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目标的深圳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
2020-06-06余佯洋杨春花罗天文区洁晴潘秋云钟君艳张金钟
余佯洋,杨春花,黄 琼,罗天文,区洁晴,潘秋云,汪 悦,钟君艳,张金钟
(1.深圳大学医学部,广东 深圳 518055;2.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2年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到2035年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国际一流湾区全面建成[1]。要达到这一宏伟目标,需加快引进和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水平、创新型、专业型人才。《四大湾区影响力报告(2018)》显示,粤港澳大湾区整体的影响力排名第三,但其对应的二级指标中,“创新基础”“创新能力”相对较差,排在了四大湾区即美国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以及粤港澳湾区的末尾[2]。“创新”实质上是人才问题。解决人才问题,引进重要,培养更重要。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培养人才,高校责无旁贷。本文在分析美、日高校为湾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做法,及深圳某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调研的基础上,对深圳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改革提出建议。
1 强化职业生涯教育是美、日高校为湾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持的一个成功经验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纽约、旧金山、东京三个湾区的建设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美国、日本三大湾区建设、发展的一个共同经验是形成了世界高水平大学集群、创新研究机构集群及创业企业集群强强联合的科技创新网络体系,产生了以强带弱的周边辐射效应[3]。其中,高水平大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值得关注。
1.1 美国高校多元的职业生涯规划资源及信息渠道为湾区建设服务
美国作为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最早的国家和全球大学教育的高地,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具有开展时间早、专业性强、个体化程度高、全程陪伴式服务的特点[4]。高校为学生提供职业测试和大学生求职技能培训,举办学生职业规划研讨会、与企业雇主面对面、与行业专业人员深入交流、寒暑假实践等,从多种途径、多个角度,帮助学生实现所学专业与行业、职业的对接,确定职业生涯规划定位。
位于旧金山湾区的斯坦福大学职业生涯规划中心,联合旧金山湾区内众多企业,为学生提供大量职业生涯规划资源,如公司实习机会、行业最新发展情况等[5]。位于美国纽约湾区的哈佛大学,利用发达的校友网络,譬如OCS Firsthand Advisers平台等,加强与湾区企业的联系,形成了企业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紧密连接和良性互动。哈佛大学还与耶鲁大学等20所名校联合创建了新岗位动态资源数据库——“大学职业实践网络”(The University Career Action Network),为学生提供数以万计的实习岗位[6]。在学校和企业的帮助下,学生确定了湾区职业生态圈位置,找到了心仪的工作,而大量专业对口学生的加入,给湾区带来活力与创新力,有力地促进了湾区的发展。
1.2 日本政府主导助力湾区发展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
20世纪90年代,在日本经济进入低迷期,高校毕业生就业艰难的背景下,日本文部科学省修正了大学的设置标准, 要求大学必须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7]。2002年6月,日本政府开始实施“240万科技人才开发综合推进计划”,促进人才、科技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匹配,定期派大学生、研究生和科研人员到大型企业研修,以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从根本上改变大学教育体制[8]。2016年,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未来工作2035:为了人人出彩》提到,在“工业4.0”的大背景下,未来日本的劳动方式将会更加多样化、灵活化,为每个人都提供生涯职业教育是必需的[9]。日本的大多数高校将职业生涯教育课与专业课、通识课交叉,分阶段、有针对地进行。如位于东京湾区内的庆应大学,结合湾区发展和学生特点,提供早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和能力提升、中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入职后的职业规划追踪,全面和全程为学生就业服务[10]。由于政府的统筹,日本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快速发展,为东京湾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批高素质人才。
2 深圳某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调研
《四大湾区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报告》的TUI 排名中,粤港澳大湾区综合高等教育竞争力排名第3,大学最高水平为世界第72名[11]。说明创新影响力和高等教育竞争力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短板,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目前,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展不均衡、差距大、高校间联系少,难于满足湾区建设的人才需求。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深圳高校是中国内地最早设立就业指导中心的地方,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上做了大量工作,效果比较显著。为进一步提高深圳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湾区建设,笔者以深圳某高校学生为对象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现状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对象、数据来源: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2019年广东省深圳某高校本科各年级和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采取线上问卷发放和线下随机问卷发放的方式。共收取问卷973份,经筛选并剔除无效问卷后,收得有效问卷938份。
模型建立及变量说明:本文采取Order Probit模型对大学生是否有清晰职业规划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12]。根据问卷数据,以学生未来是否有清晰的职业规划为被解释变量,同时引入学生基本信息,职业认知,职业规划意识等变量,从而建立影响学生具有清晰职业规划的因素计量模型。运用Eview10.0软件对被调查学生未来3年是否有清晰职业规划进行有序Probit模型估计,对所有解释变量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反映解释变量(Xi)对被解释变量Y的影响程度。
