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生态系统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之履行

2020-06-05陆奇岸熊健

决策与信息 2020年6期
关键词:生态系统企业社会责任

陆奇岸 熊健

[摘    要] 现代商业社会是生态系统间的竞争。企业作为生态系统的主体,不仅要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而且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大数据信息化将企业置身于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复杂性、互动性的企业生态系统中,因此“单个企业的社会责任”也转变为“跨层次、多单元、网络状的整体企业社会责任”;通过实现对企业生态系统的管理,同时也能高效落实企业作为系统主体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 生态系统;企业生态系统;信息透明化;企业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 C9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0)06-0077-08

新时代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日益复杂,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生态系统中并通过竞争合作来创造价值,实现“1+1>2”的协同效应。这样的协同效应是指生态系统具有“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价值共创、共同演进”特征,最终实现系统内成员的合作共赢。企业作为生态系统的经济主体不仅要创造社会效益,更重要的是解决社会效益背后产生的社会问题。企業承担社会责任不应只是口头上的呼吁,而更要将口号转化为企业的实际行动。一方面,经济发展引发了众多社会安全问题,不同程度地都是由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引起的。另一方面,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成为创造企业和社会共享价值的途径,成为系统内成员共享资源和价值成果的前提。改革开放40年来,众多企业开始深化社会责任认知,并把它作为企业转型升级和提升竞争力与社会影响力的内驱动力。正因为如此,企业社会责任的话题越来越被重视和关注。本文以企业生态系统为背景,论述了作为生态系统的主体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并为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获得生态系统的一席之地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企业生态系统的特征

“企业生态系统”是美国学者詹姆斯·弗·穆尔(James F. Moore)提出的竞争新战略形态,他以生物学生态系统这一视角来描述市场中的企业活动。穆尔认为企业生态系统是企业多个利益相关方(供应商、经销商、生产者、消费者、竞争对手、政府机构等)之间通过相互作用,构成的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关系网络[1] 167-181。随着生态系统的进化演进,本文认为企业生态系统是经济主体及其利益相关者、消费者、供应商、资源、数据信息等组成的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网络。企业生态系统类似于生物圈的共生经济社群,在一定的区域内不能长期单独存在,只有通过经济主体之间的“竞合”,与供应商、消费者以及周围环境产生互动,来持续发展。“共同演进、价值共创、资源整合”的本质决定了该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复杂性、互动性等特征。

(一)整体性

企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指由若干要素因子组成的系统具有独立要素所不具有的新的性质和功能。企业生态系统之所以具有整体性的特征,首先是因为企业生态系统是众多要素组成的联合体。这些要素包括经济主体企业、利益相关者、消费者、自然资源、数据信息等,企业为自身发展加入生态系统这一行为促使它们联系在一起,如同关系网络形成一个价值共享、共同进化的整体;其次,企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源于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联系的有机性。内部各因子与外部环境互动,引起企业生态系统内外部之间数据、信息和资源的交换,最终各资源在系统内被循环利用使系统内主体达到整体的有机统一;最后,按照协同理论,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存在协同和竞争,而协同促使由竞争引起的某些要素“涨落”放大,导致一个或者几个要素占据主导地位,最终占据支配整个系统的地位,起到带动整个系统共同演进的作用[2] 96-101。因此企业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的特征,这一特征又是由系统的本质及其内部要素因子相互作用、相互竞合体现出来。

(二)层次性

企业生态系统的层次性是指各要素因子在系统结构中表现出的多层次状态的特征。具体表现在:

