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载道,文道合一
2020-06-07林友谅
林友谅
摘 要:语文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教学重任,将文以载道的优秀文化理念,渗透到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课堂中,可以使学生得到文化、思想与道德的良好教育。小学正值学生思想形成的启蒙时期,教师应在写作教学中,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到其中,创新对学生的写作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从写作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知识,实现教师文道合一的教学目标,促使学生文化学习与语文学习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自主命题 整本阅读 教学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7.030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语文课本中的教材知识,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应深度发掘这些文化知识,将其渗透到语文写作教学中,以实现对学生开展传统文化的教育目标。因为在语文文章的文字中有着许多德育知识,教师应充分发挥出语文,“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教学价值,促使学生精神层面与文化层面的全面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究有效的文化渗透教学方式,通过符合小学生的写作教学方式,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使小学生既能充满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身心健康地成长与学习发展,还能够形成良好的语文写作思想与写作能力,随之促使学生语文写作能力与综合素养的良好发展。
一、以文载道、文道合一的教学意义
古代周敦颐 《通书·文辞》中曾说:“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 其意思为文章是道的载体,就好像车是人的载体一样。如果车不载人,车轮和车扶手装饰得再好也没用,用现在通俗的理解是写文章就是要表达思想,这是亘古不变的原则。如若学生所写出的文章,只单一地表达了文章的内容,却无法从文章写作中体现写作思想,那么学生所写出的文章就失去了价值。加上教师单向灌输的语文写作教学方式,学生将会走向一条错误的文化学习与语文写作学习的道理,这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素质发展。所以教师应基于“以文载道,文道合一”的教学理念,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对小学生的语文教学中,使学生能够运用文字承载思想,实现文道合一的写作理念,确保学生语文写作的实效性。同时,让学生能从小领悟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开展文章写作的重要性,从根源上消除学生形式化地写作的不良现象,而是使学生能够通过写作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写作能力,促使学生语文学习与文化素质的长远发展。
二、小学语文写作中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研究
1.运用多媒体渗透传统文化
小学阶段的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启蒙时期,在此时让学生直接学习语文写作知识,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写作思路,写出的大多数文章都缺乏文化含义,其实际的语文写作学习效果较为低下,不利于学生的文化学习与语文发展。而随着时代的不断改革与发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越来越成熟,多媒体技术更是因其可以将影像、声音与视频一体化呈现的方式,逐渐成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到写作教学中,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视频,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学习其中的文化知识与写作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学习与写作学习效果。与此同时,从根源上消除学生在写作课堂中不认真的不良学习现象,而是使学生能够时刻专注于写作知识的学习,拓展学生的语文写作思路,使学生能够在写作中融入传统文化知识,加深对写作中文化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并使教师能成功实现文道合一的写作教学理念,促使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不断提升,加快学生语文发展的步伐。
举例来说,在学习《精卫填海》这节课时,当教师开展对学生如何进行神话故事写作教学的时候,应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动画视频,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融入视频中,使学生既能从视频中感受精卫鸟的精神魅力,还能从视频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感悟。之后,教师应给予学生充足的写作时间,组织学生对这篇神话故事的延伸写作,使学生能够受到精卫鸟人格的浸染和熏陶,以及故事中传统文化知识的感染,写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语文写作,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语文写作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写作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2.运用问题法渗透传统文化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的教学方式,渗透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开展教学,使学生能够自主思考文字与文化知识之间的联系,潜移默化地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以及以文载道写作理念的理解,使学生能够真正学会将自己的思想与文化认知,融入实际的语文写作中,写出高质量的语文作文。与此同时,使学生能够从对问题的探究中,形成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浓厚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真正走入传统文化的知识海洋中,学习其中的文化思想、文化思维与文化写作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通过写作承载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促使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与文化认知能力的快速提升。长此以往,学生会越来越热爱对传统文化知识与写作知识的学习,消除对语文写作的抵触与厌烦心理,而且学生能够改善形式化写作的习惯,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进而通过良好的写作与文化结合教学,为小学生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举例来说,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其教学目标为让学生学习如何书写议论文,使学生学会从写作中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所以教师可以向小学生提出核心性的学习问题,如:为什么周恩来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目标?启发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深度思考,使学生能从文章的深度思考中,深刻体会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认识到周恩来总理的爱国思想与精神。之后,鼓励学生积极提出不同的答案,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议论文写作,锻炼学生文以载道的写作能力,并使教师能够真实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通过有效的教学指导,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使学生能够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
3.结合作文练笔渗透传统文化
为使小学生能够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写出更高质量高水平的语文作文,获得更好的素质与语文发展,教师可以结合作文练笔渗透传统文化,使得小学语文写作课堂能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彻底融合在一起,为学生的语文学习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教学保障。在开展对小学生的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写作情况与学习认知水平,为学生筛选出适合其学习的经典文学作品,组织学生开展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诵读,并让学生进行相关的作文写作练习。通过这种趣味化的写作教学方式,使学生既能丰富对传统文化的学识与视野,还能从传统文化知识中汲取其中的营养,强化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以此,让小学生能够实现文道合一的写作目标,在写作中写出自己的思想,在寫作中写出优秀的文化知识,在写作中发挥出文字的价值,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使得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得到良好发展。
举例来说,在学习《扁鹊治病》这节课,为学生讲述如何书写叙事性作文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相关的课外文学经典,如:古代经典《史记·滑稽列传》《韩非子·喻老》《列子·汤问》等开展教学,从中筛选出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章,让学生进行相关的作文练笔写作。之后,使学生能够从写作练笔中,逐步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积极地学习古代人物的优秀精神与品质,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强化学生的文化素养,并使学生能够写出具有深意的语文作文,提高教师的语文写作教学效果,促使学生的良好学习发展与文化发展。
综上所述,基于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教学理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写作课堂中,是小学语文教育发展,与学生语文发展的实质需求。语文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出发,创新多样化且趣味化的写作教学方式,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写作结合到一起,使学生能够真正实现以文载道的写作理念,通过语文写作将我国文化传承下去,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感知能力与语文写作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语文学习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黎雅《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研究》,《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年第12期。
[2] 彭建华《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研究》,《语文课内外》2019年第18期。
[3] 宋黎雅《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研究》,《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