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
2020-06-06陶瑷丽
陶 瑷 丽
(中南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本论文分别对中国记协公布的第六到第九届[注]中国记协.第六届获奖篇目. http://www.xinhuanet.com//zgjx/2007-01/18/content_5621355.htm, http://www.xinhuanet.com//zgjx/2007-01/18/content_5621983.htm [DB/OL].2019-12-28/2007-01-18.[注]中国记协.第七届获奖篇目. http://www.xinhuanet.com//zgjx/2007-01/18/content_5622363.htm, http://www.xinhuanet.com//zgjx/2007-01/18/content_5622363.htm [DB/OL]. 2019-12-28/2007-01-18.[注]中国记协.第八届获奖篇目. http://www.xinhuanet.com//zgjx/2010-11/18/c_13612080.htm,http://www.xinhuanet.com//zgjx/2007-01/18/ content_5622958.htm [DB/OL]. 2019-12-28/2007-01-18.[注]中国记协.第九届获奖篇目. http://www.xinhuanet.com//zgjx/2007-01/18/ content_5622967.htm,http://www.xinhuanet.com//zgjx/2007-01/18/ content_5622976.htm [DB/OL]. 2019-12-28/2007-01-18.新闻奖(经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获奖作品和中国记协网公布的第二十六到第二十九届[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评选揭晓. http://www. xinhua net.com/zgjx/ jiang/2016cn_news_award/index.htm[DB/OL].2019-11-02/2016-11-02.[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揭晓. http://www.xinhuanet. com/zgjx/jiang/ 201710cn_news_award/index.htm[DB/OL].2019-02-02/2017-11-02.[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第十五届长江韬奋奖评选结果揭晓. http://www. xin huanet. com/ zgjx/2018l jjx/index.htm[DB/OL].2019-02-02/2018-11-02.[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 http://www.zgjx.cn/ cnnewsaward2019 publicly/ index.htm [DB/OL].2019-11-02/2019-11-01.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进行统计[注]本文主要探讨中文优秀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所以在统计纸媒刊载的新闻获奖作品时将非中文获奖作品排除在外,且奖项为“空缺”者没有计入获奖作品总量中,我们将纸媒刊载的新闻获得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一二三等奖的作品分别在特别奖和一二三等奖作品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也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刊载于纸媒的获第六到第九届中国新闻奖的新闻作品占比为43.75%(详见表1),而刊载于纸媒的获第二十六到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的新闻作品占比为29.84%(详见表2)。可见,刊载于纸媒的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占比严重下跌。近四年(第二十六到第二十九届)获中国新闻奖的纸媒刊载的作品数量在获奖作品总量比例中同样呈下滑趋势,这个现象应当引起纸媒新闻人的重视。
表1 第六届至第九届纸媒新闻获奖作品数据表
