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副神经节瘤的影像学分析与诊断
2020-06-05肖煦阳王焕军方字文余水全李水连刘树学
刘 锋,肖煦阳,王焕军,方字文,余水全,李水连,刘树学
1. 中山市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影像科,广东 中山 528400;
2.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广东 广州510080
膀胱副神经节瘤是一种发生于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起自于膀胱壁内的副交感神经链[1],于1953年首次报道[2],是一种罕见的泌尿系肿瘤,仅占所有膀胱肿瘤的0.06%。膀胱副神经节瘤的术前检查及手术前准备与膀胱癌不同[3]。因此术前准确诊断极其重要。本研究收集14例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中山市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膀胱副神经节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及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征象,总结影像学特点,以提高诊断水平。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02年7月—2015年10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中山市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具有完整CT、MRI资料,并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膀胱副神经节瘤患者14例(临床资料见表1),其中男性4例,女性10例,年龄27~70岁,病程1个月~13年,9例临床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且在排尿过程中或排尿后出现头晕、头痛、心悸,此9例中伴有面色苍白、大汗2例,1例发作时血压可高达220/110 mmHg(1 mmHg=0.133 kPa),随后数分钟内血压快速下降,休息0.5 h左右恢复正常。14例中另外3例血压升高,2例无明显临床症状,为体检发现。所有患者均无肉眼血尿。实验室检查:12例功能性膀胱副神经节瘤24 h尿香草扁桃酸(vanillylmandelic acid,VMA)不同程度升高。
1.2 影像检查方法
1.2.1 CT检查
9例采用日本Toshiba公司的Aquilion 64螺旋CT机,1例采用美国GE公司的LightSpeed 16螺旋CT机。均采用容积扫描,扫描范围从隔肌至盆底。管电压为120 kV,管电流为200~250 mA,层厚为5.0 mm,层间距为5.0 mm,螺距为1。增强扫描对比剂采用碘普罗胺(300 mgI/mL),以2.5~3.0 mL/s流率注射80~100 mL,静脉期延迟60~70 s扫描。根据需要采用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或容积重组(volume reformation,VR)后处理。
表1 14例膀胱副神经节瘤临床资料
1.2.2 MRI检查
4例采用德国Siemens公司的MAGNETOM Trio 3.0T全身超导磁共振扫描仪,行仰卧位盆腔MRI检查。扫描范围自髂骨翼上缘至耻骨联合下缘,扫描序列如下。常规扫描序列:自旋回波序列(spin echo,SE)轴位非压脂T1WI,层厚/层间距4 mm /0.4 mm,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ast spin echo,FSE)轴位非压脂T2WI,层厚/层间距4.0 mm/0.4 mm;高分辨 FSE T2WI压脂矢状位、轴位、冠状位 3 个互相垂直层面,重复时间(repetition time,TR)/回波时间(echo time,TE)为(3 500~4 650)ms/(95~100)ms,层厚/层间距4.0 mm /0.4 mm。扩散加权成像(diあusion-weighted imaging,DWI)MRI采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序列(single shot echo planar imaging,SS-EPI)轴位及矢状位两个相互垂直层面,梯度扩散因子b值取0、1 000 s/mm2,层厚4 mm,激励次数为8。
1.3 图像分析
由2名从事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影像诊断10年以上的放射科医师分别阅片,然后达成一致意见,对膀胱副神经节瘤病变的影像学征象进行总结,观察征象:① 肿瘤数目;② 肿瘤位置;③肿瘤与膀胱壁的关系,有无伴发周围及远处器官转移;④ 肿瘤的强化特点及信号特点。
2 结 果
