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培植教师的爱心

2020-06-07刘道玉

教师教育论坛(普教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挚爱升学率教育家

爱心在教育中的作用,是无可置疑的,没有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也培育不出杰出的人才。爱的本质是不以回报为前提的给予,是慷慨无私的奉献。

爱心在教育中的作用,是人们公认的,但能够自觉施予爱心的教师并不占多数,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雕塑家罗丹说过,现代人最大的缺点,是对自己的职业缺乏爱心。进入21世纪,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出杰出的人才,我们必须花大力气培植教师的爱心。

爱心到底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这个问题涉及人性善恶。关于人性善恶的问题,中国人争论了2500多年,但至今仍然没有结论。孟子主张性本善,而荀子主张性本恶,二人同为先秦儒学大师,为何关于性善恶的观点截然相反呢?其实,他们都认为人性不是不可以改变,也不能决定一切,二人观点的不同只是因为逻辑论证的角度不同而已。

南宋学者王应麟所著的《三字经》在我国家喻户晓,也是学校出现之前私塾蒙育的教材之一。其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笔者认为,看待性善、性恶的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对“人之初”进行理解。什么是人之初?人分为“自然人”和“社會人”,婴儿诞生直到大脑还没有发育健全之前,我们可以把他们看作“自然人”。他们是纯洁的,也可以说是性善的。但是,一旦他们有了思维能力,分清了“我的”与“你的”,慢慢地,他们就有善与恶之分了。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社会化的程度会日益加深。因此,一个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对儿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至关重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有爱心,教育就会更有希望。那么,我们究竟怎样才能培植教师的爱心呢?

教师挚爱教育才能获得爱心。喜爱、热爱和挚爱,这三个词都可以描述爱,但描述的是不同程度的爱,它们反映的范畴也各不相同。喜爱一般是指对某个人和某事有好感,但这种喜欢随时会变化。相比喜欢而言,热爱又前进了一步,但一个人的兴趣一旦获得满足,或者又爱上了另一个事物,他(她)对之前事物的热爱可能降温甚至发生变化。挚爱是爱的最高境界,指执着地去爱一个人或者一种职业、一项事业,无论情况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个人都不改初衷,一往深情地追求下去。这个时候,这个人已经把这个职业或者这项事业融入血液中,成为其生命的一部分。笔者认为,对于教育,教师就需要有这种挚爱的精神,因此我们首先要培植教师对教育的爱心。

2012年2月9日,《南方周末》以《一个中学老师的教育家梦》为题,长篇报道了马小平老师挚爱教育的先进事迹。马小平于1982年从湖南师范学院(1984年,学校更名为湖南师范大学)毕业,29岁走上中学教师岗位,先后在湘潭市第一中学、东莞中学和深圳中学各工作了10年,直到2012年1月16日病逝。他是一个从中学语文教师成为教育家的典范,也是一位挚爱教育的优秀教师楷模。

那么,马小平是怎样成为教育家的呢?他的教育理念又是什么呢?马小平酷爱读书,在大学时,他阅读了大量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此后,这位教育家成为他的偶像,受其影响,他逐渐形成了“和谐发展”和“没有差生”的教育理念。同时,他极为推崇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与灾难赛跑”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是人类自我救赎的唯一途径。

在30年的教育生涯中,马小平在教师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最后积劳成疾,于2012年1月16日,带着对教育的赤诚之心,离开了他挚爱的教育事业,享年59岁。在这30年中,马小平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82年,大学刚毕业走上教师岗位的他,提出了“怎样成为一个好老师?”的问题。在后来的实践中,他以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不仅仅是一个好老师,而且是名副其实的教育家。1992年,他来到沿海城市东莞,又提出“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究竟能够走多远?”的问题。为了获得更加宽松的环境,他又做了一次尝试,来到位于改革开放特区的深圳中学,充分利用高一、高二阶段学生考试压力较小的时机,鼓励学生广泛阅读。他甚至合上课本,让学生在课堂上看电影、听音乐、朗诵诗歌,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在被检查出患了头部胶质瘤后,他又提出“在应试教育的大框架里,我能够改变什么?在生命最后的时间里,又将留下什么?”的问题。在医院治疗期间,马小平从不向医生询问自己的病情,而是争分夺秒地阅读经典,最后终于从逾千册经典中,选出130篇文章汇集成《人文素质读本》,并且在深圳中学首开了人文素养选修课。他要为患了“人文素质缺乏症”“公民素质缺乏症”的学生,注入一剂强身营养素,让他们健康、和谐、全面地成长。他的学生深受感动,对他说:“老师,您永远是年轻的,因为您有一颗燃烧自己,照亮学生的心。”