新闻环境日益复杂,作为新闻人个体,当下能马上着手做的工作就是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优秀的新闻作品既受新闻内容本身撰写水平的制约,又受其实际传播效果的影响,在这整个过程中,新闻标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俗话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读者的读报过程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而新闻标题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融媒体大行其道的当下,如何抢夺新闻受众的眼球,使其在看了标题之后仍有兴趣继续阅读新闻的具体内容,“标题”作用不可小视。新闻人在制作标题时要注意:一方面,标题要满足读者的心理要求,读者一般具有求知、好奇、接近、对比和求真等心理需求[1]51-52,满足其心理需要,使其产生阅读的欲望;另一方面,标题要抢眼,这要求编辑的眼光有穿透力,能够洞察稿件的“新闻眼”,把最具新闻价值的内容体现在标题上[2]75,但又要远离“标题党”[3]1-2。新闻人可以根据新闻内容,制定出既符合语言规范又合乎读者需求的新闻标题。
表2 第二十六届至第二十九届纸媒新闻获奖作品数据表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媒体行业,第二十六到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能够脱颖而出,无疑具有经典案例意义,本文拟以这四届获中国新闻奖的纸媒刊载新闻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作品中所包含的新闻标题,归纳其语言特点,希望对新闻人的标题制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帮助读者从语言学角度赏析新闻标题。一个优秀新闻标题,一般其作者或编辑都充分运用了语言诸要素,其特点主要分布在语言的四个层面: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
一 优秀新闻标题的语音特点
新闻标题所表达的内容是核心,是根本,但其形式也非常重要。语言形式主要包含两种,即语音形式和书写形式。作为报刊的新闻标题,首先映入受众眼帘的是其书写形式,书写形式反映在语音层面则是其音节数目及声韵调等。新闻标题的语音形式如果运用得当,读者看着赏心悦目,读着朗朗上口,这可激发读者阅读新闻主体内容的兴趣。
(一)运用符合语言使用者习惯的音步
双音节是现代汉语的基本音步,新闻人在拟定标题时,倾向于使用符合现代汉语韵律的格式。如,“山邑‘三问’”和“守望玉麦”这两个新闻标题都是由四个音节构成,该音节格式与汉语的一类重要词汇单位——成语的音节数相同,这种2+2音步模式符合汉语言运用者的习惯。
(二)讲究音节对称
新闻标题的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在不影响内容表达的前提下,新闻人在选定标题时可以积极调用语言中的语音要素,尽可能采用符合汉语言使用者表达习惯、音节整齐匀称甚至韵脚和谐的语音形式。如,“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不因唱衰而忧,不因看涨而乐”和“大桥飞跨 中国飞越”等优秀新闻,其标题前后音节对称,格式整齐,给人一种匀称的和谐之美。
(三)巧用同音词
同音词是语音形式相同的一组词。拟定标题时,新闻人如果能巧妙运用同音词,其语用效果会增色很多。如,新闻“青海新能源有‘锂’走遍天下”,其标题中的“锂” 与“理”是一组同音词,标题一语双关,表义更丰富。
(四)把握标题的总音节数
新闻人在制作标题时,究竟多少音节更符合受众的表达和接受习惯,表3数据可提供一定的参考。
表3 第二十六届至第二十九届纸媒新闻获奖作品标题音节数数据表
表3数据表明,新闻标题音节总数为10~15个所占比例最大,第二十九届获奖作品中5.88%的新闻标题音节总数超过35个,说明虽然报纸版面有限,但只要报纸新闻标题能够准确全面反映主体内容,并不要求标题的音节数一定要足够少,换言之,新闻标题的音节数并非越短越好。形式是为内容的传递服务的,表达的内容才是硬核,新闻人在制作标题时没必要一味苛求音节数足够少。
二 优秀新闻标题的词汇特点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言“建筑”质量如何,与词汇材料的选用密切相关。一则优秀新闻标题,其词汇特点主要表现在其所选用的词汇单位上。经归纳,优秀新闻标题所选用的词汇单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运用具有一定特殊意义的词
这里所指的“具有一定特殊意义的词”主要是指这些词在意义层面具有如下几个特点:色彩鲜明、指代意义不明确或具有特定内涵。
1.运用感情色彩鲜明的词
新闻在传播信息的同时还具有引导舆论的重要作用,其传播效应可能超乎我们的预料,白寅、余俊对此有过论述[4]。所以,新闻人制作新闻标题时,若要表明对新闻内容的态度立场,就必须运用感情色彩鲜明的词明确表达。如,“习近平首次沙场阅兵 号令解放军向世界一流军队进发”中的“进发”一词与“前进”和“出发”意思相当,此新闻报道的是习近平同志沙场阅兵时下的号令,属正式场合,标题运用“进发”一词,更符合当时严肃的场景;又如,“习近平:新时代的领路人”中的“新时代”,此处的“新”意义为“性质上改变得更好的(跟‘旧’相对)”[5] 1515。“新时代”的运用,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立场;又如,“‘八千湘女’的尊严不容亵渎”中“不容”的意思是“不许、不让”[5]115,置于“亵渎”前面,明确地表明了作者的政治立场和情感倾向。新闻标题运用感情色彩鲜明的词,可以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2.运用指代意义不明确的词
