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型酒店综合体的整体规划、功能分区及流线设计
2020-06-07李逸
李 逸
(上海中北航务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上海 201101)
0 引 言
近年来伴随国家不断出台的产业支持及政策鼓励,文旅地产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大众旅游的时代悄然来临。酒店作为文旅地产必不可少功能板块,承担着重要的功能角色。
对于酒店设计,合理的规划、功能布局及流线设计,可以提升宾客的入住体验,优化酒店的运营管理。特色的功能空间更可为酒店贴上个性鲜明的标签。本文结合项目实例,探讨如何合理规划大型酒店综合体及其功能分区与流线设计。
1 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太湖图影旅游度假区,是太湖龙之梦项目中标准最高的一个酒店。靠弁山、望太湖,拥湿地。项目沿弁山路展开布置,东侧为由矿坑形成的天然湖面。项目用地面积77 515 m2,总建设面积约28万平方米。主要功能有住宿、会议、宴会、餐饮、表演酒吧、温泉会所、健身。酒店主楼约16.8万m2,包含约2 000间客房、会议中心约2.5万m2、温泉中心约1.3万m2、表演酒吧约6 000 m2及地下车库约3万m2。
项目虽定位为六星级酒店,但作为“大众旅游”时代背景下的度假酒店,本次设计并没有过分追求奢华,而是将设计的重点放在了与大众消费体验相关的细节中,用“情景化”的手法将度假酒店“吃、住、行、游、娱、购、体、疗、学、悟”这十大要素全方位地展现出来,以满足游客的多种需求。
2 设计理念
项目背山面水,风水绝佳,好山好水也符合中国人的度假需求。整体建筑风格简洁现代,曲线动感的建筑形态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融合,营造出灵动、流畅的形态,在总体规划上给予了“游龙戏珠”的设计理念;同时,在造型上则将“龙鳞”的概念与阳台造型结合,创造出独特的立面效果。(图1)
图1 局部鸟瞰图
3 整体规划
3.1 建筑规划
场地背山面水,地质情况较为复杂。地址勘察后,分清了泥土地质与岩石地质的区域,并结合酒店的两大功能——旅游住宿及大型宴会,对功能进行了整体规划(图2)。
图2 项目鸟瞰图
首先,沿着山势设置了钻石酒店的主楼(客房),大堂、表演酒吧等酒店配套功能则围绕酒店主楼呈扇形沿路排开,温泉中心则设置在了天然湖面附近。同时,利用该区域原本的岩石地质作为主楼的基础,节省了高层酒店的结构基础费用。
其次,会议中心功能相对独立但又与车流的联系较为紧密,因此安排在了距离道路较近且可开挖的泥土地质区域,并在其下方开挖了2层地下车库(约3.2万m2),用以满足宴会中心自身的使用需求。
最后,通过园林景观及道路把由主楼及配套功能围合而成的建筑群有机的串联到了一起。
3.2 交通规划
因现场岩石地质较多,不具备大面积开挖地下车库的条件,本项目仅在会议中心下方配置了约900个车位,前往会议中心的客流可直接开车前往地下车库。而前往酒店住宿的游客则须先行抵达园区的集中停车场,再通过园内的交通短驳抵达酒店(图3)。为了增加短驳的体验性及趣味性,短驳分为陆上动线及水上动线。陆上动线的旅客可以搭乘短驳车或小火车进入酒店,集安全性、舒适性、趣味性于一体,一路游览,观古镇、赏花海、品竹梅。水上动线则通过短驳小船串联起周边的酒店、湿地、乐园、太湖,从酒店码头出发,通过纵横交错的水路,可带游客领略江南水乡的独特韵情、湿地的烟波浩渺,并享受购物中心及游乐中心等现代化设施。同时,短驳车、小火车、小游船的引入,也为下榻的游客带来了一个完美的开场体验。
图3 交通规划分析图
3.3 环境的营造
酒店的环境以周边的湿地、天然矿坑形成的湖面及超大人工草皮为生态硬核,酒店不仅给游客带来一种愉悦感,还要尽可能地为游客提供亲近自然的氛围和休闲的体验,项目从以下几点着手:
3.3.1 环境与游客需求契合
湿地、绿色植被、阳光和清新空气,这样的组合可以让旅客的精神得到彻底的放松。因此,酒店结合天然湖面及1.5万m2的超大草坡作为入口景观,酒店内部则穿插了多个错落有致的庭院。游客在办理入住时即可开始享受周边的景观资源。在旅客入住的第一时间即提供了一个让人放松身心的绝佳环境。
