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人力资源国际化培养研究

2020-06-08李慧杰崔然红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年12期
关键词:国际化人力资源一带一路

李慧杰 崔然红

[提要] 根据当下关于“一带一路”倡议,大连市高校着力构建“知识、素质、能力”三位一体化的“一带一路”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通过树立“一带一路”国际化相关教育理念以及开展国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强化有关人才培养以及相关项目建设,在不断优化相关培养方案以及改革课程具体体系等内生途径层面,不断实现从扩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招生培养规模、打造来华留学教育品牌课程和专业、增强留学生教育管理等外延途径层面进行创造性的改革。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际化;人力资源

基金项目:2019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项目(编号:201910841009);辽宁对外经贸学院2018年度校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编号:2018XJJGYB22)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3月22日

一、概述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倡议“一带一路”,是对当下我国新的发展阶段提出的伟大战略决策,其中主要包括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的目的是让我国通过“一带一路”将周边的沿线国家与地区之间通过构建一种全新的政治互信和平等交流的多方面多边合作机制。在沿线互相联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推动了“带一路”倡议的顺利落实,而在这个环节中,需要人才的支持,特别是国际化人才。所以,在“一带一路”的倡议背景下,对于当下构建新时期的关于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模式和途径都十分得重要。

二、“一带一路”倡议对人力资源国际化培养的影响

(一)“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内涵。根据当下的文献分析来看,其中对于“一带一路”的具体研究主要内容是侧重于“一带一路”的战略目标与战略意义,然而在针对“一带一路”倡议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关于选择和对策的建议研究比较缺乏。拿孔子学院举例来说,自2004年创办以来,孔子学院就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与巨大的成就。根据国家网站的统计,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球13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25所孔子学院。到目前为止,孔子学院的学员累计已经达到了403万人,学员人数已经超过了之前所提到的几个机构。从数据上来看,我国的文化影响发展迅速,特别是在欧亚地区,这都借力于“一带一路”的政策。总而言之,我国的研究理论都普遍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为了融合地区之间产生的经济层面的合作以及人才之间的交流,是为了追求开放包容以及互联互通的理念。与此同时,国外也出版了大量的有关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书籍和图书,其中涉及了地缘政治、旅游线路、合作路线图、当地的历史文化等。然而,事实上针对“一带一路”倡议背景研究的理论中关于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研究还是比较少。在笔者看来,我们应该从“国际化人才该如何培养”“国际化人才具体是怎么样”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在“一带一路”背景之下关于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具体科学内涵。换句话说,也就是需要明确“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大连市关于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具体思维和人才培养目标与方向。

(二)“一带一路”倡议对大连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宗旨是为了全面优化“一带一路”人才培养的具体理念、数量、质量、结构和人才培养方式与模式,培养适应大连市的“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产业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各类的人才,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经济建设与人文文化之间的交流,从而实现沿线地区的不断繁荣;而另一方面,通过大连市在“一带一路”倡议顺利推进的实际过程中可以有效地促进大连市当地的高校进行广泛以及深入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相应工作。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在进行着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性创新、产业链转型升级以及国际化经贸之间的往来,因此需要不同专业的人才资源,这也将督促大连市的经济建设做好基础性的工作,持续推动贸易、金融、翻译、物流等各种专业人才需求市场的扩大,从而为大连市的各个高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创造更多的机会。

三、大连市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国际化教育水平较低。大连市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这之前,大连市地方政府和教育相关部门还没有把教育国际化列入工作规划和要点中。想要拥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和独立的办学体系,这需要许多的前提因素。首先,当地政府缺乏国际化视野,因此没有设立国际化的专业学科;其次,目前的师资力量难以适应教育的国际化发展需求;最后,当地严重缺乏国际化的生源,也就很难达到发展国际化教育的目标。随着自贸区教育培训开放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大量境外优质教育资源的通入,尤其是职业培训教育资源,各地方高校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在本科院校和境外职业培训机构的夹击下生存。优胜劣汰是竞争法则,因此地方高校必须做好充足的应战准备。

