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优化教学问题设计的策略探究
2020-06-07蒋国生
摘 要:教师的教学问题设计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课堂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优化教学问题设计应做到遵循基本准则,遵从基本规范,体现基本意蕴,彰显基本价值。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程;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95(2020)12-0035-03
近段时间,笔者到各地听了多节评优课、教研课和公开课,听课的情况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本轮新课程改革确实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方面,教师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得到改进,教学技艺更趋娴熟,对问题的处理更显智慧,让课堂更具魅力与韵味;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提高,思维品质得到提升,思辨意识明显增强,课堂参与度大大提高。忧的是,教师设计教学问题的能力还较欠缺。在所听的课中,能很好地设计教学问题的教师寥寥无几。有的教师设计的教学问题结构欠合理,有的教师设计的教学问题语言缺凝练,有的教师设计的教学问题指向不明确……可见,一线教师的教学问题设计能力亟待提高。那么,怎样提高教师教学问题的设计能力呢?本文针对如何优化教学问题设计进行深入探讨,为教师提升教学问题设计能力提供建议。
一、教学问题设计需要遵循基本准则
教师设计的教学问题必须符合一定的基本准则、基本底线,这些准则与底线能确保学生正确地理解教学问题本身的基本含义,从而在“教师的输出”与“学生的输入”之间架起一座互融的“桥梁”,最大限度地实现书本知识向学生能力与素养的转变。笔者认为,教师设计教学问题时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准则:一是教学问题的表述忌冗长要简练。有些教学问题的材料一大摞,文字一大段,看似材料饱满却“干货”寥寥,这样的教学问题既劳“命”又伤“才”。劳“命”的是,教师设计这样的问题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影响了教师教学的效率;伤“才”的是,这样的问题妨碍学生思考的“聚焦”,影响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教学问题的表述不需要刻意的文采,也不需要所谓的“堆砌”,简洁、凝练、达意是其最基本的要求。二是教学问题的情境忌杜撰要真实。有些教学问题中的情境是教师为了教学需要而“精心设计”的,有的甚至存在“随意杜撰”“刻意拼凑”的现象。这些情境看似与文本联系密切,实则“形不像而神不具”;看似取材现实生活,实则与学生生活相悖。教师设计教学问题所用的情境应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案例或存在的现象,必须与教学内容有紧密的联结点,这样的情境才能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探究与解决,有助于引发学生对问题的反思、追问与批判,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让学生树立勇于质疑的批判精神。三是教学问题的指向忌模糊要明确。有些教师设计的教学问题指向模糊,让学生“摸不着头脑”,不知如何着手解题。例如,有位教师在教授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制教材上册“关爱他人”一课时,当讲授完“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这一知识点后,播放小品《扶不扶》视频,然后设问:“他(指视频主人公郝建)扶老太太体现了关爱他人的哪些艺术?”这一设问实质上同视频情节缺乏联系,即使没有视频情节,学生也能直接给予回答。如果将设问修改为“郝建的哪些言行说明了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这样设问就能让学生将视频中“郝建的言行”与“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要尽己所能、要讲究策略”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更能考查学生对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理解程度,考查学生的思考品质与思维深度。
二、教学问题设计需要遵从基本规范
课堂上,教师设计的教学问题的呈现形式有多种,如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图表题、漫画理解题、混合式分析题等。但每种题型都有各自的基本要求,即各种题型都具有其基本要素和基本结构,如果缺乏一个、某几个基本要素,或基本结构不明晰,都会影响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妨碍学生答题。如,材料分析题的基本要素包括材料、设问以及材料与设问的关联性。如果缺少了材料,设问就变成了简答题;如果缺少了设问,设计的材料就没有任何意义;如果材料与设问缺乏一定的关联性,材料与设问就是“两张皮”,材料就是“无用的摆设”,设问就是“无价值的自我欣赏”。如,教授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制教材下册“国家行政机关”一课时,教师在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后,设计了这样的“拓展促学”:
材料:人的一生免不了与国家行政机关打交道。近期,为了办理儿子的出国亲属关系证明,我来到了XX行政审批局。拿号、排队、填单、缴费、填快递单,一切都是按序推进,真的没有预想中的那么“麻烦”。“规范、便民、廉洁、高效”还真是名副其实。为XX行政审批局点赞。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为什么行政审批局提出“规范、便民、廉洁、高效”的要求?