对于马小平老师的早逝,人们非常惋惜,同事和学生都无比怀念他。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先生一直支持他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马小平逝世后,钱理群先生撰写了题为《我们为什么纪念马小平》的文章纪念他。在这篇文章中,钱先生谈道:“这个老师的特别之处在于,他的生命与学生交织在一起,我甚至感受到他构建了一个生命的共同体。他站得高,具有世界的眼光。”这是一个极高的评价,笔者认为连接这个生命共同体的就是爱心。

马小平的经历让我们意识到,只有摒弃应试教育,教师才能重拾对教育、对学生的爱心。古希腊人把教育当作一种休闲娱乐,他们认为劳作和军事训练都是很辛苦的,因此把教育当作休闲时的一种娱乐。事实上,教育应该是自然的、轻松愉快的,也应充满爱心。然而,随着学校的出现,功利主义、金钱主义、强制性灌输和惩罚不断渗透到教育中,使教育逐渐走向爱的反面,这在应试教育出现后表现得尤为突出。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独有的概念,我认为前者应坚决摒弃,而后者则应大力提倡。应试教育在我国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科举时代它就已经存在。到了现代,在中小学追求高升学率的背景下,它又卷土重来。为了遏制应试教育,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素质教育。如今,改革应试教育和推行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喊了30多年了,但素质教育的推行却依然不太理想。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出现了一批“超级高考工厂”,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为河北、安徽以及湖北的某三所中学。这三所中学的升学率高,考取北大清华的人数多。他们到底用什么“法宝”获得如此“佳绩”呢?他们自己介绍的经验主要有两条:其一是采取“封闭式的寄宿制”,实行“无缝对接”和“无死角管理”,从早上5点30分到晚上10点30分,督促学生每天学习12个小时以上;经验之二是,背和考,分是学生的命根,考是教师的法宝。如此的高中教育,本来就是教育的怪胎,不仅没有被制止,反而让学生和家长趋之若鹜。据报道,一位女学生保留了高中3年的考试试卷,摞起来竟有1.41米高。为了追求高升学率,学生累得发昏,教师累得吐血。学生称,他们的学校就是“人间地狱”,他们就是“囚徒”。这样的学校教育,明显是违背教育规律的,但为什么没有被制止呢?实际上,这是学生、家长、学校以及某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利益”选择的结果,应试教育让学生得到了高分,学校得到了高升学率,而这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则获得了“教育质量高”的好名声。因此,他们都成了应试教育的卫道士。

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学校是儿童心灵的屠宰场。”这样的说法一定程度上有一些夸大其词,但对那些完全违背教育规律、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学校来说却颇为恰当。应试教育对学生心灵的伤害,是深层的、持久的,甚至是终身的。试问,一只受伤的鸟儿,怎么能够飞得高、飞得远呢?

因此,作为有爱心的教师,必须坚决摒弃应试教育,要尽力让教育回归本源。教育的本源就是启蒙,开启蒙昧,启迪智慧。教育是解放,解放学生的天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把学生比喻为稚嫩的幼苗,那么他们在爱的阳光庇护下,各个方面得到发育成长,才能根深叶茂,枝壮果硕,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对学生有爱心的教师,会为学生计深远,努力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刘道玉,武汉大学原校长,中国著名教育家。)

(责任编辑:刘 源)

猜你喜欢

挚爱升学率教育家
颜回之乐
基于ARIMA模型对我国升学率的研究
《琴童》顾问阵容
你挚爱的喇叭Clothing已上线
阅读教育家
卡地亚挚爱浪漫之约法式浪漫 钻写永恒
张萌:挚爱宝贝
实现升学率与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
“升学率”不应是衡量学校的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