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环境下陶瓷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及实施*
2020-06-06章杰
章 杰
(江苏脒诺甫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江苏 宜兴 214225)
前言
时代的进步推动了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参与性和关联性,促使知识经济成为综合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因素。在这种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应当意识到知识经济环境下大力推动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陶瓷产业的经济总量在持续增加,行业技术显著提升,产业集群化飞速发展。同时陶瓷行业内也出现了较多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对行业良性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大力推动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能进一步规范陶瓷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推动陶瓷产业市场秩序的进一步规范。
1 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成为企业获取财富的重要源泉之一,加强知识产权战略发展和保护。制定知识产权培育和管理战略,能为企业的市场竞争创造更大优势,更是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到全球化竞争中的有力手段。
尤其是在知识经济的持续推动下,科技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关联性越来越紧密,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发展,知识产权作为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更从整体层面上影响甚至决定着企业的生存质量。因此在当前全球化竞争持续加剧的背景下,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完善企业知识产权培育战略更是企业在竞争中获取至高领地的重要路径[1]。
然而由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时间较短,知识产权无论是在意识、法律保护体系上,还是开发和运作体系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因此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以产业为基础开展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和实施,加强产业知识经济体系培育和经营,对于推动产业、企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2 陶瓷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陶瓷产业有自身独特的生产特点,生产工艺较为简单,产品款式更新较快,产业集群化速度加快。但在陶瓷产业良性发展的基础上,我们也应当看到陶瓷产业的创新创意发展仍有较大空间,企业的同质化竞争激烈,相关的政策调控措施不到位,因此在能源日趋紧张的时代背景下,陶瓷产业的发展突破了传统的高附加值产品研发、中低层市场开拓、现代化生产节能降耗等层面,而是延伸到了如何保护企业产品和设计创新,如何最大程度降低企业侵权风险,如何建立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经营战略,如何吸收和利用资本力量拓展企业品牌发展等层面上。
陶瓷产业的知识产权侵权现象由来已久,长期以来,由于陶瓷产业仿制经济利润较高,相关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不够完整,企业诉讼成本较高,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侵犯知识产权的不良之风。因此在陶瓷产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和实施方面:一方面企业要加强自身管理和监控,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管理战略,加大企业产品创新保护力度;另一方面也要依托政府等相关部门,加强陶瓷产业知识产权管理,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并借助市场经济力量,调控产业良性竞争环境[2]。
陶瓷产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应当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紧扣陶瓷产业生产和发展特点,加强市场的知识产权执法监管力度,提高企业和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对于产生知识产权纠纷的事件进行及时处理,营造推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3 陶瓷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路径
3.1 陶瓷产业的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内容
3.1.1 加大对商标、专利的知识产权保护,并建立专门的保护机制和部门
根据当前对陶瓷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统计,大多数企业在商标、专利等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意识有所提升,由法务负责商标产权保护,设计和研发机构负责专利保护。在这个基础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可以设定专职的知识产权保护部门,实行商标、专利、地标、艺术产品著作权的统一产权管理。
3.1.2 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考虑到陶瓷产业的生产和销售特点,以及相关艺术产品、文化产品的著作特点,产业负责知识产权保护的主管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尤其是要具备工科专业背景知识,或持有专业专利代理人资格。在知识产权管理机制中,企业可以将研发、设计机构纳入到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中,由企业中负责设计创新、产品创意的领军人物承担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的重任。
3.1.3 建立完善的产权管理和奖惩制度
企业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要结合知识产权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行业制度以及企业自身特点,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内容要涉及到商标、专利、版权、地标等所有知识产权,并涉及到各个产权的申请流程、管理模式。同时适当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的奖励制度,建立一定的激励奖励政策,吸引专职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并对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项目、部门进行一定的专利申请考核,鼓励企业产品研发设计部门积极开发申请专利,加强专利保护。
3.2 实施路径
3.2.1 加大陶瓷产业领域内的行政执法力度
陶瓷产业领域内的知识产权监管力度是建立和完善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的前提,各个陶瓷生产区和销售区应当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协作执法机制,借助信息技术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平台,进行信息共建共享,对知识产权纠纷点进行会商,开展各个产销区执法联动,对涉及到陶瓷生产和销售的版权、商标、专利等协同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联合磋商执法。同时相关的行政管理机构应当加强日常执法巡查和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对跨地区的侵权,尤其是反复侵权、重点侵权的打击力度。
3.2.2 通过技术手段,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据笔者了解,当前陶瓷产业还缺乏针对性的陶瓷产业制品信息数据库,因此相关部门可以与陶瓷产业联合起来,加强陶瓷行业的专业信息现代化建设,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等,建立专业的陶瓷信息平台,加快陶瓷产业的网络化进程,以专业数据库满足信息建设、分享和检索功能,对陶瓷产业信息进行全面整合,为陶瓷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翔实可靠的数据信息。
3.2.3 加大陶瓷产业知识产权市场规范管理
对当前的陶瓷产业市场行为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知识产权的标准管理模式,逐步实现知识产权向市场监管转移,可以在陶瓷产业内设置知识产权规范管理试点区,对该区的知识产权信息进行统计、整合,建立知识产权申报、保护奖励表彰制度。依托市场力量,加强陶瓷产业市场监管,通过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等方式形成多层面的知识产权标注和保护模式[3]。同时陶瓷协会也要加强针对知识产权保护和标准的服务工作,依托陶瓷协会开展知识产权管理的业务培训活动,建立龙头企业带头的行业知识产权保护联盟,结合法律法规、行政管理建立行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机制,开展行业内维权活动,以此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维权能力,并推动行业内知识产权自律活动,提高行业会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守法意识。同时借助行业协会的力量,对部分企业的国内外展会、全球化进出口贸易等进行知识产权引导和服务,尤其是加强对进出口贸易的商标、品牌等的管理和使用许可,培养具有较高竞争水平的陶瓷品牌。
4 结语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逐渐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更是引领行业技术发展、科技创新的关键。现代陶瓷产业的发展必须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战略,并通过多种手段加强保护战略的执行力度,推动陶瓷产业知识产权的长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