词义具有模糊性:一方面,可使语言的运用具有灵活性;另一方面,也可给读者留白。新闻人在制定标题时运用指代意义不明确的词,即运用具有一定模糊性的词:一方面可以概括新闻的内容,另一方面可给读者保留一定的想象空间。如,“谁抢走了美国人的饭碗”中“谁”是一个疑问代词,标题中运用这个疑问代词,可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又如,“乡镇污水去哪了”中“哪”是一个表疑问的代词,该新闻内容就是围绕“哪”这条线索展开的,读者也会根据这条清晰的线索来阅读该新闻。
3.运用具有特定内涵的词
表3数据表明,新闻标题并非总音节数越少越好,但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在表义效果等同条件下,音节数自是越少越好,毕竟报刊版面相对有限,新闻标题字数也有限。新闻标题运用具有特定内涵的词,形式简练,内涵丰富,二者相得益彰。如,新闻“创造港珠澳大桥的‘极致’”,该标题怎么会将“极致”与“港珠澳大桥”连用在一起,此处的“极致”有什么特殊含义?读完这个标题后读者会有一系列的疑问。其实,“极致”一词出自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之口。2018年10月25日,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在北京接受封面新闻专访时表示,从承担可行性研究到建成通车十几年间,始终秉承一个信念,即一定要把港珠澳大桥做到极致。港珠澳大桥是全球最长跨海大桥,是中国桥梁史上技术最复杂、环保要求最高、建设标准最高的超级工程。此标题引用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所用之词“极致”,具有独特内涵,既包含了技术层面的极致,也包含了精神层面的极致,即建造港珠澳大桥所有工作人员付出努力的极致,让人读后不禁动容。
又如,新闻“用‘红船精神’凝聚力争上游的力量”,其标题中的“红船精神”也具有独特的内涵。“红船精神”指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闭幕一周后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一大旧址重温誓词,在南湖红船旁沉思历史,并重申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红船精神”。“红船精神”的核心内涵是理想信念,承载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可见,“红船精神”内涵丰富又深刻,用语干净利落,又有历史画面感,运用得极为巧妙。
(二)巧用多义词
多义词包含几个义项,在具体语境中一般只体现其中一个义项,但是,新闻人在制作标题时,有可能在同一语境下巧用一个词的多个义项,这是新闻人在把握词义的前提下,对该词的准确且充分运用。比如,新闻“聚焦绝活儿不能成了‘绝’活儿”,标题中的“绝”是一个多义词。第一个“绝”为形容词,意思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赶上的”。第二个“绝”是动词,意思是“完全没有了”。在一个标题中,巧妙地运用多义词的几个不同义项,标题言简意赅,这样的标题也是“绝”了。
(三)运用成语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含义丰富、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6] 249,这与新闻标题的语体特征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新闻语言介于口语与书面语之间:一方面,为了读者能充分理解并接受,语言偏口语化;另一方面,新闻标题是以书面语言呈现的,且版面有限,适当运用意义具有整体性,结构具有凝固性,风格具有典雅性的成语,无疑是锦上添花。如,新闻“警惕形式主义披隐身衣卷土重来”,其标题中成语“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新闻标题中运用成语,既可节省空间,又可使表义隽永。
(四)运用流行词语
流行词语既动态地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状况,又是语言发展的风向标。新闻人在标题中运用流行词语:一方面可让读者产生亲近感,感觉很接地气;另一方面也可引起读者的兴趣。如,新闻“共享单车停放难倒13条热线”,标题中的“共享单车”是2017年新出现的事物,因为与很多市民的出行密切相关,人们对它的关注度很高,对与其相关的动态信息也非常重视,共享单车停放难倒13条热线,共享单车何去何从?这个问题会吸引读者继续往下读新闻。
又如,新闻“国产煤制油核心技术装备 逆袭国际市场”,其标题中“逆袭”一词是一个流行词,该词出自日语“逆襲”((ぎゃくしゅう),与“反击”和“还击”意义相当。该新闻作者采用“逆袭”一词,既体现了时代性,又能与读者在情感上达成共鸣,对新闻的传播效果具有促进作用。
