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北京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绿色回收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研究

2020-06-05亢远飞

家电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电器电子产品北京市

亢远飞

北京节能环保中心 北京 101160

1 引言

2016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国办发〔2016〕99号)。方案要求,北京市于2017年、2019年先后启动两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新型回收利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简称试点工作)。

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国办发〔2019〕42号),鼓励回收行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鼓励商业企业通过“以旧换新”等多种形式回收消费者淘汰的废旧电子电器产品。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同时也是首个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新型回收体系构建的试点城市,其绿色回收发展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示范引领作用。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行业、北京市“节能产品进超市”活动(简称北京节能超市)绿色回收试点工作走访调研,寻找并发现北京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体系建设领域的关键问题,提出破解行业发展难题的对策,拉动绿色回收行业发展,推进处理企业进入良性循环。

2 北京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行业现状

北京作为中国最大的消费城市之一,电器电子产品保有量多,更新快,废弃量大。

2.1 电器电子产品居民保有量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发布的数据进行测算,2017年北京市居民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计算机、手机、微波炉、热水器、吸油烟机、照相机等十类主要家用电器居民保有量为8995.31万台[3],2018年十类主要家用电器保有量为9560.24万台。其中,手机的拥有量最高,分别占比为20.2%、19.94%,详见表1。

2017年北京市首批目录产品(四机一脑)的居民保有量为4693.2万台。其中,彩色电视机占比为22%、电冰箱占比为17%、洗衣机占比为16%、空调占比为28%、计算机占比为17%,如图1所示。2018年首批目录产品的居民保有量为5071.91万台。其中,彩色电视机占20.59%、电冰箱17.10%、洗衣机16.51%、空调30.75%、计算机15.05%,如图2所示。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2018年,空调器居民保有量占比有明显提高,同时计算机和彩色电视机占比有明显下降。

2.2 北京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理论报废量测算

根据中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行业白皮书发布的全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理论报废量及各地区GDP和人口比例,测算2017年、2018年北京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理论报废量,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2018年,电视机、房间空调器、洗衣机、吸油烟机、微型计算机、复印机、手机、固定电话等八类电器电子产品理论报废量持续增加,其中,电视机、手机两类产品报废量超过百万级。

对于首批目录产品理论报废量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2018年,电视机占比有明显提高,同时电冰箱占比有明显下降。

2.3 北京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去向分析

根据生态保护部公示的北京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数据,北京市处理企业申报的处理量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2017年处理企业处理量为56.08万台,2018年为85.17万台,数量增幅为51.86%。据了解,北京市处理企业年处理能力为260万台。因此可以看出北京市处理企业仍处于产能过剩状态,处理能力尚有盈余。处理企业处理量占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理论报废量比例不足25%。

通过以上数据说明,北京市每年有大量电器电子产品报废,但是北京市的处理企业只处理了一小部分。由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环节没有资质许可和信息报送的管理制度,大量的废弃产品报废后去向不明。有些进入其他省市的处理企业,有些被私拆。由此会带来重大的环境风险。

2.4 北京节能超市绿色回收实践

2018年,北京节能超市创设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一机一码”追溯信息平台,初步建立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的信息追溯体系。经过2018-2019年两年试点,北京节能环保中心依托在京的30家节能超市,建立了消费者—商业企业—回收企业—拆解企业追溯信息平台。

2018年,节能超市门店全年回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为20904台。其中,13663台使用了“一机一码”追溯平台进行流向追溯,占比为65.36%,回收量如表4所示。

表1 2017、2018年北京市居民保有量测算结果

表2 北京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理论报废量

图1 2017年北京市首批目录产品居民保有量占比

图2 2018年北京市首批目产品居民保有量占比

表3 北京市处理企业处理量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理论报废量占比表

表4 2018年节能超市回收及追溯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数量表

图3 北京市首批目录产品理论报废量分布图

图4 北京市WEEE回收处理渠道

北京节能超市,对提交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并选购一级、二级能效产品的消费者给予绿色回收补贴。同时,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处理信息进行追溯。对于选择非节能产品的消费者提交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不进行追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追溯效果。从节能超市开展绿色回收试点工作的效果来看,虽然废弃产品回收数量不大,但是验证了通过信息管理的手段对废弃产品回收进行监管的可行性。