14例肿瘤均为单发,肿瘤最大径9~50 mm,表现为向膀胱腔内外生长。位于膀胱前壁1例,后壁1例,左侧壁4例,右侧壁4例,顶壁1例,下壁3例。14例肿瘤均与膀胱壁呈广基底相贴,表现为类圆形3例,椭圆形3例,分叶结节状7例,梭形1例。
10例行CT平扫肿瘤密度均匀或不均匀,无囊变,未见钙化;增强扫描明显强化,CT值75~163 HU,2例明显均匀强化(图1),8例不均匀强化,较大肿瘤边缘可见显著强化(图2~3),静脉期强化较动脉期轻度降低。4例行MRI检查,3例较小的肿瘤信号均匀,T1WI、T2WI均为高信号(图4),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其中1例边缘可见增粗的血管影;1例较大的肿瘤信号不均匀,可见出血,T1WI及T2WI均呈较高信号。4例在DWI均表现出扩散受限征象,呈DWI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あusion coefficient,ADC)图低信号。
图1 功能性膀胱副神经节瘤(患者10)CT图像
图2 功能性膀胱副神经节瘤(患者2)CT图像
图3 功能性膀胱副神经节瘤(患者1)CT图像
图4 非功能性膀胱副神经节瘤(患者13)MRI图像
14例患者中,2例为恶性,1例向膀胱腔外生长,同时侵犯并包绕同侧髂内动脉分支(图2),另1例术后20个月出现同侧盆腔淋巴结及肺内转移。表现为同侧盆腔多发淋巴结肿大伴明显不均匀强化,双肺多发类圆形结节伴明显强化(图3)。
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肿瘤大体表现为大小不一、呈息肉状或结节状、质地硬且与正常膀胱壁界限清楚的结节或肿块,切面呈黄色、灰黄色或多彩状,较大肿瘤切面可见多结节。镜下肿瘤细胞呈片状或巢状分布,部分肿瘤伴大片凝固性坏死或出血。细胞呈卵形,大小一致,核染色质不粗,可见小核仁,细胞质嗜碱性,间质可见丰富的毛细血管或血窦。
3 讨 论
副神经节瘤是发生于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占所有嗜铬细胞瘤的10%[4]。可发生于全身各个部位,如椎管内、颈部、胸腔、腹膜后、腹腔、盆腔等处,发生于膀胱的副神经节瘤占比小于1%[2],其可发生于膀胱壁任何部位,多为单发,前、后壁和膀胱顶多见,膀胱三角区少见[5]。副神经节瘤的发生与致病基因突变有关,目前已知有17个致病基因,副神经节瘤可作为综合征的一部分,如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2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easia Ⅱ,MEN2)、1型神经纤维瘤病、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等[1]。本研究中的患者未见相关综合征。
临床上主要通过测定血和尿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及其中间代谢产物甲氧基肾上腺素、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和终末代谢产物VMA浓度来定性副神经节瘤,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6],肿瘤持续性或阵发性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量有差别,故患者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有研究发现,83%的膀胱副神经节瘤具有内分泌活性[7],本组功能性患者12例,非功能性患者2例。而功能性膀胱副神经节瘤的主要症状有高血压、头痛、心悸、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7-9]。对于功能性肿瘤患者,结合其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诊断一般不难。而对于非功能性患者,则需要重点鉴别,本组临床症状不明显5例(2例为非功能性副神经节瘤),术前均被误诊。
文献报道膀胱副神经节瘤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以20~40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6]。本研究患者发病年龄30~70岁,女性11例,男性3例,与该文献报道相符。并且本研究12例功能性副神经节瘤患者,阵发性血压升高的有9例,年龄均小于50岁。另外3例年龄大于50岁,仅表现为血压升高,症状较轻。分析原因:① 肿瘤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量较低。② 老年人膀胱平滑肌紧张力降低,排尿时对肿瘤压迫较轻,肿瘤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进入血液的量也较少。③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疾病,出现血压升高,采取了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文献报道副神经节瘤占所有原发性高血压原因的0.2%~0.6%,占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的0.1%~1.0%[10]。本研究非功能性副神经节瘤患者2例,无上述临床症状。
