意之间,还有明媚婉约的江南女子,最典型的代表是诗歌中的采莲女,她们轻歌,泛舟,采莲,“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33],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拨动心弦。陶渊明更是赋予了江南淡泊宁静,悠然出世的精神高度,从“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34]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5],江南象征着隐逸闲适的生活态度,还有谢安的《与王胡之诗》“朝乐朗日。啸歌丘林。夕玩望舒。入室鸣琴。五弦清激。南风披襟。醇醪淬虑。微言洗心。幽畅者谁。在我赏音。”[36]歌、林、琴、弦,共同构建出江南的风致。而此间,玄学也被融入到了江南的意象之中,如孙绰《赠谢安诗》曰:“蔼蔼丘园。庭无乱辙。室有清弦。足不越疆。谈不离玄。心凭浮云。气齐皓然。仰咏道诲。俯膺俗教。天生而静……与尔造玄。迹未偕入。”[37]王羲之在《答许询诗》亦写道“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争先非吾事。静照在忘求。”[38]诗人们已然习惯安宁美好的江南。当桓温想迁都回洛阳,士族们都不愿回北方,更愿在江南。孙绰作《见征西大将军臣温表》,上书桓玄反对迁回故都洛阳,认为迁都是“舍安乐之国,适习乱之乡;出必安之地,就累卵之危”[39]。遂作罢。在他们的诗歌中,江南也已变成了故乡,视作了正统华夏文化的绵延传承。就这样在东晋中后期诗人不断的诗化过程之中,江南逐渐成为一个典型的诗歌意象,意象传统由此奠定。

综上,通过分析两晋诗歌中江南意象的流变,并且以诗歌作品之内的细节、整体作为具体文本,之外的其它文学、艺术作品作为广阔坐标系,以及创作者的历史背景作为深入途径。笔者得出结论,两晋时代是江南意象形成的关键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江南意象是在两晋时代真正开始落地生根的。西晋时期,江南从偏远落后的蛮荒形象开始转变为有奇珍异草的神秘异域,江南士人入北为仕后,江南才被赋予了乡愁的气息。永嘉之乱后,衣冠南渡,诗歌中江南意象多寄托了亡国之思,黍离之悲,以及恢复中原的志向。东晋中后期,移民后代安居乐业之后,诗歌中的江南意象开始转变为温静从容,岁月安好的梦里水乡,江南意象传统由此奠定。

东晋之后,诗歌中的江南意象在两晋基础上一直在衍变,生生不息,特别是之后安史之乱、靖康之变两次文化中心南移,江南意象日渐丰富多元:南北朝时期,以建康为中心的江南名士风度常见于墨端;隋唐时代,扬州成为文化重心,经济富饶,生活安乐,诗人张祜写下“人生只合扬州死”[40]的感叹;宋元时代,以杭州为中心,江南城市文化趋于繁盛;明清时代的诗歌里,苏州成为文化中心,江南意象里融入了繁华的城市文明、占主导的工商业、精致化的器物、和谐共生的雅俗;近现代迄今,江南意象里又入以上海为中心的民国情结、小资情调。这些丰盈繁复的江南意象流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整理分析和深入研究。

注释:

[1]韦庄:《韦庄集笺注》,聂安福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10页。

[2]晏几道:《小山词》,王恨林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

[3]杜牧:《樊川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44页。

[4]吴锡麒:《少年游》,南京大学文学院《全清词》编纂研究室编:《全清词》(雍乾卷·第12册),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6556页。

[5]苏轼:《东坡七集》,上海中华书局据匋斋校,1912年版,第170页。

[6]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06页。

[7]虞集:《道园学古录2》,上海涵芬楼,1911年版,第11页。

[8]张志和:《渔父歌》,彭定求、沈三曾、杨中纳等编校:《全唐诗》,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491页。

[9]胡晓明:《“江南”再发现——略论中国历史与文学中的“江南认同”》,《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10]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68页。

[11]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12页。

[12]许慎、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33页。

[13]傅玄:《歌》,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68页。

[14]张载:《诗》,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39页。

[15]司马彪:《诗》,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29页。

[16]孙楚:《出歌》,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00页。

[17]荀勖:《食举乐东西厢歌》,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90页。

[18]佚名:《拂舞歌诗五篇》,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13页。

[19]棘据:《杂诗》,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89页。

[20]夏侯湛:《江上泛歌》,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94页。

[21]张翰:《思吴江歌》,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38页。

[22]陆云:《答张士然诗》,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17页。

[23]陆云:《答兄平原诗》,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10页。

[24]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二首》,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82页。

[25]陆机:《吴趋行》,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64页。

[26]陆机:《答张士然诗》,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書局,1983年版,第681页。

[27]陆机:《上疏荐循》,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24页。

[28]刘义庆撰、刘孝标注:《世说新语》,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57页。

[29]陆游:《剑南诗稿》,钱仲联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136页。

[30]辛弃疾:《稼轩长短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02页。

[31]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00页。

[32]谢万:《兰亭诗二首》,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06页。

[33]佚名:《西洲曲》,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27页。

[34]陶渊明:《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诗二首》,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62页。

[35]陶渊明:《饮酒诗二十首》,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98页。

[36]谢安:《与王胡之诗》,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06页。

[37]孙绰:《赠谢安诗》,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00-901页。

[38]王羲之:《答许询诗》,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96页。

[39]孙绰:《见征西大将军臣温表》,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46页。

[40]张祜:《纵游淮南》,彭定求、沈三曾、杨中纳等编校:《全唐诗》,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846页。

参考文献:

[1]房玄龄等撰.晋书[C].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1月.

[2]司马迁.史记[M].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11月.

[3]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C].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9月.

[4]跃进. 江南的开发及其文学的发轫[J].文学遗产,2007(03):13-22.

[5]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M].第1版.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

[6]胡晓明. “江南”再发现——略论中国历史与文学中的“江南认同”[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3(02):113-123+156-157.

[7]刘昶主编.水乡江南——历史与文化论集[C].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1月.

[8]葛永海. 地域审美视角与六朝文学之“江南”意象的历史生成[J].学术月刊,2016,48(03):90-103.

[9]胡晓明.江南诗学:中国文化意象之江南篇[M].第1版.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7年6月.

[10]沈骅.江南文化十六讲[M].第1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年9月.

猜你喜欢

南渡水乡江南
溧阳市南渡镇推进“联防联治联建” 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唱不尽水乡幸福多
梦里水乡画里藏
水乡哪里美
他睡在九月的昙花里
小编有话说①
小编有话说②
小编有话说①
水乡的美,最美在人
浅说李清照后期词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