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改路径与对策研究
2020-06-08章德玉
章德玉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是当前高校教学面临的紧迫问题。文章以课程思政改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研究分析,从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为出发点,设计和构建了一个集总体战略、组织落实和实现途径为一体的系统化、动态化课程思政建设体系,并从三个方面对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课程思政;路径;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21-0074-02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2017年12月教育部在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要大力推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2018年5月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铸魂育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当前新形势下,实施大思政教育体系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目前课程思政建设已在各高校展开,要求将课程思政融入各课程教育教学中,在课堂教育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在专业学科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过程中,“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思想道德”“科学探索精神”等思政元素不可缺少,二者密不可分。专业课程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与使命。要扭转专业课程教学重智轻德现象,结合本专业课程特色,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将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紧密联系起来,发挥课堂思政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指导作用,确保全程、全员和全方位育人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实现多领域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一、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改思路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鲜明的方向性,明确体现在社会和人发展的目标指向以及价值取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就是要培育大学生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构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专业课程思政改革应立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各专业课程属性及知识特点进行。具体改革思路为:着眼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专业课程思政目标和专业课程的课程属性及知识特点,构建总体目标、组织落实、运作实施为一体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水平,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二、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改总体目标
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总体目标是:立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专业课程的课程属性及知识特点,通过多个途径和手段,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理念,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三、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改组织落实
学校要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组织管理。由学校党委负责全面领导,党委组织部门负责牵头,制定本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总体规划,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的规章制度,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各职能部门要协同配合,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的各项任务。各学院要负责贯彻落实学校有关课程思政建设的政策和制度,结合实际制定学院课程思政建设规划和具体措施,落实到各系部进行具体实施。各系部要制定课程思政建设实施细则,落实到每个教师和学生身上。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最重要的实施者和推动者,要发挥主体作用,在学生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
四、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改实现途径
(一)高校教师要培育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
实现高校课程思政目标的首要任务就是培育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而教师就是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者和推动者,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是“课程思政”有效实施的决定性因素,缺乏思政育人意识很难在专业教学中凝练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教学过程。
1.自觉树立“课程思政”新理念。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就是构建“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专业课教师要转变观念,矫正思想误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思政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责任,更是专业课教师的责任,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有意识地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入思政教育的精神和理念。
2.强化自身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专业课教师要有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深刻领会思考本学科、本专业在快速发展中的内在价值和社会价值,努力挖掘本学科、本专业中的思想政治元素,才能真正做到将知识传授和思政教育融为一体。
3.提高自身修养,做到言传身教。专业课教师要不断加强师风师德建设,提升自身思想修养,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以身作则,做好思想引导和行为示范。
(二)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方案
1.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嵌入课程思政。充分提炼本学科、本专业的内在价值和社会价值,努力挖掘本学科、本专业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将其嵌入专业课程大纲、教学、考核等各个环节,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进行融合,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得到拓展,形成“大思政”格局下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并驾齐驱的教育体系,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教育的融合。
2.创新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可结合课程思政教学的规律和专业课程教学的自身特点,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学生的参与。当前高校推广的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智慧课堂等为创新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和手段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要充分利用优良资源,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课程思政。
3.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在教学中进行移植使用。收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建设,在实际教学中这些案例库可以进行移植和使用。重点搜集学科发展前沿及与专业相连的反映社会热点的教学案例,理论联系实际,情理结合,通过实例分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而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说服力,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無缝衔接和自然过渡。
(三)建立健全課程思政建设的教学管理体系
1.各教学单位和部门结合实际制定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规划。在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修订和完善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规范、教学设计、评价标准等;健全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管理制度,定期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研究、落实和总结;创新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载体,开发课程思政的新平台、新资源。
2.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的持续评价和监督体系。一是要加强对课程思政建设过程的管理,及时跟进课程思政建设进度。二是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实施合理的课堂思政教学评价制度。三是要将课程思政纳入校领导和教学督导等听课的重要内容,进行持续的、长期的督导,保障课程思政建设的开展。
3.要做好课程思政的教学服务工作。首先要有一定的经费保障,确保专项建设的顺利进行;其次要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服务和软件设施服务,做好教学设备的维护,提升校园网络化和信息化建设水平,保证信息交流的高速畅通;最后要利用新媒体技术展开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增加网络课程的设置,建立互联网交流平台,保持学生的反馈和征集通道的畅通。
参考文献:
[1]张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01).
[2]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3]王学俭,石岩. 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1):33-41.
[4]何玉海.关于“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与实现路径的探索[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9,(10):130-134.
[5]潘瑞姣,李雪,桑瑞聪.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教师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培养浅析[J].大学教育,2019,(11):204-206.
[6]卢杨,刘芳.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点位思考[J].高教学刊,2019(23):164-166.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professional courses is a trend in the curr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are carried out in the reform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and a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overall strategy,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and the realization methods is designed and constructed to realiz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teaching of specialized courses. On the basis of these aspec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ncrete sugges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Key words: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path; countermeas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