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篆书先走进小学书法课堂

2020-06-07刘佳慧

书法赏评 2020年1期
关键词:书体篆书笔法

刘佳慧

现如今,书法走进中小学课堂。部分学生除了在学校学习书法,也会选报书法兴趣班学习书法。据笔者了解,老师们通常会以三种书体选其一作为入门书体教学生。第一种是楷书(以颜真卿《多宝塔碑》、欧阳询《九成宫碑》为主),第二种是隶书(以《曹全碑》为主),第三种是篆书(以小篆为主)。学校内多以颜真卿的楷书作为初学者学习书法的入门书体。楷书作为入门书体是有一定的历史传统的。明代母扬祖在《学社规条》中要求:“先楷书,次八分,次行书,次草书,不可凌乱。”启功先生也曾就这个问题发表过见解:“从楷书入手为宜,因为篆书,人多不识……”现如今,识字过程与学习书法艺术过程已经分开,书法已经成为一门单独的艺术学科,所以可以单纯的从学生接受能力方面来思考,什么书体更适合初学者学习。王羲之在《笔势论十二章》中提到:“贻尔藏之,勿播于外,缄之秘之不可示知诸友,穷研篆籀,工省而易成。”[1]中国书协副主席言恭达在《篆学探真》一文中提出:学书应从篆入。[2]

笔者尝试过以楷书和篆书作为入门书体教学生。现在对于篆书作为入门书体有几点感悟。

一、篆书作为入门书体的优点

(一)篆书笔法简单,很适合初学者

篆书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书体,不像楷书有“永字八法”的变化,基本组字的方法,仅有“直、弧”两种笔画(如图1、2)。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黄惇说:“篆书的笔法,是中国书法史上最简单的笔法,即最单纯的笔法。”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进行过2 节课的基本笔画训练后,一位一年级的同学已经可以写出简单的字(如图3)。楷书笔法比篆书复杂,提按顿挫的笔法丰富,用笔精细度高,法度森严。在实际教学中7、8 岁的孩子从零基础开始学楷书确实有一定难度!(如图4)

(二)训练中锋笔法与空间等,为其他书体打下很好的基础

篆书的基本笔法以中锋为主,就是说笔的主锋在画的中央,不使之外露。因为中锋用笔写出的笔画凝练劲挺,圆健美观,一直被视为书法的主要用笔方法。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一书中指出:“基本技法的教学应从笔法到字法,再到章法。”[3]学习篆书,可训练中锋笔法与空间的掌握等,为其他书体打下很好的基础。篆刻有“七分篆,三分刻”之说,学习篆书对后期对篆刻的了解、学习也有莫大的帮助。有专业书法教师的、有条件的学校可考虑从篆书作为入门书体。从低年级开始学习篆书,然后学习隶书、楷书、行书等。书法课堂可以涉及篆刻、拓印等艺术活动,丰富书法教学。

(三)学习篆书趣味性强

因为篆书的基本笔画少,学习篆书比学习楷书进度快。可以早一些学习字。通过欣赏、探究、讨论、游戏等方式了解中国书法汉字的演变过程、书法的发展史、书法家的小故事。教师可以播放与篆书相关的动画,比如《三十六个字》象形字动画,提高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二、课内功

我国教育学家程颐提出:“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生书法艺术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兴趣是头等大事。我们的教学目标不要定得过高,应以学生的长期发展为目标,引导小学生形成持久的书法学习动机。多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乐在其中。我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环节进行尝试培养学生的兴趣:

(一)课程设置系统化

可以每学期教授学生不同主题的课程。在学生们初学篆书的第一个学期,我引导学生学习篆书的基本笔画,了解临摹方法:双钩填墨、单钩、对临、背临。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法临写,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小学生书法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学,好学。通过一学期的学习,低年级的同学们已经可以写出多种篆书“福”字(如图5、6)。临近春节时把同学们书写的“福”字展示在学校内。学生们也可以把“福”字张贴在家门,或送亲朋好友,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可以设置多种系列主题课。比如“认识我自己”主题,学习:口、耳、手、鼻、眉、足等。“十二生肖主题”,学习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如图7)

(二)课堂激趣

古人归纳出六种造字的方法,称为“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用这些方法造出来的汉字,可以说每个字,都像一幅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都能讲出一个故事,一番道理。

我在上“十二生肖”主题课程时,充分利用汉字这方面的独特优势,会创造出许多生动有趣的识字方法,如“象形识字法”,使学生了解汉字的形成。引导学生根据动物的形象自己创造象形字,简单的游戏过后再正式上课。由学生率先摸索、创造汉字,然后适当向学生介绍一些造字时的原生语境和一些字形成的过程,学生自然会感受到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产生学习的兴趣。在书法教学期间讲一些通俗,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比如汉字的演变(如图8)、书法发展史、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及学习书法的意义等。让学生知道书法艺术可以陶冶美的心灵,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多元评价

课堂上引导学生实时评价。刚开始学习书法,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在学生写完教师新授的字之后首先自评,对照字帖,发现优缺点,提高观察能力。然后请同桌间互评,每个人都做小老师,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最后师评,教师在学生的作品中选择优秀作品或者有代表性的字来评价,从专业角度分析学生的用笔方法,解决学生临不像的困惑,从而帮助学生解决难点。

三、课外功

(一)环境熏陶

在书法教学环境中布置复印放大的所学碑帖,融合多种原始符号、甲骨文、钟鼎文、古印、汉简、瓦当、雕版、画像砖、罗盘等符号,丰富学生认知。校园内的亭台水榭中挂书法家的作品。校内设展厅,定期评选展示优秀作品,邀请各年级学生、家长来参观学习。增添学生的自信与自豪感,促使学生进一步认真练习。

(二)融洽关系

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朋友,引导学生欣赏学习他人的优点,结对拜师,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学习书法艺术。

(三)学会欣赏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欣赏书法名师作品,学习古人的书法。言恭达在《篆学探真》中提到:法别高下,情分雅俗,学书应溯流而上,沿坡探源。[4]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书法大家”,学生们应有能力辨别什么作品是书法,什么作品是美术字。

(四)举办展览、组织活动

给学生布置诸如临摹展、创作展等小型系列展览,并给书写优秀者及时的表扬并评选出优秀作品在校内展厅展出。

平时也鼓励同学们多多练习,写出作品,参加各层次的书法比赛,在比赛中发挥才能、得到锻炼、找到差距。部分低年级学生在学习篆书一年后已经能写出优秀的书法作品(如图9、10)。

艺术都是相通的。书法社团与学校的文学社团合作,书写学生创作的诗歌内容,先达到诗书共舞,逐步培养“诗、书、画、印”全面型人才。

四、结语

在现在社会新形势下,教师可以让篆书先走进书法课堂,通六书之趣,后熟习篆法,篆法通熟,则其他书体基石铺成。

猜你喜欢

书体篆书笔法
饶宗颐老照片一组
张晓东《篆书国有岁以团扇》
品读
鲁大东篆书苏轼“人生十六乐事”
敦煌汉简书体“重出江湖”
清代碑学的最高成就:两个人,四种书体
几多笔法写思情
张旭《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汉代草叶纹镜的铭文研究
浅析龙岗秦简的书风与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