经过前期试点,在2020年,中心将“一机一码”追溯机制应用于节能超市所属在京全部门店。

3 北京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体系存在问题及分析

近年来,随着北京市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电器电子产品淘汰速度有所提升,手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更新周期平均不到2年。北京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产生量呈逐年增长态势。在末端,北京市实际回收处理量远低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产生量,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流向尚存在不确定性。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简称WEEE)的回收处理与政策密切相关。目前,我国仅对四机一脑的处理建立了基金补贴制度。所以,处理企业只处理四机一脑。而其他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通过个体回收商贩回收后,经过“私拆”分解成塑料、铁、铜、铝等再生材料后进入了再生资源利用体系。

经对处理企业调研了解到,目前,北京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仍是以个体回收为主,同时兼用销售商的以旧换新回收、生产企业的EPR回收、处理企业回收、第三方回收企业(包括互联网+回收)等,北京市WEEE回收处理渠道如图4所示。

3.1 消费者对绿色回收的认知度低

消费者在废弃产品时,通常以回收价格为主要考量依据,对废弃产品的环境风险大多一无所知,对北京市新型的回收模式试点和试点项目也不了解。此外,在2009-2011年国家以旧换新期间,对旧产品的补贴非常高,导致消费者依旧期望绿色回收有较高的回收价格。

3.2 回收行业门槛低,监管难度大

目前,我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管理已取消门槛限制。在北京市,WEEE的回收主体是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多、散、乱,不易管理。根据数据统计显示,很多的废弃产品并没有进入有资质的处理企业进行拆解处理,而是被私拆,造成较大的环境风险和安全隐患。

3.3 新回收模式实施有阻力,试点成效差异大

在2018-2019年试点项目实施过程中,试点企业遇到了回收受阻、城管管辖、无背书证明身份等问题,造成回收难度大,回收效率低。因回收人员缺乏项目的说明文件或证明材料,在回收过程中,易被误认为是不正规回收,或者小商贩的个人回收行为,造成回收失败,回收效率低下;在回收过程中被城管扣车、扣货、扣人,对回收人员的积极性有较大影响,同时也影响整个项目的执行效率;在三轮车倒装到面包车的过程中,涉嫌占道经营,受到城管管辖,出现扣车、扣货的情况,对回收车辆惩戒力度加大,影响了回收积极性。

3.4 处理企业经营艰难

国家回收处理基金延迟发放,这使得处理企业运营受到影响,直接影响到产业链前端各环节。根据现行的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优惠政策规定,只有利用废弃原料生产改性再生材料才能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也面临较高的税赋,没有任何的税收优惠。同时,因回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没有增值税发票,处理企业没有增值税进项的抵扣,造成很高的税赋。

3.5 深加工能力不足,处理企业盈利能力差

在现有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中,有不少处理企业已获得废线路板处理的资质。2016年,国家新版危险废物名录中,将废线路板的元件均列为危险废物[4]。使得原可以作为一般电子废物的元件不能进行销售。现在,很多处理企业不再处理废线路板,直接将其卖给具有危废资质的处理企业进行处理。一方面,现有的线路板处理设备闲置,另一方面,处理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大幅下降。

4 构建北京市绿色回收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

4.1 绿色回收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介绍

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的电器电子产品生产企业数量较少,且多为研发类生产企业。按照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模式推进北京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工作,难以调动在京生产企业积极性。面对北京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总量大、居民保有量高的现状,北京市现有生产企业力量稍显薄弱,以生产企业为主建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体系工作,存在现实的难点和问题。

目前,我国尚无政策文件规定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责任主体。按照北京市电器电子产业发展现状看,流通消费领域商业企业规模和数量均大于生产企业。调动商业企业积极性,主动参与回收,解决废弃电器电子产品逆向物流回收的“第一公里”,即正向物流的“最后一公里”,既降低了回收企业物流成本,又拉动了消费,形成了“绿色回收+绿色消费”模式。

北京市绿色回收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是指充分发挥生产企业、销售企业作用,以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带动节能绿色产品的销售,同时深挖居民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交售潜力,通过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一机一码”追溯体系,将生产、销售、回收和处理全产业链协同推进的发展模式。

4.2 绿色回收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案例

北京节能环保中心作为北京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新型回收体系试点工作的第一批试点单位,依托北京市“节能产品进超市”活动(简称节能超市)开展以旧换新,回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这是试点工作中,唯一一个依托商业企业构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体系的模式。该模式明确了商业企业在绿色回收中的工作职责,构建了“绿色消费+绿色回收”模式。

