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位需求的妇产科护理综合模拟训练的应用及效果
2020-06-05王雪芹曲永松石少婷邢世波
王雪芹,曲永松,石少婷,邢世波
(莱阳卫生学校,山东 烟台 265200)
为提高护理专业学生护理能力、临床实践能力、沟通能力、独立判断和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的临床综合能力,可在学生实习前开展综合模拟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已成为护理教育者研究的重要课题[1]。笔者根据妇产科护理岗位需求,对实习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综合模拟训练,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5级护理专业实习前200名学生,其中女生192人,男生8人,年龄19~20岁。学生系统学习了所有的专业课程,已具备基础护理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将200名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年龄、平时成绩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2015级护理专业学生参加临床实习前1个月,对其进行实习前综合强化训练,其中妇产科护理训练课时为16学时。
1.2.1 对照组 开展传统的单项妇产科护理技能训练。教师根据课时制定训练内容。上课过程:教师演示、学生练习+教师指导、教师评价。
1.2.2 实验组 开展综合模拟训练。(1)根据岗位需求制定综合模拟训练内容。根据妇产科不同岗位需求,分析各岗位护士必须具备的妇产科护理知识、技能和素质。训练内容包括妇产科门诊(门诊、流产室、检查室)病人的护理、产科病房(病房、待产室、产房)孕产妇的护理、妇科病房病人的护理。
(2)编写典型临床案例脚本。将妇产科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方面知识进行整合,编写典型的临床病例,模拟再现妇产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工作任务。病例的选择既要有代表性,又要体现知识、技能和素质培养要求。同时,根据临床实际情景,以病例为基础编写脚本,为体现病情变化可创设多个连续的临床情景。根据妇产科护理内容的不同,设置模拟门诊、模拟检查室、模拟流产室、模拟病房、模拟产房,利用模拟人、标准化病人等模拟妇产科就诊者相关临床情景。
(3)培训学生标准化病人。选拔沟通能力、表演能力、表达能力、专注力、行为能力、社交能力较强的健康学生作为标准化病人,教师按照脚本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培训,包括身体动作、面部表情、躺卧坐行姿势、语言表达等。标准化病人能始终如一地再现临床情景,可以反复使用,允许学生犯错,且不会造成负面影响,有利于增加学生综合训练机会。标准化病人可借助逼真的化妆技巧和辅助道具(如模拟乳房、模拟孕妇腹壁等),使表演更加逼真。
(4)学生分组,提前准备。将临床案例脚本提前一周发给学生,学生以5人为一个小组,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查找资料,复习相关妇产科护理、基础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方面知识,并思考在护理过程中可能涉及的素质要求。
(5)实施过程。以小组为单位,组内成员进行随机角色分配,按照设定的临床案例情景,在模拟的临床环境下,对学生标准化病人或模拟人进行护理评估、制订护理计划和实施护理操作,并进行病情监测、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护理评价。教师全程监控训练过程,适时给予学生提示或指导,纠正学生不规范的技能操作。训练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施情况进行自评和互评,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总结,指出不足、遗漏或需改进之处,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互换角色,直到都能准确熟练地完成模拟训练任务。
1.3 评价方法
训练结束后,对两组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通过自制的调查问卷对两组进行训练效果评价调查,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填写。发放问卷200份,当场发放并回收,有效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
实验组学生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 1)。
表1 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s,分)
实验组对照组t值P值组别 理论95.68±2.13 86.25±3.15 18.618 0.00技能96.37±2.36 87.25±3.54 16.094 0.00
2.2 两组学生训练效果评价比较
训练结束后,实验组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操作技能、病情观察能力等强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 2)。
表2 两组学生训练效果评价比较[n(%)]
3 讨论
3.1 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学生拿到临床案例脚本后,不仅要查阅妇产科护理教材、技能实训教材及相关文献、图书等,还要根据临床案例的护理程序对案例进行护理评估、提出护理问题、制订护理计划,在巩固旧知识、获取新知识的同时培养信息归类能力。综合模拟训练时,学生根据护理计划,以完成岗位工作任务方式,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和操作能力。综合模拟训练通过模拟不同疾病的各种临床情景,再现临床疾病治疗护理过程,将基础护理技术与专科护理知识、操作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知识运用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2]。
3.2 有利于提高学生临床综合能力
很多中高职学校护理专业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会进行护理操作技能实训,但大多是基础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的单项专科护理技能操作训练,忽视了各学科的关联,缺乏基于职业岗位的综合训练,导致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无法系统化地完成护理岗位工作。若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进行以护士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综合实训以临床护理工作为导向,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环节,将理论教学、技能训练与临床需求衔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今后开展临床护理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护理工作岗位适应能力。护理综合实训旨在培养学生护理能力,其以临床典型案例为引领,设计若干任务,将单一技能训练转变为综合训练,贴近临床,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3]。护理综合实训缩短了课堂教学和临床实践的距离,缩短了护生临床适应期[4]。综合模拟训练可再现临床真实情景,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调动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利用标准化病人模拟临床真实情景,学生融入相关情景,将所见转化为所思,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产生配合他人共同决策的意愿[6]。综合模拟实训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整个实训,这也是增强学生沟通、交往与合作能力的过程[7]。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查阅资料,进行护理评估,根据案例提出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整个过程中,小组成员可随时进行沟通和交流,共同完成对病人的整体护理程序,从而提高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妇产科护理受护理对象特点影响,工作难度较大,特殊性较强,专业技术要求较高,需要护士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能力。本研究对实习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妇产科护理综合模拟训练,以妇产科护理岗位需求为基础,让学生在模拟的临床环境和案例情景中,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模拟临床案例的整体护理程序。训练过程中,学生需要随时评估病人的心理变化、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并给予恰当的健康教育,从而提高理论知识运用能力、临床综合能力。将综合模拟训练应用于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前培训,有利于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达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专业人才目标,值得推广。