1. 企业生态系统的生态位布局具有层次性。从企业生态系统的生态位布局上看,企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似,都具有生态位。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位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范围和空间内拥有的生存资源;而企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指企业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的位置及其与其他系统要素之间的功能关系和作用,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行业在企业生态系统时间、空间、资源三个维度下的明确定位。每个企业在生态位上拥有的资源总和叫做“生态位宽度”,一旦稀有资源引起企业之间激烈的竞争,就会产生不利于企业发展的“企业生态位重叠”的问题[3] 148-155。“生态位重叠”是指企业在时间上(例如进入市场的时间、决策的时间)、空间上(例如在整个生态系统的价值网络中的位置)、资源上(例如人力、产品、技术等方面存在相似性)。为避免此类问题的产生,企业生态系统中的构成要素具有经济、政治、自然三个不同层面,经济因子分为核心企业、支配型企业、缝隙型企业三个不同层级。不同层级的企业在系统中担任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拥有不同的资源,生态位才能分离,企业生态位布局才会合理,企业只有这样各执其位才不会产生重叠的问题;所以,生态系统随着企业生态位的分层而具有层次性,这一特征不仅保证了企业生态位布局的相对稳定,而且使得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也保持相对稳定。

2. 企业生态系统内不同层级企业之间价值链的形成方式具有层次性。上下游企业形成企业生态链,同行企业构成行业群落,同区域企业形成企业集群等诸如此类的企业联盟都属于企业的分层。企业价值链主要是指以“原料供应—加工生产—产品储运—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为主和以“基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资源采购“为辅的两大类活动。这两类活动都是根据产品经过生产、销售、消费、物流管理等分层次的产成品销售过程来决定的。一个企业不可能承包一个产品从生产加工到被消费的全过程,只有企业之间价值链分层,即供应链环境下的精益合作才能产生更符合消费需求的产品,才能最终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企业生态系统不仅仅是生态位布局合理的资源系统,也是企业形成产品加工销售价值链的具有层次性的系统。所以无论是从企业生态位的分层次合理布局,还是各企业之间价值链的形成方式来看,企业生态系统都是具有层次性的。

(三)复杂性

企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是由其组成要素的复杂和内部适应性主体不断演化发展的特点决定的。

企业生态系统内组成要素及其互动和交流具有的复杂性。生物界的自然生态系统中存在“竞争、捕食、寄生、共生、偏害”等多种不同的组成要素;从自然生态系统隐喻而来的企业生态系统不仅包括经济、政治、自然等要素,还包括数据流、资金流、信息流、人员流等流动资源,正因为系统由大量交互连接的参与者和数据组成,所以内部要素的多样性是造成生态系统复杂性的一个原因[4] 17-20;除此以外,要素与资源的存在使生态系统内的主体和资源产生互动和交流,使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的企业产生联系,“多米诺骨牌效应”使得越来越多未加入生态系统的企业慢慢参与其中。最终系统内经济主体增多,资源流动方式更加复杂,要素之间互动更加频繁。企业生态系统内部组成要素的复杂,以及资源要素流动、互动方式的频繁复杂,共同决定了企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企业生态系统内经济主体自主地集聚或分裂造成了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企业生态系统具有与1994年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教授提出的复杂适应系统相同的特征:内部主体适应系统环境并且不断共同演化发展。因此经济主体自主集聚或分裂是由系统内主体“竞争合作”共同演化和不断学习积累经验产生的,不断的进化使企业有意识地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从而产生集聚或分裂的变异行为。生态系统内的经济主体分为核心企业、支配型企业以及缝隙型企业三大类,具体来说,核心企业是商业生态系统的主体,大部分的市场资源和技术信息都是由它提供的;支配型企业是系统内掌握部分核心技术的存在,策略的提供和资源的共享也是它功能的体现;而缝隙型企业可谓“夹缝中生存”,数量众多但资源有限,它借助生态系统中核心和主导企业提供的资源和技术来维持自身的成长;这三类主体互补专业知识和技能、共享数据与通信技术等资源、为实现集体利益大于个体利益的价值共创和为实现长期发展而进行共同演化。但当系统环境发生改变,主体因子发现自身知识有限,并有意识地选择对自身状态和行为进行改变来适应和学习新环境时,共同进化促使其他主体因子也随之有意识地集聚或分裂,即主体的分化、聚合、新主体的加入等,因此适应性和有意识的选择使主体产生变异,最终涌现出企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5] 55-71。