(2)请你为“最多跑一次”转变为“力争能不跑”献计献策。
笔者认为,该教师对于这个教学问题的设计是比较成功的。设计这个教學问题是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家国情怀。教师提供的材料是真实的,过程是经得起推敲的,因为这个案例是其办理出国亲属关系证明所亲身经历的;设问直白、简洁,符合问题的基本样式,直指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两个设问紧紧围绕材料与课堂教学内容,材料很好地为设问提供了理解支撑,可以说材料与设问密切关联、有机结合。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相互碰撞、交流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知识的价值,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也能让学生认清基本国情,增强国家认同感,培育家国情怀,做一个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三、教学问题设计需要体现基本意蕴
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对设计的教学问题进行适当的转变,这样能够改变课堂一成不变的模式,给学生以新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实现对知识全面而牢固的掌握。教师不管怎样转变教学问题,都必须紧紧围绕核心知识点,凸出教学问题的基本内涵,充分体现问题的多样性、逻辑性、创新性。教学问题的转变策略包括:一是变化题型。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点掌握层级要求,变换不同的题型,让学生对某一知识点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学习。如,对于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将问题转变为选择题、填空题;对于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将问题转变为判断题、改错题;对于需要理解与运用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将问题转变为简答题、材料分析题、辨析题等。二是变化设问形式。设问形式的变化有利于提升学生思考的深度和思维的广度。如,教授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制教材上册“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一课时,教师在完成教学内容后,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设计了如下问题:
材料:林俊德院士对亲人说:“我不能躺下,我要坐着休息,躺下了,就起不来了。”“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这是《感动中国》节目组对林俊德院士的评价。请你谈谈材料中“你,永远不会倒下”的深刻内涵。
这一教学问题既是本课核心知识点“国家利益至上”的合理延伸,又要求学生进行多维思考,不仅避免了俗套的设问,让学生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而且考查了学生对于知识整合、转化和迁移的能力。三是根据教学需要对问题进行灵活改变。同样的知识点在课堂的不同时间段中呈现,其所具有的教学意义或重要性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对问题的题型或设问进行改变。如,某一教师在教授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制教材上册“尊重他人”一课时,首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展示自主学习问题:(1)尊重的含义是什么?(2)尊重的表现有哪些?(3)为什么要尊重他人?(4)怎样做到尊重他人?其次,教师组织小组助学,即小组间学生自主交流以上自主学习问题,相互补充与完善,记录本组存在的疑问或产生的新问题。最后,教师组织开展释疑,依次展示自主学习题,并逐题进行讲解。教师的这一安排从课堂教学时序上看没有问题,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是,从教学效益上看,教师在释疑阶段只是简单地依据问题呈现的顺序进行逐一解答,而没有根据教学需要对问题进行灵活改变,导致这些教学问题在课堂中没有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教学问题设计需要彰显基本价值
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文本知识的“解惑”上,更要落实在“传道、授业”上;既要充分体现教学问题本身的价值,又要彰显教学问题所蕴含的学科价值与审美价值。一方面,教学问题不能是“伪问题”。教学问题的设计必须结合教学内容,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理解书本知识,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遗憾的是,现今的课堂教学中还充斥着“是不是、行不行、对不对”等伪问题,有的“伪问题”甚至还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如,某教师在教授初中七年级道德与法制教材下册“情绪的管理”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小萍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了好朋友,并再三嘱咐他不要告诉别人。可是没过几天,小萍发现班里好几个同学都知道了自己的秘密。小萍为此非常生气。小组讨论: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这个小组讨论题“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个“伪问题”,因为这是一个基于学生个体经历的问题,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因此不具有讨论的价值。如果将这个问题改为“小组情境表演:小萍会以何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可能会带来什么后果?”这样,问题就有了小组合作与探究的价值了。另一方面,教学问题必须彰显课程价值、审美价值。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设计教学问题时理应考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理应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理应自觉对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充分彰显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在物质丰富的如今社会,教师更应关注学生精神世界的丰盈、审美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学会判断美、感知美、表达美和创造美。所以,优秀的教学问题绝不是单向、封闭的,而是多元、开放的,是教师在充分把握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基础上科学设计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美感价值。如,某位教师在教授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制教材上册“尊重他人”一课时设计的教学问题就比较成功。问题是这样设计的:
材料:目前,我国大部分图书馆规定:衣冠不整者,恕不接待。但杭州市图书馆馆长褚树青却说:“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选择离开。”根据材料,请选择以下一个问题回答。
(1)你同意以上哪个观点?请说明理由。
(2)請你为“杭图”的做法写一个新闻快评。
教师设计的两个小问题都具有开放、发散的特点,不仅紧紧围绕本课所学的重点知识,还注重结合社会生活实际与学生自身经历,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鼓励学生全面而多维地思考问题;不仅注重问题本身的学科价值,培育学生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还注重问题的审美价值,让“拔节孕穗期”的学生“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教学问题是架构教师“已知”与学生“未知”之间的“桥梁”,是联结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与学生“成学、成才、成人”之间的“纽带”。教学问题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益与品质,关系学生能否真正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作为一线教师,要认识到教学问题的设计需要遵循基本准则,需要遵从基本规范,需要体现基本意蕴,需要彰显基本价值,这样就会帮助教师设计一个科学、有效的教学问题。
(蒋国生,江苏省海门中学教育集团,江苏 南通 226100 )
参考文献:
[1] 韩震.基于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要求,优化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学科育人目标[J].课程·教材·教法,2019(11):4-9.
(责任编辑:谢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