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延绵阴山下
2020-06-05
文| 实践全媒体记者 张 晶
阴山岩画 高晓龙/摄
一首从古传唱至今的北朝民歌《敕勒歌》,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重要一笔,也让“敕勒川”这个古老地名及其“阴山下”的地理方位,永久地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这片土地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的沃土,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民族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特色鲜明、富有魅力。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历经岁月洗礼与雕琢的这片古老土地上,文明的光芒依然熠熠生辉。
远古遗存开启文明华章
敕勒川地区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区域之一。远在70万年前,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就诞生了著名的大窑文化。大窑村南山坡是阴山山脉大青山南段的支脉。山下有溪涧流水,适宜人类居住。山上盛产燧石,远古先民就用它来打制各种石器。来到今天的大窑遗址,尚可看到南山四道沟的土层剖面墙,墙面平坦,层次清楚,每一层中都出土了大量远古人类制造的各式石器。此间虽然无字,却宛如一部令人难以读尽的历史巨著,故称“无字天书”。“无字天书”被后人誉为“大窑八景”第一景,它再现了敕勒川地区远古人类活动的悠久历史。人们将所见图案冠以“凤凰展翅”“双龙戏珠”“莲花并蒂”“登临远眺”等动人的名称。“大窑”被认为是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最为古老的地名。大窑文化为研究中国原始人类以狩猎为主、采集为辅的生活方式提供了珍贵的素材。这一发现,不仅为研究我国北方旧石器时代石器文化的分布提供了佐证,也为研究我国文化发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科学资料。
绵延千里的阴山山脉,则留存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阴山岩画。阴山岩画是北方草原岩画的重要代表,是中国境内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也最古老的岩画群,有“千里画廊”之美誉。阴山岩画的创作者们,起初用锐利的石器,后来用金属器,以敲凿、磨刻的方式在山石上描绘出图画。岩画的题材大多取材于狩猎活动,其中数量最多、凿刻最精的是动物岩画。作画者对动物形体和习性的观察细致入微,准确而又生动地勾画出不同动物各自的特点,惟妙惟肖。迤逦分布于漫长山峦中的阴山岩画群,并非一时一族之作。研究发现,前后不同时期所作的岩画画面,出现了“互相打破”的现象,即后来的画面刻画在此前已有的画面上,全面覆盖或重叠错落的情形屡有出现。这种现象的背后,反映的是一个个族群的迁徙、交流、兴替、融合,不同时期在此生活过的先民们,在这片山石间镌刻下各自生息繁衍的印记。在质朴、生动、劲健的阴山岩画里,我们能够找到人类史前史、艺术史、民俗学、人类学、美学等多种学科的历史渊源。
“远古遗存藏青史,长城直道铸辉煌,盛乐草原第一都,辽金白塔今尚在。”敕勒川地区历经历史演变、朝代更替、建制变更、民族交融,形成了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春秋战国时,赵武灵王在此建云中城;秦灭六国后,设云中郡,修直道、筑长城;汉代昭君出塞曾路经此地,鲜卑人在这里建国;契丹人在阴山前建丰州城并修寺立塔,至今白塔依然矗立在首府呼和浩特;到了明代,阿勒坦汗“通贡互市”“兴农耕、筑板升”,对蒙古民族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影响深远……
阴山横卧,黄河东流,乌拉特草原、辉腾锡勒草原苍茫辽阔,河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平川富饶,乌梁素海、哈素海、岱海等湖泊星罗棋布,壮美的自然风光与厚重的历史文化交相辉映,赋予了这片土地扣人心弦的无穷魅力。
民间沃土绽放文艺之花
内蒙古中西部民风淳朴、民族团结,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多姿多彩,民间文化艺术独具特色。剪纸和二人台,是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化艺术,数百年来世代相传。
在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剪纸作品被当地人称为“云子”,主要用于窗棂、节庆、婚禧、丧葬、衣鞋样等。如今,在土右旗的一个个农家院落,剪纸艺术依旧花繁叶茂。从城市到乡村、从孩童到老人,包头剪纸艺人和剪纸爱好者众多,各旗县区还有数量众多的“剪纸文化大院”“剪纸文化户”及“剪纸艺术工作室”。经过多年的发展与传承,包头剪纸涌现出了以要红霞、刘静兰、郑蝴蝶、孙二林“草原剪纸四姐妹”为代表的传承人。
剪纸艺术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郁,生动表现了蒙汉文化相结合的活态民俗世象。随着时代的变迁,剪纸的内容从农业文化、工业文化演进到今天万物互联互通的数字化生活,但作品中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企盼之情始终未变。2010年,“包头剪纸”成功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剪纸艺术品牌。剪纸艺术也日益从民间走向更为广阔的艺术舞台,远赴世界多个国家、地区展览、交流。剪纸艺术作品在国内外举办的大赛中屡获大奖,许多剪纸精品被国内外各类机构或个人收藏,仅“草原剪纸四姐妹”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的作品就达300多幅。
