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健康背景下拔罐疗法在贫困地区用于疾病预防的应用现状与对策分析

2020-06-05曹策王玉朱瑾

青年与社会 2020年12期
关键词:疾病预防

曹策 王玉 朱瑾

摘 要:拔罐疗法作为日常使用保健疗法在我国自古流传,本文就现代全民健康背景下,贫困地区在疾病预防中使用拔罐疗法的现状进行探讨分析,发现其在发挥诸多益处的同时又有很多问题和困境,我们在这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三个对策:弘扬疾病预防理念,发挥拔罐疗法优势;完善疾病报销政策,推动医疗体系进步;创新新型智能拔罐器械,开发未来先进治疗技术。希望通过新的对策来使拔罐疗法可以成为全民走向健康的有利阶梯。拔罐疗法在中医药保健和治疗方面占据重要位置,具有普适性、特效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希望本文可以给研究中医药保健、疾病治疗和全民健康等方面的学者特供帮助。

关键词:全民健康;拔罐疗法;疾病预防

自2016年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至今,全社会各行各业均在积极参与全民健康的工程之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中医更是积极参与和开发疾病预防工程,其中拔罐疗法由于其功效显著更受欢迎。

一、拔罐疗法在贫困地区用于疾病预防的应用益处

(一)治疗疾病范围广泛,增强机体免疫代谢

拔罐法具有负压作用、排毒作用和调节作用,通过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扶正祛邪从而治愈疾病,也对多种疾病的预防和阻止疾病的恶化有一定的疗校,如纯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要低于针灸联合拔罐治疗(7),针刺拔罐治疗颈肩肌筋膜炎疗效显著等(8)。负压作用即通过拔罐改变局部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产生自身溶血现象从而对机体产生一种良性刺激;拔罐产生的温热刺激能改善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促进体内毒素排出;调节作用针对于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过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状态,使身体趋于平衡状态。

1.舒筋通络,活血止痛。拔罐针对吸附部位的皮肤行温热刺激,可以起到祛湿散寒、舒筋活络的作用。贫困地区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有大量的体力劳动,长期积累会造成肌肉筋骨的损伤,而拔罐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甚至避免此类伤害。对于慢性疾病,诸如肋间神经痛、顽固性头痛、腰椎间盘突出等,过去众多医者通过临床试验和尝试发现可以将拔罐疗法联合针灸、中药等一同应用于治疗过程中。而对于急性痛症,如急性腰肌扭伤、急性踝关节扭伤等,拔罐配合其他治疗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拔罐的作用機理可反映出其对治疗类痹症痛症有极佳的疗效,而这也正是贫困地区的人们所期望的。

2.促进代谢,调节免疫。拔罐后的自身溶血现象可以产生类组织胺物质,并随血流作用于各个器官,而拔罐造成的皮肤温度改变增加了局部血流量从而促进了新陈代谢,而不断的代谢过程可以加快疾病的痊愈。同时拔罐亦可促进代谢废物的清除,加快血液循环,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运行。(6)对于贫困地区的人们来说,增强免疫力则是预防疾病、降低发病率的最有效方式。

3.调和气血,内外兼治。由于拔罐直接施术于表,因此对发生于体表的皮肤类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如治疗斑块型银屑病时,需在皮损处涂擦药膏然后行走罐疗法,操作时保持动作的连贯、注重力度和精准度即可达到最佳疗效。(3)同时拔罐也可以通过气血经络传导刺激治疗内在脏腑疾病。贫困地区的人们可能会因为不注重饮食的卫生情况而导致胃肠道疾病包括腹泻、疟疾等,而拔罐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或是配合其他疗法缓解病情。对于肺系疾病,拔罐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改善肺系功能,提升机体的免疫能力,从而预防感冒等常见肺系相关疾病。同时拔罐还对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的部分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二)设备操作简单安全,基层医疗不难掌握

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要远低于沿海发达地区,从而造成人们的知识储备和思维理解力也低于发达地区,因此在现阶段的基层医疗中更宜采用操作简单、容易掌握的方式。