(五)运用数词略语
数词略语是语言运用中经过压缩和省略的词语,它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级词汇单位。“为了使话语简短,使用数字对并列词语的语素或语义成分概括出来的略语叫数词略语。”[6]205新闻标题中的数词略语,很可能是新闻人临时缩略而成的,它不仅不会影响读者对标题的理解,可能还有利于标题信息的传达。如,“乌兰察布攻克‘四虫两病’防治世界性难题”中的“四虫两病”指的是红蜘蛛、蓟马、白粉虱、蚜虫和白粉病、灰霉病。对此新闻背景不熟悉的受众会刨根问底,读完新闻后有豁然开朗之感,惊叹语言运用之精妙,而熟悉该新闻背景的受众也会认可这种语言表达法。
(六)选用具有强烈对比意义的词
有些词无论就其理性意义而言,还是就其色彩意义而言,都不太可能组合在一起,但经过新闻人独具匠心的组合,会让读者读来眼前一亮,大有妙笔生花之感。如,新闻“两袋玉米面 报恩半世纪”,“两袋玉米面”的量不大,而“半世纪”是人大半辈子的时间,对一个人的生命而言,这个量是足够大的。新闻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件事情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新闻里的主人公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因为该标题采用了具有强烈对比效果的表达大小量词的组合,这一连串问题瞬间会在读者脑海中浮现,读者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便是一读为快。
又如,“多吃主食死得早?多吃肥肉活得长?某些自媒体别再一本正经地胡说了”,该标题用“一本正经”修饰“胡说”,“一本正经”主要是用来形容很规矩,很庄重。“胡说”的意思是瞎说。这两个单位从理性意义层面来说是不能组合在一起的,从情感色彩意义层面来说,二者更是不相融。作者将这两个单位组合在一起,达到了很好的讽刺效果,也激发了读者的兴趣。
综上可知,优秀新闻标题,其词汇单位的选取是为内容的表达服务的,表义准确是选择词汇单位的基本要求,其次应该选择表义鲜明、语义内涵丰富;能起到比较好的语用效果的词汇单位。
三 优秀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优秀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主要表现在语法手段的选用上,有时可能综合运用多种语法手段。经归纳,优秀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主要表现在复句和单句运用两个方面。
(一)复句的运用
因为新闻内容的多元化,其标题可使用表达内容更加丰富的复句形式。如,标题“60年前,库尔班大叔上北京表达对毛主席和共产党的无限热爱;60年后,库尔班大叔后人走上‘代表通道’向总书记汇报——‘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是一个并列复句;又如,“习近平首次沙场阅兵 号令解放军向世界一流军队进发”,该标题是一个表顺承关系的复句;再如,新闻“收养脑瘫儿14年 环卫工夫妇感动众人”是一个表因果关系的复句。据统计,其标题采用复句形式的获奖作品,第二十六届有5个,第二十七届有10个,第二十八届有15个,第二十九届有20个。这些数据与上文“优秀新闻标题的语音特点”是相符的,即新闻人制作新闻标题时应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在内容表达需要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复句形式来表达。
在表意准确鲜明前提下,语言简练对标题而言更是锦上添花。新闻标题采用复句形式,有可能出现主语省略的情形。如,新闻“收养脑瘫儿14年 环卫工夫妇感动众人”,标题中“收养脑瘫儿14年”的主语是“环卫工夫妇”,即新闻标题主语蒙后省略;又如,新闻“特警七勇士深入‘虎口’助10名群众脱险”,标题中“助10名群众脱险”的主语是“特警七勇士”,即新闻标题主语承前省略。这些标题中的主语省略,对表意没有任何负面影响,相反,简要的形式能让读者更增好感。
(二)单句的运用
单句是相对于复句而言的,只包含一套主谓或非主谓结构。虽然新闻标题采用复句形式有上升趋势,但相对于复句形式而言,新闻标题采用单句形式的数量更大。新闻标题采用单句形式时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主语+谓语”(包含“主语+动语+宾语”)结构的运用。如,新闻“生命,为祖国澎湃”,标题中“生命”是主语,“为祖国澎湃”是谓语,该标题是一个比较简单的“主语+谓语”结构;又如,新闻“这28项治疗我都没做过”,标题中“这28项治疗”是主语,“我都没做过”是由一个主谓结构充当的谓语;再如,新闻“新时代呼唤蓬勃的青年精神”,标题中“新时代”是主语,“呼唤”是动语,“蓬勃的青年精神”是宾语,是一个典型的“主语+动语+宾语”结构。该类标题包含了新闻人物及事件,高度概括了新闻的核心内容。
