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2020-06-08谢加辉
谢加辉
摘 要: 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如何写出个性化?作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首先读写结合、丰富学生积累;其次通过仿写、创新,丰富写作个性;再次开放写作时空,让习作表达孩子们的真情实感。习作教学贵在培养学生自主写作意识,提高写作能力,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关键词: 个性 作文 个性化教学 真情实感
伴随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作文教学向着个性化方向发展,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写作,以促进学生自由个性的发展,已成为当代写作教学改革的必然方向。邓志伟在《个性化教学论》中指出:《语文课程标准》贯彻了这样的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1](2)我认为,小学生写作现状是学生不是“用我笔写我心”,而是围绕着教师的思路来写作。作文教学是学生自由表达的阵地。学生只有写出自己想写的内容,个性化地表达自己对文字与情感的诉求,才是符合新课标精神的作文教学。在这里,我提出个性化作文。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由此可见,个性化作文教学就是回归学生个体需要的作文教学。在个性化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增强主体性。教师可采取以下策略在习作过程中促进学生个性不断生成、发展。
一、从读学写,重在积累
1.阅读的过程是从语言文字到理解内容到体会思想感情的一个心理体验。
作文是从思想感情到选择内容到形成语言文字的语言表达过程。阅读与写作有着密切的联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名言精辟指出阅读与写作相互促進的关系。现在的小学生作文内容单调,表达能力较差,除了生活两点(学校、家庭)一线外,读书太少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正因为生活不能提供丰富的作文素材,阅读就成为获取间接经验的重要途径。学生可以从阅读中获得知识,可以学习语言,可以掌握表达方法,还可以受到各种教育。功夫下在平时的日积月累中,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写作时,就能运用那些与作文有关的知识,适合表达内容的方法。从毛泽东诗词中我们很容易找到古人诗词的影子。例如,他读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心生感慨后“反其意而用之”,作一首同题词。豁达大度的“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与凄婉哀怨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形成鲜明的对比。《菩萨蛮·大柏地》中的“雨后复斜阳”显然是从唐温庭筠词《菩萨蛮》中的“雨后却斜阳”化出的。旧瓶装新酒,这些正是诗人阅读后积累在记忆里,到写时自然而然就用上了。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古今中外名著,积累词汇,扩大眼界和见识。每学期认真指导学生阅读一两本书,做好读书笔记,认真领悟,培养良好的语感,丰富积累。
2.积极开展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道出了积累对表达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就要求教师平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引导学生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小学阶段是儿童想象活动的敏感期,教师引导学生多看课外书,并要求学生在读书时遇到好词佳句多读读、多记记、多品品,逐步把书面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必要时,老师跟学生一起赛跑,看谁读得多、记得多。这样习作时就能做到“先积而后发,厚积而薄发”。另外,教师还要成为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可经常给学生找些精彩片段让学生赏析,提高鉴赏能力。还可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体验到读书的乐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依托课内文本,结合课外阅读实践活动,通过多途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充分利用文本语言引导学生积累写作语言、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利用文本语言积累写作语言。语文教材中的作品语言有的精妙生动,有的凝练优美,是小学生学习写作的典范。阅读经典文章,学生既能感受语言艺术之美,得到美的熏陶,从而萌发写作的兴趣,又能吸收积累写作语言,天长日久,待到自己说话、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贴切自然。作家手中的生花妙笔,为我们留下了很多优美经典的语句。
如《翠鸟》一文可以这样教学,老师着重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翠鸟的语句“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通过多形式的朗读,学生牢牢记住这句话,并课后把这句话摘抄到积累本中,这样老师利用文本语言,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内容,学生在今后习作中遇到写动物的文章时就可以借鉴。
3.加强实践活动,丰富写作题材。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涌,文章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2](363)创作理论强调:创作的源泉来自生活。都是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丰富又充满童真、童趣的活动,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如春天野外踏青、夏天聆听鸟叫虫鸣、秋天漫步田园、冬天雪中即景。那种感觉别提有多惬意。也可根据需要有的放矢地组织一些有益的实践活动,如做家务、办小报、贴叶子画、粘种子画等。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留心观察、体验,同时把感受写下来。这样不仅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能力,还做到了说真话——“我口说我想”,表达了真情实感——“我笔写我心”,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老师还注重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体验中积累。各实验教师结合在学校、家庭、社会、自然各种情境中发生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童心去感受生活,用童眼去观察世界,用童身去体验生活,加强积累,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让学生把生活实践当成课堂。在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领略自然景观,体验绚丽多彩的自然生活;关注社会动态,体验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开展课外活动,体验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布置生活作业,体验喜怒哀乐的家庭生活。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习作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三、开放写作时空,表达真情实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从小培养好的文风,不但对于写作,而且对于做人,都是十分重要的。写作是思情感情的文字表达,文风如做人。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写真实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也是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认真观察、思考、实事求是的生活态度。
首先是训练内容的开放。小学阶段,要求学生把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的事情写清楚。记事,抒情真实可信。我们要求学生写真实的生活,才能促使学生认真生活,细致入微地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充实自己,做好写作文的准备。这就要求教师结合现实生活进行作文训练。教师命题时,要注意联系实际,面向生活。如:结合学校运动、庆“六一”活动、各种比赛;结合节假日,如“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等;学校各方面工作你有什么建议,请写一份建议;心里有话要对谁说,请写一封信,老师转交……或者放宽命题范围,让学生自选角度;鼓励学生平时多写随笔,自主命题。让学生感到有话可写、有情可诉。
其次是训练手段的多样互补。改变课堂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课外练笔、日记、读后感各种文体自由写作,学生立意、命题、选材自主完成。课文练笔能够丰富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小學生的自觉性要差一些,教师要注意采取各种方法督促,如:开展评选“优秀课外小练笔”活动,“手拉手,我们都是小老师”(学生结对子互批互改)等活动,鼓励学生邀请家长参与进来。各种形式的作文竞赛和征文活动都是作文练笔的好方法。在这种活动中,学生得到展现自我的机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写真话、实话、心里话,才能写出个性,才能扎实有效地打好作文基础。
再次,我在习作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的优秀习作,发挥学生优秀习作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如鼓励学生给报刊投稿,各级各类机构举办的征文活动,以活动为平台,促进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上学期,我班上的学生谢子萱在三明市中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比赛中,参赛的习作就获得了全市二等奖。我充分利用这样的契机,鼓励学生大胆参加各种习作竞赛活动,在习作中写真话,表达真情实意,学生的习作自信心增强了,习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小学作文是基础,个性化作文教学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和真实感受,鼓励个性化表达和创造性表述,展示个性特征。我们提倡个性化作文教学,正与时代和社会对作文教学的新要求不谋而合。
参考文献:
[1]邓志伟.个性化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4).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文章例话》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2).
本文为三明学院面向三明市基础教育改革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MJY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