(四)互动性

商业生态系统的互动性是指系统内的主体与系统内客体即各要素之间产生的往返活动,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交流沟通。

互动的实质在于:无论是自我互动还是社会互动,都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往返和沟通活动。商业生态系统之所以具有互动性,是由企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内部主体共享数据信息,价值共创、资源共享的复杂生态系统的本质决定的。

一方面是企业生态系统内主体之间以及主客体之间的互动。生态系统内存在语言与非语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传统习惯方式与现代创新方式等众多的互动。生态系统内部的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推进企业系统内各要素尤其是系统内各相关企业的发展。不同类型的主体在生态系统中发挥不同的功能,并改变传统的零和博弈竞争走向合作。主客体之间即系统内主体企业与其他要素之间也不断地进行交流互动,企业与消费者、利益相关者等因子之间通过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和分销商产生互动,实现价值共享。而在这一阶段,更多的社会因子与经济主体会参与进来,借助于数字化技术,最终实现三大价值共创主客体之间的互动共享。资源共享、价值共创、优势互补以及共同演化等不可或缺的互动才是商业生态系统存在的优势和必要。

另一方面是企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导致企业生态系统内外部因素的互动。这种互动是指同类型公司之间的差异沟通,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合作沟通;供应商之间的竞争沟通;生产者之间的成本优势;消费者之间的价格落差等,都是由于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吸引了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要素因子进入,最终产生互动的结果。也正因为得益于商业生态系统的运转与互动,生态系统内的企业才能达到“竟合”状态,才能共同演进,企业最终得以持续发展。但如杰克·富勒(Jack Fuller)所说:“生态系统并不是总是极度开放的,它的价值不在于参与者数量的最大化,而在于生态系统内部数据是开放共享的,但开放仅限于精心选择的圈子内。”

二、作为系统主体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和员工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考虑影响企业行为和受企业行为影响的消费者、社区等周边环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企业为何要承担社会责任?首先,任何企业都是一个有生命的肌体,它的持续发展受到两方面的制约,一方面是企业对所处生态系统社会责任的承担;企业作为生态系统主体承担社会责任与基于公司伦理的合规性的社会责任义务行为不同。企业生态系统内数据信息资源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变得越来越透明,企业成为生态系统内的一员在享受系统内价值、资源合理分配的同时,也要相应地承担起生态系统内跨边界多层次的社会责任。一旦拒绝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的失责行为将在系统内透明公开,会因此受到整个系统的谴责甚至被驱逐。因此价值资源共享的同时生态系统社会责任信息的共享和对比时刻敦促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根据企业生态系统的特征,企业生态系统是众多因子的联合体,承担社会责任具有整体性;企业生态系统是价值共享的生态系统,不同层次的经济主体承担社会责任同样具有层次性;企业作为生态系统的经济主体,从肌体本身出发承担社会责任具有主体性;企业生态系统内经济主体之间资源共享,决定了社会责任承担具有循环性。企业作为生态系统的主体面临着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环境以及消费者行为改变等多重环境挑战,利润不再是企业的目的而是企業承担社会责任的回报。本文认为企业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可以简单概括为经济、政治以及自然环境三个层面。

另一方面是肌体本身状况,包括分裂、聚合、创新等能力;从企业肌体角度来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并不是简单的控制成本和从事慈善活动的需要,而是给企业提供创新和持续竞争优势的潜在机会。承担社会责任被证明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改善公众的态度,而且能提高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购买意向。认识到这一点企业应该更有意识地加强与所处社会环境的联系[6] 97-99。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够寻求创造企业与社会共享价值的途径,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由被动付出转化为主动创造价值的企业资源,形成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一旦企业对社会责任进行战略管理和履行,就等同于对企业品牌、企业信誉以及企业形象的无形投资。譬如三星集团从共享企业社会责任资源和力量、探索投资与社会责任并重的崭新产业投资模式、全方位扩大社会公益事业,和以开放的心态积极与社会沟通这四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支援、残疾人支援等公益慈善活动,且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仍不断探索新路径。真正完成了从“三星中国”到“中国三星”的身份转换。