第二,“动语+宾语”结构的运用。如,新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标题中“坚持”是动语,“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用来修饰限制宾语中心语“定位”;又如,新闻“寻找‘最美女孩’”,标题中“寻找”是动语,“最美女孩”是宾语;又如,新闻“守望玉麦”,标题中“守望”是动语,“玉麦”是宾语;再如,新闻“警惕形式主义披隐身衣卷土重来”,标题中的“警惕”是动语,“形式主义披隐身衣卷土重来”是宾语。这些动宾结构的新闻标题清楚表明了新闻所涉及的内容。
第三,体词性联合结构的运用。如,新闻“一幢楼和一个县——追寻40年间桓仁主政者的工作轨迹”,主标题“一幢楼和一个县”就是一个体词性联合结构,该类固定格式的标题集中交代了新闻的核心人物或核心内容。
第四,同位结构的运用。如,新闻“新时代改革引领者习近平”,标题中“新时代改革引领者”与“习近平”是同位结构;又如,新闻“习近平:新时代的领路人”,标题中“习近平”和“新时代的领路人”是同位结构,标题中的冒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说明前后两者地位平等;再如,新闻“诺奖得主尤努斯精准扶贫到河南”,标题中“诺奖得主”和“尤努斯”是同位结构。这类同位结构一般由表义抽象和表义具体的单位组成,从不同角度反映新闻的主要内容。
第五,偏正结构的运用。现代汉语的偏正结构包括定中结构和状中结构,定中结构是体词性短语,状中结构是谓词性短语。新闻标题运用该类格式能简明扼要地揭示新闻的要义。如,新闻“中国反贫困斗争的伟大决战”,标题中“中国反贫困斗争”和“伟大”作定语,修饰限制“决战”;又如,新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和推进强军兴军纪实”,标题的中心语是“纪实”,前面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和推进强军兴军”是从不同角度修饰限制中心语“纪实”。读者读到该类结构的新闻标题,能马上领会新闻的主干内容。
第六,兼语结构的运用。兼语指的是某个成分既是前面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支配的对象,又是后面紧接着的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即前者的宾语与后者的主语由同一个成分充当,该成分即为兼语。如,新闻“不要让耀眼数字迷了眼睛”,标题中“耀眼数字”既作“让”的宾语,又作“迷了眼睛”的主语,所以它是兼语;又如,新闻“让农民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标题中“农民”作“让”的宾语,同时又作“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的主语。兼语结构的标题简明地交代了相应新闻的重点内容。
第七,谓词性联合结构的运用。如,新闻“圆梦‘巴铁’祭英魂”,标题中“圆梦‘巴铁’”与“祭英魂”构成一个谓词性联合结构;又如,新闻“民主失算与媒体失范”,标题中“民主失算”与“媒体失范”构成一个谓词性联合结构。该类格式的标题也能较为全面地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第八,判断格式的运用。现代汉语判断格式主要由“是”作为判断动词构成。新闻标题有时也会使用判断格式。如,新闻“今天的考生是‘军长’”,标题中将“考生”直接判断为“军长”;又如,新闻“盲目‘按惯例’也是懒政”,标题是一个肯定判断格式,对“盲目按惯例”的性质进行了明确的判断。“判断动词”前加否定副词“不”构成否定判断格式,如,新闻“炎黄的祖先不是来自非洲”,“非洲起源说”是现代人类起源学的主流学说,也有学者持人类“多地区起源说”,但这种学说在“许昌人”发现以前缺乏人类化石的考古证明。该新闻标题采用“炎黄的祖先不是来自非洲”这一判断格式,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共鸣。判断格式的新闻标题既可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又可表明作者的鲜明立场。
综上可知,优秀的新闻标题,其语法形式是为新闻内容的输出服务的,不管采用何种语法形式,前提是必须符合语法规范,这些固定格式的运用可略见一斑。另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复句的运用”,说明在融媒体时代的当下,新闻人没必要一味苛求标题字数的简短,应坚持“内容为王”。新闻人制定标题时,在语义表达准确、形式符合语法规范的前提下,可综合运用多种语法手段,以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
四 优秀新闻标题的修辞特点
读者能准确理解新闻标题所表示的意义,这是对新闻标题的最基本要求。在此前提下,新闻人应充分运用语言诸要素,使新闻标题获得更好的语用效果。“一句话,百样说”,特定语境下,只有一种“说法”是最妥帖的,这就是修辞。标题是传神而富有魅力的“眼睛”[7]。一则优秀新闻标题所具有的修辞特点主要体现在对辞格的运用上,经整理,其运用的辞格主要有以下六类。
1.对偶
