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2020-06-08刘红霞李婷
刘红霞 李婷
摘 要: 为构建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基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地方高校对内应进一步明确定位,及时制订调整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引进优秀教师;对外将实践课程安排、实习工作、社会调查实践等与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开展校政、校企、校地合作,尝试构建本地社会工作资源库,真正实现应用转型发展。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应用型 人才培养模式
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纵观社会工作的起源和发展——由社会实践发展至学校教育,因此,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非常重视学生实务能力的培养,重视专业教育与解决社会问题的结合。国外许多大学均要求学生至少有半年的实务训练或经验才能毕业,且大多采取连续实习与短期集中实训相结合的方法。但是,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是先作为一门学科引入的“舶来品”,教育先于社会工作实务而运行的特征,导致我国的社会工作教育回应社会需求的能力不是很强,且各省市地区社会工作发展差异明显,各高校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参差不齐。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发布的《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现阶段我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发展滞后,存在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不完善,人才数量缺口很大、能力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不相适应,与构建和谐云南的要求相比尚有较大差距[1]。2018年3月14日成立了云南省社会工作联合会,并召开了第一次会员大会。至此,云南省已有200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5万多名社会工作人员[2]。
楚雄师范学院自2014年成立社会工作专业并开始招生,截至目前已有六届275名学生,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经历了2014版、2015版、2019版三次修订。2014版培养方案要求最少158学分准许毕业,其中实践实训学分占30分,包括短期集中实训的个案社会工作实验、小组工作实验、社区社会工作实验和社会工作实务等课程中的实践部分,连续实习的专业见习、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和技能训练等。因实际教学中发现许多环节有待调整,因此很快进行了修订。2015版培养方案要求最少175学分准许毕业,其中实践实训学分占45分,新增设社会工作职业教育课程和服務学习实训课程。为全面提高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贯彻落实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本专业正在进行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二、现有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困境
根据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教学是高校进行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关键,人才质量与实施情况直接相关。为了更好地了解楚雄师范学院2014版、2015版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情况,笔者对本专业2014级至2018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52份。通过分析,发现本校现有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尽管从2014版至2015版有了很大的改善,课程安排、课程效果、学生专业价值观培养等都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多。这说明现有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然面临较多困境。
(一)教学经费和校外实训资源不足。
高校的办学经费最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地方财政增拨的教育经费,少数来源于学生学费、社会捐赠、高校事业性收入和银行贷款等,大部分高校的经费来源非常单一。近几年高校大规模扩招,国家财政拨款和地方财政增拨的教育经费紧张,导致高校办学资金不足,尤其是地方院校。经费有限,但是高等院校内的各硬件设施设备的修建和更新、软件设备的配备和运营、师生基本活动、学生生活等众多事项都需要经费投入,因此教育教学活动资金非常有限,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科研创新。本校社会工作专业自2014年开始招生,学校对该专业的认知更多的是理论知识教学,因此对于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非常少。2014级至2016级学生的实践教学经费部分是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申请社会组织公益项目,部分由老师的科研课题中开支,有时甚至需要老师和学生自己承担一部分。直到2018年开始,学院才开始专门投入一笔用于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经费。
云南楚雄位于祖国西南边陲,云南中部,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工作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楚雄市及周边民办社会工作机构非常少。尽管本校和楚雄州救助站、楚雄州儿保中心、楚雄州社会组织培育服务中心、楚雄州骑迹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等单位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但他们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很少,学生在实习期间曾想尝试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却总是困难重重,不被支持。因此,为了让学生有更多更专业的实践实训,本校和武定县正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昆明绿砖瓦社区服务中心、益心社工服务中心、西山区盼望之家和仁心社工中心等建立了实习合作关系,但因距离学校很远,只能进行时间非常集中的毕业实习。平时的服务学习、实验课程等只能在学校和周边社区开展,并且社区并不是很支持。
(二)师资力量缺乏。
随着高校教师编制改革,加速了高校教师队伍的流动,作为西南边疆的地方二本院校,当没有了稳定待遇的保障后,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将面临很大困境。本校社会工作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0人,生师比达1∶27.5;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1人,9人具有硕士学位,1人为在读博士,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很少;双师型教师共有6人,5人具有中级社工师职业资格,其中只有2人有三年及以上机构实务工作经验,缺少实务经验丰富的督导教师。师资力量不足,教师原本的课堂教学任务、科研任务较重,实践经验不足,对学生实践课程的督导便非常有限。为此,本院聘请了6名社会工作行业人士为兼职教师,但目前并未实际参与教学或实践指导。本校建有社会工作实验室,但并没有专职的实验管理人员,而是由任课教师和兼职实验室管理员进行实验室管理,导致不能充分发挥实验设备的效率,有待对教师进行进一步培训。
(三)培养目标定位模糊,缺少“特色”。