二人台是内蒙古中西部最负盛名、最具特色的民间文艺形式。二人台的诞生,与历史上的“走西口”有直接关系。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400余年里,无数晋、陕、冀民众经杀虎口过长城,迁徙到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的塞外阴山脚下。“走西口”的人以农民居多,此外也有小手工业者、商贩和民间艺人。在这股移民潮的推动下,两地民间文化在流动和交融中融合成为新的地域性文化,其中最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就是二人台艺术。
“走西口”的人把家乡的秧歌、道情、社火、信天游等艺术形式带到了阴山两麓、黄河岸边,与当地的蒙古族民歌不断糅合,形成了地域特点鲜明、乡土气息浓厚的新民歌形式:在山里唱的歌称为“山曲儿”,从平原上山边走边唱的称为“爬山调”,在沙梁沙丘(蒙古语称“漫瀚”)上唱的叫“漫瀚调”,也叫“蒙汉调”。这些民歌风格自然随意、淳朴真诚、不拘一格、跌宕有致,歌词多用重叠词,大量运用比兴手法,使用地方方言,富有灵动的情感,与北魏时期的《敕勒歌》异曲同工。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唱得多了,腔调逐步统一,也有了乐器伴奏,歌曲中更有了简单的故事情节,进而发展出一旦一丑、载歌载舞的形式。再后来,围观群众越来越多,人们又搭起了简易戏台,二人台便由此产生。
鄂尔多斯婚礼 陈丽华/摄
面塑 程金儒/摄
二人台 吴 华/摄
二人台是蒙汉民族共筑之台,它植根于民间,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有着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进入新时代,内蒙古公办艺术学院和民间艺术学校培养了不少二人台艺术人才,一大批民间艺人的创作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了起来,他们自发进入文艺团体或演艺行业,有的自办培训班,有的指导社区文化大院,有的组团到城镇、农村演出,有的还登上了国际舞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弘扬了民族文化,也展现了时代新风,真正做到了以文教人、以文娱人、以文化人。
革命征程烙印红色记忆
风云激荡的革命岁月,阴山脚下的这片热土,同样承载了厚重的红色记忆,留下了无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光辉的足迹。时至今日,内蒙古红色革命文化历久弥新,成为引领全区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源泉。
从百灵庙暴动到大青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从解放战争到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成立,从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有内蒙古各族人民义无反顾、一往无前的身影,涌现出了一批值得记忆和述说的英雄人物,成为草原儿女不可磨灭的共同记忆。
诞生于战火硝烟中的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全面抗战爆发后,这里发生了数不尽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这座山凝结着一个民族不屈的精神,体现了内蒙古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跟党走的理想信念,体现了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百折不回的大无畏气概,体现了守疆卫国、冲锋在前、勇于献身、敢为人先的爱国主义豪情,体现了党群一心、军民团结、血肉相连、共存共荣的深情厚谊。
古老的敕勒川历尽千年沧桑,而今换了新颜。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多年来,各族人民携手奋进,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发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书写了“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草原”“最好牧场为航天”等历史佳话,“模范自治区”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内蒙古自治区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遗产。不论是遍布全区各地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是丰富的红色历史文献和进步文艺作品,都与它们所见证的英雄事迹和承载的崇高精神一道激励后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沿着先辈的光辉足迹不断前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