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视角下的社区体育公园设计实践探索

2020-06-05

山西建筑 2020年12期
关键词:绿地体育运动公园

郭 列 侠

(彼爱游建筑城市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上海 200030)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逐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有质量的生活方式,走到户外,进入自然,参与体育运动的需求日益旺盛。体育公园的建设,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人口增长的压力下,城市可利用土地毕竟有限,大型公园绿地的建设制约因素较多。因此,社区型公园绿地占地面积较小、辐射半径适宜、方便到达的实用性被突显出来。探讨此类型公园绿地,尤其是以体育运动为主题的社区型体育公园,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1 概念

1.1 体育公园的概念

为公众使用的公园最早是开放式的绿地,以满足人们户外休闲为主要功能。现代体育是以赛场竞技为特质,参与的运动员和运动场地,都有一定的专业性要求。随着体育的普及,大众化的体育运动主要是以锻炼身体为主的休闲型体育为特色。

陈植先生于1926年在他的《镇江赵声公园设计书》中记载“山后之平地,果能早日收买,则网球场及其他运动器械至设置刻并不容缓也”[1],是我国最早关于体育公园设计的记录。

根据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的CJJ/T 85—2017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以下称标准),将体育公园划归在小类“其他专类公园”中的一种类型,并且命名为“体育健身公园”。

《世界公园》对体育公园如此定义:设在景色如画的园林空间中,它的体育设施、运动场以及在这场所举办的体育系统训练活动、体育表演竞技比赛及保健活动,吸引城市居民来此休息[2]。

可以看出,体育公园是将公园绿地与运动场所有机地融为一体,以体育锻炼为主,在创造出优美而内涵充实的自然景观的同时,也建成了功能性的体育健身场地。

1.2 社区体育公园的概念

首先需要了解社区公园的概念,标准中明确指出“社区公园”是指用地独立,具有基本的游憩和服务设施,主要为一定社区范围内居民就近开展日常休闲活动服务的绿地,并提出其规模宜在1 ha以上。在这个概念里,强调“用地独立”,是地块的规划属性,它是城市建设用地中的“公园绿地”,而不是属于其他用地类别的附属用地。

综合上述概念,我们可以得出社区体育公园的概念,可以指的是用地独立,具有基本的游憩和服务设施,主要为一定社区范围内居民就近开展日常休闲活动服务的绿地,它布置有体育设施和运动场地,是可以进行体育锻炼活动、体育表演和竞技比赛及康体活动的公园绿地。

因此,首先它是一个公园绿地,其次它是以体育运动活动为特色,二者缺一不可。它超越了一般公园的功能,有机结合了绿地与运动,同时也为市民提供更多充满情趣的参与活动和交往的机会,是市民身心健康的“充电器”[3]。

2 社区体育公园规划设计要点

社区体育公园相对于一般的公园绿地,有其自身的规划设计要点。社区体育公园不同于市级或区域性公园,功能性远比景观性重要[4]。可多为儿童、老人健身公园等形式,形成完整的城市体育公园内部辐射体系[5]。

2.1 规划区位需便利可达

基于标准可以看出,社区体育公园一般在10 min步行时间以内,半径不能超过800 m~1 000 m[6]。居民很方便即可到达,老年人基本可以每天随时使用,上班族可以早晨及下班后进行体育锻炼,中小学生放学后也很方便开展户外活动。

2.2 服务设施需人文关怀

社区体育公园除了体育运动设施,应多设置休息座椅,要照顾到特殊群体的使用要求,如老人、儿童及残障人士等[7],所有园路及广场应以坡道为主,避免台阶,可设置一些急救设施,残疾人卫生间等等,体现对公园使用者的关怀。

2.3 活动设置需舒适宜人

所有年龄层次的使用人群对运动锻炼、娱乐玩耍、教育看护、社交集庆这4类游憩设施均有高需求[8],社区体育公园除了专项的体育运动设施之外,可以适当设置一些休闲类活动,例如休闲自助咖啡吧、书报阅览吧、遮阴廊架,甚至是室内活动场所等,提升公园的舒适度,使市民获得更好的体验感。

2.4 场所空间需邻里社交

社区体育公园使用者基本都是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因此,它是人们在户外聚会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社区内部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平台,更是人们增进社区情感的媒介。根据需求的多样化,可以群落式设置体育运动场地,让这些场地为相近年龄段的人群提供交流的机会。社区居民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自发组织一些无需专业比赛场地的休闲体育活动[9],社区也可以利用公园组织一些体育主题活动,活跃社区氛围,增进社区感情,提升社区文化影响。

2.5 自然环境需生态持续

社区体育公园作为城市公园绿地,需要承载城市雨洪管理的功能,因此生态可持续性是设计的基本出发点。通过地形设计,丰富的植物种植设计,有组织地引导雨水收集、净化和再使用,建设一个集生态、休闲、运动为一体的,开放共享的社区型体育公园。