膀胱副神经节瘤大小不一,对于较小的肿瘤,横断面5 mm厚层易漏诊,要采用更薄层,如1 mm,结合冠状面、矢状面图像观察对诊断较有用。本研究1例肿瘤位于子宫颈部、体部交界区前方膀胱壁内侧,冠状面、矢状面图像较易发现。可发生于膀胱壁各部,甚至多发[6],本研究均为单发,发生于膀胱各壁,均为广基底与膀胱壁相贴,无发生于膀胱三角区的肿瘤。肿瘤呈卵圆形、椭圆形、梭形,与膀胱壁关系密切,可向膀胱腔内外生长,以向膀胱腔内突起为主。较大肿瘤表面可呈结节样,与病理大体切面所见一致。肿瘤CT平扫呈软组织密度,密度均匀。本研究中均未见钙化灶。增强扫肿瘤明显强化,较小的肿瘤表现为全瘤明显强化,较大的肿瘤明显强化,但强化欠均匀,边缘可见显著强化。肿瘤在MRI图像上,T1WI呈高信号,T2WI以稍高或高信号为主,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均匀强化,4例肿瘤实性部分DWI均呈高信号,与文献[4,11]报道相类似。较小肿瘤可见膀胱黏膜受压,较大肿瘤内可见出血。文献[6,12]也报道MRI可观察肿瘤局部膀胱黏膜显示情况、病变周围情况等。
综合CT及MRI表现,定位于膀胱壁而非黏膜上的肿瘤,可向腔内外突出,边缘较光滑,增强扫描后较均匀明显强化,T1WI呈较高信号,是膀胱副神经节瘤的重要影像学特点。文献[12-13]报道肿瘤间质血管网丰富,血窦丰富是其明显强化的原因。肿瘤向膀胱腔内、外突出,但以膀胱内为主。笔者认为,膀胱副神经节瘤在肌层内浸润生长,是形成此种影像学表现的原因。
膀胱副神经节瘤一般以良性为主[13],恶性较少见[3,4]。仅凭肿瘤的组织学形态很难判断膀胱副神经节瘤的良恶性,需要结合肿瘤临床生物学行为作出诊断,淋巴结转移和(或)局部扩散是判断肿瘤恶性的标准[12,14]。肿瘤可侵犯膀胱周边结构,出现盆腔淋巴结转移,骨盆、颈椎等部位骨转移,也可出现肺转移。本组恶性肿瘤2例,肿瘤病理学检查未提示恶性,其中1例肿瘤位于膀胱底壁,术后20个月左侧盆腔多发淋巴结转移,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融合,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另伴发双肺多发大小不等的转移结节。另1例肿瘤于膀胱右侧壁,肿瘤突出膀胱壁外,包绕右髂内动脉分支,VR成像可清晰地显示肿瘤与血管的关系,有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因此随访复查非常重要[15-16],即使治疗前未发现肿瘤转移,治疗后也应长期、定期复查。
副神经节瘤的发生与致病基因突变有关,如果怀疑膀胱副神经节瘤,临床上还需注意是否合并其他的综合征,如MEN2等,影像学检查也有助于发现这些综合征相关病变。对于功能性膀胱副神经节瘤的诊断较容易,结合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发现膀胱壁结节或肿块,诊断一般不难。非功能性的膀胱副神经节瘤,术前鉴别诊断至关重要。要与膀胱非尿路上皮肿瘤,如平滑肌瘤、血管瘤相鉴别,与尿路上皮肿瘤,如尿路上皮癌、神经内分泌癌相鉴别。鉴别要点① 平滑肌瘤,多见于11~75岁,女性稍多于男性,有尿路梗阻、尿路刺激症状,肿瘤呈圆形、椭圆形,向膀胱腔内外突出,腔内为主,软组织密度,密度均匀,轻-中度强化,T1WI和T2WI均呈较低信号,DWI等信号。② 血管瘤,儿童、成人均可见,男性和女性比例约为3.7∶1,偶有血尿,肿瘤呈圆形、椭圆形,向膀胱腔内外突出,腔内为主,软组织密度,密度均匀/不均匀,明显强化。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DWI等信号。③ 尿路上皮癌,多见于65岁以上男性,为最常见的膀胱肿瘤(90%),可有无痛性血尿,肿瘤呈乳头状、菜花状,大多突向膀胱腔内,软组织密度,可见钙化,密度均匀/不均匀,轻-中度强化,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DWI高信号,瘤蒂DWI不受限(低信号)。④ 神经内分泌癌,多见于60~70岁,男性和女性比例约为3∶1,可有血尿、尿路梗阻等症状,肿瘤呈息肉状,突向膀胱腔内,软组织密度,可伴囊变、坏死,明显强化,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DWI高信号。
综上所述,对于膀胱壁较均匀的强化结节或肿块,结合患者特征性的排尿所致阵发性血压升高,诊断一般不难。对于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需结合患者年龄及性别以及细致的影像学征象观察,有助于膀胱副神经节瘤术前的准确诊断。CT、MRI检查可为临床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协助制订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