拔罐的方法众多,最为常见的为留罐法、走罐法、闪罐法和刺络拔罐法。对于留罐法,把握合理的留止时间和力度便能轻松完成操作,并且在吸拔火罐时无需用力压罐,只要保持充足的负压,轻放皮肤上便可以吸拔牢固不易掉落;走罐法需要先在所需部位涂上凡士林等润滑剂,再用基础方法使罐吸附于皮肤,将罐沿着一定路线往返推动,直至罐的走行部位皮肤红润、充血甚至瘀血时,再将罐体起下即可;而闪罐法即迅速进行重复多次的拔罐起罐;刺络拔罐法则是用针刺皮肤配合拔罐进行治疗。无论哪种方式只要勤加练习都不难掌握,即便是对于文化程度较为低下的贫困地区人们也是如此。

(三)解决器具短缺问题,弥补医疗资金缺陷

基层医疗单位正面临着严峻的设备短缺问题,往往由于经济上不足以支持较为昂贵的设备或是无法及时更新医疗设备导致核磁、CT、高端彩超等大型设备已经陈旧老化,这对于需要依赖于这些医疗设备进行诊断和治疗的疾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相比之下,拔罐的器具更新较为缓慢且经济实惠,其最常见的工具除了竹罐、玻璃罐和陶罐等各种罐类还包括消毒酒精、棉球、打火机等常见医疗用品,这些工具的市面价格都不算昂贵,而且罐类通常可以重复利用,对于贫困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这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贫困地区人们普遍缺乏一定的资金支持昂贵设备的运行,因而在挑选医疗设备时会着重选择价格在可承受范围内的最佳者。

三、拔罐疗法在贫困地区用于疾病预防的现状困境

(一)贫困地区健康意识薄弱,拔罐疗法普及程度较低

由于贫困地区的主体性意识不强,求知意识不浓,科技意识薄弱再加上健康教育普及困难等问题,造成了贫困地区健康意识薄弱,不注重日常生活中一些身体上的健康预警,而这些健康预警不加以防治又进一步发展成大病,往往治愈就要消耗一个家庭的所有积蓄,因而造成“因病致贫”“因贫致病”的恶性循环,据国家统计,我国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是14.18%,可想而知,贫困地区的健康素养水平则要更低,基于贫困地区居民健康素养较低的现状,人们大多不注重小病的日常防护,很少有人了解拔罐疗法的好处,因此拔罐疗法很难走入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中。其次,由于现如今医患关系紧张,不专业的错误的拔罐治疗产生的后果很容易使人们产生抵触心理,即使我国正在施行健康扶贫,帮助贫困地区走出生存怪圈,但是贫困地区人们在健康思想理念上的匮乏依然是拔罐疗法以及其他保健知识普及的一大难题。

(二)贫困地区报销政策有限,养生保健不属报销范围

貧困户由于收入低,医疗支出压力大,面对很多不适都会选择不就医放弃治疗,虽然我国城乡居民已经建立医疗救助保障体系,能够负担广大居民的基本看病支出,但是各地的医疗保障标准不统一,且手续多,周期长,为健康扶贫工作带来极大阻碍。人们往往是不得不就医了才去就医,并且遇到大病依然难以承担。拔罐治疗属于养生保健类,可以治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病症以及缓解一些不适,同时可以防治一些疾病的发生,具有伤害小,成本低,简便快捷的特点,但是由于养生保健不在政策报销的范围内,贫困地区人们无法普及这种疗法以治小病防大病,使得难以从根本上改善贫困地区人民的健康状况,因而易造成恶性循环,使得贫困状况也难以改善。

(三)贫困地区医疗资金紧缺,医疗设备配置尚不齐全

想要提高贫困地区的健康水平,最首要的是解决医疗资金设备短缺问题,我国医疗设备呈现东多西少,城优乡劣的不合理现状,城市无论大到三甲医院小到社区诊所都有拔罐治疗并且设备齐全,但贫困地区医院的医疗设备短缺,无法为众多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因此拔罐疗法虽然在城市里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基本保健方法,尽管其成本低,易操作,但是在贫困地区医疗设备不齐全的现状下依然无法普及。

(四)贫困地区专业人才不足,医疗人才素质提升滞后

贫困地区硬件上资金不足,软件上人才缺乏,但是最重要最难以解决的是软件,是人才缺乏问题。全民健康工程进展至今,贫困地区距离全民健康还有一大段路要走,在贫困地区,全民健康工程的实施远不及城市,由于贫困地区医疗资源匮乏,薪酬待遇不及城市医院,所以很难吸引到重点医学院校的优秀医疗技术人才,地方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不愿意走进贫困家庭,贫困地区原有医疗人才素质迟迟得不到提升,加上资源配置不均衡,进而导致拔罐疗法无法实施以及无法正确实施。同时,由于中医保健管理体系尚不完备已及人才的缺乏,许多不专业未经培训的人纷纷开设小诊所并从中牟取暴利,导致人们对拔罐疗法望而却步,对拔罐疗法产生了偏见,这也极大地阻碍了拔罐疗法在贫困地区的发展与普及。