(二)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不足。大连市国际化人才培养建设的人才需求应是具有良好外语水平、懂得专业、熟悉国际规则、拥有国際视野、善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但从目前的供需现状来看,供给远远赶不上需求,大连市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缺乏。其实这跟我国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很大关系。比如高中的文理科分班,大学文、理工的学分制培养,导致学生的知识过于缺乏,再加上专业口径过于狭窄,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脱节,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等一系列的原因,就导致当地严重缺乏国际化的人才。为此,当地的一些院校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上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但是力度还远远不够。比如跨境电商人才,它依然是由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两个专业独立培养的。对于地方院校来说,如果不能突破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那么将无力承担为自贸区建设输送国际化复合型人才这一艰巨的使命。

(三)校企合作“双赢”局面尚未形成。大连市自贸区挂牌还不到一年,进驻的企业也都正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根本没有什么现成的经验可用。在这种初期阶段,企业和学校之间也就会存在资源信息的不对称,学校不知道企业需求什么,企业不知道学校能够提供什么,也就是找不到那个恰到好处的对接点,这是校企合作开展中的一个难点。地方院校本身的办学基础和实力都相对薄弱,也就导致企业缺乏与其合作的信心。而另一方面由于企业方面的缺位,又往往导致学校的专业建设论证不足和人才培养定位偏差,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也同样很难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校企之间无法达到双赢,双方的合作也很难有效的进行和开展。

(四)高校内部教育结构冗杂。单拿现在我国的现在的高校专业教育结构,多概念性和实操性重叠的现象,在外语方面体现内容还好,特别是在一些概念性不清的专业上重叠概念过多,也就导致高校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和目的性,从而降低了培养的标准,也就达不到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标准。就大连市高校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结构而言,产业与专业的概念应该分清,为特定的领域培养输送特定的人才,为国际上输送国际化人才,这才是人才培养和发展应该走的路子。

(五)缺乏区域性国际化人才培养交流合作。大连市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办学力度和强度不够,对于本身优势的资源没有充分的展现,因此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影响力还不够。现在就大连市各地区的高等教育水平来说,已经发展到较好的程度,对于特定领域专业的教育和研究甚至已经成为地区乃至国家的排头兵,合作是有,但深度和广度仍然达不到,也就无法形成沿线多边教育交流合作关系,也就很难培养国际化人才。

四、“一带一路”倡议下大连市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途径

(一)内生途径

1、大连市各个高校首先应树立正确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教育目标。各个高校应以服务“一带一路”的全新发展为导向,及时转变落后的旧思想和旧理念,为适应当下的教育理念做好铺垫。当然,对于高校的人才国际化培养教育理念实施也离不开学生的国际化意识和能力,这也就会让“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当下各个高校的大学生国际意识与能力的主动选择。大连市的各个高校应将“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经济和人文文化发展的相关情况及时更新和反映到教育教学以及相应的科研活动中去,大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并且,在这个“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的大缺口中,大连市的各个高校应该及时运用现代技术的新手段,结合学位教育和非学位教育两种形式,不断加快关于国际性的人才培养的步伐,不断促进当代大学生国际化的具体能力以及基础知识的更新和换代。大连市的各个高校应该重视国际化发展目标,建成完善的关于“一带一路”国际化的合作和交流局面。而针对于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就应该鼓励我们的教师带着“走出去”的思想,来不断提高自身的国际化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比如,政府的部门可设置“一带一路”的相关师资培训,设立地区访问基金或者关于“一带一路”地域性交流的专项基金,不断鼓励和推动教师到“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进行访学和交流。