3.3.2 建筑与周围环境协调
建筑的外立面是酒店的有形展示,作为一个大型的酒店综合体项目,外立面设计在追求独特创意的同时,也兼顾了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在立面造型上将龙鳞的概念与酒店阳台造型结合,创造出独特的立面效果。异形阳台的设计,则利用Rhion对阳台的造型进行了有理化的处理,并对阳台和主体结构的匹配度做了事先验证,确保了现场的顺利安装。独特的立面与周边优美的环境相结合,为旅客奉上了一个完美的开场印象。
4 功能分区
合理的功能布局,既要明确划分“大堂接待、住宿、餐饮、会议、宴会、表演酒吧、温泉中心、健身房、后勤”等几大功能板块,又要做到紧密而不复杂的联系(图4)。
图4 功能分区图
4.1 大堂接待
酒店大堂是旅客下榻酒店的第一站,空间的好坏会直接印象到顾客对酒店的认可度。根据本项目的规模,大堂空间规划了约2 000 m2,挑高10 m,同时还规划有20 m长的前台接待,并在另一侧规划了大堂吧、休息区,让进入大堂的客人可以感受到家一般的舒适。通过大堂还可与酒店内其他主要的功能版块连接。另外,大堂一侧的狮园也是项目的一个亮点。通过建筑围合出的室外庭院中,放养了6只金虎,旅客办理入住的同时,即可隔着玻璃,观赏到这些猛兽在庭院内嬉戏的场景。
4.2 酒店客房区
酒店主楼的三至二十六层为客房区,整体平面呈“S” 型布置。单间客房约55 m2,配置齐全,所有房间的开窗及阳台均朝向景观面布置。让多数客房拥有了180°的观景视野。建筑两端以景观客房代替了建筑山墙,充分发挥了景观价值。两侧的客房可分别欣赏到烟波浩渺的湿地和错落有致的山景。站在阳台上,游客更是可以享受微风拂面带来的心灵宁静,体会彻底放松的感觉。
4.3 餐饮
餐饮作为酒店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单要承担酒店内部住客的需求,还需面向整个度假园区服务。因此,餐饮分为两大板块,分别是位于大堂区域三层的中餐、风味餐厅及位于二十七层的空中自助餐厅。中餐厅则配有包房,布置分为内、外两层,圆形体量的中间部分设置了特色鸟园(图5)。
图5 特色鸟园
靠内设置的包房及部分敞开区域可近距离的观赏到特色鸟园内的景致。靠外侧的包房可欣赏沿湖的自然风光。27层的空中自助餐厅为整栋楼视野最为开阔的区域,晴朗之时,便可打开所有的落地门,直面湿地,一边享受美食,一边欣赏美景。感受天空、湿地不同色彩的美丽风景。
4.4 会议中心、宴会厅
会议中心体量较大、功能独立,因此设置于项目西侧沿路、且相对独立的区域。即可避免人流交叉,也可方便前往会议中心的车流快速进出。会议中心的一层设置了90 m× 54 m的大型宴会厅,最多可容纳3 600座,还可根据使用需求拆分为3个独立的宴会厅。考虑到宴会厅人数众多,故在北侧、东侧、西侧分别设置了3个高大宽敞的前厅,对应这3个可分可合的宴会厅。前厅内还专门配置有贵宾室、衣帽间、服务台、化妆间及卫生间等配套用房。二层为会议区,分为东南西北四大片区,在东南侧可通过空中连廊与酒店主楼相连。屋顶部分设有屋顶花园,铺设了有大片人工草皮池,为婚宴仪式及各种活动的举办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场所。
4.5 配套娱乐区
娱乐区分为表演酒吧及温泉中心两大板块,分别位于大堂的两侧。表演酒吧设有独立的出入口,可同时容纳约1 200人观演。且包含了啤酒吧、简餐及观演三大功能,为了增强游客体验性,特意设置了T型舞台,并在舞台中央设置了大型升降设备,游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可欣赏为项目量身定制的钻石舞台剧表演。
温泉中心靠着湖面设置,配置有SPA水疗中心、室内温泉、健身房、泳池等几大板块,旅客透过落地全玻璃幕墙,可以在感受温泉及泳池设施的同时,欣赏自然美景。屋顶的泳池采用了室内泳池和室外屋顶泳池连通的做法,根据季节的变化带给旅客别样的体验。
4.6 后勤
根据场地布置,后勤分为会议中心及酒店两大板块:
(1) 会议中心在一层的南侧设置了宴会厅厨房及后勤配套,用以保障宴会厅的就餐就相关需求,通过垂直交通也可服务二层的会议区。