四、对策

(一)弘扬疾病预防理念,发挥拔罐疗法优势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主席尤其强调了以预防为主的重点和“治未病”的概念,这更加明确了要把具有预防作用的治疗手段传播、普及的大方向。在如今紧张高压的工作模式下,人们极易肢体倦怠,提前进入亚健康状态,肺胃心脾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损伤。据调查,我国贫困地区中老年人健康素质普遍较低,贫困地区相关疾病预防能力相对较弱,亟需有效且简易经济的预防手段,从而其降低患病治疗的风险。着眼拔罐疗法,它通过舒筋通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的方式,减轻机体负担,缓解身体疲劳,增强机体多方面功能,降低患病风险,同时此法成本低廉,易于操作。因此,普及中医学拔罐疗法在预防阶段的医学价值尤为重要。真正让普通人了解拔罐治疗的经济简便和治疗优势,主动接纳拔罐,日后必然惠及基层贫困地区群众,此措意义深远。

(二)完善疾病报销政策,推动医疗体系进步

眼下,为了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将中医各类治疗惠及全民,我国大多省份陆续在医保的范围内加入了多项中医诊疗技术,扩大中医报销范围,降低报销门槛,丰富医保支付方式,巩固了具体的政策支持。此外,我们还需要推动医疗体系两大方面的进步——全覆盖和稳基准。全覆盖指的是进一步保障贫困县乡和城镇人口一同享受医保内的拔罐治疗,提高治疗参保率,合理化、个性化各乡参保项目,重点解决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的治疗报销问题,让保障和便利落实。稳基准指的是对于贫困人口的认定要有统一标准,对于报销比例、报销方式、救助限度要合理一致,让拔罐疗法的受众更广泛更放心。对特殊人群有公开明确的保障标准,才能将特色治疗发展到有需求的地方,让贫困人口享受拔罐疗法的长处。

(三)创新新型智能拔罐器械,开发未来先进治疗技术

目前,除了传统的人工针灸拔罐操作外,电针治疗仪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诊疗仪器,但它存在一定的限制,如针对不同的患者,电冲幅度调节还需要更多的临床测试;电冲辐射对人体有潜在不明的影响;治疗过程目前仍十分依赖人工操作等。因此,针灸拔罐诊疗过程逐渐数字化将会是今后颇具潜力的方向。通过人工控制终端控制器,控制器发出信号,经由传感器电路,控制外部针灸拔罐仪器进行诊疗。在线路中,充分运用温感、红外等传感器件的敏感度,同时加入整合AI技术,即可直接显示患者的体表体征,模拟体内状态,反映各项指标,这些都会降低了传统操作的繁杂和风险程度,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经过研发阶段进入于市场后,必将进一步提高治疗的效率,一改以往人们对于拔罐疗法费时费力的认识。如果能在学科交叉的大环境下,充分利用现当代智能科学技术,使基础拔罐仪器搭载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模拟现实技术的顺风车,治疗疗效、诊疗效用、适用范围等方面即将取得质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蒋炜,田尧,蒲漪然,等.中国医疗领域健康扶贫政策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J].中国农村事业卫生管理,2019,39(2):88-92

[2] 伍梅,罗志明.亚健康对大学生的危害以及健康教育效果观察[J].现代医院,2019,19(10):1475-1477.

[3] 曲峰.黑龙江强化医保对中医药支持[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11):87.

[4] 杜鹏程.将中医优势病种纳入医保支付[J].中国社会保障,2019(08):82-83.

[5] 李汉才.健康扶贫困难在哪[J].人民论坛.2019年01月下:56-57

[6] 张璐瑶,钱永涛.数字化针灸拔罐仪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11):280-282.

基金项目:安徽省2019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金资助(2019252)。

作者简介:曹策(1996- ),男,安徽阜阳人,学士,研究方向:全民健康。

通讯作者:王玉(1997- ),女,安徽蚌埠人,学士,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士,研究方向:全民健康。

猜你喜欢

疾病预防
乒乓球运动对老年人身体疾病预防和心理的结果调查研究
山羊疾病防治浅析
眼部健康研究意义以及图像分析技术在其领域发展前景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平台与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
刍议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及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