节能超市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废旧小家电产品回收和处理,打通了产品回收种类有限的禁锢。同时,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一机一码”信息系统,并于2018-2019年期间,通过“一机一码”机制,实现了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流向追溯。在此基础上,探索了绿色回收审核和处理企业审核工作管理制度,编制了《北京节能超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新型回收利用体系试点回收工作审核指南》和《北京节能超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新型回收利用体系试点工作处理企业审核工作指南》,为北京市绿色回收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提供了现实和制度保证。同时,市财政对于北京节能超市绿色回收工作参与销售企业给予一定的补贴,从而确保了整个创新模式的顺利运营。

由此可以看出,北京市“节能产品进超市”活动,就是通过节能产品以旧换新活动,利用“一机一码”追溯体系进行监管,实现了生产、销售、回收和处理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5 建议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具有资源性、环境性、区域性和流动性。开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绿色回收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有利于打通生产者责任延伸全链条;回收环节的有效规范对减少废弃电器电子产品非法拆解带来的环境污染,提高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再商品率和拆解后的资源再利用率都具有积极意义。

同时,北京市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体系构建的管理经验可在京津冀地区及其他大中城市推广和复制,对完善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制度和标准提供支撑,为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行业面临的难题提出解决方案。基于研究分析,现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5.1 开展回收商的自愿认证

建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商自愿认证制度和绿色回收技术规范标准,推进回收行业转型升级。认证内容包括回收流程的管理规范、回收人员的管理规范、回收的信息管理等。通过自愿认证,一方面使优秀的回收企业脱颖而出,推动行业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有利于优秀的回收企业与生产企业、销售企业等的合作,促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供应链的构建。

5.2 明确销售商的回收责任

按照电器电子产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经验和回收企业走访结论判断,销售商的以旧换新回收是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重要回收渠道。建立销售商的回收责任制度可以减少物流等成本,大大减少回收环节的成本。

明确北京地区的销售商年度绿色回收的数量任务,可以按照年度销售新产品的一定比例来确定。同时,应将回收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交给有资质的处理企业进行规范拆解处理,或交给二手电器市场进行再使用。

5.3 大力推行追溯系统

“一机一码”追溯系统,依托上下游企业间的供应关系,以核心企业为支点,通过条码技术追溯废旧家电的流向,有利于信息监督和监管,有效规范和减少废弃电器电子产品非法拆解带来的环境污染。

延伸追溯体系上下游链条,在更大范围进行追溯,发挥追溯系统实现企业自证的优势。通过识别和读取绿色供应链上企业信息,有效提高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再商品率和拆解后的资源再利用率,达到打通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的目的。同时,追溯系统还能够有效保证政府资金安全,并有效分析资金投入绩效,有助于信息公开,有利于链上企业实现绿色生产和循环、资源优化、高效发展等,同时有利于政府、媒体和大众的监督监管。

5.4 将二手产品纳入绿色回收管理体系

在政策的引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北京节能超市开展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绿色回收量大幅上升。回收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中,一些产品仍具有再使用功能。将这些产品进行拆解处理,既是资源的浪费,也不符合市场规律。再使用的价值远远高于材料回收的价值。此外,二手产品的流通,能够有效增加回收商利润,二手产品的规范管理有助于提高回收体系的清晰度。

5.5 建立信息公开平台,加强第三方监管

信息公开制度不仅让政策变得透明,而且有利于政策的实施和监督管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不仅具有资源性,同时也有一定的环境风险。基于试点工作建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的信息公开平台,将有利于提升整个回收处理体系的监管效率。通过信息公开平台,对消费者环境宣传提供有力支撑。

5.6 建立常态宣传机制,推进绿色回收

以北京节能超市绿色回收为例,为促进节能产品的销售,各节能超市对节能产品举办了宣传活动。包括进社区做活动,媒体、广播等第三方媒体,刊物、微信公众号和手机APP等自媒体的宣传方式。节能超市的宣传大大推进节能产品的销售。同样,在各销售门店、社区回收点等建立常态的绿色回收宣传机制,也有利于绿色回收的推进。

6 结论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作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新型回收体系构建的试点城市,具有构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新型回收体系的行业优势与地理位置优势。积极创新构建绿色回收全产业链协调发展模式,探索“绿色消费+绿色回收”模式,既符合北京市家电消费拥有量大的现状,符合绿色供应链理论和现实要求,也符合未来一段时期内北京市家电消费市场的特点。同时,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符合商业企业将回收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加大投入力度,降低商品价格,有效引导和促进绿色消费。

猜你喜欢

电器电子产品北京市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家中电器要“焕”新 这波惠民操作别错过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正确使用电脑等电子产品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摭谈中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利弊
奥田电器
电器创新设计两则
帮孩子减少对电子产品的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