本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社工专业知识和社会工作方法,熟悉民政业务,能处社会复杂实务,能胜任基层社会工作管理机构和服务组织工作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3]。即希望培养社会工作综合性人才,既能适应政府工作,又能从事社会工作服务。第一,这和本院其他专业(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政治学和行政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很多交叉,导致很多学生、合作单位和社区居民并不清楚本专业的独特之处为何。第二,未能关注到本地地方特色和需求,云南楚雄是一个彝族自治地区,少数民族很多;经济比较落后,一直是扶贫重点地区,困境群体较多。因此,在社会工作专业通识课程的基础上,因更加围绕本地特色和需求,开展研究与服务。
(四)课程设置有待改善。
首先,从课程体系的内容来看,社会工作者应该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介入知识和工作知识。理论知识主要涉及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等,因此在主干理论课程中,应该设置这些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本校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课程中缺少政治学、经济学方面的课程,过多偏重社会学。介入知识,主要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涉及理论知识中的那些学科之外,还常常需要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的知识,即实务理论知识。本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实务课程曾尝试区分不同方向教学,但因教师数量和实践经验有限,只能选开一个方向。另外,实务课程过于宽泛,未能结合本地社会实际需求和特色来建设特色实务领域课程。工作知识主要是社会工作者与他人互动、沟通的技巧,除了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实际工作的训练。但是,本校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体系尽管设置了职业技能课,但教学中更偏向理论知识,缺少对学生的实训。
其次,从课程的学分安排上看,尽管从2014版培养方案至2019版培养方案中,实践课程学分比例明显增加,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三版人才培养中,在规定的总学分内,除了学校统一安排的通识选修课外,专业教育课程、职业教育课程、实践教育课程所剩学分并不多,若多元安排课程,则比较困难;若合并一些课程,又不符合国标规定。比如,本校社会工作专业2015版和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中,个案工作实验、小组工作实验、社区工作实验及服务学习一和二只有1学分;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社会工作伦理,只有2学分。
最后,从课程的学期安排上,较多学生对课程的学期安排存在不满,主要是第四学年的安排。第一,主要是毕业实习的学期安排,本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这学期同时有国家公务员考试和研究生考试,但楚雄并没有审核点和考试点,部分学生觉得分身乏术,难以应付。第二,绝大部分学生在大四学年都在重点准备考研究生、考试、找工作等,2014版和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最后两个学期除了实习和毕业论文之外,还安排了其他课程。楚雄不是发达城市,工作机会很少,因此大部分学生需要往返其他城市参加考试和面试,觉得大四学年的课程将他们限制在了学校。
(五)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较高,但从业者少。
通过笔者的调查分析发现,本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超过一半的学生对本专业有较高认同感,但只有1/3的学生最终从事社会工作或相关行业。目前,云南的社会工作机构或社区社会工作者对本科学历人员的薪资待遇为3000元—4500元每月,基本都会购买五险。但是,因云南整体社会工作的发展相对滞后,政府购买服务不多,机构大多不能连续申请到项目,资金来源非常有限,自身的长期运营难以维持,不能长期保障本机构员工的待遇。发达地区的社会工作机构相对较好一些,但工资水平较其他行业仍然偏低,且生活成本高昂,选择省外就业的学生很少。本校生源绝大部分来自于云南本省,偏远贫困地区的学生尤其多,家庭负担很重。目前社会工作行业存在薪资待遇偏低、不稳定、职业发展等问题,导致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很少從事本行业工作。
三、对构建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其中明确指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4]。需要一支庞大且专业的社会治理人才,尤其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根据教育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要求地方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5]。这些都要求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地方高校应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针对其中存在的困境,笔者有如下思考:
(一)扩展教学经费来源,增加实践教学投入。
一方面,地方高校应努力创新和发展,重视应用型专业学科建设,争取更多国家财政拨款和地方财政增拨的教育经费。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应扩展教学经费来源:第一,在法律政策的允许和支持下,结合地方需要,开展委托培养、教育考试、函大、电大、夜大及短期培训班等活动,提高高校事业性收入;第二,鼓励科研创新、项目创新,积极申请国家各类基金项目、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公益基金支持项目等,这类项目的经费除了研究之外,很多可以直接用于实践教学投入;第三,吸引社会各界的捐助,补充教学经费不足。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学生实务能力的培养。因此,有教学经费后,分配时应重视实践教学的投入,专设实践教学经费开支。另外,除已有科研奖励外,学校还应设立社会实践项目并给予经费支持,由学生申请,其中优秀结项的颁发奖励,并在综测中给予加分。这样,从日常教学和课外活动两方面保障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务训练。
(二)主动出击,搭建更多社会工作实训平台。
位于偏远地区的地方高校,本地社会工作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社会各界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认识不足,一味等着他人寻求合作,不如主动出击。首先,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地方高校应立足当地实际需求,通过本校社会实践项目、申请的公益基金支持项目就地开展社会服务,树立社会工作专业助人自助者的形象,提高居民对本专业的认识和认可,逐步扩大影响力。其次,在形成一定社会认知和影响力的基础上,主动与本地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机构、与社会工作相关的政府单位、妇联等沟通,将双方工作结合,建立长期深入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日常教学实践提供多样化并相对稳定的场所,在已搭建的实训平台上进一步扩大成员队伍,形成资源中心。以此为中心,推进本地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发展。最后,不能只限于高校所在地,应与周边较发达地区,甚至深圳、北京等地的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合作,达成实习协议,将有兴趣从事社会工作行业的学生送到发展更完善的地区完成集中实习,提高集中实习质量。同时,将实习与未来就业联系在一起,可促使学生从事本行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