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对比思维的实践与思考
2020-06-07龙泽群
对比思维是通过对两种相近或者相反事物的对比,寻找事物的异同及其本质和特性的思维方式。对比思维有三种:求同、存异与差异同并用。本文尝试从教学实践角度探讨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对比思维。
一、在化学理论与概念教学中渗透对比思维
化学理论与概念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难点之一。教师可以在概念教学中运用存异的对比思维,引导学生抓住概念的本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学“切苹果和氧化反应”一课时,可以设计以下三个环节开展对比实验:(1)教师展示切开的苹果(课前预备),一半覆盖有保鲜膜(观察时教师揭开),一半暴露在空气中,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苹果颜色有何不同。(2)学生思考并回答:“为什么暴露在空气中的那一半苹果表面变成褐色,而覆盖保鲜膜的另一半颜色却比较浅?”(3)待学生明确暴露在空气中的那半边苹果的果肉与氧气发生反应后,教师顺势进入氧化反应的教学。本课例通过展示来自生活中的对比实验,打通了化学概念到生活的“最后一公里”,同时较好地展示了概念的特征,为随后的概念教学铺平了道路,指明了方向。
二、在元素與化合物教学中渗透对比思维
教师可以在元素与化合物的教学中渗透对比思维,用求同方法组织新课教学,以期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例如,教师在教学“酸的化学性质”一课时,可以设计以下五个环节开展实验:(1)学生先观察教师演示实验——稀盐酸除锈,分析反应的本质,然后师生协同得出结论:Fe2O3+6HCl2FeCl3+3H2O。(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稀硫酸也是酸,是否也能用来除去铁钉上的锈渍呢?”然后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探索并尝试写出化学方程式,教师总结归纳,引导学生得出结论:Fe2O3+3H2SO4Fe2(SO4)3+3H2O。(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盐酸和硫酸有何共同点,为什么它们与Fe2O3反应都能生成H2O呢?”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是酸中的H+和Fe2O3中的O2-结合生成了H2O。(4)由于CuO中也含有O2-,教师可提问:“如果将Fe2O3换成CuO,是否也与稀盐酸和稀硫酸起反应呢?若能,尝试写出化学方程式。”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5)学生自主对比两种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总结反应规律。
以上教学实例有梯度地运用了三次求同方法:首先通过实验对比展现稀盐酸和稀硫酸的相似性;然后比较两种酸的结构,发现反应的本质;最后将Fe2O3换成CuO,找出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一般规律。这样环环相扣,由浅到深,由点到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也为后续归纳酸的共性做了铺垫。
三、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对比思维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认真设计实验分析环节,利用异同并用的方法把对比思维落到实处,不断提升学生的实验探究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课时,可以通过以下三个环节开展实验:(1)教师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现象。(2)教师设疑,学生思考:“两个蜡烛为什么都熄灭了?为什么下层蜡烛先熄灭?”(3)师生互动,明确结论:两根不同蜡烛都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在方法上,本例教学运用了异同并用的方法,问题一运用异中求同的方法,问题二运用同中求异的方法,一石二鸟,既让学生探究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又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缜密性。
总之,对比思维有独特的优势,在化学理论教学、元素与化合物教学、实验教学中都可以发挥作用。
(龙泽群,武汉市慈惠中学,武汉 430040)
(实习编辑:刘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