反之,一旦企业停止承担社会责任,将会大大降低公众对企业的信赖和好感度,影响对企业的评价,最终造成企业声誉和品牌形象受损,由此引发大量的社会问题。因忽视社会责任而遭遇客户撤单、停业整顿的企业不在少数,三鹿集团“三聚氰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使当初的奶粉龙头企业最终破产乃至承担法律责任、九阳豆浆机“产品质量、售后服务频遭投诉”等比较典型的案例都说明了企业如果不承担社会责任,不仅造成企业形象的损害,甚至还会导致企业的破产;当结果危害过大时,企业甚至还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最后企业法人还会背负道德的抨击。差评如潮,产品无处销售,企业最终只能走向衰败。通过承担社会责任可以建立起企业与社会相互信任的关系,这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来说是巨大的优势,因此履行社会责任已经不再是企业愿与不愿的问题,而是企业必须要承担和如何承担的问题。

三、企业生态系统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

大数据信息化背景下,企业生态系统日益复杂,企业需要与其生态系统共同演化、共同成长。社会责任形式也由“单个企业社会责任”转变为“跨领域、多层次、网络状的社会责任”。企业生态系统的存在使企业的边界转变为无界,生态系统中众多组成要素的存在则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所需要的“养料”。在研究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时应该把落脚点放在广阔而又复杂的生态系统中,多维度地构建企业生态系统内互动、协同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体系,从企业社会责任的目标函数入手,识别包括影响企业行为和受企业行为影响的经济因子、政治因子以及自然生态因子中的利益相关者等资源要素包含的特征,来实现系统成员在社会责任资源方面的良好互动,促进相关各方共同履行社会责任[7] 20-28。

(一)企业社会责任整体性落实

社会责任整体性落实是指系统主体从全局角度积极引导所有成员共同承担社会责任。一方面,大数据不仅使企业生态系统成员的社会责任透明化,而且使有限数据共享转变为全面数据共享。社会责任数据的透明化使各成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交互共享,企业的失责行为也一览无余,因此生态系统的数据共享和透明化成为衡量企业是否履行社会责任的利器;全面数据共享模糊了企业之间、企业与利益相关者、消费者之间的边界,企业在单方面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数据的全面分享既能够督促利益相关者及其他成员一同履行社会责任,也能够结合消费者对相关产品和服务的责任需求进行社会责任活动。最终使不同生态位的企业承担整体社会责任的效率得到提高,各执其位、各尽其能和互动协同,推动整个生态系统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大大提高。

另一方面,企业生态系统的本质也是价值共创,只有整体和谐才能更好地提升整体价值,实现集体的价值大于单个企业创造价值过程的总和[8] 21-28。实现价值共创不仅需要企业将社会责任与本身发展战略相融合,还需要企业将社会责任目标与整个生态系统目标、愿景相融合。面向整个生态系统,从顾客、市场到经销商、供应商等所有成员都要承担社会责任,根据数据的共享分析对比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社会问题,以全局为重,改善自身的不足。只有整体落实责任,各企业才能更好地整合和利用生态系统的资源,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二)企业社会责任分层次落实

企业社会责任分层次落实是指系统内不同生态位企业、不同价值链企业对承担具体社会责任的划分。企业生态系统中生态位布局以及价值链形成方式的不同,决定了企业生态系统具有层次性。本文对系统中要素进行划分,具体而言就是指对“影响企业行为”和“受企业行为影响”的经济因子、政治因子以及自然生态因子所产生的需要企业承担的责任进行划分。如果说整体性落实是集体将“蛋糕”做大,那么分层次落实即是“两点论与重点论”的体现,先解决主要矛盾,再依次解决次要矛盾。