2、提升区域性合作办学深度与广度,积极构建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大连市的各个高校应当不断加大“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办学力度和强度,结合“一带一路”政策积极开展推广优势资源,从而逐步增强大连市高等教育的影响力。由于当下大连市关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相关地区产业的发展依然处于前期的开发和使用的综合治理的阶段,因此需要积极主动建立完善的“一带一路”教育的相关合作平台以及人才培养的具体机制,为此可以不断加大“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经济建设规模,明确相关的各类专业性人才培养目标,为满足大连市沿线地区相关的教育事业发展以及相关的产业进行有效地对接。在“一带一路”的合作办学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大连市各高校在结合自身优势以及不足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办学模式和形式,通過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设置相关的大学以及办学教育基地,开展“一带一路”全新教育项目,跟“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签订有关学历学位互认机制,而逐步慢慢地建立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双边甚至多边教育合作交流关系。

3、扩大“一带一路”区域校企合作式人才培养项目。教育和经济产业进行有效地对接与合作是推动“一带一路”的重中之重,但是大连市仍缺乏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进行教育和经济产业合作的经验,所以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经济和教育产业合作的深度以及广度还不够。推进各个高校的产学研进行有效交流与合作是大连市高校进行“一带一路”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让“一带一路”人才培养的具体模式与如何提高大连市各个高等教育与经济和教育产业相同步,推进学校与相关的企业进行结合。因此,大连市各高校“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必须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产业和经济产业有效地结合起来,并且推进产学研三者进行沟通和合作来提高人才培养的效果和质量。在进行与产业对接的具体方面,大连市高校应该积极加强“一带一路”沿线行业间沟通,并且围绕经济和教育产业开展合作和发展,来制定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具体标准,促成经济和教育产业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来促进“一带一路”产业的全面发展。而且经济和教育产业要及时地向各个高校进行传达“一带一路”建设的最新信息,帮助各个高校优化人才的培养方向和策略。各个高校和产业之间应该建立在“一带一路”正确框架的范围之内开展沟通和合作,培养出高质量和高水平的综合型的专业人才。从而推动产教有机融合,最终实现高校和产业的协调发展,这就是大连市高校“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点。

(二)外延途径

1、重点扩大“一带一路”沿线留学数量,打造品牌教育。随着我国经济以及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高校之间的合作也越发频繁,通过联合办学来培养国际化人才也就应运而生,来华留学生数量不断地迅猛增长。就拿2019来说,来华留学生数量比去年增多了近200%。在这个节骨眼上,应该鼓励大连市的各个高校之间与省内外的其他高校联合,逐步建立一个“一带一路”人才培养的高校办学群,同时也要努力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来华留学生培养的质量,依托大连市各高校的优势专业和学科,开展多个层次的来华学习的留学资源,各个院校之间可以共享教学的资源,给予相互支持并且能定期进行有关教学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合作和交流,从而加强大学生的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关技术能力,同时培养其跨文化交流能力。

2、共建人力资源国际化政策,提升留学监管水平。随着外国留学生的数量不断增长,大连市各个高校必须建立起先进的留学教育管理制度体系,来加强对留学生所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培养,提升留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专业能力。在这方面,大连市各高校可以成立专职机构来增强“一带一路”沿线留学生的教育力量。例如,可以设立国际间的合作处、海外教育学院等等。让这些专职机构来负责留学生的招生、培养与管理工作,为留学生提供专门学习汉语教学课程以及专业的教学资源,为大连市的各高校的学生提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关于学习和就业的专业化指导。

五、结论

“一带一路”的推进,推动沿线地区和国家经济和教育的发展,对周边地区和国家有着十分强大的影响,大连市各高校的沿线城市以及地区对国际化人才需求也会愈发增多。各高校进行国际化人才培养就应充分考虑到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实际情况设置合理有效的课程体系,整合各个高校的教育资源,不断支持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探索最合适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连市各个高校对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从而更好地推进国家“一带一路”的建设与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于雯,苏婷婷.“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省高校复合型人才外语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11).

[2]刘妤.“一带一路”背景下西藏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国际化研究——西藏民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J].知识经济,2018(10).

[3]朱琳.“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类院校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时代教育,2017(15).

[4]孙一.“一带一路”背景下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J].普洱学院学报,2019(1).

猜你喜欢

国际化人力资源一带一路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人力资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