(2) 酒店主楼的后勤集中在主楼的B1、B2及L2。B1、B2主要设置有后勤配套及机电设备,L2则设置为酒店管理用房及库房。其中B1部分有两侧可直接与内部道路连通,B2则与会议中心的地下车库连通。这样的双层布置,既保证了后勤的独立出入,又通过垂直和水平的交通,连接其他区域。
5 流线设计
酒店内部流线设计就是酒店的人流、物流的设计,它以需求点前提,通过流线设计,实现人流、物流的联通,从而满足酒店各功能的要求。它的优劣,直接影响酒店的经营和旅客的舒适度。其本质是组织好酒店的人流、车流、物流等各种流线,使其各行其道,高效运营。
项目在场地流线组织中,首先非常明确地将客流与后勤流线分开。并较为有序的规划了项目的主入口与酒店主体功能的几个出入口位置,也清晰的规划了“一般住客、宴会客流、娱乐客流”的流线,避免了相互交叉与干扰。通过水平流线结合垂直流线的方式将各主要功能串联。
5.1 客人水平流线
酒店主入口位于由表演酒吧及大堂围合而成的主入口空间,不但是客人进出酒店的主要功能空间,也是将“表演酒吧、酒店住宿、中餐厅”三股客流迅速分流的重要交通节点。在这里,表演酒吧的客流由一侧的独立入口进入;位于大堂2、3层的中餐厅客流,则通过大堂内设置的两台客梯连接;住宿客流则进入酒店大堂,在完成入住登记后顺势进入酒店客房区(图6)。
图6 底层人行动线分析图
客房层单层规划有80间客房,通过核心筒周围带有弧度的环形走道串联,弧形走道的设计避免了走道过长带来的不适感,配合内凹式的客房入口设计,更好地保障了旅客的隐私,减少了干扰。
温泉中心位于基地东侧,设有独立出入口,可独立接待对外客流,且3个楼层均可与主楼连通.首层通过通廊与大堂连接。二层SPA区域与主楼的后勤服务区相连。三层健身及泳池区域直接与酒店客房区相连,通过房卡验证,住客可方便地到达该区域,避免了从首层绕行的不便。
会议中心位于基地西侧,在首层的东、西、北三侧均设有独立的前台及出入口。二层的空中连廊可与酒店主楼相连,为会议中心与客房区域的人流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5.2 客人垂直流线
酒店住宿的客流组织,依托分设在主楼两侧两个核心筒内的20台客梯,使客人可以快速到达入住楼层。而连接中餐厅与大堂的2部客梯、温泉中心内的2部客梯及表演酒吧内的1部客梯,可有效组织该区域内部的垂直流线。会议中心则在3个前厅分别设置了自动扶梯与客梯,用以连接宴会厅、会议中心、地下车库及屋顶花园。同时,酒店主楼的客流,在通过空中连廊到达会议中心后,也可以搭乘自动扶梯,到达一层的宴会厅,在流线上起到了较好的连接作用(图7)。
图7 底层动线分析图
5.3 后勤、服务流线
后勤服务区集中设置,通过水平与垂直结合的方式,较好的组织了酒店、会议中心及表演酒吧三大区域的后勤需求。会议中心及酒店的后勤服务区域均由会议中心下方的地下室分流,表演酒吧则相对独立。(图8)
图8 裙房后勤流线分析
(1)会议中心的后勤区位于南侧。通过服务电梯连接宴会厅厨房、二层会议中心备餐区域及位于地下室的后勤卸货区。
(2)酒店的后勤服务流线则通过水平与垂直流线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通过位于地下一层的连通道与后勤卸货区连接。利用西侧核心筒内的三台服务梯将货物转运到主楼二层的后勤库房。再通过二层的后勤通廊及垂直电梯来组织后勤服务,将其分别运送至温泉中心、中餐厅、顶层自助餐厅、酒店客房层等区域,确保后勤供应。
(3)表演酒吧的厨房及后勤区域相对独立,位于啤酒吧正下方的半地下车库,通过货梯保障后勤。
6 结束语
作为大众旅游时代航母级的酒店产品,项目以酒店为载体,依托周边的自然风景,巧妙的拉近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项目作为国内该板块的先行者,合理整体规划、功能分区及顺畅的流线为本项目的成功奠定了基石。通过近一年时间的运营,现场反馈良好,满足了国庆、元旦等大客流满载时期的运营需求。
后续我们也会从建筑使用后评估的角度,对酒店的运用情况做一个持续关注,为此类项目提供更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及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