1. 对企业生态系统中的经济因子关涉主体的社会责任的落实。企业在消费者和供应商中积累的良好声誉可以被引证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高质量的声誉对于企业而言是无形的价值,而企业社会责任的属性和实施一系列公益活动将增加消费者对企业价值的感知[9] 105-107。因此企业需要不断地营造良好的声誉并打造优质的品牌。企业良好的声誉和优质的品牌建立在企业长期对其利益相关者、消费者、供应商等负责并创造共享价值的基础之上,这就需要企业对系统内经济因子关涉主体的社会责任进行落实。

第一,在产品设计、生产、销售过程中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作为生产者,生产产品既要结合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责任要求,又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既达成了企业的目标又保护了生态环境;企业作为销售商,要实施生态营销战略。例如产品外包装、内部添加剂的使用都需要考虑到环保、绿色健康的因素,尽可能减少塑料包装袋的使用;对于消费者,企业不仅要提高消费者对附加了社会责任产品价值的意识和认知,还要倡导绿色消费理念。例如,引导顾客从环保的角度选购、使用产品并妥善处理使用产品后产生的废弃物,以此来减少环境污染。当社会责任行為表现贯穿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过程时,绿色生产理念、理性消费方式的结合,搭建起同一产业链上不同生态位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信任的桥梁。第二,以消费者为本,保护消费者权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在顾客的价值实现的基础之上,企业首先要生产出高质量的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在此基础之上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其次,培养消费者的产品认知度和忠诚度,为企业自身树立良好的口碑;最后,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响应消费者的需求。价值链上各环节都要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对产品的设计、研发过程进行严格的把关,坚决杜绝不合格产品对消费者造成的潜在危害的行为。第三,与员工建立新型的契约关系保障员工的权利。人力资源是各系统成员发展核心。践行“以人为本”,除按时发放薪水外各成员企业要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场所、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企业道德意识培训,制定公平、公正、公开的奖惩制度;同时,还要为员工提供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管理,为培养核心人力资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吳建材,谢永平.商业生态系统演化发展及其动力学分析——基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J].企业经济,2017, (11).

[3]  顾力刚,蓝莹,谢莉.企业生态位视角的商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6, (5).

[4]  许其彬,王耀德.商业生态系统与价值生态系统的比较与启示[J].商业经济研究,2018,(4).

[5]  胡海波,卢海涛.企业商业生态系统演化中价值共创研究——数字化赋能视角[J].经济管理,2018, (8).

[6]  刘艳.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J].人民论坛,2015,(11).

[7]  辛杰,张兰燕.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生态系统社会责任的理念变迁与互动演进[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8, (5).

[8]  辛杰,李丹丹.商业生态系统社会责任互动的涵蕴与管理变革[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6,(1).

[9]  辛杰.商业生态系统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实现[J].华东经济管理,2011, (6).

[责任编辑:胡  梁,杨一帆]

Abstract: Modern business society is a competition between ecosystems. As the main body of the ecosystem, enterprises must not only meet the increasingly diversified needs of consumers, but also assum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with the informatization of big data, companies will beplaced in an enterprise ecosystem with integrity, hierarchy, complexity, and interactivity In the "Singl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has also been transformed into "cross-level, multi-unit, network-lik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rough the realization of the management of the ecosystem, at the same time also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system as the main body.

Keywords: enterprise ecosystem; information transparency;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猜你喜欢

生态系统企业社会责任
“互联网+”下医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发展路径
企业社会责任进展与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进展与研究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医院志愿者角色和功能的研究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品牌传播
生态系统视角下:农村留守幼儿情绪问题的形成
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我国制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试论零售商“绿色”企业文化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