表1 变量的有序Probit模型检验结果
注:*表示该变量Xi与因变量Y未来三年职业生涯规划清晰度存在显著性关系,P<0.05
数据结果及分析:调查发现,在填答问卷的938名学生中,77.6%的学生认为自己未来三年有清晰的学习目标和职业规划。但是,通过进一步的问卷数据分析发现,实际上仅有14.4%的学生对未来3年有清晰的学习目标和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63.2%的学生处于学习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模糊的状态;22.4%的学生完全没有设立未来三年的学习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处于迷茫状态。
由表1的计量结果得到以下结论:①不同年级学生的职业规划、职业认知以及自我认知程度都与职业规划的清晰度存在正向显著性差异。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越深入,越清楚专业的职业要求,对自我的定位越准确,则其职业规划意识与行动力越强。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求程度”与被解释变量的关系显示负相关,认为自己目前越需要职业规划的学生对未来的职业规划越不清晰。综上,学生的自我认知程度、职业认知程度以及接受专业知识教育年限的长短均会影响学生的职业规划行动力。这表明,科学的职业生涯教育应该要分阶段,科学有序地进行。现有职业规划指导针对性、学科性、专业性的不足导致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行动力不能有所提升。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尚未发挥其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为需求型人才的社会职能,粤港澳大湾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
3 提高深圳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整体水平的建议
高校人才培养与湾区建设对接,积极为湾区建设培养人才,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湾区建设的人才需求,是深圳高校当前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3.1 确立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主动与湾区建设对接的理念
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高校建设、发展的重要理念。该理念也应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中落实。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在人才培养中具有导向、实用、可操作的特性。当前,深圳高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中要落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就要认真学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规划,研究、掌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各个领域、行业的人才需求,将学校各学院、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需求对接,指导、帮助学生将大湾区建设的待聘岗位作为职业定位。
3.2 搭建坚实、广阔的高校职业生涯教育教学平台
搭建校内职业生涯教育教学平台。高校内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平台要在“精”“全”以及“新”上下功夫。“精”,实为职业生涯规划的精准化,高校应根据学生知识构架、专业领域、心理特点的不同提供精细、准确的职业规划服务;“全”,则为职业生涯规划的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应做到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新”,即为职业生涯规划的创新化,在职业规划过程中应及时引入新兴理念与先进信息技术。
搭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校外平台。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应大力引入校友、企业、社会职业规划机构等资源,开设相关座谈与研讨会,并搭建与社会、企业、科研机构网络链接的校外平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校外平台要依托专业教育实习基地搭建,充分发挥基地引领学生选择职业的作用,使其成为学生实地了解专业信息,从校园走入社会的桥梁。
搭建湾区高校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高校之间需要竞争与合作良性配合,相互借鉴,携手为大湾区的建设服务。借鉴纽约湾区 “大学职业实践网络”的做法,建立粤港澳大湾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联盟,定期举办会议,交流经验,互相学习,构建线上线下资源共享平台,不断提高湾区高校职业生涯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
3.3 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自觉意识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应成为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内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纳入新生入学教学,使学生在入学开始就确立职业目标和岗位就业意识,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转变为主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转化为学好公共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动力。
3.4 政府建立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无缝隙连接的体制、机制
政府应重视、支持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例如,日本政府号召社会组织参与高校的职业规划教育和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我们可以借鉴。政府在为湾区建设规划翔实蓝图、为高校人才培养导向的同时,及时发布社会发展规划、行业和企业发展需求,并为高校与社会用人机构之间的联络搭建桥梁。
4 结语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是中国的重大发展规划。笔者建议通过搭建“政府支持、企业参与、高校主导、学生自觉”四位一体的高校职业规划资源共享平台,促进湾区内职业生涯规划信息深度交流,使高校自觉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高粤港澳高校职业规划教育整体水平。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甚至全国高校都有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培养人才的责任。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引擎作用无疑对深圳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提出了迫切、现实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