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F、抗RA33 抗体、抗CCP 抗体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治中的应用及体会

2020-06-08冯彦昆郭雯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5期
关键词:类风湿特异性阳性率

冯彦昆,郭雯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华医院,新疆 伊犁)

0 引言

通常RA 患者发病3 个月内便会发生关节滑膜破损,若不给予患者尽早治疗,则会导致一部分患者在发病后的两年内出现极为严重的骨质破坏[1-2]。由此可见,尽早对RA 患者给予有效的治疗以及诊断是非常重要的[3]。目前临床针对RA 患者诊断依据为RF(类风湿因子自)检测、X 线检查以及临床表现情况等,然而早期的RA 较为隐匿且多变,当患者完全符合相关标准时早已发生骨关节损坏,同时其他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RF 均存在阳性率,使得RA 患者的早期干预治疗以及早期诊断受到阻碍[4-5]。本文经本院高层伦理委员会批准后随机选取2014 年1 月至2016 年12 月肾病风湿免疫科收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60 例,针对类风湿关节炎(RA)诊治中应用RF(类风湿因子)、抗RA33 抗体、抗CCP 抗体(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联合检测情况进行深入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本院高层伦理委员会特此批准后随机选取2014 年1 月至2016 年12 月共接诊130 例按照诊断结果将其分为RA 组63 例与非RA 组67 例,再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正常健康人群30 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0 例,男16 例,女14 例,年龄17~67 岁,平均(42.5±3.6)岁;RA 组63 例,男38 例,女25 例,年 龄17~62 岁,平 均(43.1±3.2)岁;非RA 组67 例,男33 例,女34 例,年龄23~72 岁,平均(48.3±3.9)岁,其中皮肌炎8 例、混合结缔组织病5 例、系统性红斑狼疮32 例、干燥综合征22 例。以上收诊的160 例患者都符合1987 年美国风湿病学学会(ACR)中与RA 相关的诊断标准。通过给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方式对患者RF、抗RA33 抗体、抗CCP 抗体进行检测。将以上三组患者所有相关基线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显示P>0.05,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RF 选用重庆中元生物公司相关配套试剂进行检测;抗RA33 抗体选用深圳亚辉龙公司生产的酶联免疫试剂盒进行检测,若检测结果在30 AU/mL 以上则为阳性,若等于或是在30 AU/mL 以下则为阴性;抗CCP 抗体选用深圳亚辉龙公司生产的酶联免疫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在30 AU/mL 以上则为阳性,若等于或是在30 AU/mL 以下则为阴性。

1.3 观察指标

对诊断价值的评价从以下几项指标进行评价,分别为:收益价值指标(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真实性评价指标(误诊率、特异度、灵敏度和漏诊率)、可靠性评价指标(精准度)。若其中三个指标任意一项为阳性则判定为RA,若存在一个阴性,则判定为阴性,需全部为阳性才诊断为RA。

1.4 统计学方法

将相关观察指标数据经由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其中,计量数据以(±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数据以(%)表示,检验应用χ2,P<0.05 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RF、抗CCP 抗体和抗RA33 抗体的检查结果对比

对照组患者与非RA 组患者RF、抗CCP 抗体和抗RA33抗体指标阳性率显著低于RA 组患者RF、抗CCP 抗体和抗RA33 抗体阳性率,详见如下表1 所示。

表1 三组患者RF、抗CCP 抗体和抗RA33 抗体的阳性检查结果对比[n(%)]

2.2 三组患者敏感性、特异性对比

RF、抗CCP 抗体和抗RA33 抗体单项与联项结果进行比较显示,单项检测RF 特异度最低,但是灵敏度最高;抗CCP抗体对的特异度相较于RF、抗RA33 抗体偏高;三抗体联合检测其特异性显著高于单项,详见如下表2 所示。

表2 三组患者敏感性、特异性对比(n, %)

3 讨论

RA 在临床疾病中属于致残性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其中一种,主要基础病理便是通过转变为滑膜炎,患者出现关节增生或者是关节滑膜炎症,使其出现关节滑膜、骨以及软骨受到破坏,从而关节功能丧失或者是关节畸形等[6-7]。在临床中针对RA 患者作为常用的检测方式便是RF,经过检测后发现RA 中RF 的阳性率较高,然而其特异性偏低,而RF 在本次研究的结果数据其敏感性为88.89%,特异性为74.00%,同时在其他感染性疾病以及正常人群、自身免疫疾病人群中就能检测出RF[8-9]。所以,使得RA 诊断在应用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随着医学领域不断的深入探究发现,AKA(抗角蛋白)、抗CCP、APF(抗核周因子)、RA33 以及AFA 等一系列抗体不断在早期的RA 患者中被检测出来,针对RA 存在极高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所以,临床需要加大对以上抗体的检查力度,这些抗体在临床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10-11]。

抗RA33 抗体是最近几年发掘出的相对分子质量33000 的一种一致性核糖核蛋白核心蛋白A2,它能够直接参与蛋白剪接体的产生,可同RA 患者本身的抗体之间发生反应[12]。本研究通过比较观察发现抗体在混合结缔组织病(MCTD)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均存在阳性率。而RA 中存在的特异性抗体分别为AKA 与APF,但是检测结果差异较大,因此没有被推广。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与非RA 组患者RF、抗CCP 抗体和抗RA33 抗体指标阳性率显著低于RA 组患者RF、抗CCP 抗体和抗RA33 抗体阳性率。由此可见,联合检测RF、抗CCP 抗体和抗RA33 抗体可早期对患者进行诊断,早期治疗,从而提升整体预后情况。

4 体会

临床检验中将RF、抗CCP 抗体和抗RA33 抗体以上三项抗体进行联合检测,可显著提升RA 患者早期的诊断率,并且能够提升其敏感性以及特异性,值得临床给予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类风湿特异性阳性率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采集部位及送检模式对提高血培养阳性率的分析*
治类风湿关节炎得戒烟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老年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综合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血清铁蛋白、IL-6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类风湿因子阳性是得了类风湿关节炎吗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类风湿因子阳性就是类风湿关节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