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这种辞格叫对偶。[8]209优秀新闻标题中运用对偶辞格的,如“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该标题上下句结构基本相同,意义相连;又如新闻“不因唱衰而忧 不因看涨而乐”,其标题上下句结构相同,意义相关。标题运用对偶,不仅形式整齐,而且读来朗朗上口,这正是对偶辞格的魅力。
2.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甲事物来描绘乙事物或用甲道理说明乙道理的辞格,也叫“譬喻”。[80]191优秀新闻标题中运用比喻辞格的,如“‘苏区’脱贫攻坚彰显山东力量 红都瑞金长出绿色‘寿光菜’”,标题中的“绿色”指“寿光菜”具有环保特点;又如新闻“普光气田为长江经济带注入绿色动能”,标题中“绿色”指的是生态环保意义。标题通过运用比喻,让读者感觉标题表意形象生动。
3.比拟
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这种辞格叫比拟。[6]195优秀新闻标题中运用比拟辞格的,如“把一切献给你 我的祖国”,将“我的祖国”拟人化成“你”,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所以,“我”和“我的祖国”二者之间可以对话,进行情感交流互动;又如新闻“河池脱贫经验‘出口’亚非国家”,标题中“经验”是抽象的事物,怎能“出口”?这是因为将“经验”比拟成具体的“商品”,这样才可出口到亚非国家。这种表达很形象,读者容易理解。
4.借代
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与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叫借代,也叫“换名”。[8]197优秀新闻标题中运用借代辞格的,如“一位从天津出发的‘白求恩’”,读者对白求恩这个人物比较熟悉,知道白求恩是一名加拿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怎么从天津出发?如此命题,既让读者感到亲切,又会引发他们继续阅读新闻主体内容的好奇心。
5.设问
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或听众注意和思考问题,这种辞格叫设问。设问也就是明知故问。[8]220优秀新闻标题中运用设问辞格的,如新闻“两岸夫妻‘过年回谁家’”和新闻“谁抢走了美国人的饭碗”,通过提问形式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又如新闻“多吃主食死得早?多吃肥肉活得长? 某些自媒体别再一本正经地胡说了!”“多吃主食死得早”“多吃肥肉活得长”确有媒体如此称述,事实究竟是怎么回事,且读正文了解真实情况,标题通过设问紧紧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
6.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无疑而问,明知故问,这种辞格叫反问,又叫“激问”。[6]221优秀新闻标题中运用反问辞格的,如“无病呻吟、离经叛道怎能成艺术支点”,即无病呻吟、离经叛道不能成为艺术支点,标题运用反问辞格,将语气表达得更为强烈。即媒体不能对可疑数据不设防,所表达的语气比一般陈述句更强烈些。
五 结 语
“面向未来,新闻舆论工作更是任重道远、大有作为。”[9]“高举旗帜,引领导向,是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使命。”[10]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引领舆论导向,首要工作是要把大众的目光吸引过来。融媒体时代,媒体行业间的竞争到了白热化程度。获中国新闻奖的纸媒新闻作品占比由20年前的43.75%变为现在的29.84%,这个数据清晰显示出纸媒新闻备受挤压的生存空间。如何在融媒体时代站稳脚跟,目前阶段,作为纸媒新闻人个体,当下能做的便是生产出足够优秀的新闻作品,而一部优秀新闻作品须具有一则优秀新闻标题,“好标题是好新闻不可或缺的要件。”[11]怎样才能制作出一则优秀的新闻标题?我们不能脱离新闻内容本身来单独谈新闻标题的制作,新闻标题一定源自于新闻内容本身,在此前提下,充分调用语言诸要素,为新闻内容的传达服务。上文已从语言四个层面探讨优秀新闻标题的特点,但我们不能以此作为判断一则新闻标题优秀与否的铁律,更重要的是,这些优秀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所带给我们的启示。
新闻标题的制作,是新闻人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而一则优秀新闻标题一般会以表义准确、鲜明、生动和简练等作为最终表达目标。因此,制定新闻标题时,新闻人应遵循的原则是:在其语言形式符合语法规范、表义准确的基础上,结合报刊本身诸如版面空间有限等特点,选用符合读者语音表达习惯、语音形式整齐匀称、言简意赅、语义内涵丰富的词语之外,还可恰当运用一些辞格,综合运用语言的诸要素,以提升其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