3 上海市赵巷公共别墅区体育公园设计

3.1 项目概况

上海赵巷公共别墅区体育公园位于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西侧,该区域规划是特色居住区,强调生态的理念。项目总面积约6.5万m2,内部有两条河流穿过,根据项目所处地域的特色,设计拟打造一座自然生态、体育运动、休闲娱乐的社区体育公园。

3.2 设计理念——三合一网络公园

设计的主要概念是三合一的公园,由自然生态、体育运动、休闲娱乐交织成的覆盖网,这些独特功能的网经常重叠在一起,形成功能复合区域。公园是一个探索性的公园,游览公园变成一个容易理解和体验的游戏。游客只需遵循独特的路径设计即可导航整个网络,或是生态花园,或是被红色运动跑道穿起来的体育运动场地,或是轻松的休闲活动。

3.3 地形设计——土方资源就近利用

公园整体地势较低,容易形成积水,所以通过地形设计解决场地排水问题很关键。为了减少土方回填量,最大限度地利用场地现场标高,局部填高做活动场地,其他区域就势做成洼地。公园东侧地块正好要新建一座地下停车库,最终利用其土方进行公园局部回填。既有效利用土方资源,又避免大量回填。

通过这样的初步思路,形成了公园的基本地形骨架。公园大部分比较平坦,中央是开阔的缓坡草坪,周围形成山体环绕之势,地形底部为连续的生态草沟,创造起伏变化的空间感。

3.4 自然生态设计——生态网与微小栖息地

地形梳理之后,通过连续的生态草沟引导雨水汇聚至雨水花园(见图1),同一地块的雨水花园通过生态草沟相互联通,实现有效的雨水管理。公园的铺装设计也严格遵循海绵城市相关要求,以透水和生态材质为主,以期达到雨水本地滞留的目标。

生态网更注重生态价值,主体为连续的生态草沟(如图2所示)及大小不一的雨水花园(如图3所示)组成的雨水收集系统,种植设计是由具有净化功能的水生或湿生植物混合而成,与密林、疏林草地带结合在一起,占比公园的面积最大,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人们处于生态网区域里,将专注于植物、鸟类、小动物等生命栖息地的打造,与理想的自然观沉寂在一起。所有的植物都是上海本地的,下层是连续的,这使得小鸟能够躲藏并与更大的区域鸟类共存。生态网的外观和感觉都是谦虚和谨慎的,人们可以安静地享受自然。

3.5 体育运动设计——运动网与健康生活

基于生态设计创造的空间,由一条连续的运动跑道贯穿整个公园,形成活力运动环(如图4所示)。运动跑道每隔一段距离,便会设计一个运动小岛,设置户外健身器材。基于运动跑道构建的运动网,是一个高能量的网,沿着这条跑道,所有运动场地被串联起来,包括足球场(如图5所示)、篮球场(如图6所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排球场、攀岩墙(如图7所示)、器械场地、运动小岛等等。沿途的风景是为运动者设计,是有节奏的,彩色纹理变化的。球场设置有看台座位,沿着跑道有休息座椅,运动小岛也设计有座椅。运动网最终是混合动力,这是运动者倾听自己呼吸的时刻。

3.6 休闲娱乐设计——休闲网与社区交流

休闲活动是依托休闲网串联起来的,休闲网区域将会提供广场、座椅、亭子、遮阴休息廊架(如图8所示)等,所有服务建筑也会在休闲网区域布置,提供游园服务、轻饮、自助零售、卫生间(如图9所示)等。

休闲网是一个悠闲的长廊地带,它是关于与人互动的场所,它是人们户外休闲的客厅,所有的活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公共舞蹈、水书法、咖啡吧、茶吧、书报阅览吧等,孩子们在游乐场上玩耍,父母、祖父母在一旁看护休息(见图10)。

这将是一个社区居民交流互动的热闹场所,是适合全年龄段的动态交流带,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放松的方式,也可以找到舒适的生活圈,是信息交流传递的高速区。

4 结语

随着健康中国理念的普遍认同,人们更注重平时的体育锻炼,尤其是到公园里亲近大自然的健身活动非常活跃。在人口集中、环境问题凸显的城市区域范围,合理有效地规划公园绿地,为市民提供可以健康身心的城市体育公园,更是显得意义非常[10]。本文希望通过社区体育公园的设计要点和实际设计案例的分析,探讨一些此类公园设计的理念、方法和经验,为推动国民健康生活方式提供很多的机会,希望同行间能进行更多的交流与分享。由于经验有限,本文存在一些不足,希望批评指正。

猜你喜欢

绿地体育运动公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体育运动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在公园里玩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走进绿地
呆呆和朵朵(13)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